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1919年印《李君张太夫人讣》(传记) 清道人李瑞清敬颂、章炳麟(章太炎)、王家襄、孙洪伊、周震鳞、郑孝胥、伊立勋、高振霄等: :1919年民国8年(落款)(落款民国8年即1919年):小港李家李氏梅塘张太夫人、镇海李君张太夫人张氏、封面题签吴昌硕:《李君张太夫人讣》(传记):遗像、像赞、神诰、诔词、家传、(浙江省宁波市镇海李氏梅塘李君张太夫人传记、镇海小港李氏望族、李也亭独子李梅塘妻子传记)
¥
128000
七品
仅1件
作者吴昌硕
出版社民国
出版时间1919
装帧平装
上书时间2023-04-23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七品
- 商品描述
-
《李君张太夫人讣》(传记) 清道人李瑞清敬颂、章炳麟(章太炎)、王家襄、孙洪伊、周震鳞、郑孝胥、伊立勋、高振霄等: :1919年民国8年(落款)(落款民国8年即1919年):小港李家李氏梅塘张太夫人、镇海李君张太夫人张氏、封面题签吴昌硕:《李君张太夫人讣》(传记):遗像、像赞、神诰、诔词、家传、 民国多位名人题字(浙江省宁波市镇海李氏梅塘李君张太夫人传记、镇海小港李氏望族、李也亭独子李梅塘妻子传记)
:镇海李君张太夫人(1843—1918),鄞州人,18岁嫁到李家,是李氏家族最有威望的女性之一。她曾拯救400余良家子女脱离南洋苦海,慷慨出资赈济灾民,支援抗法战争。
落款民国8年即1919年):小港李家李氏梅塘张太夫人、镇海李君张太夫人张氏、封面题签吴昌硕:李君张太夫人讣(传记):遗像、像赞、神诰、诔词、家传、清道人李瑞清敬颂、章炳麟(章太炎)、王家襄、孙洪伊、周震鳞、郑孝胥、伊立勋、高振霄等:以照片为准
(落款民国8年即1919年):江南望族小港李家李氏梅塘张太夫人、镇海李君张太夫人、镇海李君夫人张氏、封面题签吴昌硕:李君张太夫人:遗像、像赞、神诰(以言告人,介绍主要事迹)、诔词(叙述死者生平的文章)、家传、共5个部分, (宁波有:宁波北仑李氏家族纪念馆)清道人李瑞清敬颂、章炳麟(章太炎)、王家襄神诰、孙洪伊敬撰、周震鳞书(落款民国8年即1919年)、郑孝胥8页书法。像标题伊立勋、高振霄撰赞、
书本介绍
周震鳞敬书后面:中华民国八年岁次己未。
郑孝胥8页书法
封面题签吴昌硕:李君张太夫人
神诰:传记、人物介绍。诰,告也。--《说文》。段注:“以言告人,古用此字,今则用告字。
诔词 基本解释: 1.见"诔辞"。 词语分开解释: 诔 : 诔 (诔) lěi 古代叙述死者生平,表示哀悼(多用于上对下):贱不诔贵,幼不诔长(zh僴g )。
诔文(诔文) 悼念死者的文章。
郑孝胥 :郑孝胥(1860-1938),近代著名政治家、书法家。福建闽候人。清光绪八年(1882)举人,曾历任广西边防大臣,安徽、广东按察使,湖南布政使等。辛亥革命后以遗老自居。1932年任伪满州国总理兼文教部总长等。1935年下台。书法工楷、隶,尤善楷书,取径欧阳询及苏轼,而得力于北魏碑版。所作字势偏长而苍劲朴茂。为诗坛“同光体”倡导者之一。
李瑞清 :李瑞清(1867—1920),书法家、教育家。字仲麟,号梅庵,入民国署“清道人”。江西抚州临川人。1893年恩科举人,1895年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曾任江宁提学使、江宁布政使、学部侍郎,官居二品。1905—1911年任两江师范学堂监督。晚年寓沪。去世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校长江谦为褒扬李瑞清的功绩,在校园西北角六朝松旁,建茅屋三间,取名梅庵,并悬柳诒徵手书李瑞清所定校训:“嚼得菜根,做得大事”。
