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故事的另一种讲述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故事的另一种讲述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43.36 6.3折 69 全新

库存26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王晓晖|

出版社三联书店

ISBN9787108077646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69元

货号32045707

上书时间2024-05-15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第一辑
  中国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红椅子
  “橡皮图章”变硬了
  共和国第四任委员长彭真记事
  张洁清:在伟人身后
  万里退休不发愁
  猛士剑胆王汉斌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李肇星印象
  中国立法神话——《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的诞生及两次修改
  中国行政官员临“海”彷徨
  “中国脑库”与中南海
  官商心仪黑帽子
  “回归是一个大Party”——澳门孩子心中的回归
第二辑
  神气十足于光远
  吴敬琏:谔谔中南海
  思想如大河,理论像新诗——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刘吉访谈录
  厉以宁的多面人生
  小涓非细流——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江小涓印象
  网络奇人姜奇平
  王蒙忆冰心
  绀弩九十岁
  张贤亮的《青春期》
  小苗和大树的对话
  斯妤如斯
  宗璞:风庐静写文人心
  《丰乳肥臀》和莫言
第三辑
  山西的心思
  遭遇香港文化
  中国人在塞纳河边
  全球化,谁的盛筵?
  中国文人被冷落了?
  一九九六,中国文学年?
  文学的花絮飘落下来
  中国作协年轻了——中国作协书记处四位新人印象记
  北京文坛叹林希
  南开二人转
  带心的采访
第四辑
  《六十年 中国风》代后记
  《中国式震撼》代后记
  中新社探索中国特色话语和叙事体系构建的历史脉络和实践价值
  用“中国共产党的‘十万个为什么’”撬动世界对第一大政党的好奇心——中新社不断探索讲好中国共产党故事新路径
  新全球化时代的中新社与“中新风格”——“中新风格”在对外话语体系构建中的独特价值

内容摘要
 这是一本关于中国新闻社对外话语方式探索的书,是一个记者的新闻尝试。中国新闻社的70年,是从中国在世界上发不出声音到中国奇迹刷新世界耳目的70年,是中国学习与世界对话的70年。中新社一直站在中国和世界之间,把中国讲述给世界。
作者有36年的记者生涯,是在中新社这个平台下被“中新风格”滋养的36年,是与中新社一起成长的36年。为中国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话语环境,作者以“有温度、有角度、专业有效、有责任有担当的新闻服务”为宗旨,辛勤耕耘,笔耕不辍,选其优秀文章结集成册。

精彩内容
 我当记者十七年了。
十七年前,我从大学的中文系分到中新社,首先不会采访写新闻,其次又有点看不起新闻:把别人的话写下来,或者从每张纸上抄下来的东西怎么就标上了自己的名字?
领导批评了我,因为我第一不爱出去采访,第二采访回来,一扭身,就夹上材料和本去了图书馆。
现在想来,那时的我,可能是个没长脚的记者。而一名好记者,不仅要长脚,而且要睁眼,还要带心。
长脚,这很好理解,就是我们惯常所说的手勤、脚勤,所谓新闻就在脚下。首先你要在场,直面新闻,才能写出新闻。新闻不会自动跑到你的脚下,你的脚必须充满主动性。不能像我最初做记者,一想到要出门,见
新面孔,遇新事情,就心里发抖,脚下打晃。
睁眼,也好理解,就是要睁大眼睛,勇于发现,别熟视无睹,别视而不见,其实,很多时候,新闻就在你的眼前。
能不能走向有新闻的地方,能不能睁眼看到新闻,说起来容易,操作其实有点难。脚迈得是否有意义,眼
睛睁得是否有质量,都取决于你是否带着你的心。是否带心采访,相当于带电作业,否则想写出火花,写出感
觉和灵性不太可能。
我曾经写过一篇记述著名记者张建伟的文章,他关于1992年人代会的报道让人感触颇深。那时的人代会不知是否已经像现在有一千多名中外记者参加,但说记者蜂拥如过江之鲫并不为过。人待在人民大会堂高广的厅堂里,周围都是政要、巨商、专家、明星,一个人过来,一堆记者围上去,而后是无数的稿件,刊登在各报。人待在其中,会有一种自失的感觉,茫然不知所为,有点像无生命的机器。
机器就只能停留在脚的层面,只是我在场。但你是否睁大了眼睛?你看见了什么?它们是什么?为什么?
意味着什么?有时候,新闻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就看你能不能看见它、发现它。
那一天,是人代会第一个休息日,许多忙碌了几天的记者翻翻大会的日程,最后决定跟着代表们的安排休息休息。这时,张建伟出现在代表的驻地,他敲了一个门,又一个门,发现代表们都不在,问一问,代表们没有去购物,没有去游玩,没有聚在一起聊天,他们不约而同都跑到了中央和国家机关的部委结识官员,沟通信息,争取资金,游说项目。带着心的张建伟把情况一凑,计上心来。
他文章的题目是《高层公关行动》。在中国经济发展掀起又一个新的浪潮的时候,各地诸侯争先恐后,错过机会就对不起他面临的机会和他必须面对的老百姓。
而历史又是这样地不同了,从前,不说、不争、不抢,讲究埋头苦干,现在,不仅要做,而且要说,要宣传自己,要争取自己应有或者最大的机会和权益,那么就要
让别人尤其是主管部门知道、了解自己,你要做什么,他们能帮助你做什么。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