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实践的艺术9787522202501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
26.27
5.3折
¥
49.8
全新
库存7件
作者(法)奥斯卡·柏尼菲
出版社华夏
ISBN9787522202501
出版时间2022-10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49.8元
货号31618683
上书时间2024-07-27
商品详情
- 品相描述:全新
- 商品描述
-
作者简介
第一章哲学的问题1.哲学的本质近年来哲学领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新教学法,民众一股脑儿地热衷于哲学,书店的畅销书里也不乏哲学相关的著作,这些一再激发我们去思索哲学的本质,或许也引导我们去回应这种质疑:当下对哲学的追求逐渐大众化,这合理吗? 哲学这门学问是否必然要基于博学,基于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思考?或者哲学是否必须要基于一种行为方式,基于空谈或批判性分析?这些观点随处可见,呈现许多特殊的含义和可能性,都引导我们以一种特定的(源自偏见或片面的立场)和主观的方式对这个问题做出判断:哲学是什么? 许多理论家可能以身犯险,明确而严格地决定哲学的本质、意义和价值,谴责在他们看来弥漫着意识形态病毒和毒药一般的各种观念,甚至预言哲学要么缺席,要么光荣存在或者黯然死亡。
当然,如果哲学领域并不禁止“选边站”(用“先验理论”1分析的激进派对此绝不陌生),让我们扪心自问,是否那著名的问题化原则2,即哲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用于要求那些权威的教授或理论家吗? 在什么情况下,一个论述才可以算是哲学论述? 是当思考成为其自身对象的时候吗?还是论述必须使用“抽象化”的技巧,从平铺直叙转为阐释说明,从“迷思”走向“理性”时才算数? 然而这本身不就是一个矛盾和对立么?因为这代表我们预设“理性”本身并不属于“迷思”领域,而且“迷思”也不属于“理性”。
一段论述是因为“分析”或“概念化”才成为哲学论述吗? 还是因为从一段生命“经验”,升华为对自身经验的“反思”才能称为哲学论述?
论述必须本身已经被思考清楚,而且内容说得相当明确,才能算哲学?还是这段话必须要能够鼓励读者思考,字里行间带有隐含的思想才能算哲学? 虽然我们承认,在以上所有的矛盾和对立中,这些条件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哲学论述是要通过仔细推敲过的文字,来觉察一个人的自我存在吗? 哲学论述是要体现出研究哲学基本问题的基础的形而上学、研究“存在”本身的本体论或批判性思考吗? 哲学论述是某种思维的再现,还是某种系统的阐释? 一个哲学论述是否合格,应该取决于反思的对象,还是思维方式? 哲学论述应当带有道德色彩,还是应当涵括探讨知识本质、起源和范围的认识论1的主张? 如果一段论述全都是在辩论与说服他人,那么哲学的艺术是否沦为话术?如果不是,就定义来说,任何宗教教义都可以是哲学的一个门派吗? 是否任何一种文化都能够阐述出哲学的真谛? 哲学是神圣权威的永恒注解吗? 一个时代的哲学是否带有该时代的色彩? 一个地区的哲学是否带有该地区的色彩?
