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师阅读地图--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阅读项目用书9787540786458
  • 教师阅读地图--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阅读项目用书978754078645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教师阅读地图--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阅读项目用书9787540786458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5.45 6.4折 39.8 全新

库存3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魏智渊

出版社漓江出版社

ISBN9787540786458

出版时间2021-0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39.8元

货号31195064

上书时间2024-07-30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如何使用本书
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对阅读的理解
本书的结构
本书的主要概念
如何使用本书
第一章  教师专业阅读的误区
  一份购书清单
    警惕流行书籍与庸俗成功学
    伪技术把教育管理简单化
    不要迷失在概念词语的丛林中
第二章  专业阅读地图新思维
  合理的专业知识结构
  一 教育专业知识结构
    案例一:解读《游园不值》的知识结构
    汉语汉字知识
    古代文化知识
    诗歌鉴赏知识
    诗歌史知识以及诗歌积累
    案例二:课堂教学(游园不值)分祈
  二 基本的教育学及教学原理你如何理解与学生的关系
    你的教学观和教学风格是行么祥子的
    你如何理解认知规律,并基于此形成自已的教学流程
  三 假如阅读结构失衡……
    文青型教师
    理论型教师
    启蒙型教师
  “浪漫一一综合”的专业发展过程一浪漫时期
    二 时期
    三 综合时期
  由浅入深的专业发展阶梯
    一 第一阶段:成长期
    二 第二阶段:成熟期
    三 第三阶段:期
  属于你自己的合理阅读路径
    一 关于阅读地图和阅读史的讨论
    二 案例:点评水心的《我的阅读史》
    你自己阅读的书
第三章   根本书籍的研读
  谈谈根本书籍与根本概念
  根本书籍的阅读方法:知阅读
    一 同化、顺应衡
    二 感阅读和知阅读
    三 怎样训练知阅读能力
    阅读案例一:让相遇成为幸福
    阅读案例二:入云深处亦沾衣
  根本书籍阅读得失分析
    一 《给教师的建议》第一条研读举例
    读书笔记例一: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树叶
    读书笔记例二:学生第一得失分析
    如何抓住精暂
    二 根本概念的研读——父之爱与毒之爱
    阅读案例一:扬扬的故事
    阅读案例二:方方的故事
    案例分析
    三《儿童的人格教育》整本书阅读举例
    如何阅读一本书
    《儿童的人格教育》批注片段
    四 相约星期五——新教育教师读书会
    准备阶段
    讨论阶段
第四章  教师阅读之本体知识重点图书
  新教育教师专业阅读地图(简图)
  专业阅读地图概述
  语文科阅读
    语文学科分阶推荐书目
    部分重要图书评介(仅供参考)
    《汉字密码》
    《简明·连贯·得体——中学生的语言修养和训练》
    《唐宋词十七讲》
    《童话人格》
    《名作细读》
    《古老的回声》
    《如何阅读一本书》
    《汉字的魔方——中国古典诗歌语言学礼记》
    《听王荣生教授评课》
  数学科阅读
    数学学科知识书目说明
    数学学科分阶推荐书目
第五章  教师阅读之专业知识重点图书