王家襄: (1872—1928)
王家襄,字幼山,绍兴人。父官亮,曾任河南怀庆知府。幼年丧母,12岁时随父至任所,由名师授课。父病殁,扶柩南归。屡试不第,改习法律。清光绪三十年(1904),以县丞分发江苏。旋赴日本留学,入日本警视厅特设警察专科学校学习,主编《中国警察讲义录》。三十二年毕业回国,任浙江全省巡警道参议,绍兴府巡警总理,浙江警察学堂教习兼提调,省警察总办。宣统元年(1909),任浙江咨议局议员。1911年,任吉林巡警总办。1912年4月,被浙江省议会选为临时参议员。5月,参加共和党,被选为理事。1913年,当选为第一届参议院议员、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委员,继任参议院议长。同年5月,参加进步党,任党务部部长。1914年5月,为袁世凯时期参政院参政、副议长,制宪委员会委员、总统选举委员会主席。1916年8月,国会恢复,仍任参议院议长兼宪法会议议长。是年冬,与梁启超等组成宪法研究会。次年初,出任河南中福矿务公司督办。1918年,参加发起“和平期成会”。1922年8月,第二次国会恢复时,复出任参议院议长。1922年,因不满曹锟贿选离京出走。1924年,退居天津。1928年6月16日,病逝于北京协和医院。
善口辩,登台演讲,议论滔滔,切中时弊,语惊满座。任议长期间屡拒军阀巨款贿赂,曾设法营救被军阀卢永祥设计陷害至死地的徐锡麟之弟徐锡麒(叔荪)。
长子.王绍基,次子王绍坊,王绍垓, 四子王绍堉,法学博士,曾任台湾“财政部”常务次长。
章炳麟 :章炳麟(1869年1月12日-1936年6月14日),原名学乘,字枚叔,以纪念汉代辞赋家枚乘,后易名为炳麟。因反清意识浓厚,慕顾绛(顾炎武)的为人行事而改名为绛,号太炎,世人常称之为“太炎先生”。中国浙江余杭人,清末民初思想家、新法家、史学家、朴学大师,民族主义革命者。章炳麟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成就。宣扬革命的诗文,影响很大,但文字古奥难解。所著《新方言》、《文始》、《小学答问》,上探语源,下明流变,颇多创获。辛亥革命后,日渐脱离政治,专意治学。在法家、史学、文字音韵和文学诸方面都有深湛造诣。1906年6月29日,因“苏报案”被捕的章炳麟出狱。1936年6月14日因鼻窦癌卒于苏州锦帆路寓所。
孙洪伊:孙洪伊(1982——1936.3.28),字伯兰,男,直隶天津(今天津市)人,曾入袁世凯幕。清宣统三年(1911)任直隶谘议局议员,辛亥革命后与汤化龙等在上海组织民主党,旋参加进步党,为首领之一。直皖战争后,旧国会恢复,被称为“小孙系”首领。历任教育总长、内务总长等职。
周震鳞:周震鳞 1875—1964 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同盟会会员,民国参议员,全国政协委员。
伊立勋 :伊立勋(1857~1940),字熙绩,号峻斋、石琴,别署石琴老人、石琴馆主,生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室名石琴馆,福建宁化人,秉绶后人。清末明初书法家。清光绪无锡知县,民国时期著名书法家,真草篆隶无所不能,功力深厚。
高振霄(1877—1956),字云麓,别署闲雪,又号顽头陀、洞天真逸,70岁后署学者学 庵、四明一个古稀翁、耄年励学。室名云在堂、静远斋、洗心室,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光绪二十年进士,官编修。民国以后高振霄寓沪教授生徒,以鬻书自给,并坚持常年临碑,至老不辍,影响很大,间画墨梅。
北仑博物馆征集到江南望族小港李家二件文物
