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鹅欧洲史7册
  • 企鹅欧洲史7册
  • 企鹅欧洲史7册
  • 企鹅欧洲史7册
  • 企鹅欧洲史7册
  • 企鹅欧洲史7册
  • 企鹅欧洲史7册
  • 企鹅欧洲史7册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企鹅欧洲史7册

新华正版全新 七天无理由 急速发货

502 6.5折 773 全新

库存19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克里斯·威克姆(Chris Wickham)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ISBN9787521704051

出版时间2019-05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773元

货号1201957103

上书时间2024-03-28

智文星空图书专卖场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竞逐权力:1815-1914/企鹅欧洲史》
[英] 理查德·埃文斯(Richard J. Evans)
剑桥大学沃尔森学院院长、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因对历史研究的贡献而获封爵士。他自20世纪70年代起从事德国研究,代表作《第三帝国三部曲》以两千多页的篇幅分析了纳粹兴起、掌权、将世界拖入战争的全过程,成为纳粹德国研究的高峰。埃文斯还著有《在希特勒的阴影中》《德国底层社会》《历史的另一种可能》《历史与记忆中的第三帝国》等20多部专著,作品被翻译成十几种文字。


《地狱之行 1914-1949》
伊恩·肖(Ian Kershaw)
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王家历史学会会员、20世纪德国史专家。他从牛津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曾执教于曼彻斯特大学、联邦德国波鸿鲁尔大学、诺丁汉大学,并自1989年起担任谢菲尔德大学的现代史教授直至退休。主要著作有《希特勒迷思》、两卷本《希特勒传》和《命运攸关的抉择:1940—1941 年间改变世界的十个决策》。2002 年,他因为在历史学方面的贡献而获封为爵士。


《基督教欧洲的巨变:1517-1648/企鹅欧洲史》
马·格林格拉斯(Mark Greengrass)
谢菲尔德大学代早期欧洲史荣休教授,英国王家历史学会会员,获法国棕榈教育骑士勋章。著有《管理激情:法兰西王国的和平与改革,1576—1585》《亨利四世时期的法国》《法国宗教改革》等多部著作。


《追逐荣耀 1648-1815》
[英]蒂莫西·布莱宁(Tim Blanning)
剑桥大学现代欧洲史荣休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著有《约瑟夫二世与开明专制》《法国革命战争的起源》《浪漫主义革命》《腓特烈大王》《力量的文化和文化的力量:旧制度的欧洲,1660—1789》《音乐的胜利:作曲家、音乐家及其艺术的降临》等十余部著作。

《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威廉·乔丹(William Chester Jordan),中世纪学者,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曾任该校中世纪研究项目主任。他研究十字军史、英国宪政史,关注中世纪的政教关系、性别、经济、犹太人地位等问题,著有《路易十四与十字军的挑战》《从奴役到自由》《法国王室与犹太人》《大饥荒:12世纪早期的北欧》《从英格兰到法兰西:中世纪盛期的重罪与流放》等多部著作,其中《大饥荒》获得哈斯金斯奖。
《古典欧洲的诞生 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
西蒙·普莱斯(Simon Price),生前为牛津大学古代史教授,专研希腊罗马宗教史。著有《仪式与权力》《古希腊人的宗教生活》等,为《牛津古典神话与宗教词典》的编者之一。
彼得·索恩曼(Peter Thonemann),牛津大学古典学系古代史副教授,著有《希腊化时代》《迈安德河谷:从古代到拜占庭的历史地理学》等多部著作

《罗马帝国的遗产 400-1000》
里斯·威姆(Chris Wickham),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牛津大学中世纪史荣休教授。他的研究领域包括13世纪早期以前的意大利史、中世纪早期的欧洲史、社会法律史、社会经济史、比较历史学、欧洲的历史记忆、社会史与考古学等。 

目录
《地狱之行 1914-1949》
《基督教欧洲的巨变:1517-1648/企鹅欧洲史》
《竞逐权力:1815-1914/企鹅欧洲史》
《追逐荣耀 1648-1815》
《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古典欧洲的诞生 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
《罗马帝国的遗产 400-1000》
【注】本套装以商品标题及实物为准,因仓位不同可能会拆单发货,如有需要购买前可联系客服确认后再下单,谢谢!

