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道德经说什么/温故知新典藏系列9787550299436
  • 道德经说什么/温故知新典藏系列9787550299436
  • 道德经说什么/温故知新典藏系列9787550299436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道德经说什么/温故知新典藏系列9787550299436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6.44 3.3折 79.9 全新

库存24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罗大伦

出版社北京联合

ISBN9787550299436

出版时间2019-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9元

货号30629020

上书时间2024-07-27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作者序
一个中医学者,为何要讲《道德经》

第一章 “道”不是用来说的,是用来做的
1.做得道之人,但不能一条道走到黑
2.人世间,没有一种“名”能囊括事物的全部
3.万物生长都靠道
4.每天保持一会儿“无欲”的状态,您的人生可能会完全不同
5.领导者做任何事,都要学会在直觉和理性之间自如切换
6.道从来就不玄,只是很美妙,很微妙

第二章 永远不要以一个固定不变的标准看待事物
1.当大家都说一件事很美好的时候,我们要画一个问号
2.当所有人都认为这事铁定是善的时候,我们要警惕
3.人生的难和易,是互相成就的
4.追求虚名,势必让自己的人生走向负面
5.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不刻意去作为
6.做事不要想回报,最后反而会更幸福

第三章 《道德经》——讲领导者法则的伟大之书
1.为什么领导者最好不要特意宣称,自己喜好某种道德标准
2.不要为自己的欲望、喜好贴上珍贵的标签
3.领导者不要轻易把自己的欲望暴露出来
4.别实际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
5.欲望放低,事业才会更高
6.先打牢物质基础,人才能去掉多余的欲望
7.如何让被领导者不敢违背道,不去违背道

第四章 所谓“道”,就是随时保持清空自己的能力
1.清空自己比充实自己更重要
2.只要尊重道,这个世界就会加持您

第五章 一个伟大领导者的素养
1.做了仁义的事不要标榜,不要计较回报
2.越保持“空”的状态,您的回报就越大
3.追求“有”,永远没有尽头,不如一开始就追求“空”

第六章 每个人一生的成败都与母亲有关
1.道的“空虚”属性,跟雌性动物非常相近
2.跟自己母亲不断发生矛盾,这个人的事业一定一塌糊涂

第七章 克服私心,是我们一生的刚需
1.不在意回报,人还有动力做事吗
2.把自己的利益放在别人的后边,做事才会更好、更持久
3.先考虑大家的利益,您的利益才会最大化
4.先舍才能得

第八章 活得强大的智慧
1.为什么一个好的领导者要像“水”一样
2.好的领导者会把自己的位置放得很低,让自己的心像深渊一样
3.补他人之不足,且不求任何回报
4.说的每句话一定要靠谱
5.管理自己擅长的事
6.不争,就没有过失

第九章 保富之道
1.凡事别做得太满
2.不必把所有的锋芒都露出来
3.“金玉满堂”并不是好事
4.富贵还盛气凌人,无形中就埋下了厄运
5.“功成身退”并不是想隐退之人的借口

第十章 领导者是这样炼成的
1.能做到一刻的形神合一,就是成功的开始
2.学会保持婴儿那样的欲望
3.您有没有本事随时清除杂念
4.如何让自己管理的人活得很好
5.面对各种机遇,要保持一种“雌性”的状态
6.自然施与,才是最好的施与
7.别觉得自己是别人和万物的主宰

第十一章 做什么都要留出空间,留出余地
1.有“有”,就一定要留出“无”来
2.放空,才能接收更多的能量
3.积淀得越久,才可能爆发得越精彩
4.我们一辈子的修炼,不过就是为了控制欲望

第十二章 千万不要被欲望牵着鼻子走
1.不要沉迷于征途上的诱惑
2.过度的赞美,会让您无法容忍正常的声音
3.还有多少人记得食物本来的味道
4.为自己不断捞取时,您的心会发狂
5.世上没有什么东西“难得”和“不难得”
6.为了欲望去做事,人生必定失败

第十三章 有多么爱自己,就要多么爱他人,如是才能大成
1.要用对待“宠”的态度来对待“辱”
2.所有麻烦都是成长中的资粮
3.把自己的身体看成天下,把天下看成自己的身体