2012年09月25日 09:52:51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日前,北仑博物馆征集到二件江南望族小港李家的珍贵文物:“镇海李君夫人张氏墓志铭”盖板和机械工程师李祖彝的墓表。这为研究小港李氏家族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镇海李君夫人张氏墓表铭”盖板为太湖石制作,用篆体书字,部分残缺,但每个字都很清楚,这与2007年发现的李氏梅塘张太夫人墓表,该是同一出处,墓表在墓外面,而墓志铭却在墓内,遗憾的是只有志盖,而无志铭。镇海李君张太夫人(1843—1918),鄞州人,18岁嫁到李家,是李氏家族最有威望的女性之一。她曾拯救400余良家子女脱离南洋苦海,慷慨出资赈济灾民,支援抗法战争。张氏夫人一生重视教育事业,子孙后裔100余人在各自领域成为著名专家、学者或企业家。
李祖彝墓表是宁波著名学者包芝江老师在小港街道东岗碶顾家村调查小港李家遗物时发现,后北仑博物馆与村民商量进行征集。李祖彝(1901—1979),小港李家第四代,青年时代留学德国汉诺威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毕业回国担任过天津造币厂公务主任、京奉路唐川机械工程师、汉口沅济水电工程师、上海市公用局技工、肇新化学股份公司经理等职务。这位与艺术毫不搭界的科技专家,将儿子李名强培养成了世界著名的钢琴艺术家。征集的李祖彝墓表有部分残缺,缺失文字目前无从考证。
上:张太夫人照片。下:李氏家庭纪念馆里的张太夫人雕像。
挽着发髻,慈眉善目,精神矍铄……在日前开馆的小港李氏家族纪念馆里,唯一的一尊人物塑像不是李家发家第一人李也亭,而是一位老妇人,她是李也亭独养儿子李梅塘的妻子张太夫人。而揭开她尘封百年往事的是一本深藏民间90多年的年谱———《张太夫人年谱》,该年谱9000多字,记录了她一生做过的许多好事,最令人震撼的要数由她拍板、李家出巨资将450余名被贩为奴的江浙劳工从南洋解救回国的故事。
年谱记载张太夫人往事
“张太夫人叫什么名字我们到现在还查不到,但她对社会的贡献,让人惊叹。”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名誉会长张永祥说,也正是因为如此,宁波市新四军研究会的专家在帮助北仑区戚家山街道设计李氏家族纪念馆展厅时,给张太夫人塑了一尊雕像。
据张永祥介绍,市新四军研究会对小港李家的研究多采用对李家后人访谈的方式进行,所以对近几代的李家人的事迹发掘得比较充分,但对于更早的李家人的事迹则由于见证人都已去世,掌握不多。关于张太夫人事迹,始于前几年发现的一块巨型墓表,但比较简略。去年底,市新四军研究会得知我市一位收藏爱好者从上海一位收藏爱好者手中买到了一本《张太夫人年谱》,便找到这位收藏爱好者,拿到了复印件。
这本《张太夫人年谱》重点记述了张太夫人1894年至1919年所干的大事。但遗憾的是其中没有记载张太夫人的姓名。从该年谱可知,张太夫人生于1845年,卒于1919年。她去世后,子孙们编写了年谱纪念她。
从南洋救回450余人
年谱记载,张太夫人嫁入李家后,渐渐成了李家“大总管”,家里很多事由她操办。她乐善好施,北仑、镇海一带的人遇到困难时,常向她求助。
1901年的一天,有几个人哭着来向张太夫人求助。原来他们的家人要被奸商卖到南洋(今马来西亚一带)当劳工去了,人已经被装上停泊在镇海港口的轮船,很快就要出发了。
张太夫人一细问,感到非常震惊:船上被卖作劳工的不是几个人,而是470余人,这些人都是江浙一带的。
张太夫人立即吩咐她的第五个儿子李征五设法拯救。李征五马上赶到宁波,和官员们商议援救方法,但因为一个很关键的官员一再推诿,耽搁了时间,等李征五办好营救手续赶到码头时,装着470余名劳工的船已经驶走了。
