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瑜伽喜乐之光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瑜伽喜乐之光

新华正版全新 七天无理由 急速发货

20.98 5.2折 40 全新

库存158件

四川成都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印)室利·维迪安拉涅·斯瓦米(Sri Vidyaranya Swami) 著;(印)斯瓦米·斯瓦哈南达(Swami Swahananda) 英译;王志成 汉译并释论

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20102868

出版时间2017-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0元

货号1201577770

上书时间2024-03-23

智文星空图书专卖场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室利·维迪安拉列·斯瓦米是14世纪印度杰出的思想家。
斯瓦米·斯瓦哈南达是印度哲学家。

目录
“瑜伽文库”总序
如何使用这本书
导论
章 瑜伽的喜乐
第二章 自我的喜乐
第三章 非二元的喜乐
第四章 知识的喜乐
第五章 对象的喜乐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公众号信息
后记

内容摘要
由室利·维迪安拉涅·斯瓦米著的《瑜伽喜乐之光(潘查达西之喜乐篇)(精)/瑜伽文库》讨论了瑜伽喜乐的各个层面,包括从物质感官上的喜乐到知识的喜乐,再到非二元的喜乐,再到自我的喜乐,很后到中国人谈的天人合一的喜乐,印度则谈梵我一如的瑜伽喜乐。该书是靠前次被译成中文,并由浙江大学王志成教授注释。

主编推荐
《瑜伽喜乐之光》从很根源处揭示了我们的喜乐,并让我们从瑜伽修持中,以及日常生活中明白和经验瑜伽的喜乐——人们能通过瑜伽,通向人的圆满。真正体现瑜伽之圆满的是你我的喜乐。真正的瑜伽,需要正念,需要坚持瑜伽原则,需要坚持不懈,需要不执,需要对自己、他人、社会和自然充满慈悲、爱和信心。

