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本书主要介绍中医学的发展概况与基本特点、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精气血津液学说、经络学说、体质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以及诊法、辨证,养生、防治和康复等内容。本书以“三基”(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五性”(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用性)和“三特定”(特定的学生对象、特定的学制和特定的学时限制)为指导,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为核心”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为纲领,结合国家助理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大纲的“考点”和行业标准,以“实用为本,够用为度,增强实效”为尺度进行编写。每章设有案例导入、知识链接、重点小结、目标测试,有利于学生系统地掌握理论知识。本书第一章、第十章由张智慧编写,第二章、第四章由郑丽编写,第三章由杨昆编写,第五章、第六章由郝存金编写,第七章由陈玉萍编写,第八章由李林编写,第九章由贺敏编写。由于编者学识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不妥之处,在此,恳请各院校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过程中多提宝贵意见。本书在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国内外学者的著作、学术论文和相关教材,在此向相关作者和单位表示衷心的感谢!
商品简介
教材内容包括中医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中医生理学基础(藏象、经络、气血津液)、中医病 理学基础(体质、病因、病机)、中医诊疗基础(诊 法、辨证、养生防治康复)及实训六大部分。每章明 确学习目标,正文前以案例导人,正文中适量设知识 链接、知识拓展、考点提示,章后设目标检测等栏目 。教材中部分内容明确标示为自学内容,使教材 具 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 质教材有机融合电子教材、教学配套资源(PPT、微课 、视频、图片等)、题库系统、数字化教学服务(在 线教学、在线作业、在线考试)。 本教材主要供高职高专院校药学类、 学类等 专业使用。
作者简介
张智慧,男,副教授,枣庄科技职业学院教研室主任,从事一线教学工作30余年,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并编写相关教材多部,学生反映良好。并参与国家资源库的建设,拍摄多个视频、动画,数字资源制作经验丰富。
目录
第一章绪论/1
第一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1
第二节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基本特点/6
第二章中医学的哲学基础/10
第一节阴阳学说/11
第二节五行学说/17
第三章藏象学说/25
第一节藏象概述/25
第二节五脏/26
第三节六腑/36
第四节奇恒之府/38
第五节脏腑之间的关系/39
第四章精、气、血、津液/47
第一节精/47
第二节气/49
第三节血/52
第四节津液/53
第五节精、气、血、津液之间的关系/55
第五章经络腧穴/59
第一节经络系统的概述/59
第二节十二经脉/61
第三节奇经八脉/70
第四节经络学说的生理功能及应用/75
第六章体质/80
第一节体质学说概述/80
第二节体质的形成/82
第三节体质的分类/84
第四节体质学说的应用/86
第七章病因病机/90
第一节病因/90
第二节病机/100
第八章诊法/116
第一节望诊/116
第二节闻诊/127
第三节问诊/129
第四节切诊/137
第九章辨证/145
第一节八纲辨证/145
第二节脏腑辨证/151
第三节气血津液辨证/166
第四节卫气营血辨证/172
第十章养生、防治、康复原则/175
第一节养生/175
第二节预防/177
第三节治则/179
第四节康复原则/184
参考文献/188
内容摘要
教材内容包括中医理论体系概述、 中医哲学基础(精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 中医生理学基础(藏象、经络、气血津液)、中医病理学基础(体质、病因、病机)、中医诊疗基础(诊法、辨证、养生防治康复)及实训六大部分。每章明确学习目标,正文前以案例导人,正文中适量设知识链接、知识拓展、考点提示,章后设目标检测等栏目。教材中部分内容明确标示为自学内容,使教材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本教材为书网融合教材,即纸质教材有机融合电子教材、教学配套资源(PPT、微课、视频、图片等)、题库系统、数字化教学服务(在线教学、在线作业、在线考试)。 本教材主要供高职高专院校药学类、 学类等专业使用。
主编推荐
本书以建立“互联网+”思维的教材编写理念,构建学习手段灵活、学习方式多元的新形态一体化教材。出版社将为老师和学生提供网络增值服务提供数字化教学资源平台,老师可以在平台上布置习题、测试,上传PPT课件、习题讲解、慕课教学视频等。同时在书中加入“二维码”或链接形式,做到“扫码看课,码上开课”,扫一扫即可获得相关知识点的详尽视频解析,可以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本套部分教材选用“活页式”装帧,以活页式为载体,汇集行业专家、一线优秀教师、高水平技术人员指导开发课程,将数字资源与教材内容有机融合,构建出一种新形态、多维、立体、可视化的教材。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