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研究(1991-2021)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研究(1991-2021)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76.13 6.4折 119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杜岩岩//刘玉媚|

出版社中国社科

ISBN9787522729817

出版时间2024-04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19元

货号32047284

上书时间2024-05-13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杜岩岩,女,2005年毕业于俄罗斯国立师范大学教育一心理学系,获教育学博士学位,2006年一2008年中央教科所博士后。现任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教授,比较教育学科带头人,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俄罗斯高等教育改革及发展战略研究,先后主持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俄罗斯创新型大学发展战略及其保障机制研究”、教育部人文社科课题“俄罗斯建设创新型大学的法律政策及其实施策略研究”及教育厅创新团队项目“俄罗斯创新型大学战略规划的理论基础与个案分析”等6项,参与国家哲学社科基金“十一·五”重点课题及教育部重大攻关课题7项。在《教育研究》《比较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俄罗斯高等教育体制的变革》《俄罗斯创新型大学发展战略及其保障机制》《博洛尼亚进程与中俄教育交流合作的空间》等论文40余篇,多篇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文摘杂志转载。出版《中俄师范教育改革比较研究》和《教育心理学》著作2部,主编《当代俄罗斯教育理论思潮》,参与著作多部。获辽宁省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2次,研究报告《21世纪初俄罗斯师范教育现代化的价值取向及制度安排研究》获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优秀成果二等奖,多篇论文获辽宁省高教学会优秀论文一、二等奖。

目录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一)跨境教育合作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途径,对于推动教育国际化发展意义重大
    (二)聚焦欧亚跨境教育研究是深化我国与欧亚国家跨境教育合作的现实需求
    (三)探讨欧亚跨境教育合作政策与实践是提升跨境教育合作理论的迫切需要
    (四)立足欧亚区域视角能够丰富和补充我国对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研究的不足
  二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  相关文献综述
    (一)跨境教育基本理论问题的研究
    (二)从不同理论视角对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研究
    (三)欧亚跨境教育合作动因与意义研究
    (四)欧亚跨境教育合作模式与机制选择研究
    (五)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路径与挑战研究
    (六)综合性评论
  四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  创新之处
第一章  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一  核心概念界定
    (一)欧亚
    (二)跨境教育
    (三)跨境教育合作
    (四)跨境教育治理
  二  理论基础
    (一)推拉理论
    (二)地缘政治理论
    (三)国际合作理论
    (四)相互依赖理论
    (五)区域间主义治理理论
  三  研究的分析框架
    (一)欧亚跨境教育合作核心问题
    (二)欧亚跨境教育合作分析框架
第二章  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历史进程与阶段特征
  一  初步建立合作关系:以制定合作制度框架为核心(1991-1996)
    (一)缔结双边及多边跨境教育合作协议
    (二)建立跨境教育合作机制
    (三)促进国家间人员和机构跨境流动
  二  打造教育共同体:将构建统一教育空间作为优先方向(1997-2006)
    (一)建立统一空间教育一体化制度
    (二)创建跨境高等教育合作交流机制
    (三)扩大国家间跨境高等教育流动规模
  三  编织区域合作网络:注重体制机制深化与合作模式创新(2007-2021)
    (一)深化独联体统一教育空间制度
    (二)搭建多层次教育合作体制机制
    (三)打造资源共享的教育合作平台
    (四)全面推进区域跨境高等教育合作交流
第三章  欧亚跨境高等教育合作关系研究
  一  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社会网络分析方法
    (二)欧亚国家跨境教育合作关系分析
    (三)欧亚国家跨境教育合作地位测算
    (四)欧亚国家跨境教育合作凝聚子群分析
  二  数据说明
    (一)研究范围
    (二)数据来源及整理
    (三)数据缺失说明
  三  欧亚国家间跨境高等教育合作关系网络特征分析
    (一)欧亚国家群体网络特征分析
    (二)欧亚各国中心性对比分析
    (三)欧亚国家各国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四  欧亚国家跨境高等教育合作关系特征
    (一)国家间多边合作关系紧密,具有社团结构特征
    (二)合作主体依赖关系非对称,以俄罗斯为核心
    (三)教育合作主体角色差异大,国家两极分化显著
第四章  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  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结构性制约
    (一)地缘格局对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影响
    (二)政治、经济等因素带来的离心力和向心力对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折中”影响
    (三)各国宗教信仰、文化传统、族群结构等社会文化对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影响
    (四)俄罗斯在欧亚地区的主导性地位对欧亚跨境教育合作具有结构性制约
  二  精英偏好对欧亚国家跨境教育合作的制约
    (一)俄罗斯推动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利益考量
    (二)欧亚其他国家参与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利益考量
  三  区域认同对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影响
    (一)俄罗斯对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认同与参与
    (二)欧亚其他国家对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认同与参与
第五章  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挑战与趋势
  一  欧亚跨境教育合作面临的挑战
    (一)政治局势不稳定,跨境教育合作环境复杂多变
    (二)教育水平良莠不齐,跨境教育合作关系非对称
    (三)对外依附性强,区域跨境教育合作动力不足
    (四)技术相对落后,信息资源难以实现共享
    (五)独联体现状不容乐观,区域跨境教育合作推进缓慢
  二  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未来趋势
    (一)持续推动一体化建构,由规模化向内涵式合作转变
    (二)立足国际区域合作组织和平台推动区域性教育合作深入发展
    (三)探索更为开放的国际化互动空间,搭建新的教育合作机制
第六章  中国与欧亚国家跨境教育合作的现实发展与路径选择
  一  共建中国与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的战略背景
    (一)我国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稳步推进
    (二)“丝绸之路经济带”与“欧亚经济联盟”建设的对接合作
    (三)上海合作组织框架内中国与欧亚国家多维合作的新发展
  二  中国与欧亚国家跨境教育合作的现状
    (一)人员交流日益紧密,规模不断扩大
    (二)合作项目多元发展,内涵渐次深化
    (三)合作办学积极推进,水平稳步提高
  三  中国与欧亚国家跨境教育合作的路径选择
    (一)优化政策理念导向:由传统援助转向有机互动
    (二)深化上合组织大学建设,推动区域性

内容摘要
 苏联解体30年来,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经历了一个探索、建构与相互交融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欧亚跨境教育合作特征不断演化,体现为以制定合作制度框架为核心、将构建独联体统一教育空间作为优先方向、注重体制机制深化与合作模式创新三个历史阶段。在此基础上,本书深度剖析了欧亚跨境高等教育合作的关系特征与影响因素,还揭示出未来面临的诸多不确定挑战和发展趋势,以及推动我国与欧亚区域和国家间跨境高等教育合作的治理方略。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