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元戏剧的雅俗源流 作者签名本
  • 宋元戏剧的雅俗源流 作者签名本
  • 宋元戏剧的雅俗源流 作者签名本
  • 宋元戏剧的雅俗源流 作者签名本
  • 宋元戏剧的雅俗源流 作者签名本
  • 宋元戏剧的雅俗源流 作者签名本
  • 宋元戏剧的雅俗源流 作者签名本
  • 宋元戏剧的雅俗源流 作者签名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宋元戏剧的雅俗源流 作者签名本

80 九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小梅 著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0-08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V6

上书时间2023-06-21

草原书店

十三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九品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小梅 著
  • 出版社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10-08
  • 版次 1
  • ISBN 9787503945625
  • 定价 46.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16开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70页
  • 正文语种 简体中文
【内容简介】
“雅”与“俗”之间的矛盾与和谐是构成中国戏曲形成和发展的一种重要动力。只是在中国古代,戏曲艺术处在整个文学结构的边缘——至少在通常观念上如此,直到清代中叶花部兴起后,在戏曲内部的“雅”、“俗”分化才真正完成,而整个戏曲艺术在中国文艺格局中的边缘位置并无实质性的改变。虽然刘勰《文心雕龙·时序》所言“文变染乎世隋,兴废系乎时序”是不易的规律,但在中国古代的文艺格局中,以诗歌和史传为代表的正统的文艺形式和文化类别具备了强烈的、对其他边缘文艺形式或同化或抑制的功能。一种艺术样式、一种理论思想,甚至一种思维方式的产生,在某种程度上都是通过对正统的、乃至“雅”文化的依附中来求得自身的发展和提高,并在此期间通过与正统文化的磨合与妥协形成相对稳定的自身系统。可以说,首先是歌诗传统,其次是史传传统,它们共同制约着中国虚构叙事文学尤其中国戏剧的发展,这也正是《宋元戏剧的雅俗源流》的主线。《宋元戏剧的雅俗源流》欲将“叙述动的文艺变迁”作为中心课题,主要的考察对象是构成中国戏剧各因素的雅俗变迁以及影响这一变迁的主要文化环境——不但要注意到这些戏剧要素的各自存在,更主要的是思考它们的合力如何促进了中国戏剧的发展。《宋元戏剧的雅俗源流》在体例设计中既注重个别的剧作家、作品的分析,又着眼于整体的综合考察,力图在两者互相依存的基础上,做到以整体的综合考察为重心;力图运用个别经典剧作来寻机探索更具普遍性的问题。
【作者简介】
刘小梅生于1973年,内蒙古乌兰察布人,汉族。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6年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文系戏曲美学专业,获戏剧戏曲学硕士学位;同年留校基础部任教中国戏曲史课程。2000—2003年就读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曲批评专业,2003年获戏剧戏曲学博士学位。2005~2008年在北京师范人学艺术传媒学院从事博士后科研工作。2006年获准北京市科研面上项目《古典戏曲经典剧目传播研究》的独立申请立项;2008年作为主要参与者的《中国戏曲艺术思想史》获准北京市精品教材建设科研立项;2010年作为主要负责人完成了北京市科研面上项目《京剧演出市场的历史及现状调查报告与分析》。2006年被列入北京市教委“中青年骨干教师培养计划”,2007年获得“北京市优秀人才培养资助”,2009年获“第六届北京市青年教师基本功大赛三等奖”。迄今公开发表和出版学术论文、论著35万字。
研究领域:戏曲史论、戏剧美学、戏剧文化传播。
【目录】
自序
导论
第一章南北剧系的同源异流
第一节优戏一脉的宋杂剧
第二节宋代南戏的草根形态
第三节北曲杂剧之“雅”质

第二章雅俗迁移与曲牌联套体的确立
第一节歌诗传统下的“诗性”继承
第二节雅俗迁移与戏曲体式的形成序列

第三章北曲杂剧的两大彪军——关汉卿、马致远的雅俗倾向
第一节宋元以降的娱乐时尚与关汉卿的文化人格
第二节关汉卿剧曲的本色内涵
第三节马致远的乐府文化人格
第四节马致远杂剧美学的“逸笔”品格

第四章北曲剧曲的艺术创新和美学特质
第一节北曲剧曲的作家流派
第二节北曲剧曲的历史创新
第三节北曲剧曲的美学特质
第四节北曲剧曲与宾白的关系

第五章元人三记的雅俗趋向和历史影响——《西厢记》、《琵琶记》、《拜月亭记》
第一节《西厢记》的篇幅意义与色泽气骨
第二节《琵琶记》的剧以载道与雅俗转捩(上)
第三节《琵琶记》的剧以载道与雅俗转捩(下)
第四节《拜月亭记》的叙事成就与南曲特质

第六章中国戏剧观念的曲折进程——雅俗纷扰中的戏剧本体自觉
第一节中国叙事文学的纯审美意识
第二节元代戏剧意识的初步自觉
第三节中国戏剧本体观念的觉醒
第四节“诗”本位向“剧”本位的迁移余论
附录一理学的“穷理尽性”与杜丽娘的游园惊梦——对汤显祖“以情格理”的再理解
附录二王国维“戏曲意境说”之辨析——读《宋元戏曲史》
主要参考文献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