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在梁庄(当代作家与她的故乡)(精)9787516809778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在梁庄(当代作家与她的故乡)(精)9787516809778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4.18 5.9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鸿|责编:刘峰

出版社台海

ISBN9787516809778

出版时间2016-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1001182

上书时间2024-07-2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前 言
第一章 我的故乡是梁庄
  回到穰县
  迷失
  往事
  生存镜像
第二章 蓬勃的“废墟”村庄
  废墟
  平地掘三丈
  黑色淤流
  河岸
  河的终结
第三章 救救孩子
  王家少年
  芝婶
  五奶奶
  梁庄小学
第四章 离乡青年
  毅志
  菊秀
  春梅
  义哥
  生命之后
第五章 成年闰土
  清立
  昆生
  姜疙瘩
  清道哥
第六章 被围困的乡村政治
  政治
  老支书
  现任村支书
  县委书记
第七章 “新道德”之忧
  明太爷
  灵兰
  老道义
  焕嫂子
  巧玉 2
  赵嫂
第八章 何处是故乡
  泥淖
  被遗忘的人
  新生
  文化茶馆
  再见,故乡!
后记
附录 艰难的“重返”

内容摘要
 作家梁鸿在其生命困顿匮乏之时,重返故乡,探访梁
庄生活内部的驳杂与丰沛,叙述梁庄生命个体的迁徙与流
转。前后历时五年,铸就《中国在梁庄》与《出梁庄记》,关于每个人都在沦陷的故乡,关于每个流落在外的异乡人,关于早已隐没在时间长河中的温柔与哀痛。《中国在梁庄》,经过五个月的调查采访,还原了梁庄近四十年来的变迁史,记录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真实的生活场景和他们面对的现实困境:比如农村留守儿童的无望,农民养老、
教育、医疗的缺失,农村自然环境的破坏,农村家庭的裂
变,农民“性福”的危机……记录了中国的转型之痛、乡村之伤。

精彩内容
 回到穰县昨夜几乎没有睡觉。火车的颠簸使得才三岁两个月的儿子睡得很不踏实,稍有不舒服就把胳膊抡起来,翻几个来回。怕他摔下去,我躺在他的脚头,用两腿圈着他,但却不时被睡梦中的他给推下去。
我只好坐起来,打开床头小灯,看随身带的一本小书,《遥远的房屋》,这是美国自然文学作家亨利·贝斯顿于1920年在人迹罕至的科德角海滩居住一年后写的一本散文集。作者和科德海角壮丽的大海、
各种各样的海鸟、变幻莫测的天气、无所不在的海难亲密相处,你可以感受到他目光所及之处的丰富、细致和深深的爱意。在这里,大自然和人类是合二为一的,“无论你本人对人类生存持何种态度,都要懂得唯有对大自然持亲近的态度才是立身之本。
常常被比作舞台之壮观场景的人类生活不仅仅只是一种仪式。支撑人类生活的那些诸如尊严、美丽及诗意的古老价值观就是出自大自然的灵感。它们产生于自然世界的神秘与美丽。羞辱大地就是羞辱人类的精神。以崇敬的姿态
将你的双手像举过火焰那样举过大地。对于所有热爱大自然的人,那些对她敞开心扉的人,大地都会付出她的力量,用她自身原始生活中的勃勃生机来支撑他们。”是的,只有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时,生命的意义、人类生存的本质形象才显现出来。在那里,你是渺小的,也是伟大的,更是恒久的,因为人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掀开窗帘,在朦胧的夜色和火车的疾驶中,原野急速退去,又不断涌现。
掩映在树木中的房屋沉默着,隐约可听到夜晚的呼
吸。我不禁对即将展开的故乡之旅充满向往。我的村庄、我的亲人、我的小河,还有小河中那刻有我青春记号的大树。我想象它也有如是壮丽的风景,能给人带来如此庄严的思考。
清晨,火车缓缓地驶向县城,看到那座桥的时候,我知道,穰县就要到了,这是我旅程的第一站。
我曾经在这座桥上,看到了世界上最美的月亮。那个黄昏,天色将暗,月亮已经升上天空,是一种奇异的淡黄色,如宣纸,中间一抹轻淡的云,清雅,圆润,恰如青春的哀愁,有着难以诉说的细致。那年我十三岁,第一次进县城,第一次见到火车,县城给我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那轮月亮。但是,当我走进县城,在纵横交错的马路上寻找大姐单位时,我开始惊慌,害怕,我也
不敢问路,那些悠闲的行人身上有一种陌生的东西使我不敢走上前去。在一
座楼面前,我徘徊了好长时间,我想进去问路,我隐约觉得,这应该是姐姐单位附近,或者,就是姐姐的单位,但我不敢问。
现在想来,城市,虽然只是一个小县城而已,所展现给一个乡村孩子的形象却是一种明确的阶层与距离。
穰县,曾经是“逐鹿中原
”最重要的战场,历史上发生过许多次残酷的战争,遭受过许多严重的自然灾害,穰县人一次又一次地几近灭绝。但由于地理、
气候与交通的优势,每当穰县人口出现空白时,便有移民迅速补充过来。据史料记载,秦昭襄王二十
六年(公元前281年),即迁“不规之徒”于穰。唐开元十
年(公元722年)迁河曲六城“残胡”五万余口于许、汝、
唐、穰等州。其中,规模最大,在民间流传最广的便是明朝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迁山西、江西、
福建等省人口至穰。穰县人皆说自己祖籍是山西洪洞县人,即起源于这次移民。穰县以农业为主,素有“粮仓”之称,盛产小麦、
棉花、烟草、小辣椒、花生等,是国家粮食、黄牛、外贸烟出口生产基地和棉花、芝麻生产重点县。
但是,大型企业几乎为零,没有工业支柱产业,这也使得它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始终处于劣势。经济不发达、民风保守、观念落后是官方对穰县的基本概括。
火车终于停了下来。车窗外,我的亲人们浩浩荡荡站了一大群,父亲、大姐、二姐、三姐,还有妹妹一家,总共十几个人。
车门打开,早已站在车门口的儿子却突然哭着不愿意下车,指着地面说:“脏——太脏了。”大家都大笑起来。昨夜穰县下了一场雨,车站的地面有点湿,有泥水,被雨淋湿了的瓜果皮、纸屑和垃圾裸露在地面上,苍蝇在上面忙碌着。儿子显然有点儿被吓住了。
中午,一家人到饭馆吃饭。当年的一家八口,父亲母亲,还有我们姊妹七个,如今已经衍生为二十
几口的大家族。一桌根本坐不下,大大小小的孩子们在另一桌吵吵闹闹,这一桌也是高声大调,笑声不断。在外人看来,这应该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最起码,从物质上而言,这个家庭终于度过了漫长的贫困岁月,可以体面地去餐馆吃一顿饭。面对这样热闹的情景,儿子有点吃惊、害怕,赖在我身上,不肯下来。在城市生活的当代孩子,几乎没有经历过这样热闹的大家族场景。
P7-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