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认知工具(文化进化心理学)(精)
  • 认知工具(文化进化心理学)(精)
  • 认知工具(文化进化心理学)(精)
  • 认知工具(文化进化心理学)(精)
  • 认知工具(文化进化心理学)(精)
  • 认知工具(文化进化心理学)(精)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认知工具(文化进化心理学)(精)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9.44 7.3折 6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英]塞西莉亚·海耶斯(CeciliaHeyes)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06000

出版时间2021-04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68元

货号30652302

上书时间2024-07-2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目录
\\\\\\\\\\\\\\\"导 论 001

第1 章 一个问题的不同答案 007
逻辑地理学 007
为何是现在? 018
小结 022

第2 章 与生俱来、后天养育和文化影响 025
生物信息 028
文化进化 031
认知机制的文化进化 038
实践中的“与生俱来、后天养育和文化影响” 046
小结 051

第3 章 启动装备 053
情感与动机 055
关注 062
认知 069
小结 077

第4 章 文化学习 081
学习类型的划分及命名 084
备选研究框架 090
小结 094

第5 章 选择性社会学习 095
社会学习 099
选择性学习 102
选择性社会学习 110
小结 119

第6 章 模 仿 121
基因传递的黑匣子 124
通过关联进行模仿 127
这不是正确的! 137
小结 146

第7 章 心智解读 149
心智解读和纸质阅读 153
学习心智解读 156
内隐心智解读 159
潜心智化 166
小结 171

第8 章 语 言 173
城里的两场比赛 175
长故事 182
最近的经验发展 187
广泛的论点 193
小结 197

第9 章 文化进化心理学 201
文化群体选择 202
遗传 206
遗传同化 210
一段小历史 213
人性 216
文化进化心理学 221
小结 224

注 释 225
参考文献 231
致 谢 269
\\\\\\\\\\\\\\\"