李征五马上回家禀报张太夫人。张太夫人吩咐李征五:快叫你大哥回来商议救援之策。张太夫人的大儿子李云书从上海赶回宁波后,母子三人商定:由李云书、李征五两兄弟赶赴上海,借助同乡会和国际红十字会的力量营救这些劳工。到上海后,兄弟两人立即在四明公所召集甬籍旅沪同乡一起电告国际红十字会,请求帮助解救劳工。得到国际红十字会的回应后,张太夫人派专人携带巨款赴南洋,除因染上疾病死于南洋的十多人外,剩下的450余人悉数被解救回家乡。
著名学者王国维曾作诗赞扬张太夫人在此事中的功绩:一朝买作奴,终身为非民;伟哉张太君,独拯五百人。
多次赈灾办学
这本年谱还记载了张太夫人和家人多次赈灾、办学,造福乡邻的事迹。
1892年,镇海闹饥荒,很多人吃不上饭。张太夫人在征得丈夫同意后,拿出了一万斛粮食,赈济贫困的人。
1902年,浙东闹饥荒,哀鸿遍野。张太夫人让大儿子李云书筹集巨款,购进数万斛米,投放到宁波市场,使市场大米供应充足,民众有平价米可买。
1908年,浙东歉收。张太夫人再次让大儿子与部分在上海创业的宁波同乡一起筹集巨款,从越南等地买来大米五万斛,米运至宁波,安定了宁波人心,并使台州、绍兴等地的民众也有平价米可买,度过了饥荒。
张太夫人没有多少文化,但很重视教育,他让儿子办了浃浦学堂、益智中学堂等多个学堂,这些学堂对贫苦人家的孩子免费。张太夫人年老时移居上海,但仍对家乡教育事业念念不忘,让儿子协助宁波当地政府,将益智中学堂改办成了甲种工业学校,培养出了不少高级科技人才。
记者杨静雅
记录“宁波帮”家族的百年风云 走进李氏家族纪念馆
李氏家族纪念馆
这是一座白墙灰瓦的两层小楼,在绿树掩映中分外显眼。走进小小的院落,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这里便是李氏家族纪念馆。4月25日,李氏家族纪念馆正式开馆。
一走进陈列室,一个大红的“李”字跃入眼帘,告诉我们这个纪念馆陈列的就是李氏家族180多年的风云历史。纪念馆分为两层,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主要运用文字、摄影、绘画、浮雕、铜像、视频、虚拟场景等表现手法,集中展示了李氏家族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的故事。
北仑小港李家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家族?它是“宁波帮”中发迹最早、财力最雄厚、影响最大、传世时间最长的家族之一。小港李家自清道光年间起家,至今已有180多年的历史,跨越七代,从中不仅走出了一批商界领袖、实业巨子,更有大批各个专业领域的成功人士。李氏家族的百年发展史,就是上世纪宁波当地大家族命运的缩影,更集中体现了“宁波帮”在近代史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李氏家族爱国爱乡、科学民主、开拓创新、博爱人道的精神,源远流长,生生不息,值得众所共仰。”宁波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张永祥告诉记者。
记者 张落雁/文记者 王 鹏/摄
馆藏的背后故事
宝顺轮模型
在馆内,有一艘宝顺轮的模型,虽然比实物缩小了好多,却依然威风凛凛、气势逼人。这艘船,与李也亭的名字联系在一起,它的背后还有一段故事。
李也亭16岁就到上海黄浦江边的糟坊做小学徒,后来上沙船(木帆船)当伙计,拼搏几十年成了沙船主,有十多只船和三家钱庄,为此被李家下一代称作“发财太公”。后来,因为海盗横行,他要求镇海水师护洋,水师不愿意去,他只好与两个宁波籍沙船主合购了一艘轮船,雇了一批人,置办枪炮,这就是宝顺轮。
