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战场机器人图鉴丛书:全球陆战机器人
  • 战场机器人图鉴丛书:全球陆战机器人
  • 战场机器人图鉴丛书:全球陆战机器人
  • 战场机器人图鉴丛书:全球陆战机器人
  • 战场机器人图鉴丛书:全球陆战机器人
  • 战场机器人图鉴丛书:全球陆战机器人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战场机器人图鉴丛书:全球陆战机器人

16.7 2.8折 59 九品

仅1件

河南漯河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贾进峰、张进秋 著

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3-01

版次1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1-11-14

枫情音像图书制品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贾进峰、张进秋 著
  • 出版社 解放军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3-01
  • 版次 1
  • ISBN 9787506564854
  • 定价 59.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265页
  • 字数 320千字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 丛书 战场机器人图鉴丛书
【内容简介】
  全球陆战机器人:这个高技术战争的宠儿正在成为一支新崛起的军事力量,它是最新科技成果的集大成者,伴随着科技的突飞猛进,其战场效能的倍增器已日益凸现、随着智能自主化程度越来越高,替代士兵参战也并不是什么奢望!可以预料:在21世纪的地面战场上,它将成为未来驰骋疆场的主力军,其广泛及成建制的战场应用必将见证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
【作者简介】
  贾进峰,1974年3月生,河北元氏人。装甲兵工程学院讲师。参加国防预研等多项科研项目的研究,获军队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防专利2项;获全军优秀教材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30余篇。目前,主要从事车辆运用工程和振动控制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张进秋,1963年2月生,河北兴隆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哈尔滨工业大学机械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博士后。装甲兵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全国仪表功能材料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419)委员。《装甲兵工程学院学报》编委会委员。主持国防预研及军队科研课题多项,获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国防发明专利2项。出版学术专著5部,发表论文60余篇。长期从事坦克装甲车辆悬挂系统振动控制、磁流变液材料及变阻尼减振器、武器系统与运用工程等专业领域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目录】
前言

第1章陆战机器人发展现状及特点
1.发展历史
2.研究现状
3.优势特点

第2章美国研制的陆战机器人
1.“魔爪”(TALON)系列机器人
2.“R-加特尔”(R-Gator)多用途无人车
3.“安德罗斯”(Andros)系列机器人
4.“粗齿锯”(Ripsaw)高速履带式无人战车
5.“大狗”(Bigdog)四足军用机器人
6.“黑骑士”(BlackKnight)无人装甲战斗车
7.“龙行者”(DragonRunner)小型无人地面车辆
8.“马蒂尔达”(MATILDA)机器人
9.“马克波特”(MARCBot)多功能灵敏遥控机器人
10.“佩特曼”(Petman)双腿类人机器人
11.“机器熊”(BEAR)战地救援机器人
12.“压碎机”(Crusher)无人地面战车
13.“角斗士”(Gladiator)战术无人地面车
14.“班用任务保障系统”(SMSS)全地形无人地面车辆
15.ACER装甲战斗工程机器人
16.“机械骡”(MULE)多功能通用/后勤无人车
17.“特拉迈克斯”(TerraMax)机器人卡车
18.“外骨骼”(Exoskeleton)机器人
19.ReconScout可抛式微型机器人
20.IRobot系列机器人

第3章以色列研制的陆战机器人
1.“毒蛇”(VIPeR)无人地面车辆
2.“守护者”(Guardium)无人地面车辆
3.“机器蛇”(RobertSnake)战场侦察机器人

第4章德国研制的陆战机器人
1.“壁虎”(GECKO)无人地面车辆
2.TeleMAX爆炸物处理机器人

第5章英国研制的陆战机器人
1.“手推车”(Wheelbarrow)排爆遥控机器人
2.“狼锤2”(MACE2)自主式无人地面车辆
3.“弯刀”(CUTLASS)拆弹机器人

第6章俄罗斯及其他国家研制的陆战机器人
1.俄罗斯研制的MRK-27-BT战斗机器人
2.MV-4小型遥控扫雷机器人

第7章陆战机器人的主要用途
1.侦察与监视
2.排雷与扫雷
3.战场运输
4.安全检查
5.遂行士兵

第8章全球陆战机器人发展趋势
1.陆战机器人将从情报、监视与侦察平台向作战平台发展
2.陆战机器人将向大型化和小型化两个方向同时发展
3.陆战机器人平台和有效载荷将向通用化方向发展
4.陆战机器人将向更强自主能力方向发展
5.陆战地面无人车辆将向多平台协同作战方向发展
6.陆战机器人将向隐形化方向发展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