内容摘要
《竞逐权力:1815-1914/企鹅欧洲史》

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维也纳会议平复局势,动荡的年代暂时告一段落,直到灭顶之灾于1914年降临。

这是欧洲浪潮涌动、创造力迸发的一百年,也是权力竞逐的世纪。在1815年以前的大部分时间里,人们看重的是荣耀、荣誉,而在19世纪,人们越来越看重权力。

旧制度崩塌后,种种力量都渴望获取并行使权力,以便把自己的观点付诸实施。国家争夺世界权力,政府追求帝国权力,革命家密谋夺取权力,各政党争夺执政权力,金融家和工业家追求经济权力,平民渴求民主,妇女主张女权,工人阶级争取政治权力,民族盼望自主,艺术家挑战学院,精神病学家想用科学的力量控制人性,工程师要证明人类有力量胜过自然。国与国、人与人、人与自然……一切都不复从前。

竞逐权力欧洲人走上文明之巅,也招致毁灭欧洲的大战。1914年,欧洲各地的灯火一盏盏熄灭,点亮它们仍需时日。



《地狱之行 1914-1949》

20世纪初,欧洲欣欣向荣、歌舞升平。突然,享受着这一切的欧洲人被拖进大战,历经极深的苦难、哀痛和惊惧。拿破仑战争之后,欧洲曾雄踞文明之巅百年,如今却骤然落入野蛮的深渊。在文明的讴歌声中开启的20世纪,沦为战争的世纪。

从1914年到1949年,欧洲接连经历两场惨烈的大战,似乎铁了心要自我毁灭。那是大混乱的时代。族群仇恨、领土之争、阶级冲突、经济危机毒化了政治,在战争的阴霾下,人性之恶借着机器和技术彰显。那也是大变革的时代。两次大战之后,在地狱行了一遭的欧洲试图在人性和文明的废墟上重生,新欧洲的轮廓逐渐清晰。

20世纪上半叶,欧洲走向地狱,又历劫重生。在这段令人战栗的历史之后,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正带着它的烙印前行。


《基督教欧洲的巨变:1517-1648/企鹅欧洲史》
中世纪时,居住在西欧的人们普遍认为,自己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同世界里,那是一个信仰共同体,一个关于欧洲团结的伟大规划,发展的时间超越千年。然而,在仅仅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它烟消云散,只留下了一点迷梦,取而代之的,是新诞生的地理实体“欧洲”。
1517年,马丁·路德向罗马天主教会宣战,统一表象下的不安分因素爆发出来,将欧洲搅得天翻地覆。教义冲突取代了共同信仰,基督教共和国斗得你死我活,王朝战争和军事变革从根本上改变了统治者与被统治者的关系。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人们发现了科学,发现了新世界,也重新发现了欧洲。
1648年之后,统一基督教世界的理念已土崩瓦解,欧洲成了一个地理形状,一张可以显示裂痕的地图,一种划分政治、经济和社会碎片的方式。在失序、混乱与重建中,代欧洲渐渐成形。


《追逐荣耀 1648-1815》
1648年,《威斯特伐利亚和约》结束了三十年战争,那时,欧洲仍处于世界舞台的边缘。1815年,拿破仑兵败滑铁卢,此时的欧洲,无论是经济、科学,还是政治、文化,都已将世界其他地区甩在后面。 
这是启蒙和理性的时代,也是信仰与情感的时代,是进步的时代,充满希望,也是停滞的时代,揭示着种种成就的虚幻。为着荣耀,王公贵族通过战争、建筑、文化彰显权力;而借着新出现的公共领域,人民在咖啡馆、俱乐部、报章杂志乃至革命的动荡中发声。旧制度与新制度、理性文化与感性文化辩证交锋,在喧哗与骚动、变革和扩张中,欧洲一步步远离中世纪,走向现代世界权力的中心。