  专业知识分阶推荐书目
  部分重要图书评介
    《孩子们,你们好》
    《学校是一段旅程》
    《给教师的建议》
    《静悄悄的革命》
    《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
    《童年的消逝》
    《特别的女生萨哈拉——一个孩子的特别成长经历》
    《小王子》
    《爱心与教育——素质教育探索手记》
    《我的教育理想》
    《教学勇气——漫步教师心灵》
    《成功无捷径——第56号教室的奇迹》
    《小学课堂管理》(第三版)
    《优秀是教出来的——创造教育奇迹的55个细节》
    《做一个专业的班主任》
    《创建优质学校的6个原则》
    《儿童纪律教育——建构性指导与规训》(第四版)
    《有效的学习型学校——提高学生成就的最佳实践》
    《儿童的人格教育》
    《爱的艺术》
    《教育的目的》
    《被压迫者教育学》
    《论对话》
第六章  教师阅读之人类基本知识重点图书
  人类基本知识推荐书目
  部分重要图书评介
    《大学人文读本》
    《万历十五年》
第七章  部分电影介绍
  电影推荐目录及介绍《狮子王》《小鞋子》
    《极地特快》
    《房子》《夏洛的网》
    《小飞侠彼得·潘》《听见天堂》
    《死亡诗社》(又名《春风化雨》《暴雨骄阳》等)
    《放牛班的春天》《蒙娜丽莎的微笑》
    《生命因你而动听》(又名《霍兰先生的乐章》)、《心灵捕手》
    《街头日记》(又名《自由作家》)
    《热血教师》《罗生门》
    《十二怒汉》、《肖申克的救赎》(又名《刺激1995》)
    《飞越疯人院》《辛德勒的名单》
    《阿甘正传》
    《魔戒》(又名《指环王》)、《拯救大兵瑞恩》
    《黑客帝国》(三部曲)、《大话西游》(由《月光宝盒》与《仙履奇缘》组成)
    《美丽人生》
    《霸王别姬》《楚门的世界》
  解析优秀电影
    一 儿童电影:永远讲不完的故事
    《狮子王》
    《小鞋子》
    《极地特快》
    《房子》《夏洛的网》
    《小飞侠彼得·潘》
    《听见天堂》
    二 教育电影: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
    《死亡诗社》
    《放牛班的春天》
    《蒙娜丽莎的微笑》
    《生命因你而动听》
    《心灵捕手》
    《街头日记》
    《热血教师》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极大帮助的图书。它有四大亮点:一、教师要读什么书?本书介绍了“根本书籍”、学科知识重点图书、专业知识重点图书、人类基本知识重点图书,提供了近200本参考书。二、怎样读书?根据专业发展过程分时期阅读、阶梯性阅读、知性阅读。举例说明如何阅读一章节,如何阅读一本书。
三、优秀图书和优秀电影的评介。四、阅读误区、阅读失衡举例。
本书系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阅读项目用书,是教育部重点课题,是专业阅读子项目指导手册,可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使用,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本书主要
提供了专业阅读书目及对部分书籍的评述,也介绍了书目的使用方法,是融结构、
路径、书目及评介、阅读方法、使用案例等于一体的,永远处于开放之中的全息阅读地图。通过这张地图,你会找到属于自己的合理阅读路径和最适合你阅读的书。
本书深受读者欢迎,已重印多次。

精彩内容
如何使用本书本书系新教育实验(简称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项目实验用书,是专业阅读项目指导手册,可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使用,也可供相关研究者参考。
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对阅读的理解不止一次有人问笔者:新教育教师专业阅读对阅读的理解,与通常意义上对阅读的理解究竟有何不同?
