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哲:章太炎传9787559874252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59.13
6.7折
¥
88
全新
库存72件
作者金宏达 著
出版社广西师大
ISBN9787559874252
出版时间2024-1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2277044
上书时间2024-12-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金宏达,笔名子通。1944年生,江苏南京人。1985年获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文学博士学位。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北京图书馆(现国家图书馆)副馆长,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图书馆学会常务理事、炎黄文化研究会理事、小说学会理事。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著有论文集《小说:“敲碎”与“缀合”》《中国现代小说的光与色》《平视张爱玲》,散文集《金顶恒久远:宏达随笔》《达观》《零落词采》,研究专著《鲁迅文化思想探索》《重述张爱玲》等。与于青合编《张爱玲文集》(四卷本)等。
目录
引 言 001
第一章 苦读经籍的岁月 011
第二章 风云初征 049
第三章 一个斗士的孤影 083
第四章 追捕声急 111
第五章 《苏报》案与三年西牢 147
第六章 东京《民报》笔政 177
第七章 纵横民初政坛 223
第八章 “在贼中” 279
第九章 “护法”——行走的旗帜 305
第十章 抗战强音 337
外一章 鲁迅与章太炎 349
后 记 375
内容摘要
章太炎是中国近现代史上一位卓有影响的人物,素有“革命先驱,国学泰斗”之称,本书以宏畅老成的笔调,紧扣主线,不枝不蔓,概述了章太炎曲折跌宕的人生历程,凸显了章太炎作为一位极具使命感的爱国主义革命家令人钦仰的形象,对其思想、功业、学问等亦有较为客观、公允的评价,是一本向一般读者介绍先哲章太炎的优秀读物。
精彩内容
第一章 苦读经籍的岁月浙江余杭仓前镇章家—放弃科考—学业上的个人化指向—少年章太炎排满思想:“明亡于清,反不如亡于李闯”—读经救国:“慨然念生民之凋瘵,而思以古之道术振之”—“诂经精舍”:人生道路上一个重要驿站—严谨而古板的业师俞樾—同时代的几位风云人物—八年苦读,两部书稿—交“强学会”会费一
现在我就来给你们叙述这位伟人的生平。作为一部历史作品,当然最好有一定的形象性,要尽可能地鲜明、生动地展示人物的活动、语言和心理。不过,我们注意到,有关章太炎的年谱资料,他在二十多岁以前的生活情况介绍,都过于简略,甚至在许多年份,完全付之阙如,有限的一点资料,基本上是章太炎自己所提供的,其中主要陈述自己的家世,以及排满复汉思想如何在自己的阅读和前辈的教诲中萌生,或许是文字崇尚简约,不愿多做铺陈,致使我们无从接触当时生活更多感性内容。鲁迅是章太炎的学生,比他要小十多岁,他们有相近的时代背景和生活环境,而且,绍兴与余杭,地域也很接近,或能借助鲁迅对早年生活的回忆,诸如读书的书屋和儿童的兴趣天地,来做一些悬想,但是,我想这还是留给读者来做吧,至于本书,只能凭借有限的资料尽力敷叙,不敢忤逆真实性的天条。
另外,还要说明的一点是称呼。章太炎名炳麟,取义于“炳炳麟麟”,初名是学乘,字梅叔,梅与枚同音,又写作枚叔,投入反清革命后,改名为绛,别号太炎,表明追随清初反清思想家顾炎武(起初名“绛”)的决心。通行的是署章炳麟或章太炎。为叙述的方便,这里就一径称章太炎。
一部传记就是主人公一生的故事,从他一落地,他的人生故事就开始了,所以,我们看到,许多传记的开始都会是这样的:某年、某月、某时、某分,某地、某某人家,“呱呱”一声,出生了一个宁馨儿,这就是某某某——后来的一位伟人或奇人,全家都为之感到激动、欢欣云云。我们不知道章太炎出生时,家里有何种氛围,以及有何异常反应。在他之前,家里已经有了好几位仁兄,对他的到来,如果不是有何特别灵异、祥瑞的表现,大约总不会引起较为持久的波动。所以,我们宁可避开这种不约而同的写法,把一开始的场景,移至1883年,章太炎十六岁时。
十六岁的章太炎,在这一年,遇上了什么事呢?
