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撞空(单读书系)9787532187362
  • 撞空(单读书系)9787532187362
  • 撞空(单读书系)9787532187362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撞空(单读书系)9787532187362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0.79 5.2折 59 全新

库存4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宥予|责编:肖海鸥

出版社上海文艺

ISBN9787532187362

出版时间2023-08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9元

货号31798342

上书时间2024-07-2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宥予,1990年生,河南夏邑人。近几年在广州专事写作。著有长篇小说《撞空》,中短篇小说《东边、七下、猪八戒》《塞里史龙洞》等。

目录
第一部 …… 001
第二部 …… 165
附录:苏铁笔记 …… 357
后记 …… 377

内容摘要
在这篇小说里,我尝试呈现那些对世界、社会、情感、家庭、生活有新理解的年轻人。对这个群体来说,过往的生存经验不再提供一个天然的归处,只能不断尝试,努力构建一种新的处境来盛放想要寻找的生活。
然后有一天,其中的一个年轻人,突然朝着自己辛苦构建的生活的边界撞了一下。他的处境是,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边界拦住他,只撞到一个空,惯性让他一直滑落。或许存在一个巨大的难以看清的影子,在他能抵达的边界外,懒得看他一眼。
——宥予《撞空》是青年作家宥予的长篇小说处女作。
广漂青年何小河从不做出格的事,有室友,也有几位好朋友,然而他与外界和城市的关系一直处于悬浮、疏离的状态,与在老家的父亲相互既保持着理解,也维持着距离。借由作为本地人的前女友陈小港,何小河曾与广州这座他所栖身的城市,产生过一种“凿壁偷光”式的微弱而真切的连接。然而前女友一句“你没有生活”的评判,是他一直无法挣脱的咒语。
对过去爱人相恋过程的回味,对幼时母亲死亡的追忆,对现实生活中亲人及朋友的关系的拷问,从深埋的心底泛起,交叠缠绕,一再反刍咀嚼,一再消化而终究难以消化。
2020年新年之交,在一连串意外事件之后,何小河放弃登上回乡奔丧的飞机,切断了与有生活的“好人”世界的联系和信息来源,纵身一跃,跌入一段难以想象的流浪人生。

主编推荐
1)《撞空》是一个悬浮于都市的异乡年轻人的故事,漂泊于异乡,而远方的故乡却也成了难以融入的异乡,前忧去路,后无归途。当他撞向生活的边界,却撞了个空,惯性让他一直滑落。这部小说对当下新一代年轻人矛盾、复杂的内心和逼仄、尴尬的生存处境的深层次书写难得一见,从中我们可以联想到加缪的《局外人》。
2)《撞空》是极具才华的年轻写作者宥予的长篇小说处女作,是他的第一本书。文字老到、精准,观察力、感受力惊人,精彩语句俯拾皆是,对爱情、亲情、身份、生死和各种复杂、微妙关系的捕捉、描摹,既刺痛又抚慰人心。第二部对于街头流浪生活的描写,是一次惊奇的阅读体验。
3)《撞空》是南方书写的一种样态。小说中呈现了很多广州的城市风貌,与故事的叙述浑然一体,形成一种整体的、呼吸着的真切氛围。
4)主人公何小河是一个矛盾的堆积体。他出身中原乡村,寄身广州做一名写字楼格子间里的白领。他渴望与所在的城市融入,但现实与自尊时时提醒他只是一个异乡人。他热衷文学、音乐、电影、艺术,却有如凌空虚蹈,悬浮无根。他有远方的故乡,却格格不入,形同异类。他渴望老家的父亲的亲情,却因为幼年丧母,父子都假装无视巨大的创痛而只能相互保持距离甚至互相伤害。他们希望快乐,却因为不能“背叛”母亲的逝去而保持不快乐。他善良、文质彬彬,在乡亲眼中却是一个不折不扣的不孝子孙。他体贴、温柔,会做饭,是一位合租女孩眼中“适合结婚的人”,却被前女友下了如是判词——“你没有生活”。他一直挚爱着前女友小港,却迎来一段无疾而终的恋情。他渴望爱,又没有能力给出爱;他心中有恨,却克制、礼貌、谦和。他忧愤于社会的诸多问题与不公,终究只能归于隐忍、无奈、绝望。他貌似疏离、淡漠、无情,实则“深藏忧愤的叹息和柔情的祈祷”。