这种不同完全可以从学理上仔细澄清,但这种澄清,也可能是对形成教师专业阅读根本性东西的含混,我宁可用一个蹩脚的比喻:在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看来,专业阅读是一场真诚而深入的恋爱。
它不是一种冷冰冰的索取利用,也不是出身、外表及家产的交换算计,更不是“天亮以后说分手”的感情消费,甚至不是一味飘在云端不食人间烟火的那种浪漫,而是与真正值得热爱的人之间的全心以待。它需要以自己全部的生命热烈地投入,为之喜,为之泣,为之狂,为之怨,以一颗诚恳而谦卑的心去聆听对方,感受对方,去勇敢地经历痛苦、怀疑、冲突,当然也包括令人战栗的惊喜,直到从对方身上认出自己并融为一体。
与学院派所强调的阅读相比,新教育教师专业阅读不重视抽象的“体系”,强调以问题解决为核心,与实践相互贯通,在贯通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结构”;与消遣性阅读相比,它是提升性的,强调深度阅读,强调用经典阅读构筑健全的知识结构,反对肤浅阅读对思考力的损害;与纯技术性的阅读相比,它反对单纯地将知识客观化、信息化,反对使阅读仅仅成为知识的提取、储存和转移的过程,强调让阅读通过浸润读者的生命来发挥作用;与随机的、偶然的、碎片式的阅读相比,它是基于完美模型的阅读,强调通过一定的路径与方法,构筑具有丰赡的知识结构的专业头脑。
本书的结构本书由七章构成。
第一、二、三章集中阐释新教育教师专业阅读的基本理念,从理念与实践方面提供了构筑合宜的专业大脑的路径,致力于清除最近数十年来教师专业阅读方面存在的种种误区,并基于以下假设:1对于任何一个具体的专业领域而言,存在着一个最合理的知识结构;2专业发展,必然会经历一种“浪漫—精确—综合”的有机过程;3每一门类知识的掌握,都存在着一条由浅入深的路径;4对每一个教师而言,都存在着一条独一无二的阅读路径;5在特定的发展阶段中的具体教师,面对特殊的场景,一定有一本最适合他阅读的书。
这五条假设意味着,新教育教师专业阅读,是建立在对教师知识结构、专业发展基本规律、学科知识难易序列、个体认知理论以及阅读与实践关系的研究之上。
在五条假设的背景之下,新教育教师专业阅读强调对根本书籍的研读,强调知性阅读,强调提高教师自身的理解力和思维水平。而为了更有效地进行知性阅读,又特别强调通过共同体共读的方式——“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最重要的是,新教育专业阅读强调解决问题,因此前三章中附录了大量的案例,来解释专业阅读如何与教育实践相结合,以阅读促进实践,以实践深化阅读。此外,对于读书会如何组织,亦有相应的建议和案例。
第四、五、六章主要提供了专业阅读书目并对其中部分书籍进行了评述,也简略交代了书目的使用方法。第七章提供了部分优秀电影的评介。
书目分三部分。
本体性知识重点图书介绍部分,有意识地针对从小学至高中的语文教学,略微侧重小学语文,因此可供所有语文老师使用。专业知识重点图书介绍部分,是针对所有学科所有年级老师推荐的,力求为理解教育以及职业奠定基础。人类基本知识重点图书介绍部分,也针对所有老师,虽然是超越职业的人类基本知识,但仍然考虑到与教师职业的关联性,在选择上侧重于和教育教学相关联。
选择图书时,本书目严格控制了数量,宁缺毋滥,其中每一本书都经过项目组认真阅读。
此外,我们选择了近30部经典电影,分为儿童电影、教育电影以及人类电影重点推荐,并对这些电影的主题以及与教育的关联进行了评述。
本书的主要概念本书中有一些主要概念,是理解新教育专业阅读的基础,兹作说明。
教师专业阅读地图新教育教师专业阅读地图,是指融结构、路径、书目及评介、阅读方法、使用案例等于一体,永远处于开放之中的全息阅读地图。
也就是说,这张地图是一个有机的“生命体”,带有自己的基因和生命密码(新教育实验基本理念),它拥有自己的“四肢”,即一个比例合宜的匀称的结构,具有自己的“大脑”,即拥有自己的“思考方式”,体现为具体的方法路径,并且拥有自己的“记忆”或者说“经验”,即不断丰富的案例库。同时,它具有一定的交往性,强调通过共同体互动发展。最重要的是,它不是封闭的,而是始终面向未来,永远处于更新变化之中。也就是说,它既有自己的框架,又是优秀实验者不断创造的结果。它会不断地经历一个新陈代谢的过程,这包括书目的淘汰与补充、根本书籍解读的贯通与深化、专业发展路径的逐渐清晰与丰富、读书会组织的日益成熟和有序等。