第十四章 照老子讲的规则去做,您会活得很顺
1.不按照道的规则做,您的人生就会倒霉
2.道无高下,一点点地做,一点点地变好

第十五章 永远把自己当作过客
1.悟道,并不是让您逍遥世外
2.经常为他人着想的人,也是真正的得道之人
3.时刻保持对人“敬”的心态,离道就不远了
4.得道之人,就像杯里的冰化成水一样无声无息
5.承认自己笨有啥好处
6.如何变成一个明眼人
7.怎样做事才会生机勃勃
8.凡事不做到最满,有什么好处
9.不完美,才美

第十六章人间的痛苦,差不多都来自我们想永远怎么样
1.想过好此生,只要把自己的片段过好就行
2.永远不要想永远的事
3.做到了公平,您才能坐在王者的位置上
4.做事公平,您才能长盛不衰

第十七章 领导者的最高境界:让自己和被管理者都轻松获得成功
1.管理者的最高境界:建立好制度,让组织自行运转
2.管理者的第二境界:施与被管理者恩惠
3.管理者的第三境界:使被管理者畏惧
4.管理者的最低境界:被管理者甚至会侮辱管理者
5.最高境界的管理目的:让被管理者自然而然地获得成功

第十八章 老子从来不否定“仁、义、孝、慈”
1.只有大道快废了,才会出现真正的“仁义”
2.“伪装者”是这样炼成的
3.当社会开始提倡孝慈的时候,可能这个社会已经六亲不和了
4.一个公司,最好不要树立“忠臣”榜样

第十九章 人到了领导者位置后,最容易出现自私、欲望膨胀等问题
1.领导者一旦追求“圣”“智”,就坏了
2.不要费那么多心思去教化别人
3.放弃对巧利的追求,您身边的人才可以安心做事
4.学会见“素”,才能保“朴”
5.“少私而寡欲”能带给我们什么好处

第二十章 做俗人,还是做得道之人
1.不执着于夸赞和批评一切“名相”,人就无忧了
2.“美”“丑”都不是绝对的
3.您与下属互相敬畏,才是取胜之道
4.“工作现场有神明”
5.什么样的领导者会活得坦然,且成就很大
6.做一件事的发心不同,结果会差异很大
7.只关注别人缺点的管理者无法取得成就
8.生活目的性极强的人幸福吗
9.做事不计回报,世界会让您活得更好

内容摘要
迷茫痛苦时,您一定想过生命的本质到底是什么?为什么生活中有这么多的纠结与不如意?为什么我们苦苦追寻,但最终总会发现,时间消耗殆尽,而我们仍一无所获?不是这个世界有问题,也不是我们的努力注定付诸东流,而是我们看待问题的方式方法出了问题。让我们看到不到真实的快乐;对回报的执着,影响了我们的初心,让我们无法竭力做好该做的事;对物质无止境的追求,让我们急切地想要更多,幸福感反而越来越低,身体也越来越吃不消……凡此种种,我们都可以从《道德经说什么》里找到解决之道。
知名中医专家、中医诊断学博士罗大伦从中医修养身心的角度,为您逐句逐字解读《道德经》,把其中的智慧总结提炼成通俗易懂的语言,带您读懂、读透《道德经》,结合其中流传千年的智慧,助您解决生活中的常见的各种实际问题。教您把自己的位置放低,把心放空,把名利看轻,把事做成,把身体照顾好。这是一本人人看得懂、用得上的《道德经》经典解读本。