或者,尽管哲学具有多种形态与面貌,但其实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们应将古希腊哲学的奇迹视为卓越的典范吗?或者我们应将它仅仅视为一个历史与文化的特例? 哲学是“人类天性”的内化吗? 而“人类天性”这个哲学概念,是哲学思考的结果,还是伪造的产物? 我们应在所谓“通俗的哲学”和“高贵的哲学”、“经验的哲学”和“科学的哲学”、“自然的哲学”和“人工的哲学”之间划出一条分界线吗?许多这样的疑问企图划出哲学活动的界线,却又无法摆脱越界的可能性。
如果哲学本身并没有包含这种分界的企图,说不定我们应尽力促成元哲学(meta-philosophy)的出现,这是哲学思考的根源,也为哲学练习提供了综合条件。
让我们现在来思考一个问题,想象有两个极端:其中一端是聪明且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们认同古代哲学家的历史地位,认为哲学是一种人类体制、一门关于人类思想的学问,在深奥的概念中产生思考性的著作;另外一端则是哲学的“清盘人”,只相信科学的确定性语言、逻辑和事实的准确性,或是不注重理论而注重实践,尽管他们也吹嘘自己在进行哲思。他们的想法已经超越哲学,视哲学为一个简明好用的工具箱,一张包含概念、问题与程序的全景图,甚至是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这样的看法当然或多或少偏向于技术性,但却可让我们免于落入教条式思考的陷阱。毕竟,这是伟大的体系哲学家一直想要做的事,他们也自称无视威权或教义而只信赖理性。无疑地,这个立场其实也带有哲学实践的精神。 本书赌上一把,在无数永恒的尝试之中,希望再次向读者阐明我心目中哲学的真义。如同其他作者,我们不可能完全不带偏见,也不需要为了避免偏见而因噎废食。
在书的一开始就让读者明白本书的用意总
目录
第一章
哲学的问题
1. 哲学的本质
近年来哲学领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新教学法,民众一股脑儿地热衷于哲学,书店的畅销书里也不乏哲学相关的著作,这些一再激发我们去思索哲学的本质,或许也引导我们去回应这种质疑:当下对哲学的追求逐渐大众化,这合理吗?
哲学这门学问是否必然要基于博学,基于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思考?或者哲学是否必须要基于一种行为方式,基于空谈或批判性分析?这些观点随处可见,呈现许多特殊的含义和可能性,都引导我们以一种特定的(源自偏见或片面的立场)和主观的方式对这个问题做出判断:哲学是什么?
许多理论家可能以身犯险,明确而严格地决定哲学的本质、意义和价值,谴责在他们看来弥漫着意识形态病毒和毒药一般的各种观念,甚至预言哲学要么缺席,要么光荣存在或者黯然死亡。
当然,如果哲学领域并不禁止“选边站”(用“先验理论”1 分析的激进派对此绝不陌生),让我们扪心自问,是否那著名的问题化原则2 ,即哲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用于要求那些权威的教授或理论家吗?
在什么情况下,一个论述才可以算是哲学论述?
是当思考成为其自身对象的时候吗?还是论述必须使用“抽象化”的技巧,从平铺直叙转为阐释说明,从“迷思”走向“理性”时才算数?
然而这本身不就是一个矛盾和对立么?因为这代表我们预设“理性”本身并不属于“迷思”领域,而且“迷思”也不属于“理性”。
一段论述是因为“分析”或“概念化”才成为哲学论述吗? 还是因为从一段生命“经验”,升华为对自身经验的“反思”才能称为哲学论述?
论述必须本身已经被思考清楚,而且内容说得相当明确,才能算哲学?还是这段话必须要能够鼓励读者思考,字里行间带有隐含的思想才能算哲学?
虽然我们承认,在以上所有的矛盾和对立中,这些条件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哲学论述是要通过仔细推敲过的文字,来觉察一个人的自我存在吗?
哲学论述是要体现出研究哲学基本问题的基础的形而上学、研究“存在”本身的本体论或批判性思考吗?
哲学论述是某种思维的再现,还是某种系统的阐释?
一个哲学论述是否合格,应该取决于反思的对象,还是思维方式?
哲学论述应当带有道德色彩,还是应当涵括探讨知识本质、起源和范围的认识论1 的主张?
如果一段论述全都是在辩论与说服他人,那么哲学的艺术是否沦为话术?如果不是,就定义来说,任何宗教教义都可以是哲学的一个门派吗?
是否任何一种文化都能够阐述出哲学的真谛?
哲学是神圣权威的永恒注解吗?
一个时代的哲学是否带有该时代的色彩?
一个地区的哲学是否带有该地区的色彩?
或者,尽管哲学具有多种形态与面貌,但其实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们应将古希腊哲学的奇迹视为卓越的典范吗?或者我们应将它仅仅视为一个历史与文化的特例?
哲学是“人类天性”的内化吗?
而“人类天性”这个哲学概念,是哲学思考的结果,还是伪造的产物?
