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殿选传奇(上下)9787511553232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58.26
6.6折
¥
88
全新
库存2件
作者王维胜
出版社人民日报
ISBN9787511553232
出版时间2018-05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88元
货号30209147
上书时间2024-07-28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王维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矛盾文学奖入围作家、《老王讲故事》主讲人。出版长篇小说《黄蜡烛》《双城》《打马走过草地》《花儿》;传记《胡廷珍传奇》;大型旅游散文集《寻古探幽览胜》;网络小说《王维胜揭秘马仲英》。曾获《小说选刊》笔会奖、黄河文学奖、敦煌文艺奖等多种奖项。长篇小说《花儿》入围第九届茅盾文学奖,获第四届全国“中国大学出版社图书奖”、第六届黄河文学奖、第八届敦煌文艺奖。
目录
上册
序
第一章 哥老会施粥
第二章 边大爷遇险
第三章 后娘赵对儿
第四章 狼娃儿要油
第五章 屠药行碰壁
第六章 劝工局招工
第七章 逼走吃军粮
第八章 王阴阳传信
第九章 护法遭夭折
第十章 清洗革命党
第十一章 司令漆世昌
第十二章 穷人都喜欢
第十三章 县府办善后
第十四章 推举仁义公
第十五章 肖焕章越狱
第十六章 不给你军饷
第十七章 政帮大串联
第十八章 开山设香堂
第十九章 靳副官殉难
第二十章 衙下拉扎节
第二十一章 刘志道被捕
下册
第二十二章 急患肠梗阻
第二十三章 收柴五百斤
第二十四章 放了第一枪
第二十五章 设计打围子
第二十六章 土匪案频发
第二十七章 苟家滩誓师
第二十八章 活佛举义旗
第二十九章 解救漆大哥
第三十章 南下找尕张
第三十一章 蒋介石调兵
第三十二章 单马度三关
第三十三章 清乡搜群山
第三十四章 夜阑杜鹃鸣
第三十五章 智斗盛师长
第三十六章 余生赴延安
第三十七章 重新点燃我
第三十八章 大佬的新生
第三十九章 狼少爷问路
第四十章 血泼了一炕
第四十一章 他们的后来
跋
内容摘要
长篇纪实小说《马殿选传奇(上下)》以马殿选从一个洪帮首领成长为地下共产党的传奇人生为主线,讲述了清末民初主人公痛苦的人生经历,以及洪帮设香堂、立山头、打围子、搞串联、夺枪支、闹暴动的故事,多角度、全方位地描写了洪帮串联、辛亥革命、护法运动、红军过境、甘南民变、地下斗争等重大事件,通过刻画临刑越狱、暴狱造反、多方聚义、
夜袭樊家岭、伏击皇后沟、活佛举义、解救帮会头子、血溅埋人沟、被戮飞机场等一系列细节,塑造了边永富、赵对儿、马有实、马殿选、任谦、王仲甲、刘鸣、刘余生、肋巴佛、马福善、肖焕章、张英杰、王德一、年单增、郭玉兰、钱平等众多鲜活的人物,表现了他们在抗日救国中英勇献身的革命精神。
作者王维胜将众多人物巧妙地融合在大事件中,情节紧凑,冲突不断,语言生动,悬念迭起,故事跌宕起伏,荡气回肠。
精彩内容
第一章哥老会施粥[光绪三至四年(1877—1878),临洮灰盐市,刀砧]1灰盐市
我奶奶马云英说——我外太爷马殿选从九岁就跟帮会兄弟来往,可他跟帮会真正发生关系,应该说是从临洮古城灰盐市三间杂货铺开始的。灰盐市并不是一座城市,就像骡马市、粮食市、菜市一样,这里其实是一个市场。交易的只有两样东西,焚烧后的草木灰和从沟岔崖边挖掘来的土盐。人们将这两样东西买回家,调制后腌制鸡蛋或者鸭蛋,用独特的草木灰腌制出来的鸡蛋,蛋黄松嫩,蛋清脆白爽滑,很受人们的喜欢。
灰盐市在临洮古城的正南方,在城中心大什字那儿。
原来的灰盐市只是个松散的自由市场,可是随着