《中世纪盛期的欧洲》
11世纪之初,从地中海到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农民在不那么肥沃的土地上为领主耕作,罗马式的圆拱教堂零星矗立在大地上。教会对普通人还没有什么控制力,许多王国也尚未成形。 
到了14世纪中期,欧洲人口已然翻番,城镇涌现,高耸的哥特式教堂遍布各地。教皇与国王争斗不休。十字军发起了九次远征,圣地失而复得、得而复失。通俗骑士文学成为从贵族到平民的消遣,大学建立,古典文化复兴,政治结构在各方势力的消长中悄然改变。为这一切希望、变革、成就、扩张画上句点的,是突如其来的饥荒、瘟疫与战祸。在那之后,欧洲再不是从前的那个欧洲了。 
在王权和教权、王国与王国的缠斗中,权力的机构得以创制。为理解信仰,经院哲学家构筑了理性的大厦。在国家与教会的危机中,蕴含着革新和复兴的转机。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欧洲,就在中世纪盛期里孕育醇化。
《古典欧洲的诞生 从特洛伊到奥古斯丁》
今天的欧洲议会门前立着一座欧罗巴的雕像,那是21世纪初里特岛居民的捐赠,意在彰显小岛在欧洲历目前的地位。毕竟,欧洲得名于传说被宙斯带到里特岛的欧罗巴,米诺斯文明则得名于她的儿子。然而,欧罗巴神话成为欧洲象征,是19世纪的事;在希腊先民眼中,米诺斯也并非原始文明的创始人。我们对古典世界、对西方文明源头的认知,既源于过往,也出自当下。 
驱动古典世界向前发展的,不是我们对他们历史的了解,而是先民们自己对历史的了解。凿出我们如今所说西方文化基石的古希腊人、古罗马人,也有他们的神话,他们的过往,他们自己的记忆和历史。要理解他们的世界,就要先理解他们的记忆。 
从公元前第二千年中期到公元5世纪早期,从青铜时代到罗马帝国的一代又一代先民站在当下,回望过去,重构过往,不断定义自己和自己所居的世界。从泥板、遗迹、陶器、著作中,我们探寻跨越两个千年的历史,也探寻记忆留下的痕迹。像今天的我们一样,古时的人讲述、美化、利用着对过去的记忆。而古典欧洲,就诞生于这样层层叠叠的记忆之中。
《罗马帝国的遗产 400-1000》
有人说,公元400—1000年仿佛野蛮的黑暗之海,古代世界的种种成就是海那边的一束微光,而西罗马帝国在5世纪的陨落是一次根本性的失败。然而,是时候重新审视被误解和迷思掩蔽的中世纪早期了。 
公元400年时,罗马帝国统治着欧洲西部、南部,以及地中海地区,在北方接没有对手。当时谁也不曾想到,不到一百年,这样的景况就在西方终结了。5世纪,西罗马帝国解体,但罗马的模式与精神仍继起的王国中运转。7世纪,东罗马面对阿拉伯人的征服行动,勉力维持,走上了比西方更军事化的轨道。8—9世纪,查理曼及其继承者让道德进入了政治。10世纪,西方的加洛林世界走向终结,东方的哈里发国崩溃,拜占庭帝国开启为期一个世纪的军事辉煌。与此同时在北方,兴起了丹麦人、波兰人、波希米亚人、罗斯人的政权。 
从爱尔兰到君士坦丁堡,从波罗的海到地中海,在全然不同的社群里,哥特人、法兰人、汪达尔人、阿拉伯人、萨森人、维京人回应着罗马帝国的遗产。这变迁、动荡的六个世纪,塑造出了与古典时期接不同的欧洲。

主编推荐
《竞逐权力:1815-1914/企鹅欧洲史》
1. 企鹅出版集团力邀欧美史学大家,十余年打造的多卷本欧洲通史 
作为大众图书出版的一大标杆,八十多年来,企鹅出版集团以高品质的图书为数代人的智识生活奠定了根基。自2004年起陆续出版的皇皇九卷“企鹅欧洲史”,是企鹅出版集团打磨了十余年的雄心之作,被誉为“绝妙结合广度与深度”的“当代出版界巨制”。
“企鹅欧洲史”系列由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戴维·坎纳丁主编,集九大学者之力,以其完整、可靠、亲切成为多卷本欧洲通史的典范之作。其完整,在于呈现从古典欧洲的诞生到当今欧盟的动荡,从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2017年这4000年的欧洲历史;其可靠,是基于九位史学界支柱性学者的真确认知,他们对各段历史的认知经过反复的打磨和历练,呈现的不仅是可靠的史实,更有对历史趋势的精辟把握;其亲切,在于用平易的语言、抓人的叙事,将历史的大势与细节呈于纸面。
《竞逐权力:1815—1914》,作者理查德·埃文斯四十余年精研19、20世纪的欧洲,以《第三帝国三部曲》奠定不二的地位。这本《竞逐权力》极见功力,全书八章,用八个人物小传为引子,讲述鲜活的历史,以80个论题串起欧洲创造力勃发、各方竞逐权力、奠定当今世界基础的一百年。