这是他要到县城去参加童子试的前夕,那一天,他突然发作了癫痫。
癫痫又叫“羊角风”,在人群中并不罕见。我们在一份材料中读到,美国人约有1%~2%患有癫痫。在有些家庭中,患病的百分比要比这个数字更高。通常这种病发作时,病人会突然摔倒在地,昏厥过去,不省人事,身体僵直或抽搐,往往持续几分钟。也有一种是较轻度的发作,只有几秒钟,而且,只是童年时期才有,成人后即不再有。章太炎这次发作的癫痫,可能比较严重,委实让大家为之紧张了一阵。余杭仓前镇面对运河的章家老宅,顿时笼罩在一种忧虑、沉重的气氛里。
父亲章濬(音俊)被人从外面叫来了,他颇通医道,知道这种病不甚关紧,只待他恢复过来,再给他开一方治晕厥的草药,服下就可以了。但是,他眉头紧蹙,心事重重,夫人朱氏看出来了,便道:“孩子都这样了,我看,就不要去应试了吧,万一在考场再发作……”章濬说:“我也是在这样想,但这件事关系太大,他还要不要这个前程,我还真不好一下拿定主意,让我好好想一想。”到县城应童子试就是考秀才,考上秀才而后考举人,考进士,是一条做官的道路,即所谓仕途,这是那个时代无数人梦寐以求的一条锦绣前程。县试不完全等于今日的高考,然而,对一个年轻人来说,其重要性绝不亚于高考。不应县试,就相当于不再参加高考,从此无缘于吃“皇粮”,这个决定确实非同小可。当然,这一次县试不参加,下一次也还可以去,而对于患有这种病症的孩子来说,只要去参加这样一场又一场的考试,晕厥发作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因而,家中这个最小的男孩,或许必须放弃走这条路。
章家在余杭也是一个读书世家。章太炎的曾祖父章均,曾经是余杭县学的“增广生”。这个“增广生”,虽然有些类似于“计划外”,而实际上也有定额,都是经过考试录取的,后来,他荣任县学训导,执教于本省海盐县。太炎的母亲来自海盐县,想来与其曾祖父在海盐工作过不无关系。曾祖父不仅自己好学,而且,也热心兴学、助学。他曾拿出一大笔钱,在余杭县东门北首白塔寺前,创办了一所“苕南书院”,又兴办过家塾,对族中子弟进行义务教育。
章太炎的祖父章鉴,“入县学为附学生,援例得国子监生”的资格,不过,按当时的制度,这只是一种身份,却并不一定要去负笈就读。章鉴好学博览,收集了许多珍贵稀见的典籍图书,“蓄宋、元、明旧椠(音欠)本(刻本)至五千卷”(《先曾祖训导君先祖国子君先考知县君事略》,《太炎文录续编》卷四),这是一个颇大的数目,加上有清一代的各种出版物,真可以说坐拥一座小型书城。他就以此“日督子弟讲诵”(同上),对后代教育抓得很紧。
到章太炎的父亲章濬,也不可能不是一个读书种子,他读书的成绩应该说有胜乃祖、乃父,考试的名次颇佳,“屡试优等”,一举取得了廪生的资格,而且,“得职事官”,只是未去吏部报到。虽然章太炎的这些先辈都没有什么显赫功名,他们却都一概认同当时主流的价值观,向往和追求过科举制度的功名,即使是他的父亲章濬遭受挫折——因为受到心怀嫉恨的小人造谣中伤,曾一气之下退出考场,个中曲折究竟如何,我们已不得而知,而从他仍然创造条件让儿子们去参加科考来看,他坚持将这条路视为年轻人获得远大前程的首选。
章太炎兄妹加在一起有五人,长兄去世很早,第二个哥哥章篯(音件)要比章太炎大十六岁,直到光绪十四年(1888年)考上了举人。三哥章箴也要到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考中举人。也就是说,他们都是在章太炎放弃县试之后考上的,这足以说明,这个家庭一直没有拒绝科考,章太炎放弃考试,全然是出于他的身体原因。当然,促使父亲章濬最后做出这个决定,也还会有其他一些因素,我们也不妨从时代背景上做一些考量——这即是社会上“洋务运动”的勃然兴起,动摇了读书人追求功名、成就的单一路向,虽然还看不出章濬有让章太炎弃科考而就洋务之类的意愿,而读书人不赶科考,也还可以选择其他以立身扬名,已成现实。章家虽经“洪杨之乱”,大伤元气,他们逃难回到家乡时,“家无余财,独田一顷在耳”(同上),只剩了一顷左右的章家,经过近二十年的生养积聚,已然又成为那一带屈指可数的资财殷实的地主家庭。这个最年幼的多病的男孩,如果确实不宜于去科考试场上“闯关”,以获取做官的前程,那么,在相当一段时间里衣食无虞,进而谋求别种发展(比如做经师,或入幕府等),应是没有问题的。章濬是一家之主,这个决定的形成,也还一定与族中其他关系密切的人交换过意见,大家咸认为这个决定并无什么悖理之处。
