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贸易的冲突:美国贸易政策200年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贸易的冲突:美国贸易政策200年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25.86 7.5折 16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道格拉斯?欧文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04655

出版时间2019-07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68元

货号30650154

上书时间2024-06-14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1.中美贸易摩擦使“贸易的冲突”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
2如果你想了解美国贸易政策的制定过程,了解党派之争、利益集团之争、思想观念之争,以及这些斗争对美国内外政策的影响,请阅读此书。
3.《贸易的冲突》《贸易的真相》《全球贸易和国家利益冲突》贸易三部曲让你了解中美贸易摩擦的真相和未来。

目录
“比较译丛”序
引言
第一篇 税收
  第一章 争取独立的斗争,1763—1789年
  第二章 新国家的贸易政策,1789—1815年
  第三章 地区间冲突与危机,1816—1833年
  第四章 关税和平与南北战争,1833—1865年
第二篇 限制
  第五章 关税改革的滑铁卢,1865—1890年
  第六章 根深蒂固的贸易保护主义,1890—1912年
  第七章 政策逆转和偏移,1912—1928年
  第八章 《霍利—斯穆特关税法案》和大萧条,1928—1932年
第三篇 互惠
  第九章 新政与互惠贸易协定,1932—1943年
  第十章 建立多边贸易体系,1943—1950年
  第十一章 新秩序与新压力,1950—1979年
  第十二章 贸易冲击和应对,1979—1992年
  第十三章 从全球化到极化,1992—2017年
结语
致谢
注释
缩略语
参考文献

内容摘要
 本书借助经济学家思考经济政策制定过程的政治经济学框架,结合地理因素,勾勒出美国贸易政策的经济和政治地理学模型,阐释了经济利益纷争和政治冲突如何塑造了美国250多年来的贸易政策。
作者将美国的贸易历史划分为三个阶段:从独立战争到内战,从内战到大萧条,从大萧条至今。这三个阶段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美国的贸易政策分歧十分之大,但在每个阶段,分歧各方的立场都表现得极其稳定,因而贸易政策有相当强的连续性。其根源就在于美国产业的地理分布特征,以及与之相关的政治地理特征都相当稳定。只有当产业的地理分布或者贸易构成发生变化,地区经济利益随之发生变化时,国会对贸易政策的投票格局才会改变。
全书不仅运用翔实的史料,如国会会议记录中各党派代表的发言、政治人物的私人通信、当时的媒体报道和评论等,生动地再现了各个历史阶段关于贸易政策制定过程及其间的政治斗争,还借助美国各政府部门和相关研究机构收集的大量历史数据,历史学家、政治学家和经济学家的研究文献等,深入分析了政治争斗中那些似是而非观点背后的真实逻辑,澄清了政策制定者、企业和公众对贸易政策和经济结果之间因果关系的误读。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特朗普政府鼓吹并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之际,本书的宏大历史视角不仅能帮助我们了解当前的局势是否真正有别于过去,还可以使我们看清美国如何来到当今的全球化时代,又将去向何方。

精彩内容
 在美国走向独立和建国的关键时期,对于对外贸易的管理在一些重大事件中产生了重要影响。尽管英国与北美13个殖民地的冲突最终是为了争夺政治权力和主权,许多具体分歧则源自英国对殖民地贸易实施的限制和税收。由于殖民地居民在英国议会缺乏政治代表影响这些政策,他们只能利用自己可以掌握的武器施加经济压力,包括抵制英国产品。不过在成功获得独立后,美国人发现与大英帝国之外开展贸易非常困难。这些问题由于《邦联条例》(ArticlesofConfederation)导致的弱势联邦政府而加剧,该条例不允许国会制定全国性贸易政策或者对进口征
税来增加政府收入。贸易政策面临的这些困难成为推动召开1787年制宪会议的关键因素。贸易与美洲殖民地自英国人于1607年在詹姆斯敦建立第一个北美殖民地后的一个多世纪里,新大陆定居者始终严重依赖对外贸易。贸易对新到殖民地居民的生活福利必不可少,给他们提供了服装和毛毯、钉子和火枪、烹饪设备和金属制品,以及其他不能在本地生产的工具和材料等。如果没有这些进口物资,殖民地人民的生活水平可能会严重下降,许多人或许就不会定居下来。正如麦克卡斯克与梅纳德所说(McCuskerandMenard,1985,第7l页):“海外贸易不只使殖民地生活变得舒适,更是使之成为可能的原因。”与英国的海外贸易是北美殖民地经济生活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尽管两地隔着大西洋,相距约3000英里”之遥。在整个17—18世纪,殖民地居民一直出口经济作物(如烟
草和大米)与丰富的本地特产(如鱼类和木材),换取从英国进口的制造品。贸易条件,即出口产品价格与进口产品价格的相对关系,是殖民地经济福利水平的一个关键决定因素。例如,烟草价格由于欧洲的需求增加而上涨,可以让殖民地居民换取更多的进口制造品。而出口产品价格下跌则不但使欧洲的进口产品变得更为昂贵,还会让殖民地的农业收入减少,经济前景趋于黯淡。因此,出口产品与进口产品的价格波动对殖民地经济增长和福利状况具有深刻的影响。
到18世纪早期,新大陆的丰富资源加上与海外的贸易让殖民地居民得以享受较高的生活水平。用购买力水平调整英国和北美殖民地的价格差异后,殖民地的实际人均收入在1700—1774年至少比英国高出50%。这使得欧洲移民源源不断地涌向美洲,殖民地的规模和经济重要性与日俱增。到1770年,英国所属的北美13个殖民地的人口已达210万,大多数住在沿海。相比之下,当时的英国本土人口也刚超过700万。在经济产出方面,殖民地经济在1774年约达到英国的l/3。因此到18世纪后期,北美已经不再是世界经济中弱小而无足轻重的角色了。
这些殖民地的主要经济活动是农产品种植和家庭手工业生产。大约85%的劳动力从事农业,一部分种植出口作物,大多数还是为本地消费而生产。虽然殖民地总体上还属于农村和农业社会,但几乎所有当地居民都以某种方式与更大的世界市场发生着联系。无论他们是在新英格兰饲养牲畜,在宾夕法尼亚种植小麦和玉米,在弗吉尼亚种植烟草,还是在南卡罗来纳种植水稻,殖民地居民都不是为本地的自给自足而劳作,除非因为特殊的具体条件所限(主要是与市场的距离)。
P29-30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