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梁斌散文全集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梁斌散文全集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33.13 5.7折 5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梁斌|

出版社中国青年

ISBN9787515372396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2051577

上书时间2024-05-16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梁斌(1914-1996年),原名梁维周。1927年加入共青团,后考入保定第二师范学校,后来加入了“左翼作家联盟”,开始文学创作。曾任中国作家协会河北分会副主席、河北省文联主席、全国政协委员等。参加中国共产党以后,梁斌创作了《三个布尔什维克的爸爸》《父亲》《千里堤》《抗日人家》《五谷丰登》《爸爸做错了》《血洒卢沟桥》等作品。他的剧本在根据地演出,激励了冀中军民的斗争意识。1953年,梁斌调回河北工作,他把自己的全部精力致力于创作中,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其余时间都在写作,每天写作十几个小时,最后完成了《红旗谱》《播火记》《烽烟图》。

目录
第一辑  青春笔墨
  失败和成功
  读了《如此农村》以后
  春
  从蜂群说到中国社会
  时代中的牺牲者——乡村少女
  “救灾”和“做灾”
  “吃苦”和“耐劳”
  狗
  再谈“狗”
  新麦子面纸
  从叫花子说到土匪
  嗡嘟草堂随笔(二则)
  处世谈
  从“自杀”说到“被杀”
  朋友的悲哀
  朋友
  从中国农村妇女生活论到“健美的女性”
  关于“文学”的杂录
  “十节一”的话——献给被忘却的朋友
  塞北之行
  读卢梭《忏悔录》
  兔子的故事
  塞外
  泪之种种
  “新生力量”与“老生力量”
第二辑  峥嵘岁月
  两走白洋淀
  保定二师“七六”惨案四十七年祭
  在《新武汉报》的日子里
  夜走黑虎岭
  在炮火纷飞的日子里
  我听到党的脚步声
  山东剧院之行
  西出太原
  过路
  “南下”前后
  在直隶新馆的日子
  关于保定“左联”
  保二师——革命的摇篮
第三辑  谈天说地
  致北京
  壮志未酬老不休
  《烽烟图》寻稿纪实
  地方风味在保定
  家乡来客
  天津,我的第二故乡
  且说公园
  我再也不为难了
  饮食的传统艺术
  摆摊的老教师
  摆摊闲话
  新年话家常
  白杨之歌
  在治脚室
  北方昆曲的崎岖道路
  且说卖画
  谈“捧角”
  有感于输液治感冒
  津门鱼味思河豚
第四辑  师友情深
  远千里同志十年祭
  和吴立人同志在一起的日子
  怀念贾振丰同志
  怀念丁浩川老师
  又是一年春草绿
  忆简明同志
  永不消逝的友情
  话黄胄
  绿色的晴光
  友情
  悼丁玲同志
  昂首抵苍穹
  名医王士相
第五辑  东瀛杂记
  和日本读者在一起
  访问日本讲谈社
  在火车上
  日本的“茶道”
  杨柳桥之夜
  晚餐会上
  和翻译家、出版家在一起
  琵琶湖游记
第六辑  序言与后记
  《播火记》后记
  《翻身记事》后记
  《红旗谱》四版后记
  《春朝集》序
  《播火记》再版后记
  话剧《红旗谱》
  《烽烟图》后记
  战争年代冀中剧运回忆录序言
  《金谷集》序
  《梁斌文集》自序
第七辑  我之文学观
  文艺工作者不可放过的历史体验
  我怎样创作了《红旗谱》
  我为什么要写《红旗谱》
  漫谈《红旗谱》的创作
  谈创作准备
  生活·写作·语言
  虚构、幻想和联想
  生活、语言与长篇
  要讲究美
  话说书画
  关于早期的几篇作品
  我写《夜之交流》
  我与图书
  时代·思想·创作
  我的第一篇小说
  谈文学写作
  我在深入生活
  我的文学观
  深入生活和观察生活
  谈谈语言问题
  坚持现实主义
  写一部好书
  民族气魄与民族风格
  我与画
  我和画
《梁斌散文全集》编后记

内容摘要
 《梁斌散文全集》囊括了梁斌在散文创作方面的全部精华,其中收录了晚近发现的梁斌佚作多篇。本书按照“大散文”概念,将梁斌的散文作品划分为“青春笔墨”“谈天说地”“怀念师友”“前言后记”“创作理论”等七辑主题,每辑以时间为线进行编录。本集是目前梁斌在散文创作方面最全面的一次收录,特别是“漫谈《红旗谱》的创作”“《播火记》再版后记”等文章,对于广大读者全面、深刻地了解梁斌作品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点、
作家的创作意图等具有很大帮助。

