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流动的边界 基于100个家庭的媒介社会学研究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流动的边界 基于100个家庭的媒介社会学研究

新华正版全新 七天无理由 急速发货

38.03 6.4折 59.8 全新

仅1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红艳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309811

出版时间2022-09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8元

货号1202731978

上书时间2024-03-24

智文星空图书专卖场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红艳,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媒体传播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复旦大学中文系和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所,获得文学学士、文学硕士和哲学博士学位。曾经于1994—1999年在媒体工作,先后在香港城市大学、美国南伊利诺伊大学做访问学者。 自2005年以来,持续从事农民工、农民群体的研究,集中于该群体信息传播系统与总体社会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有关乡村传播、城乡互动传播、三农传播的研究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发表了国内第一篇关于乡村传播学的论文,出版了国内第一本乡村传播学的教材和专著,并在高校开设了分别针对本科生和研究生的“乡村传播学”课程。

目录
绪论 

一、家庭研究的历史脉络 

二、研究框架与研究工具 

上篇 陌生的希望:家庭迁移VS.策略选择 

第一章 生存导向:家庭策略 

一、自发流动与两地长期分居模式的形成 

二、血缘地缘流动中的“临时家庭” 

第二章 职业导向:家庭生产 

一、农村与城市临时分居模式 

二、城市分居模式

三、城市团聚模式 

第三章 文化选择:家庭养育 

一、被托管的童年:时空距离和情感距离 

二、教育:作为救赎的形式 

三、打工:另一种轮回 

四、代际关系与个体化 

中篇 挪用的技术:家庭迁移VS.媒介选择 

第四章 仪式选择:农业时间与城乡勾连 

一、春节仪式与春运潮:返乡还是留守 

二、农忙时节的返乡仪式:农民还是工人

小结 

第五章 媒介“内外”:家庭场域VS.信息传播 

一、家庭内外:工作时空还是家庭时空 

二、家庭领域:家庭生产与社会再生产边界的重新设立 

小结

第六章 媒介流变:家庭迁移VS.代际更替 

一、“媒介挪用”中的流变史

二、虚拟与非虚拟关系场景中的媒介生活方式 

三、媒介中的代际勾连

小结 

下篇 移动的尺度:家庭单位VS.阶层选择 

第七章 农民工家庭的阶层传播 

一、阶层的自我认知

二、阶层的互斥性

三、阶层的同质性 

四、阶层变动与社会再生产 

小结 

终篇 流动的边界:个人主义VS.家庭主义 

第八章 媒介承诺:流动中的家庭生命周期 

一、家庭生命周期呈现出“伸缩性”与“延展性”的特征 

二、家庭团结和家庭个人主义的内在冲突与妥协构成了家庭传播的核心 

三、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改变了家庭原有的权力结构

四、媒介承诺成为重塑家庭文化的形式之一 

五、家庭出身与教育获得之间逐渐形成了阶层再生产的逆循环模式,在这个过程中仪式传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第九章 余论 

一、个体生命历程的重构与家庭生命周期的转折之间是什么关系

二、家庭空间与社会空间:政治抑或文化

三、家庭“危机”:个人主义还是家庭主义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是针对农民工家庭的传播研究,重点考察家庭的流动与变迁,既有理论张力,也有充分的经验材料为证据。作者从家庭的策略传播、代际传播、仪式传播、时空传播、媒介传播等分别进行论述,并将落脚点放在农民工家庭的阶层再生产或者循环上。作者研究发现:家庭生命周期呈现出伸缩性与延展性的特征;家庭团结与家庭个人主义的内在冲突与妥协构成了家庭传播的核心;家庭内部的劳动分工,改变了家庭原有的权力结构;媒介承诺成为重塑新的家庭文化的形式之一;家庭出身与教育获得之间逐渐形成了阶层再生产的逆循环模式。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