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匠的哲学(精)9787513311700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3.53
5.5折
¥
42.8
全新
库存3件
作者小津安二郎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ISBN9787513311700
出版时间2016-09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42.8元
货号3675898
上书时间2024-07-29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豆腐匠的哲学(精)》是一本电影豆腐匠的人生况味书。作为最具日本风味的导演,小津安二郎始终用镜头呈现日本的亲情与家庭,呈现日式的温暖与唯美。
媒体屡次将他评为亚洲十大导演之首,将其作品《东京物语》评为亚洲十大电影之首。他获奖无数,作品却始终风格如一。他不仅有天才的掌镜之能,更有惊人的剧作才华,无数名片脚本皆出其之手,本书收录的《东京物语》剧本可以领略。他无意成为艺术家,只想做一名电影的工匠。
他始终认为“电影以余味定输赢”,《豆腐匠的哲学》将电影的余味延伸至人生的余味。
作者简介
小津安二郎导演,日本影坛四大巨匠之一。
一生共执导54部影片,多享有国际声誉。
入选英国《视与听》杂志“电影史上的十位导演”。
《东京物语》被电影杂志《电影旬报》评为“zui佳日本电影”。
1963年,60岁诞辰之日,病逝于东京。
他的墓碑上只留下一个字:无。
目录
我是电影的小导演
电影无“文法”
酒与战败
战地信笺
活在对电影的爱情里
《东京物语》剧本
内容摘要
《豆腐匠的哲学(精)》是一本电影豆腐匠的人生
况味书。
他是最具有日本特色的导演,独特的风格被称为“小津调”。1923年,小津安二郎以助理身份进入电影行业,十年后凭借《心血来潮》被《电影旬报》评为年度最佳电影。此后,《晚春》《麦秋》均被列入日本电影名片200部,《彼岸花》《秋日和》《秋刀鱼
之味》等名片亦获奖无数,其传世之作《东京物语》更是蜚声国际。
他的作品总是从细微之处观察生活的幸与哀,通过省略与留白让观者体会人生的无奈或明朗,始终坚持“电影以余味定输赢”的理念。他喜欢女人却终身未娶;他亲历过战场却从未拍摄战争题材;他作品众多却始终风格如一。他无意成为艺术家,只想做一名电影的工匠。
小津安二郎的一生就像他的电影一样,余味绵绵。
精彩内容
处女作前后咖喱饭近来,年轻人想要成为一名像样的导演变得相当困难,但我非常幸运,托咖喱饭的福当上了导演。片场还在蒲田的时候,我曾担任大久保忠素的助手。那时的导演非常霸气,助手就跟打杂的一样,大事小事都得做,工作繁重得连抽支烟的工夫都没有,而且总是饿着肚子。若说有什么乐子,就只有吃饭这一件事。
有一天,拍摄工作延长,到了宵夜的时间还没收工的意思。人渐渐疲惫,肚子也越来越饿。然而大久保先生却还在不停地发号施令。又不是什么需要熬夜拍摄的大作,我心里这么想着,越发不耐烦了。
终于到了收工吃宵夜的时候了。大家在食堂里排队,其实是按入座顺序,先坐下来的人先吃,于是我急忙到桌旁就座。
热气腾腾的咖喱饭从桌子那头依次端上来,咖喱的香味直沁肺腑。想着稍后咖喱饭就将端到自己面前,我不由得直咽唾沫。导演进来,在桌边坐下。我心想接下来当然应该轮到我了,然而盘子却搁在了导演面前。我愤然叫道:“按顺序排队!”不知哪个助手说了句:“往后退呗。”“什么!”我连说话的是谁
都等不及看清楚就站起来要扑上去,但有人把我拉住了。我仍然不停地喊着:“快端饭来!按顺序排队!
”毫无疑问,我吃上了热腾腾的咖喱饭。
这件事让当时的厂长城户四郎知道了,觉得“这家伙挺有意思”。也不知他是否真这么认为,一个月后,我竞被告知“拍一部试试看”,于是开始着手拍摄名为“忏悔之刃”的六部系列影片。
所以说,我当上导演不是因为头脑聪明,也并非技艺得到了肯定,仅仅是托了咖喱饭的福。记得那是一九二七年春天的事了。
小津安二郎谈艺术可能因为电影导演这个行当看起来十分有趣,又能赚钱,我这里也常常有想当导演的人找上门来。虽然我自己也是因为喜欢才进入这个行业,对别人的情况就不好多说什么,但可以肯定的是,有趣也好,赚钱也罢,若要靠这行当出人头地,没有相当的忍耐和运气是不行的。首先,要进入电影公司工作就很困难,助手当个十年、十五年也属正常。能否成名也只有到时实际一试才知道,所以非常困难。
成功率恐怕比刚从学校毕业就当上执业医生更低。了解这一点之后,若有学生依然要问:“想当导演,应该学些什么?”我一定会对他们说:“首先要学好分内的功课,导演的修行在其基础上进行即可。”所谓“导演的修行”,说实话我也不是很清楚具体该学些什么。首先必须博览群书,对社会、人生不了解也是不行的,可能还需要具备一些特殊的专业知识。我入行的时候虽然志愿当导演,却因导演部满员而被调到了摄影部。我在那里从助手开始做起,想来这反倒成了有益的修习。那时候还是默片时代,作为助手,我常常被分派去整理胶片。这一经历在后来意外地非常受用。这工作不像现在是由专业人员依照剧本对样片(毛片)的正片进行剪辑。当时是用初步整理后的底片按拷贝数粗洗出正片,全数送来。我的工作就是仔细剪辑这些正片。因为要赶上首映日期,所以一个人怎么也做不完,于是就由助手分头静忙。因为可以剪接一整部影片,于是我常自作主张地尝试把长镜头剪开,做一些场面切换,或试着调换字幕的位置等。
因此也会出现一号拷贝长八千英尺,三号拷贝却只有六千的情况。居然也轻松应付过去了。我就是在这时体会到了影片的结构和因剪辑而生的变化。P3-5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