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手册

新华正版全新 七天无理由 急速发货

115.28 6.9折 168 全新

库存5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瑞超著

出版社中国社会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社

ISBN9787520325868

出版时间2018-08

四部分类子部>艺术>书画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68元

货号1201755965

上书时间2024-03-23

智文星空图书专卖场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一 中国改革开放对世界的贡献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形成
1.中国改革开放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
2.开放型经济建设与“一带一路”
3.中国经济转型与“一带一路”
4.创新发展与“一带一路”
5.大国责任担当与“一带一路”
6.大国自信与“一带一路”
7.发展赤字与“一带一路”
8.和平赤字与“一带一路”
9.治理赤字与“一带一路”
二 历史传承
10.丝绸之路命名
11.丝绸之路简史
12.陆上丝绸之路
13.海上丝绸之路
14.丝绸之路与各国往来
15.丝绸之路精神
三 概念的产生与框架
16.构想提出过程
17.时代背景
18.倡议框架
19.基本内涵
20.基本原则
21.合作对象
22.总体设想
23.合作方向
24.合作机制
25.组织机构
四 “五路
26.“一带一路”与和平之路
27.“一带一路”与繁荣之路
28.“一带一路”与开放之路
29.“一带一路”与创新之路
30.“一带一路”与文明之路
五 “五通
31.政策沟通
32.设施联通
33.贸易畅通
34.资金融通
35.民心相通
六 六大经济走廊
36.中蒙俄经济走廊
37.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
38.中国-中亚-西亚经济走廊
39.中国-中南半岛经济走廊
40.中巴经济走廊
41.孟中印缅经济走廊
七 中国特色外交部分理论、概念
42.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43.新型国际关系
44.新型大国关系
45.人类命运共同体
46.两个一百年
47.合作共赢
48.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
49.正确义利观
50.亲诚惠容
51.真实亲诚
八 核心概念
52.发展战略对接
53.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54.丝路基金
55.新开发银行
56.中国-东盟合作基金
57.产能合作
58.跨境产业园区
59.中国的自由贸易区
60.自由贸易港
61.宏观经济政策多双边合作对话机制
62.新产业创新合作
63.国际性基础设施网络建设
64.国际性基础设施标准与制度建设
65.全球价值链发展和供应链
66.促进可再生能源和能效合作
67.应对气候变化
68.可持续发展
69.贸易投资便利化
70.人文交流与合作
71.文明交流与互鉴
九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72.“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
73.“加强政策沟通和发展战略对接”平行主题论坛
74.“加快设施联通”平行主题论坛
75.“推进贸易畅通”平行主题论坛
76.“促进资金融通”平行主题论坛
77.“增进民心相通”平行主题论坛
78.“智库交流”平行主题论坛
十 国际上相关行动计划与“一带一路”
79.《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与“一带一路”
80.《亚的斯亚贝巴行动议程》与“一带一路”
81.非洲《2063年议程》与“一带一路”
82.文明古国论坛与“一带一路”
83.《亚太经合组织互联互通蓝图》与“一带一路”
84.《东盟共同体愿景2025》与“一带一路”
85.亚欧会议及其互联互通工作组与“一带一路”
86.中国和中东欧国家合作与“一带一路”
87.“中欧海陆快线”与“一带一路”
88.“中间走廊”倡议与“一带一路”
89.中国-欧盟互联互通平台(“容克计划”)与“一带一路”
90.欧盟东部伙伴关系与“一带一路”
91.以平等、开放、透明为原则的欧亚伙伴关系与“一带一路”
92.南美洲区域基础设施一体化倡议与“一带一路”
93.《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2025》与“一带一路”
94.《巴黎协定》与“一带一路”
95.跨欧洲交通运输网与“一带一路”
96.西巴尔干六国互联互通议程与“一带一路”
97.世界贸易组织《贸易便利化协议》与“一带一路”
十一 国际上类似计划与“一带一路”对接
98.联合国的丝绸之路项目与“一带一路”
99.美国的新丝绸之路计划与“一带一路”
100.俄罗斯的欧亚经济联盟与“一带一路”
101.日本的亚洲基建投资计划与“一带一路”
102.印度的“季风计划”与“一带一路”
103.印度尼西亚的“全球海上支点战略”与“一带一路”
104.澳大利亚的北部大开发计划与“一带一路”
105.波兰的“琥珀铁路货运走廊”与“一带一路”
106.埃及的新苏伊士运河计划与“一带一路”
107.肯尼亚的拉穆港-南苏丹-埃塞俄比亚交通走廊计划与“一带一路”
108.越南的南北经济走廊/两廊一圈与“一带一路”
109.蒙古国的草原之路与“一带一路”
110.哈萨克斯坦的光明之路计划与“一带一路”
111.韩国“新北方政策”与“一带一路”
十二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和推进相关案例剖析
112.基础设施联通建设案例评析
113.产能合作案例评析
114.贸易投资便利化案例评析
115.金融合作案例评析
116.人文交流合作案例评析
117.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内容摘要
书稿以产权为基点提出,产权区域制度是中国重要的区域制度,以地方政府为行为主体的产权区域是中国区域制度基本特征,核心在于政府科层间“财权”与“事权”配置。制度安排必须通过影响主体的行为选择才能真正发挥效应,中国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与职能分工体系形成专享的地方制度模式,使得地方政府成为上级区域和本级公众的双重代理人,区域间博弈是“政治-经济”双重激励的必然结果。书稿通过改进Rati Ram 两部门结构增长模型与Davoodi-Zou 财政支出分权模型构建起能为研究所用的理论模型,展开实证分析与分异研究并得出结论——产权区域制度是实现我国整体很大利益的重要保障,其差异化有助于地区经济快速增长。基于对当前区域发展诸多问题研究,如地方财政压力、重复建设、地方保护与市场分割、环境污染等,文章提出解决负外部性的思路。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