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树村杂记/汪曾祺自编文集9787542667045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5.05
5.2折
¥
4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汪曾祺
出版社上海三联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ISBN9787542667045
出版时间2019-09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8元
货号30743665
上书时间2024-07-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自序
七十书怀
随遇而安
自得其乐
祈难老
“无事此静坐”
多年父子成兄弟
对口
——旧病杂忆之一
疟疾
——旧病杂忆之二
牙疼
——旧病杂忆之三
岁交春
谈幽默
八仙
水母
城隍·土地·灶王爷
故乡的元宵
昆明年俗
岁朝清供
谈谈风俗画
天山行色
湘行二记
菏泽游记
初访福建
泰山片石
徐文长论书画
谈题画
花
紫薇
昆虫备忘录
故乡的食物
故乡的野菜
食豆饮水斋闲笔
干丝
鱼我所欲也
鳜鱼
肉食者不鄙
内容摘要
《榆树村杂记》是汪曾祺自编文集中之种,为随笔集。书中所收文章都是作者在北京榆树村对面的高楼里写的,故将此集名为《榆树村杂记》。
榆树村今已不存,而代之以新地名“蒲黄榆”,是把东蒲桥、黄土坑、榆树村三个地名各取其一个字拼合而成的。
本书所集文章之题材,如故乡、游记、谈画、谈吃等依然充满了汪曾祺式的“生活气息”,同时也不难看出汪老的文章中有“文章淡淡忆儿时”之味,充满了对逝去的生活以及正在逝去的某种生活方式的怀念,就像汪老怀念那个有菜园可以逛的,已经“没有了”的榆树村一样。
精彩内容
七十书怀
六十岁生日,我曾经写过一首诗:冻云欲湿上元灯,漠漠春阴柳未青。
行过玉渊潭畔路,去年残叶太分明。
这不是“自寿”,也没有“书怀”,“即事”而已。
六十岁生日那天一早,我按惯例到所居近处的玉渊潭遛了一个弯儿,所写是即目所见。为什么提到上元灯?因为我的生日是旧历的正月十五。据说我是日落酉时诞生,那么正是要“上灯”的时候。沾了元宵节的光,我的生日总不会忘记。但是小时不做生日,到了那天,我总是鼓捣一个很大的、下面安四个轱辘的兔子灯,晚上牵了自制的兔子灯,里面插了蜡烛,在家里厅堂过道里到处跑,有时还要
牵到相熟的店铺中去串门。我没有“今天是我的生日”的意识,只是觉得过“灯节”(我们那里把元宵叫作“灯节”)很好玩。十九岁离乡,四方漂泊,过什么生日!后来在北京安家,孩子也大了,家里人对我的生日渐渐重视起来,到了那天,总得“表示”一下。尤其是我的孙女和外孙女,她们对我的生日比别人更为热心,因为那天可以吃蛋糕。六十岁是个整寿,但我觉得无所谓。诗的后两句似乎有些感慨,因为这时“文化大革命”过去不久,容易触景生
情,但是究竟有什么感慨,也说不清。那天是阴天,好像要下雪,天气其实是很舒服的,诗的前两句隐隐约约有一
点喜悦。总之,并不衰瑟,更没有过一年少一年这样的颓唐的心情。
一晃,十年过去了,我七十岁了。七十岁生日那天写了一首《七十书怀出律不改》:悠悠七十犹耽酒,唯觉登山步履迟。
书画萧萧余宿墨,文章淡淡忆儿时。
也写书评也作序,不开风气不为师。
假我十年闲粥饭.未知留得几囊诗。
这需要加一点注解。
中国人的平均寿命比以前增高多了。我记得小时候看家里大人和亲戚,过了五十,就是“老太爷”了。我祖父六十岁生日,已经被称为“老寿星”。“人生七十古来稀
”,现在七十岁不算稀奇了。不过七十总是个“坎儿”。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别人对我的称呼从“老汪”改成了“汪老”。我并无老大之感。但从去年下半年,我一想我再没有六十几了,不免有一点紧张。我并不太怕死,但是进入七十,总觉得去日苦多,是无可奈何的事。所幸者,身体还好。去年年底,还上了一趟武夷山。武夷山是低山,但总是山。我一度心肌缺氧,一般不登山。这次到了武夷绝顶仙游,没有感到心脏有负担。看来我的身体比前几年还要好一些,再工作几年,问题不大。当然,上山比年轻人要慢一些。因此,去年下半年偶尔会有的紧张感消失了。
我的写字画画本是遣兴自娱而已,偶尔送一两件给熟
朋友。后来求字求画者渐多。大概求索者以为这是作家的字画,不同于书家画家之作,悬之室中,别有情趣耳,其实,都是不足观的。我写字画画,不暇研墨,只用墨汁。
写完画完,也不洗砚盘色碟,连笔也不涮。下次再写、再画,加一点墨汁。“宿墨”是记实。今年(一九九〇)一月十五日,画水仙金鱼,题了两句诗:宜入新春未是春,残笺宿墨隔年人。
这幅画的调子是灰的,一望而知用的是宿墨。用宿墨,只是懒,并非追求一种风格。
有一个文学批评用语我始终不懂是什么意思,叫作“淡化”。淡化主题、淡化人物、淡化情节,当然,最终是淡化政治。“淡化”总是不好的。我是被有些人划入淡化一类了的。我所不懂的是:淡化,是本来是浓的,不淡的,或应该是不淡的,硬把它化得淡了。我的作品确实是比较淡的,但它本来就是那样,并没有经过一个“化”的过程。我想了想,说我淡化,无非是说没有写重大题材,没有写性格复杂的英雄人物,没有写强烈的、富于戏剧性的矛盾冲突。但这是我的生活经历,我的文化素养,我的气质所决定的。我没有经历过太多的波澜壮阔的生活,没有见过叱咤风云的人物,你叫我怎么写?我写作,强调真实,大都有过亲身感受,我不能靠材料写作。我只能写我所
熟悉的平平常常的人和事,或者如姜白石所说“世间小儿女”。我只能用平平常常的思想感情去了解他们,用平平常常的方法表现他们。这结果就是淡。但是“你不能改变我”,我就是这样,谁也不能下命令叫我照另外一种样子去写。我想照你说的那样去写,也办不到。除非把我回一
次炉,重新生活一次。我已经七十岁了,回炉怕是很难。
前年《三月风》杂志发表我一篇随笔,请丁聪同志画了我一幅漫画头像,编辑部要我自己题几句话,题了四句诗:近事模糊远事真,双眸犹幸未全昏。
衰年变法谈何易,唱罢莲花又一春。
《绣襦记》《教歌》两个叫花子唱的“莲花落”有句“一年春尽又是一年春”,我很喜欢这句唱词。七十岁了,只能一年又一年,唱几句莲花落。
《七十书怀出律不改》,“出律”指诗的第五六两句失粘,并因此影响最后两句平仄也颠倒了。我写的律诗往
往有这种情况,五六两句失粘。为什么不改?因为这是我要说的主要两句话,特别是第六句,所书之怀,也仅此耳。改了,原意即不妥帖。
P1-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