精彩内容
★作者序一个中医学者,为何要讲《道德经》《道德经》是中国最伟大的经典之一,它参与塑造了中国人的性格,它的影响遍及全球。在看欧洲哲学家的著作时,您会发现,他们鲜有不提及《道德经》的。
可是,我作为一个中医学者,为何要讲《道德经》呢?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发现现代人身体的疾病,多数来源于心灵的失调,比如各种“看开”“想不通”“放不下”……这些不良情绪会导致身体气机郁结,气血流动紊乱,最终使身体出现各种问题。此时,单独用药物调整身体,效果不佳。这些问题在现代医学中,叫心身疾病,现在世界医学界公认这是我们健康的大敌。
可是,到底该怎么解开我们心灵的郁结呢?我曾经做过很多探索,最终发现,在我们古老的哲学思想中,有着太多宝贵的智慧可以指导我们的人生,让我们进入更好的精神状态。这里面,最令我感到受益的,就是伟大的《道德经》了。 因此,我用了一年半的时间,每天免费为大家讲解一小段《道德经》,在我的公众号“大伦书院”和喜马拉雅FM(网络电台)播出,结果受到了大家的广泛欢迎。我的公众号连载播出《道德经》讲解时,每天会有一万多人收听,现在喜马拉雅FM的总播放量也已达四千多万次。最让人开心的是,很多网友反映,他们听完我的讲解以后,心中不再纠结,原来看不开的,现在都能看开了;身体上的疾病,居然也都逐渐消失了!
这样的留言越来越多,令我非常开心。这说明心身疾病——从心灵和身体两个方面下手是正确的。
因为我一直在一些商学院讲授中国传统文化的课程,因此会把《道德经》的思想和管理工作结合起来分享给大家。在每一句的解读中,我都力图从身体健康和工作事业两个角度来分析。
在和大家分享《道德经》的过程中,我对老子的思想进行了重新解读,其中最主要的观点是,老子并不是消极避世思想的代表人物,他恰恰是在告诉我们,如何用“出世”的状态,做好“入世”的事;如何放下包袱,轻装前进,从而把事情做得更好。老子讲《道德经》的出发点是讲管理法则,讲领导者如何真正带领团队走向成功与幸福。其实,这个法则是世间通用的,我们可以用它来指导生活,也可以用来养生。
需要说明的是,我对于《道德经》的讲解可能和一些常规的讲法有所不同。但是没有关系,无论哪种讲解,只要能启发人心,就是有用的。就像一座大山,从不同的角度看去,一定会有不同的观感,而这也正是大山的伟大之处吧。
最后,我要认真感谢出版同仁给我的巨大帮助,感 谢在我讲解的过程中一直支持、鼓励我的听众朋友!“大道至简”,希望我们都能在《道德经》思想的启发下,走向幸福人生。
★按照道去做,人生更少碰壁,更有成就“道,可道也,非恒道也”这句话,大部分人会认为第二个“道”字是说的意思,讲的是道如果可以用来讲解的话,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道了。
但是,我有不一样的理解。我是从“道,可道也,非恒道也。名,可名也,非恒名也”这一整段话的角度来考量的。
“名,可名也”里第二个“名”是第一个“名”的名词动用,意思是名称、称谓如果可以被用来命名、称呼的话,那么它就不是永恒的名了。古人写文章,是非常讲究工整的,前面的“道,可道也”和后面的“名,可名也”是对应的,那么“道,可道也”的第二个“道”,也应该是第一个“道”的名词动用。
所以,我认为第二个“道”解释为说不大合适。道路的“道”名词动用,就是走的意思,解释为道是可以用来遵照执行的更合适。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接触得到道。人生不过百年,怎么过都是过,但如果您知道有道的存在了,知道这里面的秘密和游戏规则,然后按照道的规则去做,人生岂不是更顺畅,更少碰壁,更加从容,更有成就吗?道不是用来说的,而是用来做的。所以我们要知道,道是可以遵循的,大家一起去学习,同时在领悟道的基础上,让道走入我们的生活,您会发现人生与以前真的不同了。
★别实际需要的不多,想要的太多“是以圣人之治也,虚其心,实其腹。”这句话的意思是,“有道”的领导者治理一个系统,会让被领导者心空,肚子饱。有人说,这不是愚民政策吗?