内容摘要
\\\\\\\\\\\\\\\"这本书延续了《自私的基因》的理论,对人类认知和思维的进化进行了探索。
人和其他动物在大脑上的差别究竟是怎么产生的?究竟是什么使得我们能理解物质世界的运作方式,对他人感同身受,了解、阅读和讲述过去,对未来展开想象?几个世纪以来,哲学家、心理学家、人类学家、进化论者和神经生物学家一直在讨论这些问题。而被当今社会广泛接受的一个解释就是:人类有独特的认知本能。与其他动物不同,人类天生就具备复杂的机制,可以进行因果推理、心智解读、模仿和使用语言。
塞西莉亚·海耶斯同意,人类有出色的认知工具,但在她的理论框架里,这些认知工具并非是嵌在基因中的本能,而是在童年期由社会互动构建。认知工具是文化进化而非遗传进化的产物。人类新生儿的大脑与刚出生的黑猩猩的大脑差异甚微,只不过人类更友善,会被不同的事物吸引,并且学习和记忆能力也胜过黑猩猩。这些微小的差异一旦进入人类文化环境中,就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它们让我们能从周围的社会中获取独特的人类思维方式。
正如《认知工具》一书阐明的,从出生起,人类具有可塑性的大脑便能通过文化习得思考的内容和思考的工具。
----------见识丛书(见识城邦出品)科学历史思想第yi辑(1-10册)01《时间地图:大历史,130亿年前—今》[美]大卫·克里斯蒂安02《太阳底下的新鲜事:20世纪人与环境的全球互动》[美]约翰·R.麦克尼尔03《革命的年代:1789—1848》[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04《资本的年代:1848—1875》[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05《帝国的年代:1875—1914》[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06《ji端的年代:1914—1991》[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07《守夜人的钟声:我们时代的危机和出路》[美]丽贝卡·D.科斯塔08《1913,一战前的世界》[英]查尔斯·埃默森09《文明史:人类五千年文明的传承与交流》[法]费尔南·布罗代尔10《基因传:众生之源》(平装+精装)[美]悉达多·穆克吉---------------第二辑(11-20册)11《一万年的爆发:文明如何加速人类进化》[美]格雷戈里·柯克伦?[美]亨利·哈本丁
12《审问欧洲:二战时期的合作、抵抗与报复》[美]伊斯特万·迪克13《哥伦布大交换:1492年以后的生物影响和文化冲击》[美]艾尔弗雷德·W.克罗斯比14《从黎明到衰落:西方文化生活五百年,1500年—今》(平装+精装)[美]雅克·巴尔赞15《瘟疫与人》[美]威廉·麦克尼尔16《西方的兴起:人类共同体史》[美]威廉·麦克尼尔17《奥斯曼帝国的终结:战争、革命以及现代中东的诞生,1908—1923》[美]西恩·麦克米金18《科学的诞生:科学革命新史》(平装)[美]戴维·伍顿19《内战:观念中的历史》[美]大卫·阿米蒂奇20《第五次开始》[美]罗伯特·L.凯利---------------第三辑(21-30册)21《人类简史:从动物到上帝》(平装+精装)[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22《黑暗大陆:20世纪的欧洲》[英]马克·马佐尔23《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建构一个理想世界》[荷]鲁特格尔·布雷格曼
24《民粹主义大爆炸:经济大衰退如何改变美国和欧洲政治》[美]约翰·朱迪斯25《自私的基因(40周年增订版)》(平装+精装)[英]理查德·道金斯26《权力与文化:日美战争1941—1945》[美]入江昭27《犹太文明:比较视野下的犹太历史》[以]S.N.艾森斯塔特28《技术垄断:文化向技术投降》[美]尼尔·波斯曼
29《从丹药到枪炮:世界史上的中国军事格局》[美]欧阳泰30《起源:万物大历史》[美]大卫·克里斯蒂安---------------第四辑(31-40册)31《为什么不平等zhi关重要》[美]托马斯·斯坎伦32《科学的隐忧》[英]杰里米·鲍伯戈33《简明大历史》[美]大卫·克里斯蒂安主编34《专家之死:反智主义的盛行及其影响》[美]托马斯·M.尼科尔斯35《大历史与人类的未来(修订版)》[荷]弗雷德·斯皮尔36《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美]斯蒂芬·平克37《历史性的体制:当下主义与时间经验》[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38《希罗多德的镜子》[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39《出发去希腊》[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40《灯塔工的值班室》[法]弗朗索瓦·阿赫托戈---------------第五辑(41-50册)41《从航海图到世界史:海上道路改变历史》[日]宫崎正胜42《人类的旅程:基因的奥德赛之旅》[美]斯宾塞·韦尔斯43《西方的困局:欧洲与美国的当下危机》[德]海因里希·奥古斯特·温克勒44《没有思想的世界:科技巨头对独立思考的威胁》[美]富兰克林·福尔45《锥形帐篷的起源:思想如何进化》[英]乔尼·休斯46《后基因组时代:后基因组时代的伦理、正义和知识》[美]珍妮·瑞尔丹47《世界环境史》[美]威廉·H.麦克尼尔约翰·R.麦克尼尔等编著48《竞逐富强:公元1000年以来的技术、军事与社会》[美]威廉·麦克尼尔49《大加速:1945年以来人类世的环境史》[美]约翰·R.麦克尼尔50《不可思议的旅程:我们的星球与我们自己的大历史》[美]沃尔特·阿尔瓦雷兹---------------第六辑(51-60册)51《认知工具:文化进化心理学》[英]塞西莉亚·海耶斯52《人工不智能:计算机如何误解世界》[美]梅瑞狄斯·布鲁萨德53《断裂的年代:20世纪的文化与社会》[英]艾瑞克·霍布斯鲍姆............\\\\\\\\\\\\\\\"

主编推荐
"《自私的基因》的理论延伸,心理学、认知领域的前沿研究成果。
----
人的思维为什么不同于动物?什么认知机制支持着人类理解客观世界、阐释过去、畅想未来?这些问题已经在学界引发长时间的讨论。其中一种解释是人类具有特殊的认知机制,可以进行推理、理解、模仿行为以及使用语言。塞西莉亚•海耶斯提出,成.人具有的认知机制,并非天生嵌入人的基因中,而是在儿童成长过程中通过与社会环境互动不断完善的,是文化进化的产物。
----
塞西莉亚•海耶斯大胆开辟跨学科研究新领域,颠覆我们对人类自我认知的固有看法。借助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神经学、哲学、人类学、行为经济学及理论生物学等理论进行论证,人类独特的思维方式是如何建立的。"