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是指教师处理教育教学问题所需知识的构成及相互关系。
新教育实验认为,教师的知识结构由三部分组成:本体性知识(即所教学科专业知识,约占50%)、专业知识(即教育学、心理学以及职业知识,约占30%)、人类基本知识(约占20%)。这三部分不是各自孤立,而是相互支撑,有共同的知识观和价值背景。对于新教育而言,在知识观方面,强调知识与生命相关联,与实践相关联,最终以解决实际问题和发展教师生命为指归。这决定了在我们的价值系统中,活的知识远高于死的知识,基于实践的知识远高于强调系统的知识。整个知识结构,应最大限度促进教师教育生活的幸福完整。
根本书籍根本书籍,也称原典型书籍,是指奠定教师精神及学术根基,影响和形成其专业思维方式的经典书籍。此外,那些大多在童年至青年期出现过的,深刻地影响人的生命以及精神气质的书籍,也被称为根本书籍。
不是所有的经典书籍都能成为某位教师的根本书籍。成为一个人的根本书籍意味着,你深刻地理解了这本书,而这本书也成为你思考教育教学问题以及阅读其他书籍的原点。构成一个教师思考原点的根本书籍的高度,往往会影响到这个教师的学术高度。可惜的是,许多甚至大部分教师终其一生,都缺乏属于自己的根本书籍,只是不自觉地被时代风尚所影响,漂浮在词语之中而缺乏根基。
本书提供了一批有可能成为教师个人的根本书籍的优秀图书。
与根本书籍相联系的,是根本概念。根本书籍中往往包含一些根本概念,这些根本概念在根本书籍中被最深刻地揭示出来,并成为教师把握教育问题的根本概念。若无对根本书籍的透彻研读,教师便无法具备属于自己的经过反思的“根本概念”,便容易形成双重概念系统,一是人云亦云的外显概念系统,例如主体性、生成、对话等等;一是自己甚至也意识不到但实际发挥作用的概念系统,例如基于不自觉的行为主义的经验系统。许多教师言说时与教育实践时运用的概念系统不一致,即由此产生,这导致部分教师认为阅读无用。
知性阅读知性阅读,是一种带有咀嚼性质的研读方法。是指阅读者通过对书籍的选择、聆听、梳理、批判,在反复对话中,将书籍中有价值的东西吸纳、内化到阅读者的结构之中,从而使原有结构得到丰富、优化或者重建的过程。
知性阅读,类似于传统的精读,但又有所不同。精读侧重于细读,但即使在泛读中,如果读者能够迅速抓住一本书的核心以及框架并开展对话反思,也属于知性阅读。与知性阅读相对应的是感性阅读,指带有消遣性质的快餐式的阅读,阅读者仅凭感觉去感受书中的信息而不加以反思咀嚼。
新教育实验强调知性阅读,而知性阅读是以对根本书籍的研读作为基础的。进一步的,新教育实验建议通过学校读书会以及网络读书会等方式开展教师共读,这是提升知性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这一方面,新教育实验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组也通过网络提供了强大的支持力量。
如何使用本书本书是一个整体,隐含着一个理想的活生生的“大脑”。虽然推荐的每一本书都是精挑细选的好书,但本书并不是将一批好书拼凑在一起。因为那些好书有相似的背景,基于相同的目标,并且是按一定的结构编排起来的,它是一个有机体。如果仅仅记下书名然后买回来(这当然也是重要的),是典型的买椟还珠。除书目外,本书至少还可能给读者下列启发:反思自己以往选择书籍的尺度,用新的眼光来选择图书;反思自己的阅读习惯,尝试知性阅读;借鉴阅读地图的基本思想,重新规划自己的专业发展道路。总之,本书竭力使读者反思自己的专业结构,并努力构筑合适的知识结构。
对于学校来说,这本书提供如下协助:给学校充实图书馆提供参考;帮助学校确定教师共读书籍选择范围;为学校组织读书会提供参考。如果是新教育实验学校或者读书会项目学校,必要时可向项目组求助,以获取进一步的资源支持。
对于教育行政部门而言,这本书可用于师资培训、组织区域性共读活动,以及构筑名师工作室使用。
