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农场/二十世纪外国文学大家小藏本/蜂鸟文丛9787020122059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9.95
7.1折
¥
2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乔治·奥威尔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ISBN9787020122059
出版时间2018-11
装帧其他
开本32开
定价28元
货号30324649
上书时间2024-07-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乔治·奥威尔著的《动物农场》是一部寓言小说,讲述了一群动物带着对理想的憧憬,力图打破旧秩序,本应冲出牢笼,但又跳入了另一个陷阱,他们依然被欺骗,被奴役,被统治,不平等是不变的结局。唯一的区别在于人类农场是人类管理动物,动物农场是动物管理动物,仅此而已。
作者简介
乔治·奥威尔(1903-1950),原名埃里克·亚瑟·布莱尔。英国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新闻记者和社会评论家,著名的英语文体家,以小说《动物农场》和《一九八四》闻名于世。 奥威尔出生于印度孟加拉,父亲是英帝国在印度的小文职官员。奥威尔在贫穷而又自视高人一等的家庭环境中长大。返回英国后,于1917年获奖学金入伊顿公学读书,成绩优异,并在学校刊物上发表其最初的文章。1922年到缅甸,在印度皇家警察驻缅甸部队服役,由于意识到英帝国的统治违反缅甸人民的意愿,感到内疚,于1927年离开缅甸,一年后辞职。后以这段经历为素材,写成小说《缅甸岁月》(1934)和自传体散文《猎象记》及《绞刑》。 1944年写成讽刺苏联革命的政治寓言小说《动物农场》,次年出版后头一次使奥威尔名利双收。
1949年出版政治讽喻小说,也是他最后的作品《一九八四》。
目录
动物农场
附录一 《动物农场》序
附录二 《动物农场》乌克兰文版序
附录三 《动物农场》注解
内容摘要
《动物农场》是乔治·奥威尔著名的反乌托邦寓言小说,自1945年出版以后引起很大反响,被翻译成多国文字。书中讲述了“动物主义”革命酝酿、兴起和最终蜕变的故事:农庄中的一群动物不堪人类压迫,奋起反抗并建立自己的家园,然而这场革命由于领导者猪的独裁和动物们的愚昧盲从而变质,农场升级成为一个更不平等、更残酷的专制社会。作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作者借助寓言的叙述方式,通过简单易懂的故事揭示辛辣而深刻的政治和社会现实。
精彩内容
大仓棚尽头有块宛似演讲台的高地,老少校安卧在铺就的稻草铺上,头顶正上方椽梁上吊着一盏灯。老少校十二岁了,近来明显发福,虽然从没锯过獠牙,看上去却仪表不俗,睿智而不失和善。很快,其他动物陆续赶到,各自找到舒坦的姿势安顿下来。最先来的是三条狗:布鲁贝尔、杰西和品彻;接着,几头猪来到演讲台前,卧倒在草秸堆里。
母鸡跳上窗槛,鸽子飞上仓棚椽条,绵羊和奶牛紧挨在几头猪后面躺下,开始将胃里的食物反到嘴里咀嚼。拉货车的波克赛和克罗弗一同走进来,步履缓慢,毛茸茸的大蹄子每一步都落得小心翼翼,生
怕踩到藏在草堆里的什么小动物。克罗弗是一匹中年母马,敦实、和善,生育过四胎,身材严重走样。波克赛身形庞大,高约六英尺,块头有两匹普通马加在一起那么大。他鼻子上长了一条白斑纹,看起来有点蠢相,不过话又说回来,他也的确算不上智商一流。大家都非常敬重他,主要是因为他性格
稳重,干起活来力大无穷。跟在波克赛和克罗弗后面进来的是白山羊缪丽尔和驴子本杰明。农场里就数本杰明年岁最长、脾气最臭。他不开口则已,一
开口就怪话连篇——比如,他会说上帝让他长尾巴就是为了赶苍蝇,可他宁可不长尾巴也不愿意有苍蝇。农场所有的动物中,只有他最不苟言笑。要是问起原因,他总说自己没见着什么值得笑的。虽然不曾公开承认,但他跟波克赛私交不错。他们俩通常星期天一道去果园那边的小草场,肩并肩、默契地啃草。
两匹马刚刚躺下,一群失去妈妈的小鸭子涌人大仓棚,一边低声嘎嘎叫着,一边摇摆着四处走动,想找个不会被其他动物踩到的地方。克罗弗用壮硕的前蹄把他们圈在中间,像围起了一堵墙。小鸭子们舒舒服服地躺下,不一刻就睡熟了。白母马莫丽在最后一刻姗姗来迟。莫丽平日里替琼斯先生拉轻便座驾,模样标致,脑袋呆蠢。她嘴里嚼着一块方糖,迈着优雅的小碎步走进来,找到靠前面的地方,开始摆弄自己的白鬃毛,希望大家注意到她鬃毛上系着的红飘带。猫最后一个来,照例张望了一
圈,想找个最暖和的地方。最终挤到了波克赛和克罗弗中间。老少校讲话全程,她都呼噜呼噜、心满意足地睡着,一个字也没听。
除了驯养在后门旁栖枝上的乌鸦摩西,其他动物都到了。老少校看到大家各自就位,专注地等着
,便清清嗓子,开了口:“同志们,大家想必都已经听说我昨夜做了个怪梦。但我想先跟大家说点别的事情。同志们,我恐怕没几个月活头了,我觉得有义务在临终前把一
生的智慧传给各位。我活到这么一把岁数,独自躺在圈栏里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思考,可以说我对生活的认识不比这世上的其他动物差。今天召集大家来开会,就是想跟大家聊聊生活。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