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问学录(与哈佛大学教授对话30年)9787229101503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7.76
6.6折
¥
42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美)张凤
出版社重庆
ISBN9787229101503
出版时间2015-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42元
货号3347178
上书时间2024-07-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张凤编著的《哈佛问学录(与哈佛大学教授对话30年)》是一部哈佛学人回忆录,是从民国大家到当代新锐的海外汉学界的集体素描,其中记录的人物包含了读者耳熟能详的学者和大师,如赵如兰、张光直、杜维明、李欧梵、王德威、孙康宜、叶嘉莹、夏志清、鹿桥等。作者张凤曾在哈佛燕京图书馆任职二十五年,是书写哈佛最权威的学者,本书的记录极富人情味,除了学者的核心学术思想,更重描画个人风貌,使得学者和大师的个性与人生跃然纸上。阅读起来,极富风味,也是近年来难得的哈佛学者的集体亮相。
作者简介
张凤,美籍华人,密歇根州大学历史硕士,曾任职哈佛燕京图书馆编目组二十五年,现为哈佛中国文化工作坊主持人,另担任北美华文作家协会秘书长、海外女作家协会审核委员、常务理事等职。其作品具有浓厚的历史感、文化感、民族性,为近年来少有的有创见的作家,著有《哈佛心影录》《哈佛哈佛》《域外著名华文女作家散文自选集——哈佛采微》《哈佛缘》《一头栽进哈佛》等。
目录
一怀孤月映清流
——汉学名师杨联陞教授
叫我如何不想他
——语言与音乐学家赵元任、赵如兰教授父女
启发汉学的中国考古文明
——考古人类学家张光直教授
为往圣继绝学
——致力于儒学现代化转化的杜维明教授
铁屋中的呐喊
——解读城市现代性、中国现代浪漫文学教授李欧梵
如此繁华
——首开哈佛大学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王德威教授
论性别格局升降
——哈佛大学艺术史与建筑史系教授汪悦进谈《红高粱》
明清文学的审美风尚与女性研究
——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李惠仪
古典与现代的学术及诗情
——哈佛大学东亚系教授田晓菲
中国之美典与审美态度
——普林斯顿大学高友工教授
改变现代文学史生态谱系
——感时忧国的小说史家夏志清教授
融汇古今卓然有成
——开拓古诗词现代观的叶嘉莹教授
文学的声音
——孙康宜教授的古典文学研究与生命情怀
老男人现代化
——创办《女性人》杂志的陈幼石教授
《未央歌》歌未央
——鹿桥吴讷孙教授的艺术史和文学深思
论中国文化与史学意识
——诗人郑培凯教授
欲识乾坤造化心
——剑桥新语社创办人陆惠风教授
生爱死与生死智慧
——探索生命哲学的傅伟勋教授
论近代戏剧和表演艺术的还本归原
——台益坚教授谈戏剧
红尘里的黑尊
——高能物理专家郑洪教授
黄金岁月
——航天结构动力学专家卞学教授
美国东亚图书馆第一位华裔馆长
——哈佛燕京图书馆首任馆长裘开明博士
中国赴美教学第一人
——哈佛1879年首聘中文教师戈鲲化
绣荷包的缘分
——哈佛中国古典小说史家韩南与张爱玲
附录
哈佛燕京学社的汉学贡献
哈佛理科人物掠影
诺贝尔奖得主的启示
哈佛三百七十五周年庆散记
作者小传
跋
内容摘要
哈佛大学是世界上最著名的高等学府之一,也是华人精英的荟萃之所。
《哈佛问学录(与哈佛大学教授对话30年)》作者张凤女士也因地利人和之便,得以长时间亲炙赵如兰、张光直、杜维明、李欧梵、王德威、孙康宜、叶嘉莹、夏志清、鹿桥等多位汉学名师,在风景优美的哈佛校园中倾听这些大师畅谈人生、点评学术雅事。她用独具慧眼的气魄与创见翔实叙述了教授们的人生经历,内心世界、学术成就,着力呈现这些大师个人经历中富有人情味的片段,见证了他们在异乡撒播汉学种子的努力和对中国文化深沉而庄严的爱。
精彩内容