尽管本书可以提供上述帮助,但本书最大的魅力是它的成长性,它会以一定的速度不断自我更新。因此,使用本书最好的方法是,与本书共同成长。例如可以成为新教育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实验者,进入网络共同体,与全国各地认同新教育理念,有志于专业发展的实验者一同成长,并可能为本书注入新鲜血液。学校亦可以加盟新教育实验以获得更多支持。
(重点书简介节选)《儿童的秘密——秘密、隐私和自我的重新认识》作者:[加]马克斯·范梅南[荷]巴斯·莱维林类别:教育学适读人群:具备一定理解力的研究型教师出版信息:教育科学出版社难度系数:A级/ABCDE推荐指数:★★★★★评介:生活中充满了秘密,儿童也是如此。“有些秘密与个人有关,有些与家庭有关;还有一些秘密存在于兄弟姐妹之间、朋友之间,或者教师与孩子之间。有美好的秘密、深沉的秘密、亲昵的秘密、社会的秘密,也有可怕的秘密、尴尬的秘密、恐怖的秘密、阴森的秘密、不情愿的秘密。”儿童体验到“秘密的渴望、秘密的愉快、秘密的恐惧、秘密的困扰”,“权利、惩罚、害羞、犯罪、关心、爱恋、憎恨等种种感觉都与秘密领域有关”。本书探讨的不是心理治疗上导致情结乃至于疾病的特殊的秘密,而是广泛存在于儿童之中的普通的秘密。
作者对秘密的模式、我们是如何体验到秘密的、小说中的秘密等进行了相当细致的描绘和合理的分析,全面展示了有关秘密的图景。作者研究发现,秘密是人生成长中非常重要的力量,儿童是通过秘密来体验别的世界、探索未知的意义、获得深层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认知,因为秘密的存在,我们才与他人区分开来,内心世界以及自我才得以形成。因此秘密的积极意义远远大于消极意义,它是儿童走向成熟与独立的标志之一。儿童在不同阶段对于秘密有不同的态度,这本身就是儿童自我形成的过程。作者还区分了秘密、隐私以及谎言之间的异同,令人耳目一新,并对现代以及后现代背景下秘密对于自我形成的区别进行了探讨。
对于教师而言,这本书真正的价值在于提醒注意秘密的教育意义。因为在日常教育中,我们不但对诸如打小报告之类的行为缺乏正确的理解,而且很容易将秘密视为不好的、不健康和不应该有的东西,甚至热衷于刺探学生的秘密。实际上,秘密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育关系,良好的教育关系本身就意味着某种层面的分享秘密。诚如精神病专家范登伯格曾说的,“每一种友谊、每一个婚姻、每一次爱情能够得到存在要感谢人与他人之间秘密的恩惠”。好的教育,一定也是父母或者教师与孩子之间拥有“共同的语言和密码”。好的教师知道尊重这种分享,并借此与儿童建立起信任关系。特别重要的是,一方面是秘密或隐私,一方面是监督或控制,这两者之间总是存在着一定的紧张关系,但在教育意义上同样重要,成人如何在尊重与洞悉儿童秘密之间取得平衡,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教育问题。
关于秘密,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方面,一种情况是对儿童内心世界的漠视,导致了儿童被照顾但不被关注,也就是说儿童可能生活在训诫或者饮食照顾之下,但是精神世界始终被忽略,儿童的秘密也是被嘲讽的对象。另一种情况,则是对儿童的高度控制,对儿童秘密的粗暴干涉侵犯,甚至以此要挟迫使儿童就范,伤及儿童的自尊以及自我形成。本书提醒了儿童秘密的重要性,以及养成儿童秘密的私人空间的重要性,即儿童也要有足够的闲暇以及个人空间来反思、探索和体验自我,这也是儿童创造力的源泉。
秘密不是小问题,本书通过秘密这个渠道,实际上是探索了儿童自我的形成,对儿童进行重新认识。而在写作上,本书采用现象学写作方法,既有大量浅显丰富的娓娓描述,同时又涉及诸如皮亚杰、埃里克森等一批心理学、哲学、社会学大家的重要理论,可谓深入浅出。因此本书也是现象学写作的范本,对于教师如何进行专业写作,也提供了一个经典的样例。
当然,虽然任何教师都可能从本书中获益,但是要真正透彻地理解这本书,仍然需要具备一定的关于儿童自我形成以及认知发展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童年的消逝》作者:[美]尼尔·波兹曼