少年章太炎被告知这个决定,他的反应当然是相当高兴。从现今眼光来看,按八股来考试取士,也还是一种“游戏规则”,却无疑是一种极为僵硬、枯燥乏味的规则。做八股文必须从“四书五经”选题发挥,在入手议论时,要刻意编织出四段八股对偶文字,除非是生性反常的孩子,恐怕不会有谁会喜欢这种强迫性的学习和考试。更何况考试一场又一场,仅“童子试”就会有五场之多。“童子试”,顾名思义是稚气未脱的童子们参加的考试,而实际上,座中祖父辈白发苍苍的考生不乏人在,这些人以毕生精力在科考试场上拼搏,他们的青春和生命价值就这样被销蚀殆尽,这种科考的意义,怕只能以“将人变成鬼”来形容,或如康有为所言:“徒令其不识不知,无才无用,盲聋老死,比白起之坑长平赵卒四十万,尚十倍之。”(《请废八股试帖楷法试士改用策论折》)秦将白起活埋赵国兵卒四十万,是何等惨绝人寰,而这种科举杀人,比之过十倍也不止。然而,对于无数年少好胜的考生而言,冀图以中试的优异成绩证明自己的高智商,并获得赞誉和荣显,实是一种巨大的驱动力——不过,这种考试的胜出者,既不个个都是卓越的人才,而名落孙山的失意者,也并不都是低能儿。
人的一生,常常是为一个决定所完全改变的,不管如何说,如果不是这个决定,章太炎继续沿着攻习举业的道路走下去,他也许会终于获得举人、进士和进士以上的功名,运气好的话,成为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一个末代官僚,但是,近代中国将失去一个革命的呐喊者和文化巨匠。
多少年以后,章太炎在回忆这一段往事时,固然记述了自己是被动的被“决定”者,同时,也强调了他个人化的兴趣指向:“年十四五,循俗为场屋之文,非所好也,喜为高论,为《史》《汉》易及,揣摩入八比,终不似。”(诸祖耿:《记本师章公自述治学之功夫及志向》,《制言》第25期)“场屋之文”“八比”,即是科举考试之文,他明言是不喜欢的,却还是要随大流去做。有意思的是,少年章太炎并不像比他晚十来岁的鲁迅那样,喜好一些被人们称为“小传统”的东西,如《山海经》和民间传说、图像之类,即使是偏离科举文体,也还是不脱大传统的语境,这大概还是和章太炎所处的时代、社会和家庭环境有关。父亲发现他有这种倾向后,曾经谆谆告诫他:“尔文思倜傥,学古非难也,以入制义,则非童子所应为。”(《自定年谱》)八股要求从“四书”获得议论的题材和思想,否则,便有离经叛道之嫌,少年章太炎喜欢《史记》和《汉书》,想将从这两部著作中获取的灵感和命题装入八股的载体之中,这是不被允许的。章濬的信念似乎是,你要不练八股就不练,可不能破坏规矩,胡来乱练。
至此,我们应将章太炎早期所受教育状况做一补叙。他生于1869年1月12日,农历生日是1868年(戊辰)十一月三十日。1873年,他五岁那年,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几年之后,即在1876年,他八岁时,他的外祖父朱有虔离开海盐县家乡,来到余杭章家,为他做专任教师,所授课程主要是读经。这一教就是四年,“时虽童稚,而授音必审,粗为讲解”(《自定年谱》)。课程教得极为认真,而章太炎也就由此“稍知经训”,也就是上了经学入门课。接下来,外祖父回海盐老家去了,改由其父章濬亲自执教,所教则主要是律诗和科举文字,到前面所说他应去参加“童子试”时,他接受这种教育整整十年之久。我们常讲某人的家学,这就是比较正规的家学(相比起来,鲁迅似还没有这样正规的家学渊源)。从我们现在接触到的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