时间的推移,人们在市场周围安家落户,形成了以市
场为中心的城中村。无序的灰盐市显得零乱,而临洮古城是个很讲究的文化方城,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呈丁字形摆布,四条副街与大街组成了一幅美妙的“卐”形图案,蕴含着天地轮回、万寿无疆的主题,象征着福寿吉祥。人们自然不愿意在美好的古城内出现这么一个不伦不类的城中村,衙门便开始规范、
修整,经过一番整治,慢慢地跟正西的粮食市,东面的石桥新街、北面的马栏街,形成了一条商业街。
这一条商业直街,长不出一里,却是临洮城最热闹的街巷,两旁皆是连家铺,前面商铺,后面住人,整个街有五十多间铺面。后半街大都是平房,没有铺面,住的都是匠人。有修理木轮、铁轮和胶轮大车的车匠,做磨轮的轮匠,雕刻的雕花匠,打凿石磨、石碾、碌碡、柱顶石的石匠,箍桶的桶匠,钉碗匠,补锅匠,林林总总,都是下苦人的行业。与后街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前街。前街铺面集中了吃食行的买卖,街头最前段一排两层木楼,是这条街上最阔绰的酱菜园,六间店里摆满了一色的黑釉大缸和坛子。装满了用酱油、醋、糖、盐和各种调料腌制的菜,有酱笋、酱黄瓜、醋腌蒜薹、甜萝卜干、腌豆角、什锦菜、泡菜、榨菜、糖蒜等。酱菜园还经营着酱油、陈醋、豆瓣酱、豆食、香辣酱、红豆腐等。挨着酱菜园的是糖坊,堆着做糖用的小米、苞谷等粮食作物,临街的铺子里摆着疙瘩糖、芝麻糖、灶糖等各种糖。
我外太爷马殿选帮会生涯中的杂货铺也在这条街上,紧靠着糖坊。但比糖坊小多了,只有三小间。铺子是宅子的东厢老房改建的,连个像样的门都没有,只是从厢房的后墙面开了扇窗户,卖些蓬灰、盐、调料之类的生活必需品。从杂货铺的小窗看进去,能看到里面是一个通透的小庭院,北面三间大堂屋,两边套着耳房,院中种植着花果树木,午后的阳光暖暖地洒了一院。如果不是那扇简陋的窗户,不看杂货铺里面简单的货物,很难想象里面是个大宅子。
我外太爷马殿选的祖父曾在县衙当差,买了城中心大什字北段路这座前后三进的大宅子。同治十二年,陇上变乱四起,我外太爷的祖父随清军渡过洮河平匪,战死沙场,家道逐渐中落。我外太爷的父亲我外祖爷马有实虽然是前清秀才,却淡于功名,未入宦途,以教书为业。然而清末时期,新学渐兴,送孩子上私塾的越来越少。仅靠束惰无法维持全家人生活,我外太爷的父亲我外祖爷马有实不得不放下秀才的脸面,开了杂货铺,贴补家用。
我奶奶说,光绪年间临洮古城遭受了一场史称“河湟民变”的劫难,好多人死于战乱,繁华的灰盐市
连同我外祖爷这三间杂货铺,几乎成了一座废墟。城里许多人家的宅院被烧毁,只剩下几间破败的烂房,孤零零地耸立在苍凉的天空下。地上到处散落着碎石烂砖,烧焦的木料冒着黑烟。城中百姓,纷纷逃难,十室九空。
我奶奶说,在百姓最艰难的时候,城里来了一位姓边的大爷,人称边爷。
这位边爷带着一帮兄弟,携粮负薪进了城。望着
一片焦土,边爷步步揪心,暗自垂泪。他吩咐随从的兄弟们:“都到各处看看,城里还有什么人!”兄弟
们四处散开,到废墟深处,好一会儿,带着一身黑灰聚拢到边爷身边。边爷问,你们见到了什么人?兄弟
们摇头,说城里头没有一个活人,到处是死尸,有刀
砍的,火烧的,惨不忍睹。边爷长叹一口气,命人将尸首就地掩埋,然后带着众人离开了满目疮痍的城西,朝城东走去。
他们走到大什字,突然从灰盐市传来一阵孩子的哭声。
边爷一惊,说走了一晌午,到处房倒屋空,路上没有人烟,这会儿总算听到人声,快去看一看,哭的是什么人,叫到我跟前,我有话要问。
兄弟们循着哭声,找到一老一少,带到边爷马前。
这两个人到了马头前,流着泪说:“好汉饶命!
”边爷赶紧下马,把一老一少叫到身旁,沉痛地说:“你们不用怕,我们不是土匪,快起来。”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