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上海(已逝的时光)/老城影像丛书9787562483915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老上海(已逝的时光)/老城影像丛书9787562483915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8.16 5.7折 4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亮

出版社重庆大学

ISBN9787562483915

出版时间2014-08

装帧其他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货号2993915

上书时间2024-07-27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1955年生,现居上海。当代文学艺术评论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主要活动于文学批评领域,九十年代后开始将目光转移至当代视觉艺术,其间始终保持着对城市和当代文化的关注。自称城市漫游者、思想鼹鼠和游击队员,行踪不定,凭兴趣写作,点到为止,无恋栈之意。三十多年来,时写时辍,已出版的主要著作有:《文学的选择》、《批评的发现》、《画室中的画家》、《艺术家和友人的对话》、《秋天的独白》、《思想的季节》、《与陌生人同在》、《闲聊时代》、《艺术在上海》、《往事与梦想》、《我的罗陀斯——上海七十年代》、《夭折的记忆》、《此时此刻——吴亮谈话录》等;以及城市系列作品:《城市笔记》、《城市伊甸园——漫游者的行踪》、《老上海——已逝的时光》、《没有名字的城市》等。现任《上海文化》主编。

目录
已逝的时光(代序)
第一章  观览与迷思
  支离的旧城图像
  只有照片才是贮存一切细节的仓库
  城市是一只大沙盘
  俯瞰上海
  背时
  寻常事物和摄影
  停滞和缓慢
  事过“镜”迁的趣味
  比现实更持久的是照片
第二章  往昔的皮影
  肖像照
  在照片里梦游,并为之添油加酱
  乘坐独轮车的丝厂女工
  名人的行迹
  西式婚礼
  搭乘电车的女人
  电台脂粉女郎
  无声
  满满的人群
  表情
  槛外人
  饥民
  赌博
  小摊贩
  丰满的女性
  四舞女
  从前的人打麻将
  聚会场面:看热闹
第三章  照片为人世瞬间留痕
  空与有
  他乡是故乡
  不署名的摄影师
  许多这样的房子
  沙逊大厦和老年爵士乐队
  布景
  居家内景
  神秘的别墅
  图片上的旧马路
  药铺和酱园
  银色汽车
  公用电话亭
  盛宣怀的算盘
  报业
第四章  留有体温的城
  老字号
  形同陌路
  兰心戏院
  片场和舞台
  教堂
  纸糊的牌楼:老戏院
  当铺
  地图上的咖啡店
  电影院的挑唆
  适合当代
  过时的旁注
  歧义
  进步·时尚
  拆除
  遭水淹的街道
第五章  通过印象之门
  摄影·革命·文件
  反复引用的照片
  抵制的民众
  “世上的人生又过了一刻”
上海大事记

内容摘要
 《老上海(已逝的时光)》是老城市系列中的一
本。作为一本地域文化类读物,本书以随笔的形式图文并茂地讲述了老上海在历史、文化、经济等层面,作为国际大都市给中国带来的影响。作为一个老上海人,作者吴亮并未平铺直叙对于老上海的所见所闻,而是从旁观者的角度解读老上海,带着思考和评论审视上海百年间的变迁。他的视角深入到了老上海的街头巷尾,寻觅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并结合鲜活、
生动的老照片,给我们展示了一个业已泛黄却有生命力的上海滩。

