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世先驱(严复传)(精)978750638690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41.4
6.9折
¥
60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杨肇林
出版社作家
ISBN9787506386906
出版时间2016-01
装帧精装
开本其他
定价60元
货号3521294
上书时间2024-07-30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杨肇林,男,1934年生,湖南长沙人。1949年9月入伍,1988年被授予海军大校军衔。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传记文学学会会员、中国毛泽东诗词研究会会员。著有《碧海长空》、《知向谁边——毛泽东与中国海军》、《百战将星·苏振华》、《顿星云中将》、《海军世家林遵》、《最后的水师提督》等多部长篇传记文学和小说集《封存的航海日志》、散文集《珊瑚海》等。
目录
第一章 胸中有物,格格欲吐
第二章 梦中突兀见南台
第三章 台湾告警,急檄征召
第四章 一篇大孝论能奇
第五章 ABC与梵呗诵经相应
第六章 但愿海波平
第七章 期西法衍于中国
第八章 重在于学
第九章 马尾江与莱茵河
第十章 心时际多艰,力任其难
第十一章 必能以巨舰争雄于海上
第十二章 心用洋人,不为洋人所用
第十三章 “万年清”首舰首航
第十四章 能否成材,必亲试风涛
第十五章 相处不好的邻居
第十六章 “示以兵威”
第十七章 海洋很广,世界很大
第十八章 国士之知忘年交
第十九章 “空令岁月易蹉跎”
第二十章 立中国水师之本
第二十一章 向西方上下求索
第二十二章 中夜起而大哭
第二十三章 “片土之剩,亦应保全”
第二十四章 “决论”三篇,挽救危亡
第二十五章 由今之道,变俗图新
第二十六章 拳祸,国变,颠沛南下
第二十七章 《天演论》与巧姻缘
第二十八章 《原富》与山夫
第二十九章 “自由”的真谛
第三十章 《庄子》新解
第三十一章 “筹安会”及其他
第三十二章 明灯不熄
附录一 严复行年简表
附录二 主要参考书目
内容摘要
严复是清末极具影响力的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翻译家和教育家,杨肇林所著的《醒世先驱(严复传)(精)》以详实的史料,流畅朴实的文笔,向读者展示了严复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深邃的思想内涵。
精彩内容
第一章胸中有物,格格欲吐清光绪二十年(1894),岁次甲午。小寒大寒又一年,腊月二十五(1895年1月20日),大寒之日,已是小年了,天气奇冷,滴水成冰。室内虽有暖炉,奈何人的心里冷冰冰的,寒气逼人。
夜深了,严复犹独坐几前,反复默诵《拟天马出西北》诗句:天马出西北,磊落精权奇。
闻有圣主求,能为苜蓿羁!
这是不久前写赠给吕秋樵(增祥)的。他的思绪一向似天马行空,浮想联翩,拟人自况,逾越这局促的“观我生斋”,在广袤的天地间驰骋。他想象,他描述,他既是胸有雄兵百万的将军,又是追风神骏,“鸣镝起边城,羽檄日夜驰”,喜见“天子顾我笑”,“贵在报所知”啊!
“绛纱谅无有,苜蓿聊可嚼。”古人唐庚得知被委任凤州教授之职,欣喜地写下了这诗句。尽管没有锦衣玉食,生活清苦,但是,究竟是被认可,被授予职位了啊!读书人最高的要求不就是上报明主吗?严复感同身受。
过了年,严复就四十有二了,虽然四年前已被任命为天津北洋水师学堂总办(校长),但是,终究没有经过科举,没有功名,没有进身,没有名分,说话没有分量,“人微言轻”,不被重视。尽管自己一直认定科举戕害人才,然而,不能不从俗,不能不迁就这百千年来的因袭陈规。光绪十一年(1885)乙酉,严复屈尊就驾,以三十三岁年长之身,与二十岁的童子一道参加科举。满以为可以手到擒来,谁知命运偏偏作怪。竟然连续四次名落孙山!八年穷经皓首,落得个竹篮子打水一场空。再执拗的严复,终于觉悟到不是命运不济,而是科举与他无缘。他纵然胸藏锦绣,却不能与科举合拍,不能适应科举的需要,不能讨得主持科举的考官认可,科举笃定要将他拒之门外!
他除了摇头叹息,还是摇头叹息。自从光绪六年(1880),二十八岁,应李鸿章要求来到天津兴办北洋水师学堂,已经有十四年,一晃间,已经跨过了中年的门槛,壮志未酬,回首往事,岁月蹉跎,空有满腹经纶,无人赏识。当前,似乎迎来一个转机,闻听当今圣上光绪皇帝亲政以来,求贤若渴,访求富国强兵之策。他向挚友倾吐自己的希冀。吕增祥是挚友,又是亲家,是长子严璩的岳丈,严复向他坦露胸襟:只要能够一展平生抱负,哪怕只有苜蓿菜蔬果腹,那又何妨?不求居庙堂之高,只要圣上能够眷顾,身处江湖之远,也当忧国忧民,一展胸襟,向皇帝进言,贡献赤忱,呈述救国良方。那将是何等惬意,何等快慰?“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果能如
愿以偿,何异于天马行空!
突然,窗外传来隐隐雷声,严复一震,谛听之下,果然是滚滚雷声。此时,大寒刚过,惊蛰未到,惊蛰前闻雷,实属少有。冬日鸣雷,这是征兆,这是天人感应!
想到这里,严复扫了一眼书案上的玳瑁书镇。书镇是他自制,左下角标明“严复清玩”,是他喜爱之物。那上面镌刻的修、正、仁、和四箴铭,更是他多年修养体会的结晶。“和”的箴铭:“日升月和,乾清坤宁,吉享交泰,天地感应。”古书屡屡提到上天异常迹象,预示着人世的非常变化,本朝和历代都有先例,都有应验。天人感应,不无道理。汉武帝元光元年(前134)下诏征集治国良策,以变古创新。这位雄才大略的皇帝说:“朕欲问大道之要,至论之极。”他不只是想得到具体方法策略,他谋求的是强国的根本大计,是治世的指导思想。一代大儒董仲舒应运而出。董仲舒主张天人合一
,天与人同类相通,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亦能感应上天。违背天意,不行仁义,天会出现灾异,给以谴责和警告;政通人和,天降祥瑞给以鼓励。他在《春秋繁露》中鼓吹,“天之不可不敬畏,犹主上之不可不谨事”。“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气正,则天地之化精而万物之美起;世乱而民乖,志僻而气逆,则天地之化伤,气生灾害起”。他赢得了汉武帝的赏识,独尊儒术,巩固了千百年来的封建统治。
严复扫了一眼桌上的茶盏,一盖、一碗、一托,三件器物成一个完美的组合,缺一不可。这就好比天、地、人和谐统一啊。董仲舒鼓吹天人合一,于中华文化,于维护封建治理,功莫大焉!但是,董仲舒力主尊天、尊君,也窒息了后世对科学的探求,遏制了对民主的探索,实不敢恭维。不过,严复眼下向往的是有汉武帝那样的明君,能够像赏识董仲舒那样,采纳他的救亡图强的良策。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