精彩内容
后记宥予写这部小说前,有一年多时间,我每天在图书馆反复修改几篇中短篇小说,以期找到刺中“真东西”的手感。我无法用几句话说出这种“真东西”到底是什么,我在阅读过的优秀作品里都看到了这种“真东西”,以及作者沿着何种路径,稳稳地刺中它们。
找到那种手感并不容易,改完一遍,或许文字也漂亮,故事也完整,结构也精巧,可是骗不了自己。意识到刺空、刺偏或者擦着皮毛滑过去,笔下的文字充斥的是情绪、猎奇、小机灵,是件特别沮丧的事。这样改了几轮,进入2022年,刺中“真东西”的手感逐渐清晰。我将几篇小说又全部改写一遍,意识到它们都抵达了要抵达的地方。
《撞空》也是在一篇4万多字的废稿上长出来的,最初的起点是一条微博。2020年1月7日,我抱着好玩的心态发布了一条微博:我会花一段时间跟踪你,尽可能详细地记录你的行程和你的所有举动,并且不被你发觉。有意者发照片和地址,除此之外,不要试图和我交流,我不会回复。但从你发送信息开始,跟踪可能已在任意时间开始。当我决定结束跟踪时,我会告诉你,然后将我的所有记录交给你。
随后,我以这条微博为开头,尝试写一个发生在珠江南岸两代女性之间的故事,但很不成功。2022年7月下旬,外界一切仍在发生,我像在山洞里做无用功的废人,面对这篇废稿,犹豫是否暂时搁置,但最终决定写它。
在这篇小说里,我尝试呈现那些对世界、社会、情感、家庭、生活有新理解的年轻人。对这个群体来说,过往的生存经验不再提供一个天然的归处,只能不断尝试,努力构建一种新的处境来盛放想要寻找的生活。
然后有一天,其中的一个年轻人,突然朝着自己辛苦构建的生活的边界撞了一下。他的处境是,并没有一个具体的边界拦住他,只撞到一个空,惯性让他一直滑落。或许存在一个巨大的难以看清的影子,在他能抵达的边界外,懒得看他一眼。
写这部小说的两个多月里,和过去两年一样,每天活在一种不确定性中,留意最新的疫情消息,在图书馆公众号上预约,为了心仪的座位早上提前排队,扫行程码、健康码,测温,扫预约码,戴一整天口罩。有一段时间又开始查核酸检测结果,72小时或者48小时。
但文字是确定的,写作过程出奇顺利,从第一行字落笔,花费二十多天,没有停顿地完成第一部分。我预感它将远超我预估的字数,同时觉得应该会是一部不算差的小说,于是开始尝试寻找出版的机会。8月27日,我在微博辗转找到编辑王家胜的微博,发送一条私信。私信只发出去前面一小部分,我才知道微博里只能给陌生账号发送一条私信。这半条私信,换来了这本小说被审读的机会。
继续写第二部分时,尽管这本书的前途还不明确,我心中却有股奇怪的笃定。第二部分写到后半程,我已经不再考虑它是不是足够好,以及它有没有出版的可能了,它已经超出我预设的范围,进入一个更广阔的区域。等到10月中旬,写到倒数几章时,收到了王家胜老师给我的好消息。
一个更令我惊喜的收获是,写作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得到一份更大的自由,它不再依赖于外界,跟我拥有什么,得到什么,失去什么,肉身居于何种境地,都不再有关系。一份无法被剥夺的自由,并且我确认,那并非自欺欺人。这自由多么令人恐惧,好在我已有了足够的力气承受这份自由。
感谢我的家人对我的纵容与支持。感谢我的编辑王家胜老师,在对我毫无了解的情况下,愿意花费时间阅读30多万字,并在这本书的出版过程中付出辛苦劳动。感谢止庵、李静、贾行家、彭剑斌、罗丹妮等老师,对本书的持续关注,尤其是止庵老师的宝贵建议,使得小说在结构上更加完善。事实上,直到现在,我偶尔也会疑惑,写出的东西是否值得被看到,正是几位老师的支持,给了我信心和动力,感受到被人理解的幸福。另外,感谢巴赫,在人们无法安宁的日子里,每天上午帮我沉下心来,进入创作状态中。
2023.2.1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