精彩内容
 肖像照一幅清末名妓的肖像照,曾锁在档案柜里,埋没多年,终于适逢怀旧年代而重见天日,被印人史料图集,又几经转载,广为流布,差不多成为本城家喻户晓的一张脸。那种深闺藏不住的光彩,羞答答、火辣辣、忧怨而沉沦的美丽容颜,竟然已作古百年!
“名妓”,这个语词无疑是一诱饵,挑逗人们去想象,撩起青楼的窗帘。找出一大堆资料,民国、晚清甚至直追明末。《沪城备考》云:沪上校书玉烟慧甚,善行酒,凡饮席必来典觞,且能使意之所属,曲为照顾,令不苦饮。另《蘅华馆日记》称:四牌楼双福小舍,有巧珠录事,容色颇可,宛转随人,为此中翘楚。“校书”、“录事”,称呼甚为文雅。“善行酒”、“曲为照顾”、“宛转随人”,真个勾人魂
魄。《墨余录》说:西城一带,曲巷幽深,妓家鳞次。其时,本城尚未成为十里洋场,娼业繁荣实属国粹。此后上海开
埠,妓家迁入租界,盛况空前,四马路,会乐里,夜夜温柔乡,醉宿酒池肉林,一派末世奇观。普罗革命勃兴,政权易手,驱洋人出境,夺官僚资产,娼业废除,妓女改行,斗转星移,弹指五十年。今日阅此老照片,呀,佳人已逝,空留影像在人间。
名妓,就这样把我们引出照片,去历史的“曲巷幽深”之处作一番似是而非的漫游。诱饵后面,是一只知识的鱼钩,它会把你扔进一只竹篓。
为何不停留在肖像照的表情、发型和服饰的细节
上,不从那迷蒙的眼神、含蓄地紧抿的嘴和聪慧的额头,去寻找遐想呢?因为照片中的女人已被博学者注明了身份,这就规定了我们的联想方向。可恶的注解只会禁锢我们的头脑。单一的专业兴趣,仅仅奉献给我们一些考据的片段。
尽管确凿,却无关痛痒。
但是照片是无辜的,它不能自决其命运的归属。
由于照片总是在纪实的意义上被人们传看,真实性的追究(新闻照片)和历史考据(旧照片),就成了两把主要的钥匙。
所以观览一幅肖像照(而不是传看),最好不去阅读旁边的注释文字,宁可无知,也不要半通。我们常在自然界中发现美,莫可名状的云、花朵或者鸟翼在天空中划过的弧线,无关气象学、植物学和仿生学。正像一张漂亮多姿的脸,它本身即为视觉的诱饵,而无需另有文字充作诱饵,去喧宾夺主。没有人确切知道“蒙娜丽莎”的身份,这对我们的观览,在谜一样微笑前的惊讶,似乎不起任何作用。
只因为它是一幅名画,不是一幅用来说明历史的照片。如
此不同的态度,对于后者,实有点不公。
在照片里梦游,并为之添油加酱人不仅可以两次跨入同一条河,而且可以有更多次。
“一切皆流”,那句令人绝望的箴言诞生在没有摄影的时代。
自从世间有了摄影,时间就能够被锁定,被逆转。
重返一张照片,就是重返一段消逝了的时间,这真是对人的莫大安慰。无论何时何地,一张照片的出现,都如同复萌的情爱,把人带进往昔,已逝的韶华、敏感
、炽热,记忆战胜了遗忘,想象力逐渐活跃——而身边的时间,反而停止不前了。
在个人往日生活的碎片中梦游,乃人们打发光阴之常事(无聊一刻,收拾旧物时,年迈以后),它使人们打败胆怯与恐惧,重获继续生活的勇气。既然过去的生活能栩栩如生地浮现在一张照片中,让人再度身临其境,那么现有的一切,阳光、欢乐、良宵、萍聚,也可以在未来岁月里得到重现。
当然,最好留下一张照片。照片是回忆的物质基础,它会纠正细节、地点、人名的偏差,它是生命之舟的一
条刻痕,根据它的位置,人们得以在河中捞起遗失多年的往事之剑。
重返过去的日子,一如回到失去的乐园,它是可信的。
梦游,它自身便是一个真实的体验。而照片不仅意味它曾经如此这般地“有过”,还意味着此后的每一次观览,都是“有过”的延展。因为观览,照片就成为存在的先驱:它在我们此刻存在的前面发生,仅凭这一点,它也就不容怀疑地耸立在我们的前面。
那是指一张我们虽非亲历,却依然相信它存在于我们前面的照片。因为生在不同时代,或处在两个各无往
来的地域,一张照片所摄入的人与事,于我们完全是一种“异
类场景”,但是它一样能引发一次梦游。梦游通常不是个人生活往事的拷贝或变形,它来自广泛得多的间接经验。
比如百年前一座城镇(城门口的集市、熙熙攘攘的贩夫走卒、店铺幌子迎风招展),像儿时的皮影戏一直缠绕我们;又如六十年前一次圣诞舞会(乐队、名媛淑女、华尔兹,一边站立的侍者、电灯光照得舞厅雪亮),居然成为我们艺术白日梦中的一个经典触媒。
如果没有照片,生活会腐烂消亡。自从世间有了照片,我们就可以返回到一种不再存在的生活之中梦游,甚至为它添油加酱。
P59-67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