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管新征程
  • 资管新征程
  • 资管新征程
  • 资管新征程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资管新征程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9.34 7.6折 78 全新

库存57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吴晓灵 邓寰乐

出版社中信

ISBN9787521763089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78元

货号31996651

上书时间2024-06-07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中国人民银行前副行长。中国金融学会执行副会长,中国金融会计学会名誉会长,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学术总顾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理事长、研究员兼职教授、博导。第十一、十二届全国人大财经委副主任委员。 1994年获孙冶方经济科学奖,2004年、2005年被华尔街日报评为“全球最值得关注的50位商界女性”,2006年、2007年被福布斯评为“全球最有影响力的100位女性”,2009年入选“影响新中国60年经济建设的100位经济学家”,2011年获“CCTV中国经济年度人物”奖。长期从事货币政策、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的实践和理论研究,著有《银行信用管理与货币供应》《银行与企业债务重组问题研究》等,在期刊杂志上发表过多篇关于财政金融、货币政策、金融市场、普惠金融、金融法律等相关论文和文章。在全国人大工作期间参与推动《证券投资基金法》、《证券法》等重要法律法规的修订工作。? 10余年监管工作经验。2002—2013年在中国证监会工作,涉足会计监管、证券公司风险处置、IPO财务核查等诸多领域;2013—2018年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任法律部总监;目前基金行业从业。毕业于清华大学、伦敦商学院。《资管大时代》合著。

目录
序 言

第一篇 总论篇
一、对资管新规实施情况的综合评估
二、资产管理业务面临的新挑战
三、资产管理业务风险与问题的成因
四、对资产管理业务的展望与建议

第二篇 成果评估篇
一、资管新规出台的背景
二、资管新规出台后的实施效果
三、资管新规面临的新挑战

第三章 法规篇
一、当前两大监管条线资产管理业务开展情况
二、资产管理业务各环节监管政策情况

第四章 资产配置与投资篇
一、当前各类资产管理业务的资产配置情况
三、资产配置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四、资产配置业务问题的成因
五、对推动资产配置与投资业务的建议

第五章 风险评估篇
一、当前资产管理业务风险情况
二、资产管理业务面临的主要风险
三、对财富管理市场风险外溢的分析
四、对推动财富管理市场风险问题的建议

第六章 销售篇
一、当前销售端的问题与建议
二、当前投资者端的问题与建议

第七章 托管篇
一、当前基金托管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二、基金托管行业问题的成因
三、对推动基金托管行业的建议

第八章 投顾篇
一、当前投顾行业面临的问题与建议
二、投顾行业信息披露的问题与改进
三、投顾行业产品评价的问题与改进
四、信息披露和产品评价补充指标的设计建议

第九章 境外经验借鉴篇
一、境外资管业发展与立法实践的经验借鉴
二、英国公募资产管理产品的统一监管模式 284
三、美国银行信托业务的机构监管模式 290

内容摘要
2018年4月27日各部委联合发布资管新规。2022年资管新规过渡期结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2023年资管新规5周年。5年来既取得了一些成就,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因此需要对资管新规的实施情况进行总体复盘,及时总结经验,发现新问题,解决问题。
当前金融监管改革正在有序推进。资管业务是影响中国金融体系健康稳定的战略性问题,对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及经济社会全局的重要作用。如何在资管新规全面实施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制度改革,从治理资产管理业务风险转向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业务功能,成为影响中国金融体系健康稳定发展、关系中国金融体系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走向的战略性问题。
该书围绕“如何充分发挥资管业务功能,促进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这一主题,并围并围绕资管新规的成果、法规、资产配置与投资、风险、销售、托管、投顾、境外借鉴等八个主题,以资管新规的全面实施为切入点,兼顾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对资管新规的实施情况进行综合的评估和总结,探究中国资管行业的潜在风险和深层次问题,并在深入分析问题成因的基础上,提出对资管新规的修订建议,以促进中国资管业务健康发展,对中国资管的未来发展进行前瞻性的展望。
该书的突出价值在于,对资管新规提出了前瞻性修订建议,这是当前监管部门、市场机构、专家学者的共识,具有较好的前瞻性和指导价值。该书既有助于金融政策制定者、监管者、资管从业者深化对中国资管市场的认识,也有助于投资者把握趋势、抓住投融资机遇,更有助于推动中国资管行业高质量发展,更好地统筹发展和安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能够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更好地增加居民财富、促进共同富裕。

精彩内容
2018年4月27日,按照2017年第五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的要求,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和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发布《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2022年,资管新规的过渡期结束,进入全面实施阶段。自资管新规实施5年多来,潜藏在资产管理业务的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隐患被“精准拆弹”,资产管理业务开始回归本源,资产管理行业从无序扩张走向有序发展,管理的资产规模超百万亿元,成为仅次于银行信贷业务的第二大金融业态,在中国金融体系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越发突出。
现代金融体系包含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和市场主导的直接融资。在银行主导的间接融资中,投融资活动通过货币的产生和流通过程完成;在市场主导的直接融资中,投融资活动通过创制和交易证券完成。两者的功能各有侧重,各有所长。与间接融资相比,直接融资最为突出的特色是可以通过权益资本的方式支持风险收益特征偏离均值的创新性生产活动,从而能够有效扩大全社会合意融资规模及其覆盖的风险谱系,支持经济活动突破和拓展边界,不断提高生产力和生产效率,提升全社会的财富总量。通过国际比较发现,资本市场的发展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呈现正相关关系。提高直接融资特别是权益性融资的比重,是建设现代化金融体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促进共同富裕的普遍规律。
作为直接融资的重要组成部分,资产管理业务一手托两端:一端联结财富所有者,吸收并汇聚资金;另一端通过资本市场联结实体经济,资金通过股票、债券、股权、债权、衍生品等各类金融工具投向企业。资产管理业务的目标和任务就是要发现财富所有者的需求,根据其自身条件(生命周期、收益目标、风险偏好等),为其实现最大投资回报。功能健全的资产管理业务不仅能够加强投资决策的专业度,提高资本市场定价效率,增加投资收益,而且可以提高储蓄向投资转换的比例,扩大资本市场资金供给规模。
按照功能和服务对象,资产管理业务可以进一步分为以下两类。一是资管产品的管理业务。资产管理产品通过汇聚资金扩大投资规模,由专业的资产管理机构负责投资管理,能够提高投资效率,降低交易成本,实现分散投资,降低非系统性风险。二是服务财富所有者的投资顾问业务。投资顾问业务既包括为客户提供投资规划和建议,帮助客户形成投资决策,也包括接受客户委托,代客户决策进行投资管理。投资顾问的投资咨询和资产管理范围包括股票、债券和资产管理产品等各类证券以及其他可投资的资产类别。充分发挥资产管理业务的功能必须实现资产管理产品供给和投资顾问服务双轮驱动、双向赋能。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