2. 为历史研究与写作设立新基准的史诗巨制,结合学术品质与大众阅读的惊喜之作
为“企鹅欧洲史”系列执笔的九位享誉世界的欧洲史学者,分别任教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知名学府,其中多位具有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的身份。他们以在各自领域深耕数十年的积累与见地,在历史学界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独特的谋篇布局、明晰的主线,传达出对各段历史的体认,描画出欧洲四千年演进历程背后的动力。
史家的责任与学养使他们书写的历史可靠、可信,而他们合力撰写的“企鹅欧洲史”系列,又是面向大众的写作。摒弃学术体例和学界行话,用闪烁着洞见的叙述,将历史的洪流与涓流、大小人物的境遇和事件的发端及余波编织到一起,连缀成各个历史时期的全景图。通过主线把握发展大势,用细节与时人共情,带出有兴味、有乐趣、有冲击、有所得的阅读体验。如此写作,让读者不需要学术背景,也能从学术共同体多年来研究、思辨的成果中获益;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储备,就能直接进入历史,看欧洲如何改变世界,又被世界改变。

3.访昨日欧洲,知今日世界。反思欧洲历史,将成为我们应对动荡世界的根基、想象未来的起点  
我们所生活的现代世界曾被欧洲创造、为欧洲所主宰。对于以现代缔结者之姿强力闯入世界各个角落的欧洲,它行动的理由、强大的基础,衰落的缘由,都能在历史中找到线索。从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2017年,欧洲历史步步展开,改变、撼动整个世界,也被世界改变和塑造。它曾是文明的标尺,以古代希腊罗马立下文化之根,用信仰和理性塑造人类的精神世界;它也被视为罪恶的渊薮,酝酿搅动世界的战争与冲突。依靠工业文明、帝国扩张,欧洲曾雄踞世界之巅,也在权力的竞逐中,将世界一度拖入黑暗的深渊。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如今这般格局的动摇、世界的动荡,在欧洲与世界交互演变的历史中,都有线索可循。完整、可靠、亲切的“企鹅欧洲史”系列,是建立整全认知坐标系的开始,对历史的审视与再思,可以成为应对动荡世界的根基、想象未来的起点。

4. 欧美主流媒体力荐:透过这套书,才能真正读懂欧洲!  
2004年,“企鹅欧洲史”系列的开篇作、普林斯顿大学威廉·乔丹教授的《中世纪盛期的欧洲》问世,被誉为这一出版界巨制的恢宏开篇。自那以来的十几年中,“企鹅欧洲史”系列备受期待,每有新作推出,无不大受赞赏,不仅在学界广受推崇,还深得大众认可,获得《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年度好书、《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历史书等多项赞誉,被视为“代表学术精神的典范”,“仿佛站在奥林匹斯山上俯瞰代欧洲的历史”,“一百年后还会有人读”,“几十年未见的历史佳作”。
5. 欧美主流媒体力荐:透过这套书,才能真正读懂欧洲! 
“企鹅欧洲史”系列皇皇九卷的汉译工程,借力包括两名联合国翻译在内的译者,经两年翻译,两年编校,学者审读,以高品质的译文和高标准的译校,去除语言的隔阂,以求呈现翻译品质经得起考验的欧洲通史,将历史的丰盈、名家的洞见、学界的真知带入中文世界。北京大学小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林海教授、南京大学陈晓律教授、复旦大学李宏图教授、浙江大学吕一民教授……更是欣然为“企鹅欧洲史”各卷撰写推荐序言,引导中国读者进入欧洲史的宏大世界。

