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故事里的中国历史--清朝故事
  • 故事里的中国历史--清朝故事
  • 故事里的中国历史--清朝故事
  • 故事里的中国历史--清朝故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故事里的中国历史--清朝故事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9.27 4.8折 39.8 全新

库存5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林力平|责编:赵晓星//孙瑶|绘画:冯戈//高国飞

出版社吉林出版集团

ISBN9787573128621

出版时间2023-0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9.8元

货号31816879

上书时间2024-06-16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林力平,1954年出生于北京,林汉达长孙,中国文联评论家协会理事,民进中央文化艺术文员会委员。从小受爷爷的熏陶,喜爱中国历史文化,著有《童年的梦》《悲剧的审美与演绎——评京剧“伏生”》等文章,论文《昆舞艺术的成因与审美特征》荣获中国文联第七届全国文艺理论评论奖;曾审校修订《林汉达讲中国历史故事》系列丛书,新著《故事里的中国历史》系列丛书,2023年由吉林出版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出版。

目录
第一章  福临登基
第二章  收复台湾
第三章  智擒鳌拜
第四章  平定三藩
第五章  沙俄进犯
第六章  征葛尔丹
第七章  大儒顾炎武
第八章  撰写『聊斋』
第九章  文字狱案
第十章  雍正改革
第十一章  板桥先生
第十二章  观弈道人
第十三章  红学溯源
第十四章  乾隆南巡
第十五章  随园先生
第十六章  贪官和珅
第十七章  虎门销烟
第十八章  鸦片战争
第十九章  国中之国
第二十章  金田起义
第二十一章  英法入侵
第二十二章  太平天国
第二十三章  垂帘听政
第二十四章  傀儡皇帝
第二十五章  收复新疆
第二十六章  中法之战
第二十七章  洋务运动
第二十八章  实业救国
第二十九章  甲午战争
第三十章  马关条约
第三十一章  强占新界
第三十二章  物竞天择
第三十三章  公车上书
第三十四章  百日维新
第三十五章  戌戌变法
第三十六章  义和团运动
第三十七章  铁路之父
第三十八章  恢复中华
第三十九章  铁窗同仁
第四十章  甲辰风云
第四十一章  鉴湖女侠
第四十二章  黄花岗祭
第四十三章  末代皇帝

内容摘要
《清朝故事》是“故事里的中国历史”系列之一,由我国著名教育家、历史学家林汉达先生的长孙林力平先生所著。本书记录了从清军入关直至清朝灭亡这段时期重要的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走向鼎盛,在此期间,中国的传统社会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综合国力强盛。鸦片战争后清朝遭列强入侵,进行了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等近代化的探索和改革。辛亥革命后,清帝溥仪逊位,清朝从此结束。

精彩内容
清太宗皇太极取得了松锦大战的胜利后,雄心勃勃地打算挥师南下,可他却于1643年八月在盛京(今辽宁省沈阳市)的清宁宫暴毙了。皇太极死得突然,没来得及指定继承人,他的弟弟睿亲王多尔衮与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成为最有实力的皇位争夺者。两人各自手握重兵,憋着劲儿都想继承皇位。权衡起来,由皇太极掌控的正黄和镶黄两旗的皇亲,都支持皇子豪格继位。豪格凭借自己是先帝的长子,除了统领正蓝旗之外,还获得在旗的大多贵族的支持多尔衮这边仅有两个兄弟,阿济格和多铎,三人掌管正白和镶白两旗,有一定的势力。乍看二人角逐皇位,豪格明显占据上风。 此时,在这场皇位争夺战中,一位重要人物登场了。她就是皇太极生前的妃子、顺治帝的生母——庄妃。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生于1613年,是蒙古科尔沁部贝勒寨桑(为汉语“宰相”的音译)的女儿。她就是后来的孝庄文皇后。在她两岁的时候,皇太极就娶了她的姑姑做嫡福晋(清朝皇室宗亲的嫡妻),也就是后来的孝端文皇后。1625年,只有十二岁的布木布泰在哥哥吴克善的护送下,来到了后金,嫁给了比她大二十一岁的姑父皇太极为侧福晋(清朝亲王、郡王的侧室夫人)。九年后,布木布泰的姐姐——二十六岁的海兰珠也嫁给了皇太极。
1636年,在沈阳称帝的皇太极分封了五宫后妃。其中嫡福晋为清宁宫皇后;布木布泰为盛京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的姐姐即是关雎宫宸妃。皇后没有儿子,宸妃的儿子夭折,宸妃也随后病故,只有庄妃生了儿子福临,母凭子贵她的地位也随之提高。 皇太极暴毙后,皇位争夺战一触即发,庄妃担心这些小叔大侄为了争夺帝位,剑拔弩张,血染朝廷,这么闹下去,大清基业将毁于一旦。她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来到睿王府,直截了当地对多尔衮说:“此次来只为与你商议储君一事。按功劳地位,虽说你比起有勇无谋的豪格更有资格继位,但他是先帝的长子,绝不会善罢甘休。再说三朝元老礼亲王代善(努尔哈赤的二子)和郑亲王济尔哈朗(努尔哈赤的侄子)可都是跟豪格一伙的,一旦对抗起来,你恐怕不占优势啊。”多尔衮觉得庄妃说得有理,可还是不太服气,就想探探她的口风:“庄妃所言极是,可我戎马征战十七年,先皇也曾有过立我的意思,不知庄妃怎么看?”庄妃心平气和地说:“大清帝业是两代先皇打下的,你虽是豪格的十四叔,却比他年轻有为,战功显赫。我担心若你叔侄为皇位兵戎相见,该如何是好呢?为此,我想了个万全之策。”多尔衮一听,原来豪格在庄妃心里已经落了下风,现在她又当面肯定自己的功绩,心里舒服了不少,于是语气舒缓地说:“愿闻其详。”庄妃说道:“我儿福临,虽说是个六岁幼童,不妨让他来继承皇位,由你睿亲王作为摄政王辅佐幼帝,全权负责朝政与军政大事,届时诸亲王及贝勒就不好再反对了,你看如何?”多尔衮见庄妃分析得鞭辟入里,不但避免了朝廷内讧,还能让自己掌权,虽说名义上是摄政,实则大权独揽。于是决定听从庄妃的建议,尽全力辅佐福临登基。 此后,庄妃又争取到了皇后和诸贝勒的支持,以保证自己的儿子在继位时能够太太平平。皇太极驾崩后的第五天,崇政殿内举行了议政王大臣会议,讨论拥立新帝的事。果然,当一些亲王、贝勒开始支持久经沙场的多尔衮成为新帝时,另一边有两个亲王站了出来,一致拥立皇太极的长子、三十四岁的豪格登上皇位。他们正是日前庄妃提到的两位元老——掌管正红旗的礼亲王代善和掌管镶蓝旗的郑亲王济尔哈朗。这样一来,多尔衮他们三兄弟要与其他几个亲王相抗衡,明显处于劣势。
P1-3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