宝顺轮是中国最早的一艘蒸汽机动轮船。1855年,宝顺轮在两个月内打沉了60多条海盗船,打死溺毙海盗2000多人,山东巡抚把此事报告咸丰皇帝,咸丰追查,李也亭等人回答:“船是外国人造的,但是我们宁波商人买来了,就是我们宁波商人的,枪炮也是我们购置的,就是为了打海盗。”咸丰最后只好批了三个字“知道了”。皇帝一句话,从此,李鸿章、左宗棠也买外国轮船、造兵舰。宝顺轮带动了中国轮船业的发展。
中学课本
在纪念馆的实物陈列中,有几本泛黄的课本。这些课本看上去很不起眼,却也来历不凡。这不得不提到李也亭的儿媳妇张氏———张太夫人。如今,在小港蛟山公园养正亭里就有一块张太夫人的墓表,记载着她不朽的事迹。其中有一个功绩,就是办学校,培养人才。
1900年,李家在宁波江北岸泗州塘购田千亩,办了宁波第一所完全中学———益智中学。学校请来美国人当校长,课本全用外文原版。辛亥光复后,张太夫人又把这个学校的千亩土地和校舍送给宁波政府办甲种高级工业学校,是宁波最早的一所大专。
馆内的情景模拟
一个女人的雕塑
纪念馆里有一座人物雕像十分惹人瞩目。令人惊异的是,这座铜像并非李氏家族里任何一位男性代表,而是一个女人。她,就是张太夫人,李氏家族中最有威望的女性之一。
看着这座铜像,张太夫人面目慈祥,深邃的目光中透露着无比的睿智。在这个庞大的家族中,她作为一个女性,执掌家族命运数十年,若没有远大的眼光和胸怀,又如何能做得到?
铜像背后的壁画,模拟了当年情景:1911年,辛亥革命上海光复,小港李氏坤房,在张太夫人的率领下,移居上海,只剩下坤六房在小港老宅留守。一百几十人,从小港搬至上海李诵清堂路。这样举家迁徙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后代的教育!
张太夫人不希望子孙只知道吃祖上老本,她反对子弟在书斋里抱着古书死读书,她鼓励后代走出国门,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知识。移居上海后,当时社会上的学校及教育设施还很不完备,张太夫人就在李诵清堂路李家大院子内自办新学。中文、英文、历史、地理、生物、数学、物理、化学和体育一应俱全,让学龄以上男女子弟都能受到相当于现代从小学到中学的教育。张太夫人的教育方针很英明。事实证明,李家后代因此获益匪浅,他们中很多人成了科学家、工程师、建筑师、医学专家,还有核物理专家、钢琴大师、舞台美术设计大师……
张太夫人还乐善好施,做过无数好事。她曾筹集4万银两,赎买了450名素不相识被拐卖到南洋去的女工。听闻她的义举,国学大师王国维曾作诗夸赞:“一招卖作奴,终身为非民,伟哉张太君,独拯五百人。”
■链接
一个家族的百年风云录
小港李家在“宁波帮”诸多家族中可以说是发迹最早、财力最雄厚、影响最大、传世时间最长的家族之一。
早在上海开埠前的1820年前后,16岁的李也亭从小港到上海淘金。经过20余年的拼博与苦心经营,李氏建立起包括航运(沙船业)、钱庄业在内的庞大家业。李也亭的成功奠定了小港李家在上海的基础。
进入20世纪前后,小港李家在上海的事业如日中天。李家第三代更是人才辈出,其中又以曾任上海总商会会长的李云书、旅沪宁波同乡会会长的李征五及辛亥革命期间上海的风云人物李薇庄三兄弟最具风采。他们除经营祖传家业外,还广泛投资新兴事业,如轮船、银行、保险、丝织等,使李家成为名震沪上的工商大家族,在工商界叱咤风云。
另外,在李家第三代中,李善祥(1880年~1954年)受抗日救亡运动影响,其子女大多投奔共产党。次女李又兰成为新四军战将张爱萍的夫人。
