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铁血甲午用文物还原甲午海战真相
  • 铁血甲午用文物还原甲午海战真相
  • 铁血甲午用文物还原甲午海战真相
  • 铁血甲午用文物还原甲午海战真相
  • 铁血甲午用文物还原甲午海战真相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铁血甲午用文物还原甲午海战真相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6.42 4.6折 79 全新

库存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马俊杰

出版社文津

ISBN9787805549057

出版时间2024-10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9元

货号32101369

上书时间2024-06-26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马骏杰,1961年生,山东胶州人,马骏杰,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首席研究员,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教授,原海军航空大学教授,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审专家,全军优秀教师。长期从事中日甲午战争史、中国海军史、中国海洋文化史的教学与研究。先后主持“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出版专著《甲午!甲午!》《郑和下西洋》《走近林则徐》《海上传奇——中华海洋文明发展通史》等,在《抗日战争研究》《历史档案》《军事历史研究》等发表论文40余篇。

目录
第一章  北洋海军的“定海神针”——“定远”舰
  第一节  “定远”舰的建造
  第二节  第二节 “定远”舰参与国际事务
  第三节  第三节 “定远”舰与黄海海战
  第四节  第四节 “定远”舰与威海卫保卫战
  第五节  第五节 日本盗捞“定远”舰遗物
  第六节  第六节 “定远”舰沉没遗址调查
  第七节  第七节 “定远”舰出水文物
第二章  视死如归的北洋海军军魂——“致远”舰
  第一节  “致远”舰的建造
  第二节  “致远”舰与黄海海战
  第三节  “致远”舰沉没遗址调查
  第四节  “致远”舰出水文物
第三章  以一敌四的战将——“经远”舰
  第一节  “经远”舰的建造
  第二节  “经远”舰与黄海海战
  第三节  “经远”舰沉没遗址调查
  第四节  “经远”舰出水文物
第四章  坚守威海卫的最后旗舰——“靖远”舰
  第一节  “靖远”舰与黄海海战
  第二节  “靖远”舰与威海卫保卫战
  第三节  “靖远”舰沉没遗址调查
  第四节  “靖远”舰铁锚的回归
  第五节  “靖远”舰出水文物
第五章  战至最后时刻的勇者——“来远”舰
  第一节  “来远”舰与黄海海战
  第二节  “来远”舰与威海卫保卫战
  第三节  “来远”舰沉没遗址调查
  第四节  “来远”舰出水文物
第六章  命运多舛的孤影——“济远”舰
  第一节  “济远”舰的建造
  第二节  “济远”舰与丰岛海战
  第三节  “济远”舰与黄海海战
  第四节  “济远”舰沉没遗址调查
  第五节  “济远”舰出水文物
第七章  北洋海军的其他军舰
  第一节  “镇远”舰
  第二节  “超勇”和“扬威”舰
  第三节  “平远”舰
  第四节  “威远”“康济”“敏捷”练船
  第五节  “镇”字号炮舰
  第六节  “广”字号巡洋舰
第八章  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及其影响
  第一节  中国甲午战败的原因
  第二节  甲午战争的影响
  第三节  甲午战争对中国国家安全的警示
结语
后记

内容摘要
本书用大量的北洋海军沉舰文物图片、通俗生动的语言全面讲述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洋海军沉舰遗址出水文物的出水过程、保存状况、隐含信息,以及北洋海军军舰的建造和服役过程,特别论述了出水文物所
代表的装备技术水平和对海战的影响程度,从而帮助读者认清甲午海战的历史真相,正确看待中国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和教训。同时,书中还对中国甲午战败对中国乃至世界的影响等做了精彩解读。书中以大量鲜为人知的细节从另一个全新角度为读者打开一扇透视甲午海战的窗户,以形成对甲午海战的正确认识。作者在全面掌握文字和实物资料的基础上,吸收最新研究成果,真实还原了甲午年波澜壮阔的中日海上对决,书中呈现的大量珍贵出水文物,直观反映了海战细节,值得阅读和回味。