精彩内容
导论室利·维迪安拉涅·斯瓦米(Sri Vidyaranya Swami)活跃于14世纪,他曾经是维吉那格勒(Vijayanagara)王朝的缔造者哈里哈剌一世(Harihara I)和卜卡(Bukka)的大臣。他是室利纳格里·萨拉达·毗达(Sringeri Sarada Pitha)道院的负责人(1377-1386年)。该道院是室利·阿迪·商羯罗(Sri Adi Shankara)建造的四大道院之一。室利·维迪安拉涅·斯瓦米是三朝元老,杰出的政治家、仆人和圣人,被视为后商羯罗不二论思想家中最杰出的人物。他写过多部著作,其中最成熟的著作有《灵魂-解脱-分辨》(JivanMuktiViveka)和《潘查达西》(Pancadasi)。《潘查达西》,意译就是《十五章》。该书一共有十五章内容,所以被称为《十五章》。《潘查达西》是一部全面论述吠檀多不二论的综合性手册,对于吠檀多不二论思想做了极其清晰的解释,具有极大的权威性。摩诃兑瓦(T.M.P.Mahadevan)说,吠檀多著作有两类,一类是旨在服务那些吠檀多追随者的指导作品;一类是旨在为吠檀多作哲学辩护的作品。《潘查达西》属于前者。尽管书中有辩证讨论,但主要是为吠檀多追随者提供指导。由于作者用非常简洁易懂的语言表述了极其系统而深刻的吠檀多思想,该书极受欢迎,具有巨大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潘查达西》讨论的是吠檀多不二论最基本的思想,分为三部分,分别讨论了梵(Brahman)的三个方面,即存在(sat)、意识(cit)Cit或Chit,以前我们翻译成“智慧”,但此译名有一定弊端,我们从这本书开始,将之翻译成“意识”。尽管翻译成“意识”并不是完全正确,但也算是比较合适的。和喜乐(ananda)。读者手中的这部著作是该书第三部分(1-15章)“喜乐篇”的翻译和释论。有学者指出,第三部分是相对独立的,专门讨论梵的喜乐方面。但为了更好地理解这部分内容,我们先对吠檀多哲学的最基本内容加以介绍,以便读者可以整体上了解吠檀多不二论的思想。然后,对《潘查达西》第三部分“喜乐篇”的内容作一介绍。在此,要向读者说明的是,我们基本上把吠檀多不二论视为大众层面所说的智慧瑜伽。而“喜乐”部分同样是智慧瑜伽所关注的,它涉及的是梵的喜乐方面。吠檀多不二论的思想资源源于《吠陀经》、《奥义书》和《梵经》。吠檀多不二论思想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有雅伽瓦卡亚(Yajnavalkya)、瓦希斯塔(Vasishtha,也译极裕仙人)、高达帕达(Gaudapada,也译乔荼波陀)、商羯罗大师(Adi Shankara)、维迪安拉涅(Vidyaranya)、室利·罗摩克里希那(Sri Ramakrishna)、斯瓦米·辨喜(Swami Vivekananda)、拉马纳·马哈希(Ramana Maharshi)、尼萨格达塔·马哈希(Nisargadatta Maharshi)等。或许,吠檀多不二论的哲学可以用商羯罗大师的一句话来表述:Brahma satyam jagan mithya jivo brahmaiva naparah(梵是实在;现象世界是虚幻的;个体灵魂本质上是梵本身,并且无异于梵)。梵(Brahman)是吠檀多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Brahman一词的词根是brih,意思是“弥漫”、“遍布一切”。所以,可以把梵理解为“遍布一切者”。不过,这梵并不在时间、空间和因果中。着相不能知梵。印度古代圣人用“不是这、不是这”(neti,neti)来描述梵。所以,当我们说梵是什么的时候,只要我们心中有个具体对象的指称,那个就不是终极之梵。但是,圣人们也希望人们去把握梵,勉强地用诸如“无限”“永恒”等来描述梵。在一个比较典型的描述中,梵被视为“存在(sat)”“意识(cit)”和“喜乐(ananda)”。但主要的《奥义书》里没有出现过satcitananda一词,尽管它们对梵的三个方面有所描述。例如《泰迪黎耶奥义书》说:“梵是存在、意识和无限”(II.i.1);“梵是知识或意识”(II.v.1);“他认识到喜乐是梵”(III.vi.1)。《大林间奥义书》说“梵是知识和喜乐”(III.ix.28),它也同样把梵视为存在和意识。《奥义书》区分了无德之梵(Niguna Brahman)和有德之梵(Saguna Brahman)。无德之梵指原本的梵,没有任何属性。有德之梵是现象的梵,具有属性。梵本来没有属性,为何会有属性?