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词话新注(精)9787200120714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6.84
4.4折
¥
38
全新
库存5件
作者王国维|校注:滕咸惠
出版社北京
ISBN9787200120714
出版时间2016-07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38元
货号31577406
上书时间2024-08-1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人间词话新注(精)/大家小书》是中国古典文学批评里程碑式的作品,集中体现了知名学者王国维的文学、美学思想,精义迭出。书中提出了具有完整的理论结构和丰富内容的“境界”说,向来极受学术界重视。徐调孚先生的校注本被认为是最为完备的《人间词话》版本,至今仍不失为一本很好的普及性读物。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初名国桢,字静安,亦字伯隅,初号礼堂,晚号观堂,又号永观,浙江海宁人,中国近、现代相交时期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王国维为近代博学通儒,功力之深,治学范围之广,对学术界影响之大,自晚清以来所仅见。他一生著述甚丰,代表作品有《人间词话》、《宋元戏曲考》、《观堂集林》、《海宁王静安先生遗书》、《红楼梦评论》、《古史新证》、《曲录》等62种,批校典籍近200种,涉及戏曲、诗词、哲学、美学、史学、金石、考古、教育、翻译等众多领域,是中国近现代重要的美学和文学思想家,也是新史学的开山鼻祖,被誉为“中国近三百年来学术的结束人,最近八十年来学术的开创者”。
目录
几点说明
上卷 人间词话
下卷 人间词话附录
(一)论词语辑录
(二)人间词话选
附录 略论王国维的美学和文学思想
修订后记
内容摘要
《人间词话新注》分上、下两卷,上卷为\"人间词话\",下卷为\"人间词话附录\"。上卷是根据王国维《人间词话》原稿本整理而成的;下卷系辑录《人间词话》以外的王国维零星论词言论而成。本书内容包含\"校\"\"注\"两部分。\"校\"说明与其它版本(特别是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徐调孚注、王幼安校订本作比较)文字重要不同之处,可见作者对史料的掌握程度和对文献的精审态度。\"注\"是参照旧注加以补充修订而成。其引文亦能注明出处,使人一目了然。为加深读者对本书的理解,特将作者所撰《略论王国维的美学思想》作为附录,附入本书。该文于《人间词话》的\"境界说\"以及所表现的美学思想,论述较详,为读者理解本书提供了方便之门。
精彩内容
1(24) 《诗·蒹葭》①一篇最得风人深致②。晏同叔③之“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④意颇近之。但一洒落,一悲壮耳。
〔注〕 ①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据朱熹《诗集传》,上海古籍出版社本) ②刘熙载《艺概·诗概》云:“雅人有深致,风人骚人亦各有深致。后人能有其致,则风、雅、骚不必在古矣。”(据上海古籍出版社本) ③晏同叔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词人。
④晏殊鹊踏枝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天长水阔知何处。(据唐圭璋编《全宋词》,中华书局本) 2(26)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罔不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界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①(欧阳永叔②)此第二境界也。“众里寻他千百度,回头蓦见,那人正在灯火阑珊处。”③(辛幼安④)此第三境界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⑤ 〔校〕 此条亦见《文学小言》,“三种之境界”作“三种之阶级”;“此等语皆非……所不许也”作“未有不阅第一、第二阶级而能遽跻第三阶级者。文学亦然。此有文学上之天才者所以又需莫大之修养也”。
〔注〕 ①欧阳修蝶恋花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离愁,黯黯生天际。草色山光残照里。无人会得凭阑意。也拟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都不悔。况伊销得人憔悴。(据《全宋词》) ②欧阳永叔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北宋文学家。
③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据邓广铭《稼轩词编年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本) ④辛幼安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南宋词人。