精彩内容
\\\\\\\\\\\\\\\"导 论是什么让我们人类成为如此独特的动物?与其他生物相比,我们人类的确过着极为不同的生活。没有任何其他物种像人类这样彻底地改变了自身的生活环境,为了寻求生存,人类变得更加依赖合作,并在此过程中构建了宏伟的精神大厦,这其中涵盖了人类生活中积累的各项知识与技能:技术、农业、科学、宗教、法律、政治、贸易、历史、艺术、文学、音乐和体育。这究竟是因为什么?人类思想中的哪些因素使我们能够经历这种不同寻常的生活,又是什么让我们的思维得以以这种方式运作呢? 在本书中,我会论证说明上述问题的答案是“认知工具”。我们人类不仅创造了物理意义上的机器,比如滑轮、陷阱、推车和内燃机,还创造了头脑中的机器;在我们的神经系统中形成的思维机制使我们的思维比其他物种更深入、更迅速、更发散。这些独特的人类认知机制包括因果关系理解、情景记忆、模仿、心智解读、规范性思维等。这些是“工具”而不是“本能”(Pinker,1994),因为这些能力和众多物理设备一样,是文化而非遗传进化的产物。[1]新的认知机制,即不同的思维方式的出现并不是由于基因突变,而是因为认知过程中的创新发展。这些新发展也并非通过基因,而是通过社会学习传承给后代。具有新的认知机制的人们再通过社会交往将这些机制传递给更多的人。另外,某些新思维方式可以代代相传,另一些思维方式则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消亡,这是因为掌握前一类思维方式的人有更多的“学生”,而非更多“婴儿”(Sober,1991)。
心理学家们经常用工具一词来比喻。他们认为人类思维各方面的运作方式其实与电路板、水箱、探照灯、搜索引擎、温度计、电阻器或瑞士军刀等的各个部件非常相似。但是如果我的猜测正确的话,人类思维与以上列举的机械设备在运作方式上的相似性其实更加深入。独特的人类思维方式的形成与那些外部世界的机器类似,都是文化进步的产物;也就是说这些思维方式是技术在人脑中的体现。遗传进化为人类提供了强大的可用于学习和记忆的通用机制,并对我们的气质进行微调,使我们的注意力发生偏移,以至于我们从降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专注周围的人。然而我将在本书中借助比较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神经学、哲学、人类学、行为经济学及理论生物学等理论证明,正是我们从其他人那里获得的经由通用机制处理的信息,建立了独特的人类思维方式。
本书的前三章为文化进化心理学奠定了基础。第1章讨论了认知工具理论的概念,并解释了文化进化心理学建立在进化心理学和文化进化理论基础上的原因。第2章借鉴了生物学哲学进行论证,尽管我们已经知道与生俱来(先天)与后天养育(后天)的辩论在某些层面上有严重误导,但对于人类认知的任何特定特征而言,找出(1)遗传信息、(2)文化传承信息以及(3)直接来源于发展过程中的外在环境的信息塑造该特征的方式和程度是重要的。第2章还包括对当代文化进化理论的概述,阐述如何将其既应用于认知产物(谷),又应用于认知机制(磨)。第3章则主要关注由遗传信息构成的人类特有的认知特征。行为及神经学研究发现,新生儿的大脑远非“白板”一块或者类似于黑猩猩的大脑,它具有高容量的学习和记忆机制、具有物种特异性的注意力机制以及发现有益社交线索的倾向。
第4章考察了可实现文化传承(即文化中的DNA复制)的文化学习的本质,以此引入本书的核心章节(第5章至第8章)。第5章至第8章分别考察了选择性社会学习、模仿、心智解读和语言等文化学习类型,并以现有证据证明:人类文化学习的独特性取决于文化传承信息。我着重关注了文化学习的机制,即那些使人类能以非凡的效率、保真度和精确性向他人学习的认知工具,原因有两个。首先,这些独特的人类认知机制显得尤其重要是因为它们的可延续性,也就是说文化传承本身可促使人类通过文化继承更多的技能。其次,进化心理学家和文化进化论者对许多认知特征的起源持不同意见,但双方都确信文化学习的机制是认知本能而不是认知工具。这种共识表明,文化学习的机制是最难解决的问题,而认知机制是最难以用文化进化的产物解释清楚的。