精彩内容
 第一辑青春笔墨失败和成功
初学走路的小孩,没有不跌的,但是他跌了爬起来还是走,无论他跌了多少次,仍旧要走的,所以走了又跌,跌了又走,及到会走,也就不常跌了,假如那小孩因为第一次跌得痛苦,再也
不走了,那么还有走的希望吗?那是一定没有的,因为他的会走,全是由跌来的,起先的跌,是不知道走法,及到受着跌的教训,知道怎样就要跌,渐渐有了抵抗跌的经验,就渐渐会走,照这样看来,可知跌是走的失败,也可以说是会走的基础,走是跌的产物。
古人说“有志者事竟成”,是什么意思呢?
就和小孩走路是一样的道理,因为有志气的人,无论做什么事,是不怕失败的,他心中以为一定有成功的一天,不过早晚不同罢了,所以他一次失败,就得一次的教训,长一次的经验,这种精神和小孩走路有什么两样呢?
换句话说,世界上的事没有失败,只有成功的,为什么呢?例如一个掷铁饼的学生,心中想掷50米远,初次只掷了37.5米,后来渐渐由37.5米,40.5米,40.7米掷到50米,在没有到50米的时候,所掷的各次,总算失败,但是也可以说是成功
,初次成功了37.5米,后来渐渐成功到50米的地方,所以这失败二字,是部分的成功,是成功的基础,渐渐向成功那条路上走去!
《大公报·天津版》1931年8月29日读了《如此农村》以后在三月十三日的本园里,我读了毅君的《如此农村》以后,十二分的同情。
实在的,中国农村是已经破产了。十数年来的战乱、捐税、灾荒和高利贷的剥削,几乎只留给整个的中国农民以饥馑了。封建势力和新官僚的残酷,已到极点,也就是说,现代中国农民所
过的非人的生活,已到九层
地狱之下了。
不要看他们人道的伪慈善的面目;委实的,高利贷主便是大地主,大地主可以放高利贷。二者都可以成为资本家。高利贷主、大地主、资本家,他的本身,或者他们的子弟,可以成为官僚和买办,新军阀、旧士大夫,差不多他们都是互相提携的。
此外,有多少种的这个税,那个捐……来勒索农民们的食粮和货币。所得的欵项并没给人民造了甚么幸福。
农民们是无可如何的,只得说是敬神不切,以致动了天怒。
土匪,盗贼,遍地皆是。当然,那不是他们本身的罪恶;是社会的不良。尤其是高利贷成为农民的致命伤。借钱先立抵押文书。假如
你没有房产抵押,就休想借
一块钱。
他们不会奢华,只知道日以继夜、夜以继日地劳动。然而所得物,经过了捐税、地丁、高利贷等等的剥削后,到年终结账的时候,还得落个债台高筑,连过年的饺子都吃不到——甚至于破产流亡。
有钱的便有势力;在这个年头,高利贷主和大地主,可以用贱价收买土地;用势力霸占农民的一切。那些劳苦民众们,渐渐变成雇农,甚至于一身生命都典当了。
当然的,太太,少爷,小姐们,只知道风花雪月,醉死梦生,肉欲的享乐……那能知道这些呢?这些与他们的所谓艺术生活是有妨碍的。
《大公报·天津版》1933年3月18日春“春”,玫瑰色的“春”。
醉吧!沉醉着吧,杏花开了,燕子来了,温存的风吹着,柳树飘荡着……啊,“春”,玫瑰色的“春”。
“走!”“去吧!”他和她。
她穿一身“春”色衣服。“春”色的脸笑着,头发蓬松着。娉婷袅娜。流露着女性美,预示着“春”。
他们荡一叶书舫,在明媚的湖心。他们看着,蔚蓝的天,美丽的自然,怡情了,沉醉了,摇桨,放歌……温情地,并坐着,偎贴着,搂抱,吻……“妹妹我爱你!”“行不得呀,哥哥!”他们唧唧咕咕,他们谈着“春”。
醉吧,沉醉吧!在“春”中度过“春”是闲逸的,美的。
记着,你们在沉醉中没有听得“冀东撤防,冷口失陷”,破坏了你们“春”的生
活!
《大公报·天津版》1933年4月21日P1-4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