• 倒计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倒计时

新华正版全新 七天无理由 急速发货

29.37 5.9折 49.8 全新

库存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美)艾伦·韦斯曼(Alan Weisman) 著;胡泳 译

出版社重庆出版社

ISBN9787229098117

出版时间2015-07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1201110732

上书时间2024-04-06

智文星空图书专卖场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艾伦·韦斯曼(Alan Weisman),美国的科学记者,在亚利桑那大学教授靠前新闻写作。《哈珀斯》、《纽约时报杂志》、《大西洋月刊》、《发现》杂志和美国国家公共电台最重要的撰稿人和制作人。曾任《洛杉矶时报杂志》的特约编辑,现在新闻从业者团体Homelantls Productionsrp担任资深出品人。 
艾伦·韦斯曼在美洲、欧洲、非洲,以及俄罗斯和中东地区都做过环境科学的深度报道,多部作品被收入《全美很好科学写作文集》中,除了写作,他为国家公共媒体制作纪录片。他获奖无数,所获奖项包括: 
洛杉矶记者协会很好专题报道奖
西方很好新闻写作奖 
罗伯·甘酋迪新闻奖 
联合媒体奖 
巴西政府颁发的全国很好新闻奖 
等等 
1998年,他的《葛维欧塔村:重新发现文明世界》,获得美国智库颁发的奖项。 
2006年,因《没有我们的世界》获得美国很好科学写作奖、中国第四届文津奖。 
2014年因《即将开始》荣获《洛杉矶时报》图书奖、优选非营利机构人口学会优选很好媒体奖、鹦鹉螺图书奖,等等。

胡泳,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信息经济学会信息社会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国内最早从事互联网和新媒体研究的人士之一,发表论文数十篇,有多种著作及译作。他写作的《网络为王》是国内首部全面介绍互联网的诞生、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的专著,被誉为“了解网络发展最翔实的一本书”。 
“数字化生存”、“网络为王”成为当代中国流行语,胡泳也因此成为推动中国互联网早期发展的最有影响的启蒙者之一。

目录
前言追问世上最重要的问题
第一卷
第一章被四大问题困扰的土地
Ⅰ.人口之战
Ⅱ.水的现实
Ⅲ.生态系统碎片
Ⅳ.生存局限
第二章炸裂的世界
第三章人数与粮食悖论
Ⅰ.人数
Ⅱ.勇敢的新羊角
Ⅲ.饥荒
Ⅳ.两代人之后
第四章环境承载力
Ⅰ.上帝、国家和桑格夫人
Ⅱ.铆钉
第二卷
第五章岛屿世界
Ⅰ.排外者
Ⅱ.拯救环境
Ⅲ.很优人口数
第六章圣座
Ⅰ.神圣科学
Ⅱ.天堂与人世
Ⅲ.漂亮的女人和孩子
第七章与我们共生的大猩猩
Ⅰ.DNA
Ⅱ.字母形花片汤
第八章万里人墙
Ⅰ.7亿与13亿
Ⅱ.火箭科学家的人口理论
Ⅲ.中国的土地与物种
第三卷
第九章大海
Ⅰ.堕胎草
Ⅱ.海峡与礁石
Ⅲ.内陆
第十章底线
Ⅰ.沙漠荒原
Ⅱ.后殖民的遗物
第十一章被揭开的世界
Ⅰ.罪恶工作
Ⅱ.枯竭与动荡
Ⅲ.教育与希望
Ⅳ.印度河
第十二章阿亚图拉的取舍
Ⅰ.良驹
Ⅱ.地毯
Ⅲ.消失的河
第四卷
第十三章萎缩与繁荣
Ⅰ.人口萎缩
Ⅱ.非增长的繁荣
Ⅲ.慢节奏生活
第十四章明天
Ⅰ.万神殿
Ⅱ.杀虫剂
Ⅲ.乌托邦的诱惑
Ⅳ.即将来临的世界
第十五章安全的性爱
Ⅰ.卷心菜与避孕套俱乐部
Ⅱ.竹子学校
第五卷
第十六章原野
Ⅰ.管理人类
Ⅱ.掌控欲望
Ⅲ.何处终止
第十七章人口萎缩的世界
Ⅰ.底线
Ⅱ.碧玉岭
后记
致谢

