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升昌兴衰始末9787805988498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10.28
6.4折
¥
16
全新
仅1件
作者白清镜
出版社山西古籍
ISBN9787805988498
出版时间2007-09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6元
货号1367990
上书时间2024-07-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目录
第一章 出身寒门 贫而有志
第二章 逢石寸得志 发愤努力
第三章 大展宏图 创办票号
第四章 众志成城 各务其本
第五章 定章立规 严信并重
第六章 内部管理 井然有序
第七章 逢年过节 气派非凡
第八章 读书明理 学以致用
第九章 使于四方 不辱使命
第十章 重教尊师 教子有方
第十一章 东掌厚义 恩重如山
第十二章 同舟伙伴 因嫌成怨
第十三章 背并离乡 因祸得福
第十四章 殚精竭虑 泰斗浏世
第十五章 财东寿终 掌柜更迭
第十六章 饿殍遍野 李家施银
第十七章 阅边之观 旨在监督
第十八章 承前启后 后继有人
第十九章 量才用人 取长补短
第二十章 密押制度 杜绝伪冒
第二十一章 事在人为 有志竟成
第二十二章 夕阳西下 语重心长
第二十三章 东山再起 力挽狂澜
后记
内容摘要
作者出身商贾世家,幼读“四书”、“五经”,曾在商铺、钱庄、银号当过小伙记、贴账员、文牍,对票号的兴衰历程了如指掌。
本书汇集了“日升昌票号”众多鲜为人知的史料,揭示了一段中华民族光辉灿烂的票号史,读后令人深思。
精彩内容
第一章出身寒门贫而有志雷履泰生于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祖籍陕西西安府?胃南县雷化镇,后迁居平遥县龙跃村(原细窑村),发迹后迁城内上西门街,娶妻生子。
嘉庆末年到道光初年(1820~1825)修建了一座坐北向南一进三截过厅式院落,包括西楼院、东院、东偏院、西偏院,院落布局为东高西低。西院过厅高悬“拔乎其萃”四字牌匾,后院楼檐高悬“晋元楼”三字牌匾,西院有明装修东西瓦房三间,外院有东西厢房三间及南大厅。全院房上都装饰有脊儿、兽儿、猫头滴水,后楼两侧有青石、青砖阶梯及精雕细刻的石栏杆,西院两侧有砖雕的“土地祠”、“神荼郁垒”、“门丞堂”。整个楼
厅檐柱和栏杆上,皆精雕十二生肖图案,寄寓福禄寿禧之意。仪门坐西向东。上书“继晷”二字,外面高墙上有浮雕,宏伟壮观。
雷履泰的先祖有老大雷中、老二雷禄者,一贩马,一运输兼务农,耕读传家,家境比较丰裕。雷禄生有七子,其中老七雷金库乃雷履泰之祖父。雷履泰7岁读书,勤奋好学,16岁时丧父,家境日渐衰落,与母亲相依为命,艰难度日。
一年后,其母也不幸谢世,雷履泰上无兄姐,下无弟妹,孑然一身,孤苦零丁,落得个一贫如洗、无处栖身的境地。所幸此人才能出众,智力超群,贫而有志。好学不倦。他见书便读,边读边做笔记,以汲取书中的精华。倘有疑难,便以“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八个字来自勉。当时认识雷履泰者,无不夸其自强不息,料定他将来必成大器。他17岁时曾到一家铺号学徒,孰料不到两年该号倒闭,他别无他法,只好闲居在家。
19岁时,雷履泰的表舅为他在平遥城内东大街找了一家商铺作为栖身之所。不久,身为小学徒的雷履泰因不称心而自行告退。其后被隔壁一家商铺掌柜看中,两年后又因故辞去。命运多舛的雷履泰虽几经就业与失业的坎坷,但他仍然抱定“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志向,不向命运屈服。
当时村里有一位通晓《周易》的教书先生,叫邵兰钰。他很喜欢雷履泰,两人过从甚密,有时终日坐谈不倦。一次,邵兰钰给雷履泰推算生辰八字时说:“你是一颗珍珠土中埋,浮云遮月栋梁才。一朝拨云见天日,明珠自会出土来。”邵兰钰又说:“自古贵人磨难多,正如北宋宰相吕蒙正曾言‘时势不可尽倚,贫穷不可尽欺,世事翻来覆去,须当周而复始。
……若天不得时,则日月无光。地不得时,则草木不生。水不得时,则波浪不静。人不得时,则命运不通。……蜈蚣多足,不及蛇灵。雌鸡两翼,飞不及鸦。马有千里之驰,非人不能自往。人有千般巧计,无运不能自达。’你眼下虽穷困,但前途未可限量。”邵兰钰的一番话,激起雷履泰的雄心壮志。
胸怀大志的雷履泰有个怪癖,宁可一日不吃饭,不可一日不读书。他认定《神奇诗》“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自小多才学,平生志气高;他人怀宝剑,我有笔如刀”、“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将相本无种,男儿当自强……”他崇尚文天祥在《正气歌》中所表现出的精神及“孔日成仁,孟日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之道。他尤爱读《东周列国志》,自比范蠡,欣赏晏子使楚不辱使命,尊崇管鲍遗风。他熟读《三国志》、《三国演义》,赞叹诸葛孔明之智。他的命运虽顺少逆多,但他一刻不忘读书,读书成了他与命运抗争的手段。
雷履泰常以咏《读书歌》为乐。其歌日:“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男儿欲遂平生志,五经勤问窗前读。”寒来暑往,斗转星移,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愈发如饥似渴地读书,不断拜师求教,通过探求“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及诸子百家之学,来丰富自己的知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雷履泰已到了而立之年,因生计所迫,不得不在城内北门拐角处住了“宝房”(赌场),数年后竟历练成一个看宝盆的把式(好手)。
嘉庆八年(1803)正月,平遥西达蒲村财东家的二少爷、西裕成颜料庄的少东家李大全,携梁管家闲逛到宝房看热闹。宝房内吵吵嚷嚷,围聚着
数十人押宝,赢者大喜,输者沮丧。李大全看见开宝者是一位30多岁的汉子,头戴瓜壳帽,梳着辫子,上身穿黑布棉袄,操一口方言。此人虽生得貌不惊人,但眉宇间却透出一股豪气,尤其令人称赞的是他那处乱不惊的气度。只见他镇定威严,口齿伶俐,揭开宝盆后顷刻问便能脱口算出各局
赌银胜负之数,而且分文不差。李大全见状连连称奇,心中暗自思量:此地乃是非之地,并非大雅之堂,但此人精明能干,智力非凡,得此人者,可成大事。他私下里一打听,才知此人姓雷名履泰,在此以执宝盆为业,人送雅号“一口清”。
此后的两三年间,每年正月,李大全都有意无意地来宝房闲逛,每次都要见雷履泰。李大全惜其大材小用,遂话里话外流露出对雷履泰的欣赏之意。雷履泰见李大全生得眉清目秀,倜傥大方,两人大有一见如故之感
。经过交谈,更觉相见恨晚,遂结为忘年良友。
P001-P00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