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昆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昆曲/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3.58 5.4折 62 全新

库存10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郑雷|主编:王文章

出版社文化艺术

ISBN9787503952760

出版时间2012-06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2元

货号2403814

上书时间2024-05-3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导语摘要
 昆曲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剧种之一。它在艺术、文学、历史方面都有无可替代的价值,是现存戏曲剧种中历史最久、最能体现民族戏剧特色、影响最为深远的一个剧种。
那么,昆曲究竟在哪些地方体现出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的历史状况、文学样式、艺术风貌、文化内涵是怎样的?作为历史文化遗产,它在当代的生存现状又如何?所有这一切都值得每一个热爱民族文化的人去加以关注。探源溯本,一切还需从古老的宋元南戏说起……郑雷编著的《昆曲》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一,是着重反映昆曲的基本面貌、表现形态、美学或工艺上的主要特点、历史,以及目前有代表性的主要传人,同时也简要介绍了当地政府为继承与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所做的工作和未来的计划。

目录
引言 那一场风花雪月的事
第一章 风之卷:中国昆曲的历史行程
  第一节 柳絮池塘淡淡风:昆曲的起源与形成
  第二节 东方风来满眼春:明清昆曲的发展兴盛
  第三节 昨夜西风凋碧树:清代后期昆曲的衰落与分化
  第四节 长风破浪会有时:由没落到重振的近现代昆曲
第二章 花之卷:中国昆曲的文学世界
  第一节 不知近水花先发:明代昆曲的前期创作
  第二节 千树万树梨花开:明代昆曲全盛时期的创作
  第三节 歌尽桃花扇底风:《长生殿》《桃花扇》与清代昆曲创作
  第四节 春在溪头荠菜花:近现代昆曲创作
第三章 雪之卷:中国昆曲的艺术风神
  第一节 闻道仙郎歌白雪:昆曲音乐与演唱
  第二节 飘然回雪舞风轻:昆曲演员与舞台演出体制
  第三节 乱雪繁花千万重:昆曲舞台美术
  第四节 高韵最宜题雪赞:昆曲艺术理论
第四章 月之卷:中国昆曲的文化意蕴
  第一节 春花秋月何时了:昆曲与精英文化
  第二节 月圓花好一般春:昆曲与民间文化
  第三节 清歌一曲月如霜:昆曲与戏曲文化
  第四节 何处春江无月明:昆曲与世界文化
参考资料
后记

内容摘要
 郑雷编著的《昆曲》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丛书”之一,是着
重反映昆曲的基本面貌、表现形态、美学或工艺上的主要特点、历史,以及目前有代表性的主要传人,同时也简要介绍了当地政府为继承与保护这一文化遗产所做的工作和未来的计划。
《昆曲》不仅有助于读者认识与接近这些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增强民族文化自豪感,而且必将激励当代人通过这些民族文化遗产的认识与保护,将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与现代社会紧密结合起来,开创中华民族更为灿烂的未来前景。

