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浆
  • 包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包浆

新华正版全新 七天无理由 急速发货

62.4 8.0折 78 全新

库存453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徐风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98464

出版时间2023-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8元

货号1203078122

上书时间2024-03-30

智文星空图书专卖场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徐风,一级作家,江南文化学者。已出版《忘记我》《江南繁荒录》等著述十九部,五百万字。重要作品曾获中国好书奖、《中国作家》鄂尔多斯文学奖、中国传记文学奖、冰心散文奖、徐迟报告文学奖、《钟山》文学奖、《作家文摘》年度靠前非虚构好书等。曾四次获得江苏省紫金山文学奖、五次获得江苏省“五个一工程奖”。作品被翻译成英、法、俄、荷、日、韩等多种语言在海外传播。

目录
第一章 东边日出 西边有雨第二章 女婿不耕丈人田第三章 耳光响亮第四章 壶飘江湖第五章 黄梅有霉第六章 漏船搁浅第七章 苏醒第八章 密码第九章 壶外沧桑第十章 云遮月第十一章 弥留第十二章 假作真时第十三章 往昔恒在  却又不然第十四章 心有猿  意非马第十五章 深巷明朝卖杏花第十六章 脑洞大开第十七章 一道坎第十八章 春寒第十九章 洁癖第二十章 山中论道第二十一章 出山也难第二十二章 尾声

内容摘要
东依蜀山,西临蠡河,故事从江南古蜀镇古南街的一家聊壶茶坊讲起。“黄龙山上的泥巴”寸土寸金,流传下来的大师之壶更是价格不菲千金难求。一把壶,承载着制壶者的匠心巧思,藏壶者的慧眼如炬,鉴壶者的守正持公,也不乏投机者的觊觎之心。小说以紫砂世家葛家三代的传奇为主线,串联起自清末至今一个世纪的江湖往事。僧帽壶、提梁壶、龅瓜壶、孟臣壶、双蝶壶……壶的方寸天地中,中国紫砂百年工艺史和文化发展史徐徐展开。传紫砂之艺,承家族之兴,壶的包浆,也是人的包浆。

主编推荐
1.“中国好书”得主、“紫砂写作圣手”徐风大成之作,以小说笔法为紫砂立传。从“壶王三部曲”到非虚构作品《布衣壶宗》《花非花》《做壶》,徐风被读者称为“樶会写紫砂的中国作家”。暌违十年推出长篇小说新作,“我想在现实和历史的轨道上信马由缰,通过紫砂壶来写中国人的器物观”。2.古蜀镇古南街的一间“聊壶茶坊”里,人间万象轮番上演。江湖之大,不过壶中乾坤。小说以江南古蜀镇紫砂收藏世家葛家三代的传奇为主线,串联起自清末至今近一个世纪的江湖往事。僧帽壶、提梁壶、龅瓜壶、孟臣壶、双蝶壶……每一把壶背后都是一个震撼心灵的故事。3.传紫砂之艺,承家族之兴。在江南民间铺开中国紫砂百年工艺史和文化发展史。“河绕山转、街随山走”的古蜀镇上,官吏、讼师、僧人、商贾、郎中、手艺人、民女、窑户,形形色色的人物穿插其间,编织出江南百景的瑰丽图卷。陶都水乡的手艺史、生活史、审美史和习俗史深藏于一把紫砂的方寸天地,以民间经验道出中国紫砂精神。 4.人为器之本,器因人而美。岁月的悲辛冷暖,留在壶上,才是包浆。“紫砂江湖”里巧取豪夺、真假之争此起彼伏。“我不是写收藏小说,而是托借器物写人的内心成长和蜕变,以及人性当中的美丽的光亮。它是一种过日子的诚意,是器物和人之间耳鬓厮磨的深情,是岁月沉淀的境界。”壶的包浆,也是人的包浆。5.“中国樶美的书”得主周伟伟担纲设计统筹。外封青绿山水入壶,描画江南剪影;内封特种纸印银压凹工艺,沉淀岁月包浆;附人物关系图、创作手稿,随书赠“蠡河涛声”精美手绘书签。

媒体评论
器以载道,舍“器”以存“道”。本书写壶,更是写道,写传承至今生生不息的优秀传统文化与人格精神之根深叶茂源远流长。——《钟山》杂志器与道,体与用,手感与心法,湮灭与存续。徐风以笔为刀,剥离、重构了艺与匠的复杂关系,贯通了江南文脉与汉家气韵,让传统紫砂壶在现代汉语谱系中得到了再造和重生。——李敬泽徐风通过紫砂去寻找它生成的因由,并拓展开去,江南的自然风物,文化传承自然而然地进入他的视野,一张以紫砂为核心的江南文化地图终将被绘制出来。——汪政《包浆》凝结了作家多年来对器物之道、人生智慧的思考与探索。徐风借小说人物之眼开启对紫砂壶的品鉴,又以自己的慧心展开世俗哲理人生的阐释。可以说,通过这部小说,徐风以“包浆”为具象,将历史与现实的种种反思,独立的文化人格诉求,都表现地淋漓尽致。通过《包浆》,我们也更加有理由相信,徐风会怀揣着对紫砂这项传统文化的热爱之心,继续保持对世俗人生的敏锐洞察,带领“紫砂文学”走向更广阔的文学天地。——房伟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