甲午战争后,特别是进入民国以来,领风气之先的小港李家后人纷纷走出国门,前往欧美、日本诸国求学,李氏子弟奋发有为,均有所成。毕业于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系的李祖恩(1890年~1937年)是众多留学兄弟中最早出名的。他学成回国后不久,便被“北洋财阀”盛宣怀委以重任,相继担任邮传部主事、财政部库藏司司长、印刷局局长、币制局主事,有“小财神”之称。
毕业于美国伦赛利工程学院的李祖贤(1894年~1981年),归国后创办六合工程公司,名闻国内建筑界的上海海关大楼、上海图书馆、南京故宫博物馆、中央研究院以及武汉大学图书馆等一批著名建筑物均出自“六合”之手。
此外,李家第四代也有多人涉足艺术领域,著名画家张大千与李家关系非同寻常,其中与张大千情同兄妹的李秋君(1899年~1971年)艺术成就享誉民国画坛。她以山水、仕女画见长,是我国最早在国际美术界获得声誉的女画家之一,曾担任中国女子书画会主席。
如今,第五代“名”字辈李氏,除居住在大陆各地外,还遍及欧美、日本及港台等。他们凭借着自身的优势与先人的创业精神,又创造出颇为世人瞩目的成就,由此谱写了百年家族的新篇章。如李名觉,毕业于美国南加州大学,长期从事舞台艺术设计。他获得过无数次荣誉,在上世纪80年代初,美国总统里根在任时,曾授予有卓越贡献的少数民族人士“青云奖”,李名觉与电脑专家王安是仅有的两名华裔得主。李名仪则在美国建筑界有“小贝聿铭”之称。据统计,李家第五代“名”字辈共有110余人,在国内外创造出自己的成就。可以说,到“名”字辈,小港李家已从工商世家成功转型为科技文化世家。
地址:宁波市北仑区戚家山山麓(戚家山宾馆旁)
门票:免费
宁波北仑李氏家族纪念馆建成开馆
中国宁波网4月25日讯(记者 陈章升 通讯员 金旭孟 顾霄扬)今天下午,李氏家族纪念馆在宁波北仑开馆。该纪念馆将成为北仑乃至宁波联系海内外广大“宁波帮”人士的重要情感纽带。
李氏家族纪念馆坐落在北仑戚家山山麓。目前,纪念馆建筑面积达600平方米,主要运用文字、摄影、绘画、浮雕、铜像、视频、虚拟场景等表现手法,集中展示了崇尚先进教育思想的张太夫人、商界奇才李云书、成功试种“国光”苹果的李善祥、投入革命烽火的张爱萍、李又兰等革命家的风采以及人才辈出的当代李家后人在国家重点工程和世界各地从事艺术科学活动的事迹。
小港李氏家族是“宁波帮”人士历尽坎坷、艰辛创业的优秀代表,是宁波精神的生动体现。李氏家族纪念馆的建成开馆,不仅能让更多的人分享李氏家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商业经济成就、人文关怀精神,而且对于深入研究这份颇具宁波特色的商业文化遗产,进一步拓展宁波内涵,弘扬宁波精神等具有积极意义。
北仑李氏家族纪念馆在戚家山麓建成开馆
信息来源:宁波旅游网 发布时间: 2013-04-26 17:25:43
本网讯:昨日,坐落在戚家山山麓的李氏家族纪念馆正式开馆。市政协主席唐一军,市委常委、区委书记、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陈利幸,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名誉会长、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原党委书记张永祥,区政协主席刘新华,以及部分李氏家族后人出席开馆仪式。区委常委、宣传部长杨劲主持仪式。
