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商埠(上下)978751330419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大商埠(上下)9787513304191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8.28 5.9折 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杰

出版社新星

ISBN9787513304191

出版时间2012-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98元

货号2136275

上书时间2024-07-29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刘杰编著的《大商埠(上下)》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国典型大商埠的近代史缩微影像,所塑造出的一系列有血有肉的人物,都是在真实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基础上,以文学方式加以表现。书中细腻的描述、精彩的笔触、火辣的煽情以及真实的记录,浑然一体,使之成为反映中国城市沿革的最具代表性的一部长篇史诗性作品。

目录
代序  和、顺、缘
第一章  “拆屋”引出的故事
  郑家林来历
第一房媳妇
  说媒
  梅开二度
第二章  逐出族门
  死了二房媳妇
  可怕的谣传
  逐出族门
第三章  瑞蚨祥做学徒
  面试
  闰洪昌的一肚子坏水
  打了师傅
第四章  命运的转折
  千里姻缘
  风水宅院
  第三次成亲
第五章  徐氏兄弟上山当了土匪
  上山
  征粮
  绑票
第六章  绸缎庄里传说中的太监
  “拆屋”的老底
  金手指老丈人
  瑞蚨祥的一把大火
  开办德福祥绸缎庄
  捡来一个御用裁缝
  总督官邸来的女主顾
第七章  官匪实际是一家
  两面三刀的人
  烟种
第八章  一战打起来了
  骗布料
  求救
  德国总督投降
第九章  日本人主青岛
  汉奸
  一条叫伊克曼的忠犬
  刘志山来劝
  家里多了一个女人
  闰洪昌的绸缎庄
第十章  重归故里
  添丁发财
  回胶州探亲
第十一章  有钱能使鬼推磨
  绑架,被绑
  求情
  掉包计
第十二章  日本人要参股
  军阀张宗昌
  签下冒险的协议
  到北京进货
第十三章  真的见到鬼了?
  熟悉的背影
  献计
  绑了日本人
第十四章  车袢崖谈判
  杀日本人
  车袢崖恶战
第十五章  那场空前的瘟疫
  瘟疫来了
  逃离郑家林
第十六章  纳德籍妾
  试说媒
  愤怒的徐敬海
  成为一家人
第十七章  日本朝野的轩然大波
  张志和要离开
  顶风作案
  大搜捕
  郑矢民入狱
第十八章  冤狱
  山藤回来做什么?
  害人终害己
  出狱

内容摘要
 《大商埠(上下)》原名《郑家》,系作家刘杰闭门谢客十年所创作的首部反映中国大商埠一一青岛百年历史风云的长篇巨著,也是中国首部解密殖民地“商道”的城市列传和大商埠变革的百科全书。
作者巧妙地通过郑矢民家族的亲历,讲述了一个小人物经过努力成长为商业巨贾的生命传奇。作品以波澜壮阔的场景和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再现了从一八九一年章高元奉旨来青岛开埠,到遭受德国和日本殖民主义的统治,再到“五四”运动爆发……殖民地时期的城市众生相,完整地记录了中国城市沿革的风云烟雨,再现了当时帝井中的商人、流氓、土匪、太监以及早期的中共地下党的活动,将许多尚未公开的历史档案以真实的笔触记录下来,还原了青岛在清末、民国、军阀混战、解放战争等历史时期
的沉浮变化和不为人知的历史风貌,将一百多年来的大商埠如清明上河图一样尽现眼前。
《大商埠(上下)》中集中表现了青岛民间风俗文化,铁蹄下的殖民文化入侵,至真至善的人性展示,细腻抒写的青岛景致,粗犷豪放的青岛方言,亦正亦邪的人物角色,催人泪下的人间真情……从另一个视角首次记录了中国“私商”发展史,通过一个隐藏很深的“和”字,体现了中国大商埠青岛的风骨,既是一部中国殖民地城市变革大史记,也是最具代表性的中国城市沿革长篇史诗性作品。 