其实老子用心和腹做对比,讲的都是一件事。心和眼睛代表的都是欲望,欲望永远是无穷的;腹代表生活所需的根本的东西,肚子吃饱了就不会有更多的欲望了。
举个例子,您说这牛肉做得好吃,吃一碗可以;给您十碗,您能吃下去吗?不可能。因为肚子自己清楚,吃饱了,再吃就撑死了。但是心却截然不同,有十万元,想一百万;有一百万,想一个亿。住一个单间的,想三室一厅;住三室一厅的,想别墅;住别墅的,想有十套别墅……所以,“虚其心,实其腹”的真正含义是,让被领导者尽量减少欲望,生活达到温饱,能吃好、喝好、睡好,就可以了,但是欲望要尽量减少一些。
很多学者说,这是老子在愚民。其实我觉得没这么简单。我分析这句话,其实是对每一个人好。这么说吧,在我们每一个人的人生中,把握好到底什么是需要的、什么是多余的,是一件非常需要智慧去考量的事情。
我觉得,每个人发展事业到了一定年纪,比如中年之后,都要想的问题是:我自己身体的能量和我未来要成就事业的愿景到底能不能相吻合?其实,很多人在这个时候身体日渐衰退,比如上五楼气都喘不上来,每天晚上失眠,吃完饭肚子就胀,然后血压高了、血脂高了,身体出现了种种衰老的征兆,等等。
而在这种情况下,他们的事业可能却越做越好,欲望开始膨胀,想着,我现在一年能挣几百万了,明年的目标是做到一个亿,争取再过几年做到全国第一!很多人会为了这种欲望拼命做事。您身体的健康越来越走下坡路,欲望却越来越大,好多人在这个时候忘记了两者的平衡,结果出问题了。
其实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知道自己的能量还有多少。如果我们能够做减法,能够学会保有与自己现在的身体能量相匹配的事业,就是一种智慧。事业随缘去做,赶上机会了,公司的结构优化了,可能会做得更好;如果您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了,可能事业会做得更大。这就要平衡自己的心和腹的关系。
所以老子讲的“虚其心,实其腹”,并不是愚民,而是告诉大家一种平衡的智慧。如果理解了这个道理,对您的生活和工作一定会有启发的。
★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忘掉形名之分去“为”老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是效仿天之道来推演圣人之道,即领导者的法则。领导者的无为到底是什么概念,这是我讲《道德经》的核心。领导者的无为是什么都不做吗?天之道分明为万物去运作,去推动运行。您说道做没做?道一直在做。而且是为万物做。那它对自己怎么样呢?对它自己则是无为的,不争取任何名誉、地位等。
所以无为是对自己的。我们通过这种推演了解到,无为是不要为争取自己的名誉、地位、金钱、欲望等去刻意作为,要放下自己的欲望,尽量不要为自己去捞取名利,忘掉形名之分。但是对众生要怎么样?要“有为”。这才是无为的真正含义。
很多注解《道德经》的人把无为解释成了什么都不做,还有的解释成不妄为。什么是不妄为?妄的边际在哪儿?我们也搞不清楚。所以,我说这都是不完整的。另外,历朝历代把无为都给讲偏了。
这么一个可爱的、热爱老百姓的、积极有作为的人,却被解释成了一个消极避世的人,我觉得这对老子来说是不公平的。
天之道只制定规则,然后万物按照规则去运作,它不去过分干预,只是按规则去运行。这叫什么?“不言之教”。老子主张领导者在管理的时候,要尽量跳脱出来,不要受自己意念的驱动,而是制定规则让您管理的系统自己运行。
明白这个道理,对您的管理会起到极大的作用。
★人为什么会生病,跟患得患失有关“少私而寡欲”的意思是,我们要尽量减少自己的私心,减少自己的欲望,这样才能够顺利地进行工作、生活。这是老子对我们的要求。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少私而寡欲”?
从健康的角度来讲,中医认为内伤有七情:喜、怒、忧、 思、悲、恐、惊。这七情是正常人都会有的情绪,但不能过分,一过分就会伤害我们的身体,导致气血紊乱。比如过喜则气散,过怒则气丧,过忧则气聚,过思则气结,过悲则气消,过恐则气下,过惊则气乱。七情太过还会伤及五脏,过喜伤心,过怒伤肝,悲忧伤肺,忧思伤脾,恐伤肾,惊伤胆。