我们应在所谓“通俗的哲学”和“高贵的哲学”、“经验的哲学”和 “科学的哲学”、“自然的哲学”和“人工的哲学”之间划出一条分界线吗?许多这样的疑问企图划出哲学活动的界线, 却又无法摆脱越界的可能性。
如果哲学本身并没有包含这种分界的企图,说不定我们应尽力促成元哲学(meta-philosophy)的出现,这是哲学思考的根源,也为哲学练习提供了综合条件。
让我们现在来思考一个问题,想象有两个极端:其中一端是聪明且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们认同古代哲学家的历史地位, 认为哲学是一种人类体制、一门关于人类思想的学问,在深奥的概念中产生思考性的著作;另外一端则是哲学的“清盘人”,只相信科学的确定性语言、逻辑和事实的准确性,或是不注重理论而注重实践,尽管他们也吹嘘自己在进行哲思。他们的想法已经超越哲学,视哲学为一个简明好用的工具箱,一张包含概念、问题与程序的全景图,甚至是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这样的看法当然或多或少偏向于技术性,但却可让我们免于落入教条式思考的陷阱。毕竟,这是伟大的体系哲学家一直想要做的事,他们也自称无视威权或教义而只信赖理性。无疑地,这个立场其实也带有哲学实践的精神。
本书赌上一把,在无数永恒的尝试之中,希望再次向读者阐明我心目中哲学的真义。如同其他作者,我们不可能完全不带偏见,也不需要为了避免偏见而因噎废食。
在书的一开始就让读者明白本书的用意总是好的:本书的重点就是想将哲学当作一种实践。
至于哲学的真义是什么,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哲学又意味着什么,或许我们无法从天狼星或任何一个宇宙星辰的特定角度,来提出某种绝对的观点,或是去决定“哲学”这个历史久远的名词该有什么意义,但我们仍能借由这本书尽力澄清哲学领域内的种种议题。
内容摘要
第一章哲学的问题1.哲学的本质近年来哲学领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新教学法,民众一股脑儿地热衷于哲学,书店的畅销书里也不乏哲学相关的著作,这些一再激发我们去思索哲学的本质,或许也引导我们去回应这种质疑:当下对哲学的追求逐渐大众化,这合理吗? 哲学这门学问是否必然要基于博学,基于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思考?或者哲学是否必须要基于一种行为方式,基于空谈或批判性分析?这些观点随处可见,呈现许多特殊的含义和可能性,都引导我们以一种特定的(源自偏见或片面的立场)和主观的方式对这个问题做出判断:哲学是什么? 许多理论家可能以身犯险,明确而严格地决定哲学的本质、意义和价值,谴责在他们看来弥漫着意识形态病毒和毒药一般的各种观念,甚至预言哲学要么缺席,要么光荣存在或者黯然死亡。
当然,如果哲学领域并不禁止“选边站”(用“先验理论”1分析的激进派对此绝不陌生),让我们扪心自问,是否那著名的问题化原则2,即哲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用于要求那些权威的教授或理论家吗? 在什么情况下,一个论述才可以算是哲学论述? 是当思考成为其自身对象的时候吗?还是论述必须使用“抽象化”的技巧,从平铺直叙转为阐释说明,从“迷思”走向“理性”时才算数? 然而这本身不就是一个矛盾和对立么?因为这代表我们预设“理性”本身并不属于“迷思”领域,而且“迷思”也不属于“理性”。
一段论述是因为“分析”或“概念化”才成为哲学论述吗? 还是因为从一段生命“经验”,升华为对自身经验的“反思”才能称为哲学论述?