当对观察行为的影响随着周遭环境或观察对象(或榜样)的特征而改变时,比如当老榜样比新榜样更有影响力时,社会学习被认为具有“选择性”或涉及“社会学习策略”。在第5章中,我认为,存在于非人类动物、儿童和成人身上的选择性社会学习缘自一般领域的学习和关注过程,即不是专门用于社交互动的过程,当然更不是用于文化传承了。然而,一小部分只在成年人身上发现的社会学习策略依赖明确的元认知,即对思考本身的思考。这些且只有这些行为效果才是真正具有策略性的,也是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学习的例子。证据表明,与其他明确的元认知规则类似,这些元认知社会学习策略是通过社交互动,经由文化而非基因传承下来的。
观察者对榜样的动作形态进行复制,就是模仿,通过观察榜样的身体各部位随其他部位的运动方式,观察者得以用相似的方式运动身体的各个部位,从而产生动作。在第6章中,我认同百年来的传统观点,即模仿行为是“特殊”的,在人类中比在其他任何物种中更发达,并且所依赖的机制并不涉及其他类型的学习。另外我也同意,这些机制有助于保持文化传承的真实性。我个人的些许叛逆倾向只出现在与模仿行为起源相关的问题上。通过对关于模仿行为调控机制的原始理论的阐述,并提供支持该理论的经验证据,我认为,模仿能力是通过社会文化经验获得的。
心智解读包含对自己或他人心理状态的认同,比如信念和欲望、思想和感受等。在第7章中,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心智解读主要是通过提高教授的有效性来促进文化传承,但许多归因于心智解读的行为反应,比如在时间压力下猿、婴儿和成人身上呈现出的隐性或自动效应,并不是真正反映心智解读的案例,事实上它们缘自一般领域的心理过程。这些过程能够产生与心智解读效果相仿的行为预测,当其发生时主体就会被描述为“低理性的”。那么真正的心智解读从何而来?答案是来自支持阅读或文字读写能力发展的以对话为基础的同类型的社交互动。而且这种社交是以文化形式传承的。
毋庸置疑,以结构化和习惯方式使用文字或符号交流的工具—语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文化学习形式。谈到语言,关键问题不在于它是否是一种文化学习形式,而在于语言能力的起源:是遗传还是文化进化。在第8章中,我作为一个局外人—既不是语言学家也不是语言科学研究者—以开放的心态看待这个争论。事实上,如果我能够在这个关于语言的争论中找到令人信服的案例来证明与生俱来的语言能力的存在,那么这对于阐明本书的论点是非常有利的;文化进化在一个坚固的认知本能的基础上形成认知工具。但这并不是我发现的。当两种观点可以相互检验时,我发现语言的文化进化与遗传选择对语言的影响至少是不相上下的。
本书的核心章节,第5至第8章,有些特殊的看点。我在第5章中直接回答了一个文化进化论者倾向于回避的问题:究竟是选择性社会学习中的哪些因素推进了文化进化?关于模仿行为,第6章详细探讨了一般领域的认知过程如何通过社交互动构建起新的认知机制。第7章介绍了一种关于心智解读的创新观念,并提出了与建立已久的本土主义及源于理论归于理论的传统观点不同的新方案。第8章则对关于语言起源的争论的现状进行了翔实而冷静的评价,但值得说明的是在经过广泛阅读后,我发现我在该争论中其实并无立场。
本书中的所有案例研究都不同寻常地将理论与证据引入文化进化这一观点,这些理论与证据不仅来自灵长类学和发展心理学研究,也包括实验心理学和认知神经学的研究成果。
最后一章回过头来思考认知工具理论是如何与人类进化的时间线匹配的,并思考它对人性产生了哪些影响。文化进化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人类思维比之前所认为的更加敏捷,但也更为脆弱。尽管我们并没有被更新世的旧石器时代思想禁锢,而且目标明确的教育干预也具有改变认知发展的潜质,但我们依然输不起。战争和瘟疫不仅会清除现有的技术诀窍,还可能同时清除获取这些技术诀窍的手段。另外,文化进化观点也具有学科发展意义。与许多进化心理学家的观点不同,它并不赞同所有关于人类思想和人类生命的研究都必须通过进化论来进行。相反,它暗示对人类认知的发展和进化起源的研究应该由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展开。
\\\\\\\\\\\\\\\"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