精彩内容
 叶宪祖,字美度,一字相攸,号六桐、桐柏、槲园居士、紫金道人等,浙江余姚人,生于明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卒于明思宗崇祯十四年(1641)。叶宪祖是明神宗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曾任新会知县、大理寺评事、工部主事等职,因不肯趋附魏忠贤而被削籍。崇祯时复起,出任南京刑部主事等职,后升为四川参政,改授广西按察使,未赴任而告归,居家五年去世。叶宪祖深受沈璟影响,作有《北邙说法》《易水寒》《团花凤》等杂剧及《鸾镜记》《玉麟记》《双修记》等传奇。他流行最广的一部传奇是根据关汉卿杂剧《窦娥冤》改编的《金锁记》,剧写楚州山阳县孀妇蔡婆鲁氏为儿子蔡昌宗聘定秀才窦天章之女瑞云,窦天章托女于蔡家,自往应举。蔡昌宗随表兄出门拜师求学,中途落于黄河之中。蔡婆与瑞云闻讯十分悲痛,瑞云立志在蔡家居孀,蔡婆为她改名窦娥,又将儿子留下的金锁交给她。庸医赛卢医借蔡家钱不还,蔡婆上门讨要,赛卢医竟欲加害。事为路过的无赖张驴儿母子撞见,蔡婆因此逃过灾难。为感谢张驴儿母子,蔡婆同意他们在自己家中借住。张驴儿见色起意,借机调戏窦娥,遭到严拒。为达到霸占窦娥的目的,张驴儿以从蔡家捡得的金锁买通赛卢医,换来砒霜,企图毒死蔡婆。不料阴差阳错,反害了张母。山阳县令胡图不明是非,将窦娥屈打成招,问成死罪。临刑之日,炎夏天降大雪,提刑官认为必有冤枉,命将窦娥带回收监。时窦天章已取得功名,出任两淮廉访使,到山阳审明窦娥冤情,父女相认。蔡昌宗落水后被摄人龙宫,与龙女匹配成婚,三年后缘分已尽,龙女送他到汴京应考。昌宗一举高中状元,衣锦荣归,阖家团聚。有人以为《金锁记》实系袁于令所作,无论作者为谁,剧作在艺术上都是不成功的,它为适应传奇的体制需要而在关汉卿杂剧基础上增加了一些无谓的神怪内容,结果反而削弱了原作的情感力度,使窦娥的悲剧形象变得相对有些模糊。今昆曲舞台上演绎窦娥故事的《私祭》《说穷》《羊肚》《探监》《法场》等出皆出于《金锁记》,其间已加入了一些艺人重新改造的成分。
卜世臣:臣,字孝裔,号蓝水、大荒逋客,浙江秀水人,生于明穆宗隆庆六年(1572),卒于清世祖顺治二年(1645)。他一直是诸生身份,因与沈璟为亲戚,故成为沈氏的人室弟子,师生之间长期保持着密切的关系。卜世臣作有传奇《冬青记》《乞麾记》《双串记》等,这些作品在后来的昆曲演出中并不流行,今大半已亡佚,仅存《冬青记》残本。
沈自晋,字伯明,晚字长康,号西来,晚号鞠通生,江苏吴江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一年(1583),卒于清圣祖康熙四年(1665)。他是沈璟的族侄,弱冠补博士弟子员,明亡后隐居吴山。沈自晋精通音律,曾将沈璟的《南九宫十三调曲谱》增扩为《广辑词隐先生增定南九宫十三调词谱》,又撰有传奇《望湖亭》《翠屏山》《耆英会》等。这些传奇中,以《望湖亭》和《翠屏山》较为流行。《望湖亭》讲述的是淞城书生钱万选误得美妻的喜剧故事。秀才钱万选寓籍淞城,刻苦攻读,应荐到城中富户、表兄颜秀家作馆。颜秀看中洞庭山富家小姐高白英,托青果行的尤少梅为媒,上门求亲。按高家规矩,求亲者要亲自登门以供验看。颜秀容貌不堪,情知见面必遭淘汰,又不甘放弃,遂请钱万选冒名前往相亲。高家纳聘后,万选又代颜秀前往
迎亲,不料为风雪所阻,延误归程,不得已在高家完成花烛。洞房中万选谨守规矩,秋毫无犯,令高小姐百般猜疑,不得其解。迎亲船归,颜秀认为钱万选已就婚高家,不依不饶,当众大闹,结果惊动官府,将错就错,成就了钱、高姻缘。后钱万选得中状元,衣锦还乡,才子佳人欢喜团圆。今昆曲舞台上常演的《照镜》一出主要表现颜秀照镜的滑稽场景,颜秀自以为长相清秀,准备前往相亲,经尤少梅提醒,对镜反复照验,方才承认自己容貌猥琐的事实。全出重点刻画颜秀愚蠢鄙陋的喜剧形象,关目之间充满调侃意味,演来令人忍俊不禁。沈自晋的另一传奇《翠屏山》事本《水浒传》,演述江
湖好汉杨雄、石秀上梁山的故事。金陵石秀人称拚命三郎,因出外闯荡,在蓟州获遇节级杨雄并与之结为兄弟,应邀到杨家帮助料理肉铺生意。杨妻潘巧云不安于室,引诱石秀不成,转与报恩寺阁黎裴如海勾搭成奸。事为石秀
发觉,告知杨雄,相约同往捉奸。杨雄醉归,一时不慎漏出口风。潘巧云反诬石秀存心不良,杨雄不察,竞误信其言。石秀为点醒杨雄,在杨家巷口刀
杀裴如海。杨雄心下大悟,将潘巧云诓至翠屏山,审明真情后杀死,与石秀
共同投奔梁山。剧中《送礼》《反诳》《杀僧》《杀山》等出至今仍是昆曲舞台上常见的折子戏。
范文若,字香令,号吴依荀鸭,别署荀鸭檀郎,松江人,生于明神宗万历十八年(1590),卒于明思宗崇祯十年(1637)。他是万历四十七年(1619)进士,历任山东汶上知县、浙江秀水知县、湖北光化知县、南京兵部主事、南大理寺评事等职,以丁忧去职家居,后为家人刺死。范文若平生
作有传奇《花筵赚》《鸳鸯棒》《梦花酣》等十六种,《花筵赚》据《世说新语》及《晋书》中有关内容敷衍而成,讲述晋代温峤与表妹刘碧玉的姻缘故事;《鸳鸯棒》取材于冯梦龙《古今小说》中的《金玉奴棒打薄情郎》,讲述薛季衡发迹后负心加害患难之妻而受到惩罚的故事;《梦花酣》则讲述北宋时少女谢茜桃借尸还魂,与意中人萧斗南最终结合的故事。范文若在当时声望甚著,但后世昆曲舞台上却已觅不到其作品的影迹。 袁于令,原名晋,字令昭、韫玉,号凫公、箨庵、幔亭仙史等,江苏吴县人,生于明神宗万历二十年(1592),卒于清圣祖康熙十三年(1674)。他原是明代诸生,因事革去学籍,人清后曾任荆州知府等职,清世祖顺治十年(1653)因得罪上司而落职家居,晚年寄寓浙江会稽。袁于令曾师从叶宪祖习曲,因此也成为吴江派的重要作家,平生撰有《西楼记》《金锁记》《鹉鸦裘》《瑞玉记》等传奇多种,其中以《西楼记》成就最高。剧写京畿道御史于鲁之子于叔夜与平康巷西楼名妓穆素徽彼此倾慕,一见锺情,订盟交好。于鲁为使儿子专心读书应考,听信秀才赵祥的谗言,差人赶走穆素徽。
P118-121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