精彩内容
第一节 “定远”舰的建造清政府从欧洲订购新式军舰,肇始于日本侵台事件。在这次事件中,清政府以付出50万两白银的代价,换取日本从台湾撤军。这极大刺激了清廷,于是,一场被称为“海防议”的大讨论迅即展开。大讨论的结果是清廷做出设南洋、北洋大臣,拟
建设“三洋水师”(三洋即北洋、中洋、南洋)的决定。
该决定还指出,鉴于目前饷力不充足,先创设北洋海军一军,等财力渐充,就一化三。随后,北洋海军建设开
始起步。
要建设海军,舰船是必不可少的装备。自洋务运动兴起以来,虽然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人在各地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但当时中国的造船技术要达到创建一支近代化海军的水平却是难以做到的。为此,北洋大臣李鸿章决定一劳永逸,从欧洲购买舰船。可是,李鸿章并不了解世界海军舰船发展的状况,他采纳清朝海关总税务司、英国人赫德的建议,从英国购买了一批被称作“蚊子船”的小型炮舰c当这些炮舰开到中国后,李鸿章才发现这批炮舰仅可用于防守港口,不能出海浪战,根本不能满足建设北洋海军的要求。1880年,李鸿章又从英国订购了“超勇”和“扬威”两艘巡洋舰,北洋海军总算拥有了新式军舰。
19世纪是西方海军称霸大洋的时代,按照当时世界海军发展水平衡量,不装备铁甲舰,依然不能建成海军劲旅,李鸿章又开始琢磨购买铁甲舰。那么订购什么样的铁甲舰最合适呢?曾在英国皇家海军舰队实习过的“镇北”炮舰管带刘步蟾提出,有3种铁甲舰可以选择:一种叫“海口铁甲舰”,一种叫“洋面铁甲舰”,一种叫“铁甲冲船”。李鸿章对此毫无研究,只能写信给驻德公使李凤苞(图1-1),让他在欧洲详细考察一下。李凤苞经过考察,给李鸿章做了详细汇报。他在信中说,关于铁甲舰不能截然分类,中国使用“八角台式”铁甲舰最
为合适,这种铁甲舰专门用于进攻和防守海口,不能在大洋上进行海战,从英国来华的铁甲舰也并非用于洋面作战的军舰,这种铁甲舰实际上就是刘步蟾所说的“海口铁甲舰”。对于李凤苞的解释,李鸿章不以为然,他认为,既然能够开来中国,岂有不能出洋交战之理!中国购买铁甲舰,原本为抵御日本和西洋各同人侵中国,这种铁甲舰与日本和西洋各国军舰势均力敌,最为相宜,于是决定订购两艘“海口铁甲舰”。实际上,李鸿章的判断是正确的,当时西方的铁甲舰并没有严格的分类,更没有关于铁甲舰优劣的定论,因为铁甲舰根本就没有经过大规模海战的检验。
从建造质量来说,李鸿章订购的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铁甲舰。
关于派谁前往欧洲订购铁甲舰是李鸿章思考的另一
个重要问题。南洋大臣沈葆桢建议,如果由清政府派人前往订购,恐怕要费很多周折,必然会浪费精力和经费,不如和以前一样,仍然委托英国人赫德和金登干在英国觅购。这一建议遭到李鸿章反对,李鸿章认为,赫德素来反对中国购买铁甲舰,而最近朝廷又刚刚否定了他想总揽中国海防大权的提议,在这个节骨眼上委托他购买铁甲舰,不合时宜。更何况赫德这个人狡狠难制,不敢事事都让他来做。最终,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同意让李鸿章确定前往欧洲购舰的人员。
1880年,李鸿章委派驻德国公使李凤苞和驻德国使馆二等参赞徐建寅(图1-2)负责办理购舰事宜。他们奉命后,兢兢业业,不辞辛劳,考察了英、法、德等国的海军基地和造船厂,汇集各国新式铁甲舰图样,仔细研究,取长补短。对于舰体转动是否灵捷、冲击碰撞是否勇猛得力、浮力是否宽裕、炮位是否适宜、隔堵保护是否周密、引水导气是否流
通等重要问题,无不精益求
精。经过考察,他们博采众长,选定德国铁甲舰为母型,吸收英国铁甲舰的某些优点,在德国伏尔铿造船厂订造了两艘铁甲舰,徐建寅称它们是“当今遍地球第一等铁甲船”,李鸿章将它们命名为“定远”和“镇远”。中国海军由此开始迈人铁甲舰时代。
P2-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