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知识全知道(精)9787550247253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31.8
4.1折
¥
7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编者:斗南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0247253
出版时间2018-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0288011
上书时间2024-07-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导语摘要
华夏文明源远流长,影响深远。国学知识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可分为天文、地理、历史、文学、民俗、礼仪等方面。国学已经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直接影响着国人的思想、伦理、道德和行为。翻开由斗南主编的这本《国学知识全知道》,领悟国学精髓,感受国学智慧,把握传统文化脉搏,丰富自身内涵。
目录
第一篇 国家政治
国家与王朝
“中国”一词的由来
四夷
匈奴的兴衰
鲜卑人的历程
强盛一时的突厥
回纥汗国
古老的羌人
吐蕃雄霸高原
党项人的西夏
契丹王朝
云南大理国
女真
蒙古帝国
夏王朝
商朝
西周王朝
春秋时代
战国巨变
秦
西汉
东汉
三国鼎立
西晋和东晋
南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十国
宋朝
元朝
明王朝
清王朝
职官制度
皇帝
卿大夫
三公九卿
宰相
十三曹
太尉与大司马
御史大夫
郡县制和州县制
郡守和县令
刺史
三辅
三省六部制
尚书仆射
侍中
中书令
侍郎
内容摘要
国学是中华文化的基础,是增加传统文化素养的学问。学习国学,了解国学,继承和弘扬中国文化,是每个中国人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一个现代人,不能不知道传统;作为一个中国人,不能不了解国学。
斗南主编的这本《国学知识全知道》分为国家政治、思想学术、天人之学、文学、史学、文化艺术、民俗文化、百工名物、国学经典、国学掌故十
篇,涵盖了国学多领域的基本常识,为读者轻松掌握国学知识提供了一条捷径。书中既有分门别类的严谨解释,又有引人入胜的传略和逸事,可帮助你登堂入室,领略国学的无穷魅力。
精彩内容
“中国”一词的由来古之“中国”并非今之中国。“中国”这个词最早出现于周朝,当时的华夏民族因为拥有了相对先进的农耕文明,又在周公的领导下建立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他们看周围的四夷仍旧在裹着树叶兽皮靠打猎为生,于是滋生一种优越感,开始热衷于将自己与四夷区分开。正是在这样的心理背景下人们将华夏民族所居住的区域称为“中国”,意即中央之国,其是相对于周边的南蛮、北狄、东夷、
西戎而言。这时的“中国”并非指一个国家,而是一种地理与文化概念,其意与“中州”、“中夏”、“中原”、“中华”差不多。就地理范围而言,“中国”经历了一个由小到大的过程。西周时期,“中国”泛指西周及其附属国所在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到东周时期,随着诸侯国的膨胀,楚国占据的湖北、四川等长江流域地区也被包含在了“中国”之内;秦汉时期,“中国”进一步扩大,基本包含了今天中国版图的绝大部分区域。
汉代之后,人们通常将汉族建立的中原王朝称为“中国”。正因为此,少数民族入主中原后,为取得汉人的心理认同,往往以“中国”自居。如鲜卑人建立北魏后自称“中国”,将南朝叫做“岛夷”;而当时的南朝汉人政权虽已偏安一隅,仍以“中国”自居,称北魏为“魏虏”。又如宋代,辽与北宋、金与南宋彼此都自称“中国”,且互不承认对方是“中国”。
“中国”在古典文献中有时还被用作诸如京城、中原地区、天子直接统治地区、国内等意。
四夷“四夷”是早期的华夏族人对周边民族的称呼
。前22世纪左右,黄河中下游的农耕部落开始形成部落联盟,这种部落联盟历经夏、商、周三代,逐渐形成了一个“华夏族”的概念。尤其到东周时期
,华夏族在物质上拥有了相对有保障的农耕文明,在文化上也制定了完善的礼乐制度,看到周边的民族还过着颠沛流离的狩猎生活,人也比较粗野,于是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文化优越感,开始有意识地将自己与周边这些“野蛮人”区分开来,称之为“四夷”、“蛮夷”。夷者,带弓之人也。具体而言,人们按照东、西、南、北的方位顺序将之分别命名为“东夷”、“西戎”、“南蛮”、“北狄”,又具体分为“赤狄”、“白狄”、“骊戎”、“东胡”、“楼烦”等名目繁多的称呼。总体而言,“华夏”与“四夷”的区分不仅仅是一种民族区分,也
是先进文明与落后文明的区分。这种区分并非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在整个春秋时期,出现了长达数百年的民族融合,“华夏’’与“四夷,,的外延边界都处于一种不停的变动之中。总体而言,是“四夷”向“华夏’’转变的单向变异。而在秦汉之后的历史中,“四夷”华夏化的进程也一直没有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