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传播中的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研究/当代中国政治传播研究丛书9787516178485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7.57
5.8折
¥
65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刘小燕|总主编:荆学民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16178485
出版时间2016-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5元
货号3550816
上书时间2024-07-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刘小燕,女,传播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基地)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全球公共外交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传播”、“国际传播”等。政府传播系列研究出版专著《政府形象传播》、《政府对外传播》。译著《台湾人如是观》(《谢南光著作选》上卷)(日译汉),合译《中华人名大辞典(历史卷)》(汉译日),合作撰写《新闻传播学大辞典》(本人承担24万字),合著《新闻采访与写作(辅导教材)》,主编《新闻采访与写作》等。主持国家社科课题多项。发表传播史、广告传播、国际传播、政治传播(政府传播)等方向的学术论文、报告80余篇。1998年获“韬奋新苗奖”(一等奖),《中国政府形象传播》2006年获“北方15省优秀图书奖”。2011年入选中国人民大学“明德学者”。
目录
第一章 政治传播视角解读政府(国家)与公众
一 政府传播的主体
多维视角下的政府传播主体
政府传播主体的划分与构成
四元政府传播主体在新媒体环境下的新变化
政府传播主体在新媒体时代应树立的传播理念
二 政府传播的客体——“利益相关者”视角
利益相关者之于政府传播
政府传播中的利益相关者:国内公众与国际公众
新传播技术条件下利益相关者在政府传播中的角色
三 政府传播中的公众回应
公众回应的动力:利益期待与利益得失
公众回应的形式:响应?抗拒?沉默?
公众回应的载体:话语与行为
小结
第二章 政府与公众之间的距离
一 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的内涵与本质
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的内涵
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的本质:“心理距离”
公众对政府心理距离的锚定
二 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的形成
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状态及形成
“解释水平”影响公众“距离感”
政府与公众的顺畅沟通与适当距离
第三章 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的协调机制
一 网络政治沟通:一种政府与公众距离的协调机制
新媒体环境中的政治沟通
网络政治沟通的有效利用
作为政府和公众距离协调机制的网络政治沟通
二 微博动员机理:政府与公众近距离接触成为可能
微博动员的发生机理
微博动员的行动逻辑
微博动员的沟通作用
三 智库、意见领袖:政府与公众顺畅沟通的保障
新的传播环境中意见领袖的运作
政治沟通中智库作为协调机制的运作
余论
四 社交媒体“释放”动议:公民参与意识的培养过程
社会事件中的社交媒体表达
社交媒体的“动议”释放与政治参与
理性参与与政治舆论的重构
第四章 政府回应公众意愿的理性选择
一 政府回应民意的理性选择
民意:公共性与公民性的彰显
“三重距离”:民意表达的根本动因
“双螺旋”模式:政府回应民意的理性选择
二 政府传播中的公众意愿回应模式
政府传播与公众意愿
政府传播中的公众意愿回应模式
三 政府回应民意中的民粹陷阱——日本“购岛”与美国“大选”的视角
日本“购岛”与外交民粹煽动
美国大选与经济民粹选择
近期效应与远期代价
第五章 政府与公众间的对抗与协商
一 政府与公众:认同与信任
政府与公众——“认同”的视角
政府与公众——“信任”的视角
二 政府与国际公众之间:依赖、冲突与牵制
“相互依赖”的视角
“交叉依赖”的视角
“相互冲突”的视角
“连环牵制”的视角
三 制造认同:政府行为和解释政府行为
政府传播中的“认同”概念
政府行为与制造认同
解释政府行为与制造认同
第六章 政府与乡村居民间距离的实证考察
一 中国乡村居民政治信息获取途径与体验
乡村居民获取政治信息情况概览
影响乡村居民政治信息获取的因素的讨论
二 乡村传播的基础结构、政治信任与政治参与
政治信任与非制度性政治参与的负相关关系验证
基于数据分析的对策和建议
三 乡村政治传播的“差序格局”
研究设计与假设
数据分析与发现:乡村政治传播的“差序格局”
进一步的阐释:“差序格局”的成因探析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刘小燕著的《政治传播中的政府与公众间距离研究》基于传播形态,从“行为主体”和“话语主体”两个层面,基于传播主体的功能,从“高位主体”和“本位主体”两个维度,分别解析了政府传播主体,并从政府传播主体视角出发,归纳阐述了新媒体环境下顶层政府组织、基层政府组织、顶层政府个体、基层政府个体在政府传播方面发生的新变化,据此提出政府传播需要更新的三个理念,即尊重网络传播规律顺势而为、保持开放包容的传播心态、从传播技巧转向对线下治理的重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