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收藏知识入门978756393097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收藏知识入门9787563930975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2.38 4.2折 2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张超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3930975

出版时间2012-06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29.8元

货号2262662

上书时间2024-08-0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绪论:古玩及古玩收藏入门先知
第一章 书画收藏
  第一节 中国书画概述
  第二节 历代书画艺术的演变轨迹
  第三节 书画的作伪与辨伪
  第四节 书画的鉴别
第二章 陶瓷收藏
  第一节 陶瓷的起源与发展
  第二节 陶器的出现与青瓷的烧成
  第三节 秦汉时期的陶瓷
  第四节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陶瓷
  第五节 隋唐五代时期的陶瓷
  第六节 宋代五大名窑
  第七节 元明清时期的陶瓷
  第八节 陶瓷的作伪
  第九节 陶瓷的鉴别
第三章 青铜器收藏
  第一节 青铜器概述
  第二节 青铜器的主要器型和种类
  第三节 青铜器的作伪与辨伪
  第四节 铜镜
第四章 玉器收藏
  第一节 玉器概述
  第二节 古代玉器的主要类型
  第三节 古玉的鉴别
第五章 古钱币收藏
  第一节 古钱币的渊源
  第二节 中国历代流通货币概述
  第三节 古钱币鉴定及收藏
第六章 文房四宝收藏
  第一节 笔
  第二节 墨
  第三节 纸
  第四节 砚
第七章 竹木牙角雕收藏
  第一节 竹雕
  第二节 木雕
  第三节 牙角雕

内容摘要
 收藏不仅仅是要收藏一件器物,更多的是收藏一段历史,收藏一种文化……张超主编的《中国收藏知识入门》包括多姿多彩的书画、高贵典雅的青花瓷、异彩纷呈的珐琅彩瓷、品种丰富的青铜器、琳琅满目的玉制品、不同时期的精美雕刻品……《中国收藏知识入门》中既有专业的艺术品鉴赏鉴定知识与技巧,同时又收录了大量的艺术品图片,图文并茂,博采众长,在第一时间,从各个角度方位,提供第一手的艺术品收藏鉴赏知识和入门指南。

精彩内容
 第二节 陶器的出现与青瓷的烧成陶瓷的孕育、发生和发展是与人类社会的发展、生产的不断提高相联系的。在瓷器还未发明以前,人们广泛使用的是陶器。陶器的产生
是与农业经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的,一般认为是先有了农业,然后才出现陶器。由于农业经济和定居生活的发展,随着谷物贮藏和饮水搬运的需要,陶器也相应地发展起来。因此,陶器的出现,是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划时代的标志,也是新石器时代的一个重要特征。
原料与烧成是陶器形成的“二要素”。原始人们对制陶原料——黏土经火烧后可以成为陶器的认知,经过了从认识到实践,再从实践到认识的反复过程。人们在长期与泥土打交道的劳动实践中逐渐发现与认识到,黏土掺水以后会具有可塑性,可以捏制和塑造成各种形状,在阳光下晒干后就能制成“土器”。
陶器的产生,从工艺发展上来说,可能有一个从不烧到烧,也就是从“土器”到陶器的发展过程。“土器”要经过火烧才能变成陶器,不难想象,人们在未认识火和掌握它的性能以前,陶器是不可能出现的。因此,制作陶器除用黏土制成“土器”外,烧成又是一个重要条件。
火,早在旧石器时代就被人们所认识和利用,人类从对野火的了解、控制,一直到人工摩擦取火,这对人类生存与发展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火不仅使人类摆脱了“茹毛饮血”的生活,还使人类在改造自然方面获得了新的斗争手段。
火,使人类开始熟食,在寒冷中给人以温暖,在黑夜里又给人以光明,人们在学会用火后所接触的这一系列新鲜事物面前,不可能不发现火炕内经过火烧后的土块变得更坚硬,从而受到启发,认识到黏土制作的容器——“土器”再经火烧会与土块一样变得更加坚硬。于是,人们将“土器”放入火中焙烧,从此使“土器”更加耐用,变成可以盛水或煮食物用的一种新的容器——陶器。陶器出现以后,随着农业的发展以及人们定居生活的需要,很快就发展起来。
最早的陶器是什么样子?属于新石器时代早期的磁山文化与裴李岗文化的陶器,经科学工作者用碳14测定,其年代为公元前6000年以前。这应当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陶器了。这些陶器均为红陶,分泥质与夹砂陶两种,制陶方法都是手制,烧成温度约为900摄氏度,胎体厚薄不均,以素面无纹饰者居多。
在早期陶器发展的几千年中,制陶工艺尚不成熟,彩陶生产的技术条件无法具备,因此,陶器产生几千年以后才出现彩陶。从出现陶器到生产彩陶,这是一个长期摸索、反复试验、不断改进的过程。
陶器生产之初,没有刻意装饰的纹饰,但加工过程中手捏、片状物刮削、拍打器壁等往往会留下一些不规则的印痕。随着人们审美意识的增强,他们逐渐将这种不规则的印痕转变为有意的、规则的纹饰,如
成排的剔刺纹、一圈的手窝纹等。早期陶器上大量出现的绳纹是在木棍上缠绕绳索滚压器壁而形成的纹饰,既可增强陶胎的坚实度,又能产生美化陶器外表的装饰效果,一举两得。后来只起装饰作用的纹饰种类越来越多,逐渐演变为单纯的装饰花纹,也因此,人们对陶器的装饰也越来越注重。随着工艺条件具备,彩陶便应运而生了。
彩陶是将各种天然矿物质绘制到陶器上,形成五彩缤纷的各类图案,使陶器不再仅仅是实用品,而且还具备了艺术品的审美功能。其中大多数是先在陶坯上绘制,然后入窑烧制,颜料发生化学变化后与陶胎融为一体,这样的彩陶色彩不易脱落,经久耐用而且美观。还有一类是将颜料直接绘制到烧成以后的陶器上面,此类彩绘黏附在器物表层,使用过程中容易损坏脱落。大地湾文化中上述两类彩陶同时出现,以前者居多。
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灰陶与黑陶是从仰韶文化的彩陶发展而来的,以黄河流域的龙山文化为代表,陶器以磨光黑陶与极薄的“蛋壳陶”为代表。从这时期的陶器上看,无论在对原料的加工、烧窑温度的提高,还是轮制技术的运用上,都较前有了很大进步。这些为瓷器的出现打下了良好的技术基础。
瓷器的发明与私有制的产生、奴隶制的出现又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奴隶制使制陶业从农业中划分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手工业部门。这种专业化生产方式的形成,必然带来制陶业的大发展,促进了瓷器的发明。考古资料表明,大约在公元前16世纪的商代,在陶器的基础上,又出现了“原始青瓷”。“原始青瓷”由于具备了陶器所没有的优越性,决定了它的巨大生命力而很快发展起来。如果说瓷土的运用与高温窑炉创造成功为瓷器的出现打下良好的物质与技术基础的话,那么釉的发明即原始青瓷的烧成,无疑是制陶专业化后的巨大成果。经过春秋、战国、秦汉的发展,到了东汉时期,“青瓷”烧制成功了。
P58-6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