6. 沿袭企鹅革新性的设计美学,精进印制工艺,完成由书到艺术品的蜕变
“企鹅欧洲史”全套九卷,封面设计采用革新理念,以及浮雕、烫金等匠心工艺。从1到9的阿拉伯数字把这一整套书连缀起来,数字既代表这一时期在四千年漫长进程中所处的位置,更是窥见历史的窗口。这个时期中的一个人物、一个片段,从数字背后的深广世界里迫不及待地跃出,肌理分明的立体浮雕,呼应的是内里一打开书页,就能跳出纸面的鲜活历史。
丛书名“企鹅欧洲史”和主书名烫金,体现集半世纪学界大成、经十余年打磨后,整套书精金般的品质。选用的金色打眼而不张扬,正像阅读这套书的感受:读时冲击力扑面而来,读罢悠长余韵久久不息。


《地狱之行 1914-1949》

1. 企鹅出版集团力邀欧美史学大家,历时十余年打造的多卷本欧洲通史

作为大众图书出版的一大标杆,八十多年来,企鹅出版集团以高品质的图书为数代人的智识生活奠定了根基。自2004年起陆续出版的皇皇九卷“企鹅欧洲史”,是企鹅出版集团打磨了十余年的雄心之作,被誉为“绝妙结合广度与深度”的“当代出版界巨制”。

“企鹅欧洲史”系列由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戴维·坎纳丁主编,集九大学者之力,以其完整、可靠、亲切成为多卷本欧洲通史的典范之作。其完整,在于呈现从古典欧洲的诞生到当今欧盟的动荡,从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2017年这4000年的欧洲历史;其可靠,是基于九位史学界支柱性学者的真确认知,他们对各段历史的认知经过反复的打磨和历练,呈现的不仅是可靠的史实,更有对历史趋势的精辟把握;其亲切,在于用平易的语言、抓人的叙事,将历史的大势与细节呈于纸面。

《地狱之行:1914—1949》由伊恩·肖撰写,他的《希特勒传》堪称该领域的定音之作,他对世界秩序有独特的全局视角,面对两次将欧洲和世界拖入深渊地狱的世界大战,他点出各方角力的前因后果,让读者像看气象图般感受到各种力量在欧洲的相互作用,亦不忘描写历史洪流中小人物,感受战争给他们和我们带来的创痛。


2. 为历史研究与写作设立新基准的史诗巨制,结合学术品质与大众阅读的惊喜之作 

为“企鹅欧洲史”系列执笔的九位享誉世界的欧洲史学者,分别任教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知名学府,其中多位具有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的身份。他们以在各自领域深耕数十年的积累与见地,在历史学界众多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用独特的谋篇布局、明晰的主线,传达出对各段历史的体认,描画出欧洲四千年演进历程背后的动力。

史家的责任与学养使他们书写的历史可靠、可信,而他们合力撰写的“企鹅欧洲史”系列,又是面向大众的写作。摒弃学术体例和学界行话,用闪烁着洞见的叙述,将历史的洪流与涓流、大小人物的境遇和事件的发端及余波编织到一起,连缀成各个历史时期的全景图。通过主线把握发展大势,用细节与时人共情,带出有兴味、有乐趣、有冲击、有所得的阅读体验。如此写作,让读者不需要学术背景,也能从学术共同体多年来研究、思辨的成果中获益;不需要复杂的知识储备,就能直接进入历史,看欧洲如何改变世界,又被世界改变。


3.访昨日欧洲,知今日世界。反思欧洲历史,将成为我们应对动荡世界的根基、想象未来的起点

我们所生活的现代世界曾被欧洲创造、为欧洲所主宰。对于以现代缔结者之姿强力闯入世界各个角落的欧洲,它行动的理由、强大的基础,衰落的缘由,都能在历史中找到线索。从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2017年,欧洲历史步步展开,改变、撼动整个世界,也被世界改变和塑造。它曾是文明的标尺,以古代希腊罗马立下文化之根,用信仰和理性塑造人类的精神世界;它也被视为罪恶的渊薮,酝酿搅动世界的战争与冲突。依靠工业文明、帝国扩张,欧洲曾雄踞世界之巅,也在权力的竞逐中,将世界一度拖入黑暗的深渊。

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如今这般格局的动摇、世界的动荡,在欧洲与世界交互演变的历史中,都有线索可循。完整、可靠、亲切的“企鹅欧洲史”系列,是建立整全认知坐标系的开始,对历史的审视与再思,可以成为应对动荡世界的根基、想象未来的起点。


4. 欧美主流媒体力荐:透过这套书,才能真正读懂欧洲! 

