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创造性心理学(精)978730322988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创造性心理学(精)9787303229888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04.34 8.2折 12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崇德

出版社北京师大

ISBN9787303229888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28元

货号30229780

上书时间2024-07-30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创造性心理的研究是心理学中非常重要的领域,符合我国目前“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战略思想。林崇德著的《创造性心理学(精)》从为什么研究创新或创造性的问题出发,在系统地梳理和总结创造性心理学研究简史与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创造性人才的构成心理因素和环境因素,并结合实证研究,揭示了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也探讨了其培养模式,提出了融东西方教育模式为一体,培养“T”型人才的观点。

作者简介
林崇德,1941年生,浙江象山人。当代中国著各心理学家、教育家。1965年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首届心理本科专业毕业后,在中小学从事基础教育工作13年。1978年考回北京师范大学攻读研究生学位,1980年提前毕业留校工作。1984年获博士学位,是新中国培养的第一位教育学(心理学)博士。1986年破格晋升教授,1989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批准为博士生导师。曾任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所长、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中国家庭教育学会副会长、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中国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兼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等职务。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师德标兵、全国模范教师、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等荣誉称号。现任北京师范大学资深教授、校务委员会委员;兼任人文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暨教育学与心理学学部召集人,心理健康教育专家指导委员会主任,亚太地区健康心理学会第一副主席;中组部联系高级专家。先后主持了二十余项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和科技部等重点项目。撰有学术专著二十余部,发表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四百余篇,并主编《心理学大辞典》《应用心理学书系》《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和主持翻译《儿童心理学手册》等大型工具书和心理学系列教材。研究成果荣获普通高等教育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奖、全国高校优秀教材特等奖和一等奖、 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和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二十余项。

目录
第一章  创造性:一个神圣的概念
  第一节  创造性:从神秘的故事到科学的象征
  第二节  创造性心理学概述
  第三节  创造性的研究取向
第二章  伟大的中华大地是创新的故乡
  第一节  中华文学
  第二节  中华艺术
  第三节  中华科技
  第四节  中华教育
第三章  创造性心理学史即人类的文明史
  第一节  社会文明与创造发明
  第二节  高尔顿开启创造性心理学的研究
  第三节  弗洛伊德对文艺创作的研究
  第四节  韦特海默从结构主义研究创造性
  第五节  吉尔福特把创造性心理引向鼎盛时期
  第六节  创造性心理研究逐渐走向整合
第四章  创造性心理结构
  第一节  创造性思维
  第二节  创造性人格
第五章  创造性环境的研究
  第一节  文化是创造性发展的根与魂
  第二节  教育是创造性发展的基础
  第三节  社会环境是创造性发展的源泉
  第四节  和谐的环境是创造性发展的保证
第六章  创造性的生物学基础
  第一节  创造性生物学基础研究概况
  第二节  我们团队对创造性神经机制的研究
  第三节  对创造性生物学研究的展望
第七章  创造性发展的研究
  第一节  幼儿就有创造性的萌芽
  第二节  小学儿童有较明显的创造性表现
  第三节  青少年在学习中发展创造性
  第四节  成人期创造性的特点
第八章  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研究
  第一节  拔尖创新人才研究的相关研究
  第二节  我们对拔尖创新人才的实证研究
  第三节  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第九章  心理健康与创造性
  第一节  心理健康及其与创造性的关系
  第二节  心理健康在创造性活动中的地位
  第三节  我们对心理健康与创造性关系的研究
第十章  创造性教育的研究
  第一节  创造性教育的培养模式
  第二节  创造性学习的研究
  第三节  对创造性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探讨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创造性心理学(精)》是我国著名心理学家林崇德教授出版的又一部重大学术研究著作。作者在自己和研究团队几十年创新性心理学研究基础上,系统地梳理和总结了创造性心理学研究历史与现状,深入分析了创造性心理结构的构成因素和环境因素,提出创造性人才由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智力因素)和创造性人格(创造性非智力因素)组成的观点,并进一步从创造性环境、创造力的生物学基础、创造性发展、拔尖创新人才的成长规律、心理健康与创造性、创造性教育六个角度,以翔实的实证数据论证了创造性心理学研究对于人才发展和培养的具体价值,指出了创造性心理学研究的方向,具有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