⑤蒲菁云:“江津吴碧柳芳吉曩教于西北大学。某举此节(指《人间词话》此条—引者)问之,碧柳未能对。嗣入都因请于先生(王国维—引者)。先生谓第一境即所谓世无明王,栖栖皇皇者。第二境是知其不可而为之。第三境非归与归与之叹与。《湘山野录》:‘李后主神骨秀异,骈齿,一目有重瞳。笃信佛法。殆国势危削,叹曰:“天下无周公、仲尼,吾道不可行。”著杂说百篇以见志。’然则具周思孔情乃为大词人。余持此说,亦恐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据靳德峻笺证、蒲菁补笺《人间词话》,四川人民出版社本) 3(10) 太白①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②,寥寥八字,独有千古。③后世唯范文正④之《渔家傲》⑤、夏英公⑥之《喜迁莺》⑦差堪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
〔校〕 “独有千古”,通行本作“遂关千古登临之口”。
〔注〕 ①太白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诗人。
②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 别。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据黄昇辑《花庵词选》,中华书局本) ③黄昇《花庵词选》云:“二词(指李白《菩萨蛮》和《忆秦娥》—引者)为百代词曲之祖。”陈廷焯《白雨斋词话》云:“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两阙,神在个中,音流弦外,可以是为词中鼻祖。”(据人民文学出版社本)但二词是否为李白作品,历来有争论。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云:“太白在当时,直以风雅自任。即近体盛行,七言律鄙不肯为,宁屑事此?且二词虽工丽而气衰飒,于太白超然之致,不啻穹壤。藉令真出青莲,必不作如是语。详其意调,绝类温方城辈。盖晚唐人词,嫁名太白。”“《菩萨蛮》之名,当起于晚唐世。案《杜阳杂编》云:大中初,女蛮国贡双龙犀、明霞锦。其国人危髻金冠,璎珞被体,故谓之菩萨。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效其词。《南部新书》亦载此事。则太白之世,唐尚未有斯题,何得预制其曲耶?”(据中华书局本,下册)吴衡照《莲子居词话》云:“唐词《菩萨蛮》《忆秦娥》二阙,花庵以后,咸以为出自太白。……胡应麟《笔丛》疑其伪托,未为无见。谓详其意调,绝类温方城,殊不然。如‘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西风残照,汉家陵阙’等语,神理高绝,却非金荃手笔所能。”(据唐圭璋编《词话丛编》本)刘熙载《艺概·词曲概》云:“梁武帝《江南弄》、陶弘景《寒夜怨》、陆琼《饮酒乐》、徐孝穆《长相思》,皆具词体而堂庑未大。至太白《菩萨蛮》之繁情促节,《忆秦娥》之长吟远慕,遂使前此诸家,悉归环内。”“太白《菩萨蛮》《忆秦娥》两阙,足抵少陵《秋兴》八首。想其情境,殆作于明皇西幸后乎?”吴梅《词学通论》云:“太白此词(指《忆秦娥》—引者)实冠今古,决非后人可以伪托。……盖自齐、梁以来,陶弘景之《寒夜怨》、陆琼《饮酒乐》、徐孝穆《长相思》等,虽具词体而堂庑未大。至太白繁情促节,长吟远慕,遂使前此诸家,悉归笼化,故论词不得不首太白也。”(据商务印书馆本)杨宪益《李白与《菩萨蛮》》云:“《菩萨蛮》是古代缅甸方面的乐调,由云南传入中国。著名的《菩萨蛮》词‘平林漠漠烟如织’是李白的作品。因为李白是氐人,生长在绵州昌明,所以幼时就受了西南音乐的影响。在开元年间,李白流落荆楚,路过鼎州沧水驿楼,登楼望远,忽思故乡,遂以故乡的旧调作为此词。《忆秦娥》和《清平乐》也是李白利用故乡的俗曲写成的,不过其写成当在《菩萨蛮》后,约当李白去京都长安前后。”(见《李白研究论文集》)任二北在《敦煌曲初探》中,认为杨宪益的看法和《教坊记》《奇男子传》以及敦煌写本等资料“无不吻合”“较为接近事实”。唐圭璋《唐宋词简释》云:“此首(指李白《忆秦娥》—引者)伤今怀古,托兴深远。首以月下箫声凄咽引起,已见当年繁华梦断不堪回首。次三句,更自月色外,添出柳色,添出别情,将情景融为一片,想见惨淡迷离之概。下片揭响云汉,摹写当年极盛之时与地。而‘咸阳古道’一句,骤落千丈,凄动心目。再续‘音尘绝’一句,悲感愈深。‘西风’八字,只写境界,兴衰之感都寓其中。其气魄之雄伟,实冠今古。”(据上海古籍出版社本) ④范文正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谥文正,北宋文学家。
⑤范仲淹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据《全宋词》) ⑥夏英公夏竦(984—1050),字子乔,曾为宰相,封英国公,北宋词人。
⑦夏竦喜迁莺霞散绮,月垂钩。帘卷未央楼。夜凉河汉截天流,宫阙锁清秋。瑶阶曙,金茎露。凤髓香和烟雾。三千珠翠拥宸游,水殿按凉州。(据《全宋词》)黄昇《花庵词选》注云:“景德中,水殿按舞,时公翰林内直,上遣中使取新词,公援毫立成以进,大蒙天奖。” ……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