类别:教育学适读人群:所有教师出版信息: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难度系数:A级/ABCDE推荐指数:★★★★评介:这本书的标题,足以吓中国读者一跳,然而紧跟着,或许会想,童年的消逝是以童年的存在为前提的,假如童年主要是一个心理的或者社会的概念,而不是简单的年龄分界,那么一个悲哀的事实或许是,在欧美世界,童年持续了350年左右,而在中国,童年这个概念,至多不超过100年,并且还不包括中间几十年的隔断:即小兵张嘎式的“童年”,那个年代以及之后的年代,儿童被当成少年先锋队,是成年的预备,是随时准备或者已经投入战争或生产之中的。等儿童终于可以像儿童一样生活,不必负载成人斯巴达式的任务时,电子时代来临了,童年开始被损蚀甚至消亡。
直到今天,许多父母或者教师的头脑中,都并没有童年的概念。“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不是广告语,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事实。于是,儿童从走出婴孩时代,跨进学校开始,便开始了去儿童化的过程。为了十多年以后的一份工作,儿童被教导以及逼迫投入无休无止的竞争,童年戴上厚厚的眼镜,埋首于一张张苍白的试卷之中,很早就变得世故、圆滑和老练。
在这种背景下,《童年的消逝》对中国的父母与教师有着特别的意义。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表述“童年”这个概念的起源,具体说,就是童年起初不需要存在,而后却发展成不可避免的存在,它们各自的传播条件是什么。第二部分则将我们置身于现代时空,企图揭示从谷登堡的印刷世界转换到塞缪尔·莫尔斯的电报密码世界,这个过程使童年作为一个社会结构已经难以为继,并且实际上没有意义。
波兹曼认为,印刷术发明之前,一切人际交流都发生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甚至连阅读所采用的也是口语模式:一个读者大声朗读,其他人随后跟上。在这种情况下,儿童与成人的生活是没有界限的,儿童有机会接触的范围几乎和成人同样广泛,儿童本身就是小成人,儿童的学习也是一种学徒式的学习,并没有单独设立相应的环境。自从有了印刷术,知识垄断被打破,大量印刷品出现后,学习方式随之发生了改变。印刷品的学习需要经历一个学习阅读的过程,儿童经验的范围与成人经验的范围有了很大的差别,儿童逐渐不再共享成人的语言、爱好、社交生活等等,专门为儿童设立的学校出现了,大量关于儿童的训诫以及禁忌也随之出现,儿童必须经过识字训练、阅读教育、自我控制训练以及羞耻感的培养,才能够逐渐成人,童年的概念因此诞生。
19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随着电子时代的来临特别是电视时代的来临,儿童可以不需要很强的阅读力和理解力,就可以很直观地看到成人世界的一切,世界各地的电视节目中,充斥着暴力、色情,成人世界像口语时代一样一览无余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种情况,摧毁了儿童的羞耻感,使儿童过早地操着成人的语言,模仿成人的方式生活,甚至儿童本身也成为成人消费的对象,儿童节目的成人化以及成人节目的儿童化形成合流,由印刷术发明所形成的信息等级制度的基础崩溃了,童年在迅速地消逝。
此外,传播技术的变革,往往还会带来新的思维方式。印刷术所导致的书本学习,要求儿童要精神高度集中和镇定,在走向成人的过程中要逐渐获得好读者所具备的能力:“即活跃的个性意识,有逻辑、有次序的思考能力,能使自己与符号保持距离的能力,能操控高层次的抽象概念的能力和延迟满足感的能力。”而在电视时代或者说娱乐时代,信息排列方式发生了变化,观众不再需要丰富的想象力以及比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电视上播放的所有事件往往缺乏历史背景及其他相关背景知识,而且是以支离破碎和连篇累牍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