论述必须本身已经被思考清楚,而且内容说得相当明确,才能算哲学?还是这段话必须要能够鼓励读者思考,字里行间带有隐含的思想才能算哲学? 虽然我们承认,在以上所有的矛盾和对立中,这些条件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哲学论述是要通过仔细推敲过的文字,来觉察一个人的自我存在吗? 哲学论述是要体现出研究哲学基本问题的基础的形而上学、研究“存在”本身的本体论或批判性思考吗? 哲学论述是某种思维的再现,还是某种系统的阐释? 一个哲学论述是否合格,应该取决于反思的对象,还是思维方式? 哲学论述应当带有道德色彩,还是应当涵括探讨知识本质、起源和范围的认识论1的主张? 如果一段论述全都是在辩论与说服他人,那么哲学的艺术是否沦为话术?如果不是,就定义来说,任何宗教教义都可以是哲学的一个门派吗? 是否任何一种文化都能够阐述出哲学的真谛? 哲学是神圣权威的永恒注解吗? 一个时代的哲学是否带有该时代的色彩? 一个地区的哲学是否带有该地区的色彩?
或者,尽管哲学具有多种形态与面貌,但其实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们应将古希腊哲学的奇迹视为卓越的典范吗?或者我们应将它仅仅视为一个历史与文化的特例? 哲学是“人类天性”的内化吗? 而“人类天性”这个哲学概念,是哲学思考的结果,还是伪造的产物? 我们应在所谓“通俗的哲学”和“高贵的哲学”、“经验的哲学”和“科学的哲学”、“自然的哲学”和“人工的哲学”之间划出一条分界线吗?许多这样的疑问企图划出哲学活动的界线,却又无法摆脱越界的可能性。
如果哲学本身并没有包含这种分界的企图,说不定我们应尽力促成元哲学(meta-philosophy)的出现,这是哲学思考的根源,也为哲学练习提供了综合条件。
让我们现在来思考一个问题,想象有两个极端:其中一端是聪明且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们认同古代哲学家的历史地位,认为哲学是一种人类体制、一门关于人类思想的学问,在深奥的概念中产生思考性的著作;另外一端则是哲学的“清盘人”,只相信科学的确定性语言、逻辑和事实的准确性,或是不注重理论而注重实践,尽管他们也吹嘘自己在进行哲思。他们的想法已经超越哲学,视哲学为一个简明好用的工具箱,一张包含概念、问题与程序的全景图,甚至是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这样的看法当然或多或少偏向于技术性,但却可让我们免于落入教条式思考的陷阱。毕竟,这是伟大的体系哲学家一直想要做的事,他们也自称无视威权或教义而只信赖理性。无疑地,这个立场其实也带有哲学实践的精神。 本书赌上一把,在无数永恒的尝试之中,希望再次向读者阐明我心目中哲学的真义。如同其他作者,我们不可能完全不带偏见,也不需要为了避免偏见而因噎废食。
在书的一开始就让读者明白本书的用意总是好的:本书的重点就是想将哲学当作一种实践。
至于哲学的真义是什么,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哲学又意味着什么,或许我们无法从天狼星或任何一个宇宙星辰的特定角度,来提出某种绝对的观点,或是去决定“哲学”这个历史久远的名词该有什么意义,但我们仍能借由这本书尽力澄清哲学领域内的种种议题。
精彩内容
第一章哲学的问题1.哲学的本质近年来哲学领域出现了各式各样的新教学法,民众一股脑儿地热衷于哲学,书店的畅销书里也不乏哲学相关的著作,这些一再激发我们去思索哲学的本质,或许也引导我们去回应这种质疑:当下对哲学的追求逐渐大众化,这合理吗? 哲学这门学问是否必然要基于博学,基于对世界和人生的整体思考?或者哲学是否必须要基于一种行为方式,基于空谈或批判性分析?这些观点随处可见,呈现许多特殊的含义和可能性,都引导我们以一种特定的(源自偏见或片面的立场)和主观的方式对这个问题做出判断:哲学是什么? 许多理论家可能以身犯险,明确而严格地决定哲学的本质、意义和价值,谴责在他们看来弥漫着意识形态病毒和毒药一般的各种观念,甚至预言哲学要么缺席,要么光荣存在或者黯然死亡。
当然,如果哲学领域并不禁止“选边站”(用“先验理论”1分析的激进派对此绝不陌生),让我们扪心自问,是否那著名的问题化原则2,即哲学老师对学生的要求,不能用于要求那些权威的教授或理论家吗? 在什么情况下,一个论述才可以算是哲学论述? 是当思考成为其自身对象的时候吗?还是论述必须使用“抽象化”的技巧,从平铺直叙转为阐释说明,从“迷思”走向“理性”时才算数? 然而这本身不就是一个矛盾和对立么?因为这代表我们预设“理性”本身并不属于“迷思”领域,而且“迷思”也不属于“理性”。
一段论述是因为“分析”或“概念化”才成为哲学论述吗? 还是因为从一段生命“经验”,升华为对自身经验的“反思”才能称为哲学论述?
