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胜9787535467775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6.96
4.7折
¥
36
全新
库存37件
作者金一南
出版社长江文艺
ISBN9787535467775
出版时间2013-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6元
货号2601759
上书时间2024-08-01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什么是技术理解力?简单地说,就是能够懂得、明白和感悟技术中所显现和蕴含的全部意义。对技术的不同理解和感悟所产生的不同效用,不但导致完全不同的应用和发展方向,其结局也大相径庭。
比如火药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但我们发明药并不是为了拿它去打仗……”这是来自金一南的《心胜》的节选部分。
作者简介
金一南,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所长,少将军衔,博士生导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军优秀教师,连续三届国防大学“杰出教授”。曾赴美国国防大学和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学习,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等多所院校兼职教授,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一南军事论坛》主持人,《中国军事科学》特邀编委。主要研究方向:国家安全战略,国际冲突与危机处理。
2006年获全军首届“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奖”。
2007年当选全军英模代表大会代表。
2008年被评为“改革开放3。年军营新闻人物”。
2009年被评为“新中国成立后为国防和军队建设作出重大贡献、具有重大影响的先进模范人物”。
2010年被评为“中华文化人物”。
目录
一、强军之梦
军人生来为战胜
谜一样的东方精神
记住甲午,知耻后勇
和平年代无英雄?
力量可以从天而降,思想不会
二、将帅之风
本色最无敌
含而不露的静水
艰难困苦,元帅功成
三个不能忘记的名字
战将帕夫洛夫:一颗被遗忘的流星
战将朱可夫:胜利的象征
战将基尔波诺斯:死不瞑目
强势拉姆斯菲尔德:露多大脸,现多大眼
阿里尔·沙龙:完美谢幕
三、战略之思
什么在决定成败?
重心、枢纽和关节
民族的致命伤
强烈的问题意识
风险在安宁中积累
稳定的利益,漂移的目标
认识与把握国家核心利益
四、战争之遒
美国人念念不忘的三场战争
研究失败——美军的警醒
兵贵神速的奇迹与尴尬
伊拉克战争:咬牙唱下这出戏
潘多拉盒子与拉登之死
五、前事之鉴
大清王朝的四次说“不”
一支开炮前就已失败的军队
岁月的皱纹和历史的刀痕
一封关于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通信
大挫折造就大变革
六、和平之履
“中国威胁论”——谎言也在编历史
反战的心态与迎战的实力
运河回归:没有帝国日不落
柏林墙的尴尬
历史是什么?
我们的时代,我们的担当
七、他山之石
那个最不该谈论战争的国家
国家之父也是军队之父
研究雷锋和孙武的美国军人
那些美国女兵
美国国防大学见闻
英国皇家军事科学院印象
大清王朝的四次说“不”
一支开炮前就已失败的军队
岁月的皱纹和历史的刀痕
一封关于抗日战争正面战场的通信
大挫折造就大变革
八、民族之魂
我们中国人
无名烈士墓·界碑·国徽
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自强
海纳百川·壁立千仞
从百年屈辱到民族振兴
内容摘要
1947年,人民解放军即将由战略防御转人战略进攻,在“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关键时刻到来之际,毛泽东一连问了四个“敢不敢”:“我们长期在农村打游击,我们敢不敢进攻大城市?进去之后敢不敢守住它?敢不敢打正规战、攻坚战?我们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人口,要吃、要穿,面临这么多的问题,我们共产党敢不敢负起责任来?”毛泽东问周围人的四个“敢不敢”,强调的也不仅是态势,更包括内心。