初来波士顿这个文化重镇,绍光就被一些合唱团的朋友请去指挥,在圈子里就听得谈论写有《西潮的彼岸》《浪漫之余》的李欧梵教授和他那声乐家妹妹李美梵的音乐造诣,对这位现代文学专家的才艺之宽阔,很是讶异。1990年“五四”刚过,他应王德威教授之邀,回到哈佛费正清中心来参加“中国当代文学的创新与传承”大会,我总算得见当年曾与陈若曦、
欧阳子、王文兴、白先勇等人创办《现代文学》的他。
当时李教授正被哈佛及加大洛杉矶分校两校拉角,分身乏术。经过两年的迂回,1992年他先回哈佛任客座教授,1994年正式任教哈佛东亚系。
李教授是河南人,长在新竹,1961年毕业于台大外文系。1970年,即在获哈佛博士前一年,他已在常春藤盟校之一的达特茅斯学院(DartmouthCollege)任教,1970年冬至1972年1月任教香港中文大学崇基学院,1972年1月至1976年暑假任教普林斯顿大学,1976年至1982年任教印第安纳大学,1982年至1990年任教芝加哥大学,在芝加哥大学最后三年兼东亚研究中心主任,1990年至1994年任教加大洛杉矶分校,1994年终于返回母校哈佛任教十年,2004年荣退后客座香港各大学。
李教授1939年生于河南太康。父亲李永刚(影桦)先生与原籍江苏的母亲周瑗女士,是南京中央大学音乐系的同学,在20世纪30年代初,由念书相恋到结婚,成为佳偶,颇有“五四”的浪漫精神。成婚之时,李永刚先生正任教河南信阳师范,抗日战争也已开
始。李教授说:“他们婚礼那天,信阳师范全校师生
列席参加,日本人也来凑热闹,派了数十架飞机来‘贺喜’!家父母这一代人由‘五四’的浪漫心态转向抗战的爱国奋斗精神,心情上的变迁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和社会史上可以大书特书的。”从李教授父亲珍藏了三十多年后才发表的一本日记《虎口余生录》中,可明了他们一家于1945年3月到6月间在河南山区逃难的来龙去脉,深感这类真实生动的家史之鲜见又可观。
1945年正值抗战尾声,那时学校就是一个大家庭,学生流亡在外,他们的父母早已把他们交给老师。
李教授的父亲曾任信阳师范的教务主任、代理校长和校长(胜利后),母亲是音乐教员和女生指导员,所
以真可说是学生们的父母一般。当时信阳师范校址迁
到豫西的师岗,学生大部分是穷乡僻壤的贫民子弟,逃难所接触的大多是农村老百姓。
李教授记得幼年时父亲往往数日不归,住在学校办公室内料理校务,这种献身教育的精神,是这一代教书的人包括他自己都望尘莫及的。这是谦辞,其实他尽心教学早已有名。
当时父母全校集合欲逃难前往西安,一家流落虎口。李教授说:“我实难辞其咎,当时刚满六岁,患了严重的伤寒。”他父亲公私两忙,睡眠更少,1945年3月30日他父亲显然面临重大的决定,是该以责任在身率领学校大家庭西行,还是为一己之私而放弃出发?
李教授的母亲以眼泪倾诉,其弟亚梵在师岗病逝,此时母亲极不愿损失欧梵这个孩子,想暂时脱离大队,等他病势稍轻,再设法西去。父亲也不愿丢掉这个孩子,只好忍痛告别学生,仅将行李书籍随同运出。
最后所有藏书丢尽,他父亲身边仅带一本《英文会话文件辞典》和小提琴:“父亲在大学从马思聪先生学小提琴,又从一位奥地利教授学指挥,更喜欢读翻译的西洋小说,可算是典型的西化人物,即使在紧要关头,仍不忘他的西方嗜好。”李教授全家逃到了山区。那个4月,正是他们兄妹过生日的初春季节,不想却赌上了命运。在河南山区,本以为安全,全家躲在牛棚。两岁大的妹妹连吃了五个冷鸡蛋,李教授自己正坐在山坡下的竹林中玩耍,突然山头出现一队黄制服的人,接着就有声音噗噗地响起来,像放炮,似乎是儿戏,事后回忆犹有余悸。
他父亲在4月11日的日记中写道:“昨夜狂风,今晨见天色阴晦昏暗,七时许,开始落着小雨,村里的军队都在岭上布防了,重机枪手雄伟地站在土岗上,凝望着前面。今夜会与敌人遭遇吗?机枪声清越可闻。大炮则二三分钟一发,震动山谷。每一发炮弹,都是‘砰’一声响后,隔三五秒,甚至约十秒,才听到哗啦炮弹落地声,随着是群山的回声呼应,声音的路线历历可寻。彳亍在生死的边缘上,人本能地趋于自求生存的自私,把妻儿们安置一下,就爬上山顶去……”P44-4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