精彩内容
 郑矢民这一辈子有两件事是和婚姻有关。最让他荣耀的是,曾经因为在自家炕上和媳妇办那个事,搞得动静过大获得了一个响当当的外号,叫做“拆屋”;而最窝囊的事则是因为连死了两房媳妇,被家族当做妖孽给从胶州老家驱赶出了家门,只身一人流落到了当时还在德国统治下的青岛。
有关郑矢民在炕上“拆屋”的故事,这还得从头说起。
从郑家宗谱考证,郑家原籍江浙一带,祖上为官,因冒犯朝廷被充军发配至云南(古云州,运城以南),于明永乐年间,经由山西洪桐大槐树下迁徙来到山东胶州。
相传,朱元璋在最落魄的时候一路要饭来到山东临朐,沿门乞讨,不但无人施舍,反而还被一家有钱的员外放出恶犬给咬伤。朱元璋因而对山东人痛恨到了极点,对天发下毒誓说:有朝一日当上皇帝,定将山东人斩尽杀绝。元朝末年,山东连年灾荒,民不聊生,已经成事的朱元璋难以忘记昔日的誓言,派大将徐达、常遇春率军二十五万进入山东境内,大开杀
戒,连续杀戮十年,把山东人已经彻底赶尽杀绝,从而使山东大地成为人迹罕至的无人之地,古书形容当时山东是“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田莱尽芜,蒿藜没人,狐兔之迹满道”的凄凉景象。
至明永乐年,当朝皇上朱棣听从大臣进谏,开始将移民经山西洪桐大槐树向山东境内迁徙。郑家的祖先就是这些迁徙移民中的一支,被官兵绑缚着手,从遥远的云南押解到山西洪桐,再由大槐树下出发,披星戴月日夜兼程来到了山东胶州,在这里拓荒垦田,繁衍生息,从此诞生了这个以郑姓为第一大姓的自然村落——郑家林。 ’康熙年间,郑家举子郑隽进京赶考,一路闯关至殿试,结果只因长相略逊而屈居榜眼,为“两榜进士”。被派任陕西富平做八品县丞,后升任县令,因治县有方,深得百姓爱戴,并于康熙三十六年奉旨进京入翰林院。郑隽一生为官清廉,于耄耋之年经皇上恩准告老还乡,在村前面对墨水河的场院里大兴土木,修建郑家宗祠,以示对祖先的感恩与缅怀。宗祠里从此年年香火不断,全村郑姓族人都供奉着一个老祖宗。
岁月如逝,郑家林早已经由原来的老祖宗繁衍成了一个一百多户人家的大村了,村里全部都是青砖灰瓦的四合院式建筑,一条条胡同巷子相互串通,排列有序,完全延续了明朝的建筑风格。从高处望下来,全村的形状极像一个大大的“井”字,把各个院落之间连通成为一体。
自先人设下规矩,郑家一直由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出任族长,统管各户家长里短,调停村里大小事务。至此,郑姓家族和睦相处,除了偶尔出现婆媳不和、姑嫂不睦等鸡毛蒜皮小事之外,几代人沿袭下来没有发生过大的争端,皆因为一笔写不出两个郑字,大家都出自一个老祖宗。
郑矢民这二支是老进士郑隽的嫡门后代,一直住在这个“井”字的中间,世代以农耕为主,放地收租,起早贪黑,几代人熬出了不小的家业。
经世代繁衍,到了郑矢民出生的时候,族谱已经从“德章望远行,顺应矢天高”传到了他的矢字辈了。他爹郑应勤秉承了老辈上吃苦耐劳的精神,勤于持家,把个家理整得像模像样。二十岁上郑应勤奉他大大(胶州方言,父亲)郑顺昌之命,娶了营海殷家集老殷家的二嫂儿过门,两口子精打细算,勤劳简朴,城里有字号,家里放着租,已经成了和城关王成格、
城南曾大洋、城西杨立宽齐名的胶州四大家之一了。
深宅大院,三进的宅子,瓦房二十余间,房子是刚刚翻新过的,清一色的青砖到顶白灰抹缝,宽阔的大门上端镶嵌着精美的花乌砖雕,高高的门槛上浮镌花草云纹,两侧浑厚的门扇上茶盘大的铺首,兽面狰狞,扣齿衔环,锃亮抛光。门前阶石如玉,平滑如案,光可鉴人。一对坐鼓石狮,狮子蹲在雕以花草的石鼓上,卷尾昂首,露齿探爪,呈现出一副滑稽而又喜悦的样子,很是气派。两扇厚重的朱红大漆门侧,镌刻着郑隽当年亲笔书写的“忠厚传家,诗书继世”楹联,笔力苍劲,俊逸洒脱。跨进半尺高的门槛,影壁上用彩石拼砌的五只张开翅膀的蝙蝠,围在一个斗大的“福”字四周,预示着“五福临门”的美好寓意。最为壮观的,还要属前院里的两棵四个人都搂不过来的老槐树,传说是先人从洪桐县出走时,采撷下洪桐大槐树的种子,于来到胶州当日亲手种于此处,现今老槐树也风风雨雨经历了好几百年历史,显出了一副老态龙钟模样。其中的一棵,树心不知道从什么年代就已经枯空得能藏得下两个人,而枝叶却依然繁茂。
两棵老树一左一右,像两位神勇的武士一样守护着郑家。
P2-3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