论述必须本身已经被思考清楚,而且内容说得相当明确,才能算哲学?还是这段话必须要能够鼓励读者思考,字里行间带有隐含的思想才能算哲学? 虽然我们承认,在以上所有的矛盾和对立中,这些条件并不是互相排斥的。
哲学论述是要通过仔细推敲过的文字,来觉察一个人的自我存在吗? 哲学论述是要体现出研究哲学基本问题的基础的形而上学、研究“存在”本身的本体论或批判性思考吗? 哲学论述是某种思维的再现,还是某种系统的阐释? 一个哲学论述是否合格,应该取决于反思的对象,还是思维方式? 哲学论述应当带有道德色彩,还是应当涵括探讨知识本质、起源和范围的认识论1的主张? 如果一段论述全都是在辩论与说服他人,那么哲学的艺术是否沦为话术?如果不是,就定义来说,任何宗教教义都可以是哲学的一个门派吗? 是否任何一种文化都能够阐述出哲学的真谛? 哲学是神圣权威的永恒注解吗? 一个时代的哲学是否带有该时代的色彩? 一个地区的哲学是否带有该地区的色彩?
或者,尽管哲学具有多种形态与面貌,但其实是整个人类的共同追求? 我们应将古希腊哲学的奇迹视为卓越的典范吗?或者我们应将它仅仅视为一个历史与文化的特例? 哲学是“人类天性”的内化吗? 而“人类天性”这个哲学概念,是哲学思考的结果,还是伪造的产物? 我们应在所谓“通俗的哲学”和“高贵的哲学”、“经验的哲学”和“科学的哲学”、“自然的哲学”和“人工的哲学”之间划出一条分界线吗?许多这样的疑问企图划出哲学活动的界线,却又无法摆脱越界的可能性。
如果哲学本身并没有包含这种分界的企图,说不定我们应尽力促成元哲学(meta-philosophy)的出现,这是哲学思考的根源,也为哲学练习提供了综合条件。
让我们现在来思考一个问题,想象有两个极端:其中一端是聪明且知识渊博的学者,他们认同古代哲学家的历史地位,认为哲学是一种人类体制、一门关于人类思想的学问,在深奥的概念中产生思考性的著作;另外一端则是哲学的“清盘人”,只相信科学的确定性语言、逻辑和事实的准确性,或是不注重理论而注重实践,尽管他们也吹嘘自己在进行哲思。他们的想法已经超越哲学,视哲学为一个简明好用的工具箱,一张包含概念、问题与程序的全景图,甚至是达成某种目的的手段。这样的看法当然或多或少偏向于技术性,但却可让我们免于落入教条式思考的陷阱。毕竟,这是伟大的体系哲学家一直想要做的事,他们也自称无视威权或教义而只信赖理性。无疑地,这个立场其实也带有哲学实践的精神。 本书赌上一把,在无数永恒的尝试之中,希望再次向读者阐明我心目中哲学的真义。如同其他作者,我们不可能完全不带偏见,也不需要为了避免偏见而因噎废食。
在书的一开始就让读者明白本书的用意总是好的:本书的重点就是想将哲学当作一种实践。
至于哲学的真义是什么,作为一种人类活动,哲学又意味着什么,或许我们无法从天狼星或任何一个宇宙星辰的特定角度,来提出某种绝对的观点,或是去决定“哲学”这个历史久远的名词该有什么意义,但我们仍能借由这本书尽力澄清哲学领域内的种种议题。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