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老字号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丛书/中外故事书系9787533341503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老字号故事/非物质文化遗产故事丛书/中外故事书系9787533341503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3.4 7.0折 48 全新

库存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杨建明

出版社齐鲁书社

ISBN9787533341503

出版时间2019-10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8元

货号30765004

上书时间2024-08-0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中国老字号故事》以故事的形式叙述了这些老字号的创建、发展情况,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老字号的发展历程。透过这些老字号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了解中国人民勤劳踏实、苦干务实的精神,可以学习先人充满智慧的经营管理之道。

作者简介
杨建明,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艺术学专业,参与策划和编撰多部图书;设计多种图书和刊物,如《方寸齐鲁》《悟道》《论语画外话》等。其绘画代表作品有油画《家乡的山楂园》、国画《蝉噪林逾静》、壁画《乌托邦》、综合绘画《梦幻泡影》等。

目录

全聚德
  ——金炉百年不灭火,银钩长挂百味鲜
  “全聚德”本是“德聚全”
  精明能干的“军师”李子明
  几经磨难终流传
  公私合营挽倒闭之势
  全聚德的现代化之路
便宜坊
  ——便利百姓,宜民宜家
  “便意”亦“便宜”,读法很巧妙
  乾隆爱吃便宜坊,御膳房里设炉场
  招牌匾额有故事,一身正气美名扬
  为保子孙店易主,连锁经营闯名堂
  几经沉浮留精魂,百年老店又新生
果仁张
  ——民间的宫廷小吃
  宫廷小吃果仁张
  张维顺提升技艺
  果仁张入驻天津卫
  “果仁张”曾改名“真素斋”
  矢志不渝,再创辉煌
狗不理
  ——中华第一包
  自杀未遂重开包子铺
  “狗不理”之来源
  “狗不理”成贡包
  “狗不理”的后世之事
楼外楼
  ——佳肴与美景共飨
  落第秀才开菜馆
  楼外楼步步登高
东来顺
  ——百年诚信东来顺,一品清真冠京城
  东来顺的名字缘起
  涮肉驰名京城
  与众不同的广告
  东来顺今昔
稻香村
  ——南味北卖自繁荣
  稻香村名考
  南味北卖,自创经营
  由鼎盛到分立至歇业
  百年老店重出江湖
杏花楼
  ——粤食之精华
  徐阿润“留洋”回来开甜品店
  从探花楼到杏花楼
  做好月饼,留名后世
老鼎丰

内容摘要
 中国老字号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有着浓郁鲜明的民族特色,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老字号有明朝中期开业的六必居,有始于清康熙年问的同仁堂,有创建于清咸丰三年(1853)的内联升……本书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叙述了这些老字号创建、演变、发展的动人故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老字号的风雨历程。

精彩内容
 全聚德——金炉百年不灭火,银钩长挂百味鲜提起“全聚德”,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全聚德的烤鸭驰名中外,酥脆的外皮人口即化,肥而不腻的鸭肉嚼劲适中,搭配上薄嫩的春饼、香甜的面酱、翠绿的黄瓜和雪白的大葱,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齿间。
全聚德的总店设在北京前门,是北京的一处独具特色的人文景观。很多人都知道这样一句话: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吃全聚德真遗憾!由此可见全聚德这个百年老店的巨大影响。那么,既然是百年老店,全聚德经历了怎样的历史沧桑呢?透过“全聚德”的金牌匾,我们仿佛能看到几代人的艰辛和成果。
“全聚德”本是“德聚全”道光十四年(1834),黄河发生水患,河水漫至河北冀州,淹没了农田。本就生活困难的杨家没有了收成,日子更加难熬了。杨家有一个年仅15岁的儿子杨全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可怜没有粮食,只能眼巴巴地望着老天爷,埋怨老天爷不开眼。一天,杨全仁饿得实在受不了了,就走到父亲跟前说:“爹,我饿了,我要吃饭!”父亲很无奈地摇摇头说:“全仁,咱家没吃的了,要想生活下去,你就要离开冀州,到没有水患的地方去。京城是天子的家,一定有吃的,你去那里吧。”就这样,杨全仁当天就起程前往京城。一路上,他见到不少饿死的人,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很难受。但当时他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我要活着到京城,到了那里,我就有好日子过了。
杨全仁是幸运的,他挺到了京城,见到了京城的繁华,可是他来不及细看,就要开始找工作了,因为身无分文在哪里都无法生存。可是,杨全仁太瘦弱了,没有人让他当伙计,怕他干不了重活。然而,功夫不负有心人,杨全仁终于在郊区找到了一份放养鸭子的工作。虽说是放养鸭子,但他同时也要帮老板填鸭、宰鸭。为了生活,杨全仁
非常勤奋,加上他并不笨,很快就掌握了一流的填鸭和屠宰技术。两年的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他也有了一些积蓄。
道光十七年(1837),他与别人合伙一起做起了小生意,在正阳桥头石板道旁摆摊子卖生鸡、生鸭。
他们每天天不亮就到郊区采购活鸡、活鸭,之后宰杀
售卖,积攒了更多的资金,于是就买下了邻近肉市的井儿胡同14号的几间堆房,并将鸡鸭摊移到了广和楼北口。俗话说,实践出真知。经过几年的买卖,杨全仁发现,卖鸭比卖鸡赚钱,于是他逐渐将经营的重点转到了卖鸭上。由于经营有方,杨全仁的生意越来越红火,他的腰包也渐渐鼓了起来。他想:“我的钱足够盘下一家店铺了。”杨全仁每天去摆摊卖鸭,都经过肉市胡同路东边一家名为“德聚全”的干果店,这家店铺的位置不错,正是杨全仁想要
的。他对自己说,要是哪天这家店不做了,我一定将它盘下来,开一家烤鸭店。
应该说是天意,“德聚全”干果店在同治三年(1864)一蹶不振,店主不得已停业关门。杨全仁在得知这一消息后,扔下摊子跑回家将多年的积蓄都拿了出来,盘下了这家店。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