这就是《心胜》——首先在心中战胜对手。
《心胜》,并非胜利的全部,却是迈向胜利的第一步。那么怎么才能做到呢?本书作者金一南将通过自己的感悟用八个部分一一告知你。
精彩内容
技术理解力——现代建军的瓶颈什么是技术理解力?简单地说,就是能够懂得、
明白和感悟技术中所显现和蕴含的全部意义。对技术的不同理解和感悟所产生
的不同效用,不但导致完全不同的应用和发展方向,其结局也大相径庭。
比如火药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但我们发明火药并不是为了拿它去打仗。
在中国,火药只是炼丹长生的产物和驱鬼敬神的信物。我们没有想到火药经阿拉伯传入欧洲后,被装入枪筒推动弹丸射杀对方,热兵器由此诞生并开始大规模取代冷兵器,世界第一轮军事革命也由此发生。
再比如罗盘也是我们中国人的发明,但我们发明罗盘是为了看风水,为了判明何处好建屋、何处好修墓。我们同样没有想到,欧洲人把我们发明的罗盘装到他们的船上去扬帆远航,先探索世界,然后征服世界。
说中国因科技落后导致国力落后最终被迫挨打,也许是一种过于简单的说法。这种说法并不能令人信服的解释:为什么前来征
服我们的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其威力巨大的火炮本身依赖中国人发明的火药,其远涉重洋的战争指向本身也依赖于中国人发明的罗盘。当然其中还包含有其他很多因素,但对同一
技术完全不同的理解和运用所产生的巨大差异也是显而易见的。这种差异出现后,颇富戏剧性的场面就随之而来了:我们的发明物像澳大利亚土著人打猎使用的“飞去来器”一样,不同的是它被甩出去后,呈弧线状飞回来击中的猎物却是我们自身,这可以算是从极致之处领受技术理解力的不同所产生的效用吧,某种程度上它甚至波及国家的存亡和民族的兴衰。
西方的技术理解力就无可挑剔了吗?也不尽然。
1903年,莱特兄弟成功
进行首次有动力飞行,今天看来是伟大的创举,当时却也被不少围观者笑掉大牙:费那么大劲糊的飞行器像个空中书架,晃悠几十
米就掉下来摔烂,还不可笑吗?当时没有多少人理解这一技术的巨大含义,没有多少人意识到一种军事利器即将出现,延续几千年的平面作战从此将走向立体。
技术理解力并非一蹴而就的功夫,只有随着技术实践的发展而发展。后来飞行器迅速发展起来了,最前卫的理解也不过是认为它可以用来侦察对方阵地。
所以最初双方的那些简陋的双翼、三翼“空中书架”摇摇晃晃地飞去侦察对方阵地的时候,飞行员们在空中相遇时还热情地微笑和相互招手。但“蜜月”很短暂,很快有人向对方拔出了手枪。手枪射程太短,于是有人开始在飞机上安装机枪。新的技术感悟导致空中温情脉脉的时代结束
,空中搏杀很快就变得像地面搏杀一样凶猛激烈。这种几乎是突然出现的作战方式把早已固定的军事秩序冲击得支离破碎,前景扑朔迷离,哪一方也未对来自空中的噩梦做好足够的精神准备。
可以说这是一种常态:新的技术和新的兵器出现了,但新的思想没有出现。
恩格斯说:“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的改变甚至变革。”这句话揭示了一条军事规律:新技术、新兵器迫使人们产生和创造出新思想。但诸多矛盾制约因素中,技术理解力的不同,仍然对同一技术产生
巨大的思想认识分歧。
美国陆军航空兵准将米切尔最先说出他对航空技
术的感悟:“在战线上空飞一趟使我对军队的布局情况得到了比在地面上跑多少圈都更加清晰的印象。
对我来说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是我们可以在我们的飞机里花几分钟就越过这些交战军队的阵线,而这些军队却在战斗中僵持、无力前进难以动弹已经三年了。”“花几分钟”就可越过僵持几年的战线并非对米切尔一个人“非常有意义”,而是对全部作战方式将产生重大意义。
比米切尔更加彻底的是刚刚步出监狱的意大利人杜黑。这位前航空局长预言将出现一种全新的战争样式——空中战争。他说空中战争将引起战争的革命。
他说战争将不再局限于地面大炮的最远射程之内。他说战争也不再会为地形地貌所阻隔。他还说未来战争很可能从空中开始。
杜黑一句话一个结论,其中反传统的观点比比皆是,被人揪住辫子的极端……P45-46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