2004年,“企鹅欧洲史”系列的开篇作、普林斯顿大学威廉·乔丹教授的《中世纪盛期的欧洲》问世,被誉为这一出版界巨制的恢宏开篇。自那以来的十几年中,“企鹅欧洲史”系列备受期待,每有新作推出,无不大受赞赏,不仅在学界广受推崇,还深得大众认可,获得《经济学人》《金融时报》年度好书、《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历史书等多项赞誉,被视为“代表学术精神的典范”,“仿佛站在奥林匹斯山上俯瞰代欧洲的历史”,“一百年后还会有人读”,“几十年未见的历史佳作”。

5. 翻译、编校、审读层层打磨,遵循高品质标准将这套恢宏巨制译介中文世界  

“企鹅欧洲史”系列皇皇九卷的汉译工程,借力包括两名联合国翻译在内的译者,经两年翻译,两年编校,学者审读,以高品质的译文和高标准的译校,去除语言的隔阂,以求呈现翻译品质经得起考验的欧洲通史,将历史的丰盈、名家的洞见、学界的真知带入中文世界。北京大学小瑜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刘林海教授、南京大学陈晓律教授、复旦大学李宏图教授、浙江大学吕一民教授……更是欣然为“企鹅欧洲史”各卷撰写推荐序言,引导中国读者进入欧洲史的宏大世界。


6. 沿袭企鹅革新性的设计美学,精进印制工艺,完成由书到艺术品的蜕变。

“企鹅欧洲史”全套九卷,封面设计采用革新理念,以及浮雕、烫金等匠心工艺。从1到9的阿拉伯数字把这一整套书连缀起来,数字既代表这一时期在四千年漫长进程中所处的位置,更是窥见历史的窗口。这个时期中的一个人物、一个片段,从数字背后的深广世界里迫不及待地跃出,肌理分明的立体浮雕,呼应的是内里一打开书页,就能跳出纸面的鲜活历史。

丛书名“企鹅欧洲史”和主书名烫金,体现集半世纪学界大成、经十余年打磨后,整套书精金般的品质。选用的金色打眼而不张扬,正像阅读这套书的感受:读时冲击力扑面而来,读罢悠长余韵久久不息。



《基督教欧洲的巨变:1517-1648/企鹅欧洲史》
1. 企鹅出版集团力邀欧美史学大家,十余年打造的多卷本欧洲通史 
作为大众图书出版的一大标杆,八十多年来,企鹅出版集团以高品质的图书为数代人的智识生活奠定了根基。自2004年起陆续出版的皇皇九卷“企鹅欧洲史”,是企鹅出版集团打磨了十余年的雄心之作,被誉为“绝妙结合广度与深度”的“当代出版界巨制”。
“企鹅欧洲史”系列由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戴维?坎纳丁主编,集九大学者之力,以其完整、可靠、亲切成为多卷本欧洲通史的典范之作。其完整,在于呈现从古典欧洲的诞生到当今欧盟的动荡,从公元前1750年到公元2017年这4000年的欧洲历史;其可靠,是基于九位史学界支柱性学者的真确认知,他们对各段历史的认知经过反复的打磨和历练,呈现的不仅是可靠的史实,更有对历史趋势的精辟把握;其亲切,在于用平易的语言、抓人的叙事,将历史的大势与细节呈于纸面。
《基督教欧洲的巨变:1517—1648》由新教研究重要学者马?格林格拉斯撰写,揭开宗教改革远超宗教范围的深远意义。由马丁?路德开启的这场表面上只关乎神学的改革,颠覆了中世纪以来欧洲的基督教大同世界,从此,欧洲不再是一个团结于天主教会的信仰共同体,在短短一个多世纪中,成为发现新世界、征服新世界的地理实体“欧洲”,走出中世纪,走上世界舞台的中心。

2.为历史研究与写作设立新基准的史诗巨制,结合学术品质与大众阅读的惊喜之作 
为“企鹅欧洲史”系列执笔的九位享誉世界的欧洲史学者,分别任教于牛津大学、剑桥大学、谢菲尔德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知名学府,其中多位具有英国皇家历史学会会员、英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