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44.63 7.5折 ¥ 59.9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张剑
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ISBN9787521333985
出版时间2022-04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59.9元
货号31447851
上书时间2024-07-30
一、课程概说"英语诗歌赏析"是通识型课程,但具有语言文学专业的性质。它不仅适合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同时也适合其他专业的学生。它的目标是实现语言能力和知识能力的协同发展,既提升外语语言能力,又建构合理的知识体系。通过阅读诗歌原文,学生的英语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增强,他们的词汇量可以达到大学英语四六级的水平,他们的问题意识,以及对社会问题和历史问题的兴趣和敏感度也能得到培养。这个目标与目前各个高校外语人才培养的目标一致,即培养外语语言能力强、知识结构合理,既能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又能让世界了解中国的高层次外语人才。这样的人才不仅语言能力出众,而且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深厚的文学素养、较高的艺术品味和一定的文学鉴赏力。二、特色及内容目前,"英语诗歌赏析"课在许多院校都有开设,在内容编排上,一般都是按时间顺序排列,从中世纪讲到20世纪,内容平铺直叙,重点不够突出。因此本教程没有这样编排,而是以"专题"为线索设计教学的内容,以问题为导向安排课程的章节。本书内容涉及英语国家中热议的各种社会问题和文化问题,包括性别、种族、阶级、生态、战争、爱情、哲理等,涉及这些国家的政治、历史、文化等领域。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可以通过阅读英美诗歌,引导学生分析西方国家存在的问题,增加他们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比如,"战争与历史"这一专题,引导学生阅读次世界大战的诗歌、美国内战的诗歌、北爱尔兰动荡时期的诗歌,让学生在阅读的同时思考和讨论战争的正义性问题、战争对个人造成的创伤问题、战争的责任问题。"生态与环境"这一专题,引导学生阅读自然诗歌、风景诗歌、动物诗歌,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与发展的矛盾、动物伦理、素食主义等问题。对这些诗歌的讨论增强了学生对环境问题的认识,使他们了解气候变暖、生物多样性、资源枯竭、环境污染、沙漠化等议题,同时也提高他们自觉保护环境的意识。"阶级与社会分化"这一专题,引导学生阅读雪莱的诗歌,阅读描写工人、农民以及下层人民的诗歌,了解英国社会的贫富差异、剥削和压迫、社会正义等议题,同时也思考这些问题的历史发展,以及20世纪的贫穷和社会保障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对社会问题的兴趣,从而形成一种探究式的学习模式。文学,尤其是诗歌,一直被视为高雅艺术、象牙之塔,似乎不接地气。其实这是对诗歌的误解。本教程全面凸显文学中反映的社会问题,以文学为媒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去分析和理解诗歌中反映的问题。同时,介绍诗歌呈现这些问题的特殊方式,使他们通过阅读和分析诗歌文本,培养审美素养。"英语诗歌赏析"课以研讨为主,讲解为辅,把课堂变成研讨的场所;以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以思维促使学生去追寻知识,从而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以问题为主导,以不同主题来编排教学内容,每一专题突出一个现实问题或历史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这些问题,从而形成一种研讨课型。课程内容有较强的问题意识和较强的启发性。比如,在讨论一战诗歌时,教师会指出诗歌中所反映的"反战"问题。有人说,这些诗人之所以"反战",是因为他们懦弱,想逃避战争。但是在阅读诗歌时,学生们会逐渐发现,这些诗人并不是懦夫,他们非常勇敢,有些获得过战斗勋章,有些终献出了他们的生命。他们"反战"的主要原因是质疑战争的正义性,他们认为这是帝国主义战争,是非正义的战争。那么什么样的战争才是正义的战争呢?是否存在正义的战争呢?这些都是非常难以回答的问题,在课堂上往往会引起激烈的争论。另外,战争的残酷性在这些诗人心中都会留下浓重的阴影,留下难以平复的创伤。在战争中他们经历了九死一生,目睹了战友的惨死。这些经历不会自动消失,不会轻易被抹去,它们会困扰这个人的一生,让他自责,让他寝食难安。战争给个人造成的苦难,在诗歌中的反映是发人深省的,并且对我们当下的社会也有所启发。后,战争责任由谁来负?有人认为,士兵杀人只是听从命令,即便残害生命,也不过是执行上级命令的结果,因此不承担责任。这个说法符合逻辑吗?可以接受吗?盲目地执行命令就可以逃脱罪责吗?在政治哲学上,这被称为"平庸之恶",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对自己的行为不做任何思考,没有任何质疑,仅仅是平庸地工作,尽职尽责,放任邪恶的发生,这也是一种"恶"。日本右翼直到现在还在否认战争罪行,不仅对中国及其他国家人民造成巨大伤害,而且也给本国人民带来无尽伤害。我们思考欧洲的战争也是对亚洲的战争和伦理问题进行思考。在这样的课程上,学生学到的知识不是死记硬背得来的,而是经过思考而产生的,是一种真正的知识。三、课程改革与评价"英语诗歌赏析"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的"新生研讨课"项目的成果。该项目2016年立项建设,当年9月对一年级新生开设,有25人选修该课程。学生来自全校各个学院,包括各个语言文学学院,专业有法语、俄语、西班牙语、德语等,也包括计算机、国商、新闻、国
内容全面 以阶级、性别、种族、生态、战争、哲理等专题为线索,通过诗歌阅读与评析帮助学生了解英美等国家的政治、历史、社会、文化;
? 社会视角 以文学为媒介,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理解和分析诗歌中反映的社会问题;
? 思辨性强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诗歌所反映的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思辨能力,以及对社会问题的兴趣和敏感度。
张剑,现任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外文系,1993年于英国格拉斯哥大学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曾主持*"归国留学人员科研启动基金"和"国家社科基金"等重要科研项目。1998年任英国圣安德鲁斯大学访问研究员。1999-2003年任*考试中心研究生入学考试命题组专家。2002年任联合国教科文总部(巴黎)中文科翻译译审。 从1995年至今,在《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中华读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 出版物有《绿色的思忖:世界自然诗选》(1994)《艾略特与英国浪漫主义传统》(1996)、《现代苏格兰诗歌》(2002)、《文学原理教程》(2004)、《英国文学选集》(2004)、《T.S.艾略特:诗歌与戏剧的解读》(2006)、《英美诗歌选集》(2008)。
本书以“专题”为线索,以“问题”为导向设计章节内容,全面凸显文学中反映的社会问题,使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诗歌文本,提高对社会问题的兴趣,培养审美素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