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样子(讲述雷锋)978720509579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2.62
4.7折
¥
4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于清丽
出版社辽宁人民出版社
ISBN9787205095796
出版时间2019-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30638768
上书时间2024-10-2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写在前面的话
第一章/ 暗夜
第二章/ 黎明
第三章/ 道路
第四章/ 远方
第五章/ 榜样
第六章/ 责任
第七章/ 温暖
第八章/ 荒原
第九章/ 挚爱
第十章/ 深情
第十一章/ 执着
第十二章/ 出发
第十三章/ 嘹亮
第十四章/ 苍茫
第十五章/ 星空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通过雷锋和他的乡亲、工友、战友笔录口述,用生动鲜活的语言,感人至深的故事,还原了一个可亲可敬可学的真实雷锋,回答了我们该怎样学雷锋、雷锋精神是什么等时代命题。作品视角独特,充满爱意与真诚,是一部全面传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人间大爱、诚敬感恩等新时代主题的优秀读物。
精彩内容
第一章暗夜他只在这世上存活了22年但他的22年已经超越了我们的生命范畴他真的做到了永生
我讲述的这个话题是回忆之水。
这是一个倒叙的无剧烈情节更与风花雪月无关的一个人的故事。
回忆他的目的是什么呢?是他的美好稀少还是他遗留在时间场地那一缕飘有余香的水印?直到今天,仍然有数不清的作者不厌其烦前赴后继地为他出着书或图片集。他只在这世上存活了22年,按照人正常的寿命他这个年纪的逝去应该算是早逝。但他的22年已经超越了我们的生命范畴。
他真的做到了永生。
他死去,却依然活着。
他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一直延续到今天。
我在他死去若干年后出生,在学雷锋歌声中长大。
给我的最初记忆是他那顶硕大的棉军帽,我之所以梦想当兵就是源于那威武的帽子和钢枪,以为要成为他那样的人那样的装备缺一不可。
看雷锋电影不知道是扮演的角色,以为那是真的雷锋。
从人物出场开始哭,一直哭到结束。
雷锋在那个时间,一直固执地漂浮在我少年想象的云端上。
2002年。电视台要办台纪念雷锋逝世40周年的大型综
艺晚会,需要10分钟纪录片作为晚会开场,任务砸中了我,要知道那会儿我还是个无名小记者,去湖南,这惊喜让我张大了嘴巴,下巴几乎脱臼。
当晚,一夜无眠。
第一次听见雷锋的声音,是在10年前。我的心脏我的手我的身体都在树叶般地剧烈抖动。这是他的声音啊!都说湖南话难听懂,可是我听得很明白,我将耳机死死地扣在耳朵上,他便如在我耳边耳语一般。
我叫雷锋。
今天我要讲的是,我在两个不同的社会里过着两种不同生活的对比。
这个人,借助这条隧道,倏地回到人间。
在某种时刻,声音是讲述故事的主要形式,从古到今,这种讲故事的声音深入人心,此时我太需要重新使用这种形式,我要让这个声音变成纹理碎片般的快速图像和思维方式,通过这些破碎的画面,找到我要知道的过去。他快速地讲述着,他独一无二的声音还在继续。
湖南省望城,位于荆楚腹地。
自隋唐时期起辖属长沙,距长沙市18公里,距韶山冲不过百多公里。1940年,望城县安庆乡简家塘村,一户雷氏农民的第二个儿子出生。
这一年为农历庚辰年,这个孩子的乳名为庚伢子。伢子是湖南对男孩的称呼,叔公给他取名雷正兴,这个名字跟随他到18岁。
简家塘的清晨,我走在去这个孩子家的路上。
虽说是二月,但在南方两边竹林依然是苍翠的,它们直指碧蓝的天空。如果时间正好是春天,你会看见大片大片的竹林挣脱绿色的包围,在生机盎然的有稻田陪衬的土
地上破土而出,那条很寻常的土路没有任何标志,路的尽头是这个孩子的故居,这是那个孩子小时天天要走的路,平日这路是寂寞的,但一进入三月就不再是乡村小路,而是喧嚣至极的中国最重要的宣传大动脉。
纪念馆的馆长在大雪中站在大门处迎接我:“到了,这就是雷锋同志的家。”他在风雪中打开大门的锁,那把黑色的开启时间隧道的锁。
雷锋的家,这就是雷锋的家。
我捂着激烈跳着的胸口推开了那扇大门。
那是一扇陈旧的大门。门里,1940年;门外,2002年。
雷家的房子并不是他们自己的。
雷家是真正的房无一间地无一垄。
他们住的草房原本是地主唐四滚子的庄屋。
滚子不是地主的名字,在湖南当地人们将胖的人叫滚子,雷家祖辈佃种唐家的田,因而雷家人就住在唐家庄屋内。
庄屋原有房屋12间,土砖茅屋,三面环山,西面为塘。我要讲述的这个孩子在这个茅屋里住了7年,而不是资料上说的住了16年。现在雷锋的家,是艺术化的复原,房屋修饰之美与伊甸园很是相像。而真正的雷家茅草屋破烂不堪,冬天不避寒冷,夏天蚊虫乱飞,哪里是我们此时见到的这般优雅整洁的屋子,年轻人在看了这个故居后,不仅未感受到雷锋有过的痛苦,甚至会轻松地说,这房子不错啊。
在这个房子里生活日子会坏到哪儿去呢?这个感受,我也有。
而事实上,雷锋的家早在1947年就不存在了。
1947年,雷锋成为孤儿后就离开了这座破旧的茅草房,解放后乡村政府简单修修又把房子分配给了雷锋,但雷锋读书时一直住在远亲家中,工作后也没在这里住过,其他几间房的雷家人也陆续搬走了,1958年雷锋去了东北,房子年久失修,于是被堂叔拆了。
1968年为配合展览进行了恢复。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