唐一军在仪式上说,李氏家族是宁波帮的杰出代表,不仅是北仑人民的骄傲,也是宁波人民的光荣。李氏家族经久不衰、生生不息的根本,在于开放创新的精神、唯才是用的理念、教育为基的思想和爱国爱乡的情怀。李氏家族是宁波帮人士历经坎坷、艰辛创业的优秀代表,是宁波精神的生动体现。李氏家族纪念馆的建成开馆,不仅能让更多的人分享李氏家族的优秀文化传统、商业经济成就、人文关怀精神,而且对于深入研究宁波帮这一深厚历史文化遗产,进一步拓展宁波的内涵,弘扬宁波的精神,力求实现新的突破,取得新的成果,具有积极意义。纪念馆的建成开馆,必将为我们进一步开展好实实在在的、具体感人的爱国主义教育,进一步动员和教育广大宁波市民弘扬宁波帮精神,共同为实现基本建成现代化国际港口城市这一现阶段宁波人民的宁波梦,发挥重要作用,作出新的贡献。
陈利幸在致辞中说,李氏家族近200年、跨越七代的奋斗史,不仅成功演绎了从普通人家到江南望族的商业传奇,展现了李氏族人从工商业到文化、科技、教育、医学等领域所取得的专业成就,更谱写了从革命时期实业救国到改革开放时期反哺家乡的爱国爱乡情怀。李氏家族所创造的成就,所体现的优秀文化传统,所传承的人文关怀精神,难能可贵,弥足珍贵。兴建李氏家族纪念馆,不仅是为了表达家乡人民对李氏家族的崇敬之情,更重要的是激励全区人民大力弘扬和传承李氏家族在历经艰辛、风雨坎坷的创业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精神品格。通过大家努力,纪念馆必将成为凝聚宁波帮精神核心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为李氏族人缅怀祖辈的共同精神家园,成为北仑乃至宁波联系海内外广大宁波帮人士的重要情感纽带,也必将激励我们继承和发扬宁波帮精神,不断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实现现代化国际港口建设的北仑梦、宁波梦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仪式结束后,部分李氏家族后人,市、区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部分成员,和市、区领导一起参观了纪念馆。据了解,李氏家族纪念馆建筑面积600平方米,运用文字、摄影、绘画、浮雕、视频等方式,展示了李家家族史,包括李家后人的成就和足迹,为北仑旅游文化提供了又一个好去处。下一步将进一步增加馆藏文物,丰富馆藏内容。(编辑:林轶男)
李家后人李名麟先生参观李氏家族纪念馆
发表日期:2013-05-12 、来源:戚家山街道
5月8日上午,李氏家族后人李名麟先生再返故乡,参观了刚刚建成的李氏家族纪念馆。
李名麟先生是李家第五代传人,香港长大,在美国印弟安纳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便投身美国企业界,20世纪90年代转入电信行业,致力于推动亚太地区计算机及电信事业的发展,受到江泽民等中国领导人及美国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的领导人多次接见。2009年他捐赠资助建了养正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李家纪念馆地处戚家山麓,展馆面积500多平方米,纪念馆分为两层,建筑面积600平方米,主要运用文字、摄影、绘画、浮雕、铜像、视频、虚拟场景等表现手法,集中展示了李氏家族一代又一代杰出人物的故事。
在参观时,李名麟先生仔细观看了馆藏文物,对戚家山街道多年来整理出版李氏家族文史资料、建设李氏家族纪念场馆所作的努力表示感谢,并表示今后要多来家乡看看,为家乡建设多出力。
《李君张太夫人讣》(传记):镇海李君张太夫人(1843—1918),鄞州人,18岁嫁到李家,是李氏家族最有威望的女性之一。她曾拯救400余良家子女脱离南洋苦海,慷慨出资赈济灾民,支援抗法战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