原因是摩耶的限制,以至于梵好像被束缚了,这受限制的梵就是有德之梵。这有德之梵也被视为自在天(上帝)。无德之梵无法为人所崇拜,但有德之梵可以被崇拜。有德之梵继续创造更低级的存在物。吠檀多对宇宙万物的创造有其自己的解释方式,对此我们在《智慧瑜伽》《智慧瑜伽——商羯罗的〈自我知识〉》,斯瓦米·尼哈拉南达英译、王志成汉译并释论,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年。里已经做过介绍,这里不再具体阐发。根据吠檀多不二论,世界或宇宙是梵和摩耶的结合。那么,摩耶是什么?为什么在梵之外会出现一个摩耶?摩耶(Maya),在不同场合可被理解为原质(自然,Prakriti)、无明(Avidya)、无知(Nescience),它是梵的一种力量,并不独立于梵。摩耶本身既不是存在的、也不是不存在的。对于普通个体来说,他们认为世界存在,而摩耶是世界存在的源头,所以摩耶是存在的。但在本体上,摩耶并不存在。对于觉悟的个体来说,因为他已经觉悟到与梵的合一性,所以摩耶不存在。而对于那些想通过理性去理解摩耶的人,摩耶是难以琢磨的,他们既不能说摩耶是真实存在的,也不能说摩耶是不真实存在的。并且时时要提醒的是,只要我们没有觉悟,我们就不能去否定世界的存在性。事实上,吠檀多不二论区分了三个层面的实在。吠檀多不二论认为,从梵是实在的意义上说,世界并不真实。梵是永恒的实在,被称为paramarthika satyam。而这个世界是经验的实在,被称为vyavaharika satyam。只要人们还没有觉悟到梵我一如之境,这个世界就是存在的,有其运行的规则,并且也基于人还没有觉悟的意义上,各种吠陀经典以及规范都是有价值的。除了这两类实在,我们还看到各种假象、错觉、梦境等,这些现象就是虚幻的实在,被称为pratibhasika satyam。只要我们明白过来,转变处境和状态,就容易认识到此实在的不真实性。但很多时候,我们都被这样的实在蒙蔽,而陷入种种烦恼和痛苦之中,或者我们会执着于其中种种的假象、幻象和梦境。在这里,还应阐明的是,谈摩耶一般是从本体论上说的,谈无明是从认识论上说的。关于无明,人们在很多时候都是从消极的角度理解的,这是不对的。对于个体而言,室利·罗摩克里希那提出有两个私我(ego),一个是kanca ami(不成熟的私我),另一个是paka ami(成熟的私我)。并且他把avidya maya(无明-摩耶)等同于kanca ami(不成熟的私我),把vidya maya(明-摩耶)等同于paka ami(成熟的私我)。这样,他也就肯定了私我的地位。摩耶具有两个基本功能,就是投射和遮蔽。据说,有德之梵使用摩耶进行创造,也就是说,有德之梵创造了宇宙以及宇宙中的各种对象。从摩耶的角度看,梵是宇宙的物质因。但梵作为纯意识,它又是这宇宙的动力因。在摩耶的影响下,纯意识(阿特曼)展示为个体灵魂(吉瓦,jiva)。从终极来说,个体灵魂并不存在。但是,从现象看,在我们没有觉悟、没有证悟到梵我一如的情况下,我们自然承认个体灵魂(私我)的真实存在。根据吠檀多不二论,这个宇宙具有粗身(sthula sarira)、精身(suksma sarira)和因果身(karana sarira),同样,作为个体也同样具有粗身、精身和因果身。梵和摩耶的结合而带来宇宙层面的自在天(Isvara),这是因果身状态。自在天创造精微的空、风、火、水、地,这是宇宙层面的金胎(Hiranyagarbha),这是精身状态。继续进化,产生粗糙的空、风、火、水、地,这是维拉特(Virat,这个有机的宇宙),这是粗身状态。类似地,在个体层面,人的创造也分不同的层面,包含粗身、精身和因果身。三身可以从人体五鞘来理解。这五鞘分别是:粗身鞘(annamaya kosha)、能量鞘(pranamaya kosha)、心意鞘(manomaya kosha)、智性鞘(vijnanamaya kosha)和喜乐鞘(anandamaya kosha)。粗身鞘构成个体的粗身,能量鞘、心意鞘和智性鞘构成个体的精身,喜乐鞘构成个体的因果身。粗身是精身的工具,精身由五个认知感官(眼、耳、鼻、舌、身)、五个行动感官(口、手、足、肛门、生殖器官)、五种气(命根气、下行气、平行气、上行气、遍行气)、菩提、心意、私我(我慢)以及记忆构成。因果身则是梵加无明而成。五鞘并不是人的本质,但作为人的存在似乎不能离开这五鞘。也就是说,作为个体之人的存在必然包含了粗身、精身和因果身,或者说五鞘。关于五鞘,《泰迪黎耶奥义书》有如下精彩的表述。该《奥义书》谈道,伐楼那之子婆利古,询问他的父亲梵是什么。