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铸剑:一个老军工的回忆
  • 铸剑:一个老军工的回忆
  • 铸剑:一个老军工的回忆
  • 铸剑:一个老军工的回忆
  • 铸剑:一个老军工的回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铸剑:一个老军工的回忆

90 七五品

仅1件

北京丰台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正栋 著

出版社航空工业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7-04

版次1

装帧平装

货号A3

上书时间2024-11-05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七五品
品相如图,内页有点着水,不影响阅读,不缺页
图书标准信息
  • 作者 刘正栋 著
  • 出版社 航空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时间 2007-04
  • 版次 1
  • ISBN 9787801836823
  • 定价 23.00元
  • 装帧 平装
  • 开本 其他
  • 纸张 胶版纸
  • 页数 391页
  • 字数 332千字
【内容简介】
《铸剑:一个老军工的回忆》以军工生产、建设为主线,按革命战争、建国以后年代为顺序,叙述了军工生产和国防工业建设的历程。作者在书中还叙述了自己艰辛的童年生活、成长过程及如何走上革命道路的过程。书中有不少篇幅再现了作者传奇般的经历。与众多军工战士一样,作者在军工建设中出力、出汗,甚至伤残。
书中文字朴素、语言通俗、内容真实、感情丰富。适合与作者同时代的中、老年同志,参与或组织军工生产、建设的有关人员,希望了解国防工业和武器装备现代化的年轻人,以及从事武器装备现代化研究的人员阅读参考。
【作者简介】
刘正栋,江苏无锡人,1920年生,国务院原国防工业办公室六局局长、原第八(战术导弹)工业部负责人、党组成员。长期从事军工生产和计划管理,对武器装备制造颇有见解。在《航空知识》、《导弹》等杂志发表过多篇文章:《精确制导武器及其时代意义》、《战术导弹的发展和使用》、《英阿冲突中的导弹》等。
【目录】
第一章青少年时代
1.鱼米之乡忆童年
2.少小学艺谋生计
3.机器制造再学艺

第二章抗日战争时期
一、在抗战大后方
1.纺机工厂造军火
2.抗战动迁大后方
3.工厂基层党活跃
4.五月重庆大轰炸
5.转战参加八路军
二、在陕甘宁抗日根据地
1.在革命圣地延安
2.延安革命大学校
3.边区最困难时期
4.陕甘宁边区的军事工业
5.延安茶坊兵工厂
6.茶坊兵工厂的自力更生
7.延安精神育新人
8.在“八一五”时刻
9.两万干部奔东北

第三章解放战争时期
1.接管日伪工矿维持战时经济
2.镇压“二三”暴乱肃清东满残敌
3.接管通化发电厂民主改造旧企业
4.前线兵工厂赶造手榴弹
5.开火车出国过境遇险
6.“三下江南”时设计、制造新武器
7.总司令员检阅实弹演习弹坑旁余生
8.战时动员民用企业造军火
9.辽沈战前军工总动员
10.战后军工调整建新厂

第四章新中国成立后
一、抗美援朝时期
1.南满军工紧急搬迁
2.兵马未动粮弹先行
3.购买武器打仗是不得已之举
二、“一五”建设时期
1.国有企业中央统一管理
2.“一五”期间兵工优先建设
3.兵器工业技术改造
4.新产品大量生产
5.学习苏联资料立足国内生产
6.贯彻“军民结合”学会两套本领
7.执行“和战结合”实施寓军于民
三、“大跃进”时期
1.1958年的“大跃进”
2.机械工业“大跃进”
3.国庆10周年阅兵散记
4.关于特种装备生产的研究
5.军工要“甘作无名英雄”
6.反对“瞎指挥”、“浮夸风”
7.“军工产品质量第一”
8.不搞“大洋全”向“高新尖”发展
9.军工产品质量整风运动
10.切实关心职工群众生活
四、“调整、巩固、充实、提高”阶段
1.关于工业建设方针的论述
2.工业建设准则十七条
3.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4.国防工业体制的调整
5.国防工业体系初步形成
五、军工大三线建设
1.关于军工三线的论述
2.在大三线制造歼击机
3.为歼6Ⅲ飞机技术攻关
六、“精确制导武器”出现以后
1.战场上的“精确制导武器”
2.组建战术导弹工业总局
3.战术导弹工业部成立
4.七、八机械工业部合并
七、离休前后著作选录
《战术导弹的发展和使用》
《精确制导武器及其时代意义》
《西德参观印象记》
《英阿冲突中的导弹》
《直升机在现代战争中》
《星球大战和空间激光武器》
后记
点击展开 点击收起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品相如图,内页有点着水,不影响阅读,不缺页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