内容摘要
这是一部充满人文关怀的田野调查式的作品,探究了地球瘫痪之前究竟能承载多少人口这一复杂的命题。拿下多项图书大奖:2014《洛杉矶时报》图书奖、人口学会优选很好媒体奖及2014年鹦鹉螺图书奖金奖,入围美好人生图书奖。
每隔4.5天,地球上就要增加100多万人口,而地球的体积却恒定不变,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因此堪忧。艾伦·韦斯曼潜心研究数年,足迹遍布20多个国家,与各国科学家、政治家、宗教学家交流,探讨世界人口究竟应该保有怎样的数量上限,以及如何面对一个拥有“我们”的世界。
他细致描述了人类日积月累的现实行为对未来所产生的萌芽式的正面影响,揭示出最迅速又实际可行的使地球和当下生活回归平衡的方法。这部作品已经在世界引爆话题,引发学者和普通读者探讨和反省:作为不错生物的人类,用怎样的方式生存才不会让地球的承受力走到极限。

主编推荐
  

精彩内容
致《即将开始》中文版的读者

在你们即将读到的这本书中,提出了一个问题,我们21世纪所面临的所有重大挑战几乎都是因它而起。这个问题就是:我们这个星球,到底能够养活多少人,而同时其他物种的未来又不受到损害?如果那个数字,不比我们今天的人口数字大,甚至反而更小,那么我们又可以为此做出哪些现实而人道的努力?
为了回答这个问题,我走访了21个国家。我的旅行开始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终止于伊朗。由于有些原因显而易见却又令人惊讶,结果是,中国成了我理解这个问题最关键的国家。我在中国遇到许多人,他们亲切地向我讲述了自己的故事,给予我诸多耐心的解释,我向他们致以深深的谢意。
中国到底能够以可持续的方式养活多少人?1980年,面对这个人们日益担心的问题,中国做出了著称于世的回应:实施独生子女政策。每个中国人都很好明白,独生子女政策解决了人口这一问题,但却引发了更多其他的问题。中国并非是世界上个采取强力措施控制人口的国家。你们会在本书中读到,20世纪30年代,我的祖国——美国,在波多黎各岛上就曾强制对妇女实施绝育手术。20世纪70年代,印度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强制对男子实施输精管切除手术。但是只有中国的做法最广为人知,究其原因,简单来,说是因为中国的推广规模优选。
作为一个记者,我不会去评价中国的政策——甚至任何一国的政策——是否最终产生了优选的结果。这样的观点,要留给我遇到的人们去表达,要留给我的读者们去做出判断。当然,真相永远要比简单的对错复杂得多。在中国的那几周里,我和不同的人们讨论,其中,有设计和实施了独生子女政策的人,有极力推动放宽甚至终止这一政策的人,还有那些受到这一政策影响的人。我开始理解我们这个世界是多么亏欠中国人民,因为,你们的经历,教给了我们太多太多的道理。
在写作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除了微生物大量滋生之外,我们人类,也正经历着生物学历史记录不寻常的人口激增。它所带来的后果,越来越影响着整个世界。而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经验教训是至关重要的。你在本书中会读到,世界的人口激增始于19世纪,在20世纪形成.人口大爆炸,全世界人口令人惊讶地翻了两番。正如许多国家的科学家向我们阐述的那样,很有可能,我们如今的人口已经是自然所能正常承载的五到七倍。但是因为我们本就出生于这个靠前的增长过程之中,周围的一切——拥挤的人群、拥堵的交通,在我们看来已经习以为常。
但其实并非如此——即便是个孩童,也能够理解,我们不能在一个无法增长的星球上无限地增长下去。然而,很高兴地告诉大家,当结束了长久以来的问询之旅时,我已经比刚开始的时候乐观多了。我发现,很多国家都在采取各种措施,并成功地将人口数目保持在可持续增长的范围内,每一种措施都与各自的文化信念相得益彰;也都在减小环境压力的同时,令人惊喜地创造了社会和经济效益。
这些各不相同的做法有一点相同之处:它们都通过观察和借鉴中国的做法来从中受益,正如我所经历的那样。我尤其感谢来自中国科学院的生态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们,他们让我领略了中国伟大的土地、森林、野生动植物和水资源的重要意义。他们的使命,就是在中国无可比拟的自然资源和规模巨大的人口数量之间寻求平衡,以便更好地保护二者。我希望,本书也能够为他们所做的努力贡献绵薄之力,这既是为了中国,也是为了我们所共同拥有的这个世界。

媒体评论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