实际上,七情全都是因为过分在乎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而产生的。喜、怒、忧、思、悲、恐、惊这七情,都跟对自己的利益患得患失相关。如果您不患得患失,您的“七情”就不会那么过分,就不会伤害自己的五脏,您的气血就会平和很多,相应的,疾病也会少很多。这是从健康的角度来理解“少私而寡欲”中的“私”。
★正因为不去争,所以您会赢“夫唯不争,故无尤。”这话的意思是,因为您不去为自己争夺利益,所以您不会犯错误。“尤”字的意思是特殊,奇特,超出一般范畴。比如,一个女孩子长得像天仙一样,就叫尤物。而尤当名词讲是过失的意思,“无尤”就是没有过失。
为什么您不为自己争就会没有过失呢?这里老子讲了一个非常深刻的管理学法则,就是您在做领导的时候,管理的是大家的事;但是在为大家服务的时候,您想到了自己的利益,开 始在做事的时候暗中做手脚,为自己去争取利益,这样就会犯错误,行为就会有偏差。
在反腐的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一个奇特的现象,很多落马的官员都是特别有领导才能的。他们本来可以做一个非常好的领导者,不断成长,造福百姓。但是他们有私心,慢慢地开始在工作中为自己捞取利益,最后走上腐败的道路,这就是为自己争了。如果您不为自己争,您会不断地向上走,造福的人也越多,这是多好的事。可是有的人就是放不下这点儿私心,最后出问题了。
我们普通人如果懂得了这些道理,在生活中,就会成为一个特别受欢迎的人。 ★追求虚名,势必让自己的人生走向负面古代汉语特别讲究,每一个字都各有所指。“音声之相和”的意思是,没有单个的“音”就没有组合成的“声”,所以它们是互相依托而存在的。意指,每个事物都是因为有其他事物的支撑而存在,不可能独立存在。
先后之相随,恒也。”这句话的意思是,前边和后边也是相比较、相跟随,放到一起而产生的,这种状态是永恒的。您说您跑步快,跑一百米用了十几秒,可是人家不到十秒就跑下来了,您说谁快啊?当然是人家快。所以相比较的事物出现了,您就不叫快了。那您说不到十秒就快吗?跟猎豹比起来,这个速度就太慢了。所以,有比较才有高下和先后,如果把参照物拿掉,就没有这个标签了。
老子为什么要来回讲这个道理呢?这是大有深意的,他一直在做铺垫,告诉大家不要追求这些名相,要忘记它,因为它是相对出现的。您自以为沾沾自喜的标签,就永恒存在吗?老子告诉我们,世界上所有我们追求的名誉、大家对您的称赞,都是一种暂时的标签,如果我们追求这种虚名的话,就会丧失智慧,走向负面。
★把挫折当作夸奖一样去珍惜,您就有所成了生活中,我们都希望被夸奖,讨厌被批评,讨厌碰到挫折,但是按照老子的这种思想,您应该把挫折当作宝贵的东西,当作夸奖一样去珍惜。这样您就进步了,就能有所成了。
人面对挫折有三种态度:忍受,更加消极,看清全局跳出来。大多数人是前面两种,只有智者是第三种,他们能看出为什么会有挫折。
为什么会有挫折呢?因为您肯定有缺陷、短板,所以才会遇到挫折,没有无缘无故出现的挫折。比如,您凭空摔了一个跟头,要想想为什么会摔跟头。是自己的眼睛没注意地面,还是穿的鞋不合脚,等等,一定是有问题的。如果这回摔完跟头,您总结了经验,以后您就能避免再摔跟头。
所以结论是:第一,挫折不是无缘无故出现的,是您有短板;第二,如果在挫折中学会反省并以此提升自己,您以后的挫折能少很多,甚至可能因此躲过大灾。 《论语》里曾子讲“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要多次反省自己。那么,每天的多次反省是想自己的优点吗?绝对不是,是要找自己的缺点,找自己哪个地方做得不够好。这样的人会不断把小毛病、小挫折一点点剔除掉,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怎么面对挫折、面对侮辱,这是个态度问题。
您会发现,越是拥抱挫折的人,提升得越快,境界越高。一直都躲避挫折的人,指不定哪天一个大跟头就会让他掉进沟里,倒更大的霉。所以聪明的人都会拥抱挫折。