父亲告诉他,梵是食物(粗身鞘)、生命力(能量鞘)、眼睛、耳朵、心意等,并要他去理解梵是万物之源、一切都依靠它维系、一切消失后都归于它。通过苦行,婆利古一步一步意识到,梵是粗身鞘、能量鞘、心意鞘、智性鞘、喜乐鞘,同时,梵又不只是这些鞘,而是超越这些鞘。它们是梵,但梵不限于它们。梵在一切之中,梵通过一切来展示。《奥义书》并不排斥和否定现象的五鞘,而是充分肯定五鞘在促进人理解梵中的重要意义。也就是说,现象(五鞘等)就如镜子,通过现象这面镜子,梵照见自身,显现自身,留下了自身的影子。如果梵是粗身鞘,那么我们就可以意识到很多活动的意义和价值所在,而不是一味排斥和否定。我们通过这个粗身来认识梵。事实上,这个粗身不离梵,梵也不离这个粗身。类似地,梵是能量鞘,这就意味着能量对我们具有意义。在瑜伽习练或养生之道上,我们可以意识到能量的巨大价值,并由此找到调理、修复、提升、转化、积聚和运用能量的艺术和方法。在《奥义书》看来,我们应该充分理解能量的价值,也应该懂得如何去获得能量。类似地,心意鞘、智性鞘和喜乐鞘也都有其重要的实践价值。《奥义书》不排斥现象,而是充分肯定现象,但《奥义书》并不沉溺在现象层面,并不停留在现象层面,而是有一种积极的自我发展和扩展的正能量。它肯定现象的价值、支持现象的合理发展、充分运用现象之物为我们的觉醒所用。这就是《奥义书》之为奥义的地方,也就是说,《奥义书》的立场是,经过而不执着,肯定而又超越。如果你愿意,我们可以这么来看梵和五鞘。梵就是五鞘,五鞘就是梵。同时意识到,梵并不执着于五鞘。也就是说梵是五鞘(现象),梵又不是五鞘(本质)。五鞘的根基在于背后的绝对意识(梵),但这个绝对意识(梵)并不脱离五鞘。你的根在梵上,在绝对意识上,你来自绝对意识,你归于绝对意识。没有现象,我们就不能认识梵。正是现象——包括我们自身,包括五鞘,梵才得以为我们所认识和把握;反过来,正因为认识了梵和五鞘的本质,我们才能在尘世中自由自在,才能融入参与梵的天地化育。在这一背景下,一些基于私我确立起来的问题,本质上都不是问题。你的生命基于磐石,你的存在并不悬空,而是落地的,是在大地上的,是在磐石上的。本书1-5章分别讨论了“瑜伽的喜乐”“自我的喜乐”“非二元的喜乐”“知识的喜乐”以及“对象的喜乐”。章“瑜伽的喜乐”(Yogananda,凡134节)。这一章讲述专注的瑜伽士直接经验的梵乐。室利·维迪安拉涅·斯瓦米告诉我们,立足于梵就意味着没有恐惧。人们如果执着于差异,就会带来担忧和恐惧。梵没有差异,梵就是喜乐。《泰迪黎耶奥义书》说道“万物生于喜乐,依靠喜乐而生,最终归于喜乐”(III.vi.1),“无疑,梵就是喜乐”(II.vii.1)。事实上,喜乐有不同的层面,主要分三类:是梵乐;第二是来自知识的喜乐;第三是与对象接触所带来的喜乐。在作者看来,只有梵乐才是最高的喜乐。在某种意义上说,本书章(即《潘查达西》第十一章)是最重要的。不过,作者是从不同角度来讨论梵乐的。第二章“自我的喜乐”(Atmananda,凡90节)。这一章讲述了不能专注的普通人也可以经验到自我的喜乐。各种各样的喜乐都出于自我本身,也就是梵本身,梵乐是根本的喜乐。但是,因为局限于自身,人们认同于身心体,也就是说,认同于自己的粗身、精身和因果身等,用另一种说法就是,认同于自己的粗身鞘、能量鞘、心意鞘、智性鞘和喜乐鞘,而不能理解和接受梵乐本身。然而,通过揭示和探索,我们可以明白,一切的喜乐都源于自我的喜乐,也就是阿特曼的喜乐,也就是梵乐。第三章“非二元的喜乐”(Advaitananda,凡105节)。我们所见到的世界是实在的还是非实在的?对于觉悟者,世界没有实在性;对于普通人,世界具有明确的实在性。为了让普通人也能理解世界的非实在性,作者从学理上探讨了世界的非二元性。通过反思世界二元性的非实在性,表明了唯有梵是实在的,只有梵是世界的物质因和动力因。所以喜乐不在世界,而在梵。第四章“知识的喜乐”(Vidyananda,凡65节)。梵知的喜乐来自智性的波动,它涉及这四个方面:没有悲伤、达成所有愿望、感觉“我已经做了所有应做之事”,以及感觉“我已经获得所有应得之物”。第五章特别讨论了“对象的喜乐”(Visayananda,凡35节)。人们可能注意到,各大传统对物质性、感官性的喜乐持有一种否定和批判的立场,但我们究竟如何正确看待物质的、感官的喜乐?这一章内容最少,却特别重要。因为,毕竟我们都是普通人,还没有生活在觉醒状态,关心物质的、感官的喜乐是很自然的事。重要的是,我们如何看待,如何理解,如何明白其中的奥秘,并由此和梵乐关联而非对立。也只有这样,吠檀多才能在大众中更好地服务世界。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