★人要刻意给自己留出“无”来人生的积淀阶段非常关键,积淀得越久,酿的酒越香,您最后做的事可能越精彩。所以,您看人生阶段也是这样,“有”和“无”是相伴相生的。
我的人生也经历过这样的过程。我曾经连续十年没有旅游过,只是从沈阳到了北京。这十年里,我的“旅游”就是,拿本书上公共汽车,看两眼书,再看看外边的风景,思考一下,坐到终点再坐回来,这就算旅游了。这段时光,我基本就是在家看书,一直学,慢慢觉得自己有心得了。
十年过后,我讲中医,就有内容可讲了,讲得比较精彩。如果没有这段时光,我一直在忙碌,恐怕我就没有那么多东西可讲了。所以,我觉得人要刻意给自己留出“空”来,留出“无”来,比如某段时间休息一下,放慢工作节奏,去思考,去阅读,等等,这是非常重要的。
现在很多人没有时间阅读,看的都是微信文章,好多都是心灵鸡汤或者段子。其实,我觉得拿一本好书认真看一下,是受益无穷的。我记得特别清楚,有一天我到一家咖啡厅吃早餐。这家咖啡厅里有好多书,我随手拿起一本来,一看就入迷了。我一早晨就看这本书,看完以后受到的启发非常大。您说这值不值得?太值得了!如果我一定要把时间填满,吃完饭赶紧走,可能就没有这种收获了。
所以,给自己刻意留出点儿“空”来,是让人生有意义的一种方式,这是一种妙药、一种智慧。我们只有懂得这种智慧,在一段时间内停一下,思考思考,沉淀沉淀,再往前走,才能有进步。否则,一直急于赶路,低质量地赶到八十岁,到整个“游戏”结束,那就太可惜了。
什么样的人会经常进步呢?能做到“吾日三省吾身”的人;不是一直赶路,而是停下来思考一下路径对不对的人,更容易进步。我个人没别的优点,就是喜欢“吾日三省吾身”,每天要多次反思这个路径对不对。我读书的时候,有一门课叫科研方法,就是告诉我们要经常反思科研路径,找到提高效率的方法;把方法研究好了,做事会事半功倍——这是最让我受益的。
★私心少了,成就才能多作为领导者,为自己管理的团队成员考虑,把自己的利益、地位和名誉放到最后,结果大家认为您是最好的人,把您推举到前边做大家的领导,这就叫“退其身而身先”。
这是老子讲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领导者法则,这个法则贯穿《道德经》全篇。老子反复强调这个原理,是因为人总有想获取利益的私心。一旦自己成为领导,资源多了,客户都来奉承,所有员工都对他唯命是从,他就会为自己捞取。“捞取”,就是不当得利,不恰当地获取。如果他把自己的利益放到了整个公司所有员工的前边,那么他做事就会产生偏差。比如他把合作单位的采购事宜安排给自己亲属的公司,这样就等于钱是自己赚了,等等,各种各样的手段都使出来了——亲属给公司的就是最好的东西吗?不一定,甚至可能会偷工减料或者出现假冒伪劣产品等。
所以,慢慢地,公司经营就会出问题。大家还会推举他做领导吗?不会了。但凡有机会,大家就会让他下台。而那种把自己利益放到后边,全心为大家考虑,竭尽全力为公司全体员工的利益努力奋斗的人会怎么样呢?大家会推举他做领导,认可他是真正的好领导。这就是老子讲的“圣人退其身而身先”的原则。
★默默帮助别人,才是境界高在生活和工作中的方方面面,如果您懂得《道德经》讲的天之道——“予善天”,像天一样去给予,不抱有贪图任何回报的念头,无声无息地去帮助别人,这样的人就是好人,是一个境界高的人。
我小时候家里非常穷,能吃上一次肉都觉得特别幸福。当时我家住在大学的集体宿舍,两家共用一个厨房。一起做饭的时候,我家把菜炖上就回屋了。对面那家条件比我家好一些,有的时候会做肉。做饭的时候,他们看到我家锅里没有肉,就会偷偷地夹几块肉放到我家的锅里,从来都不说什么。然后我们盛菜时,看见锅里的肉的时候,那种感动,到今天我都铭记在心,这就叫“予善天”。这就是“大道在民间”的体现。
在大学里,学生消费要刷卡。有的大学设置了一个警戒线,当学生一个月花钱少于一定值的时候,比如他每天只买一个馒头吃,一个月只花二十元,这时学校系统马上“报警”,意味着这名学生是贫困学生。学校系统会自动往学生的卡里汇钱。我看到这条新闻时就觉得这个学校的领导是懂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