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心理学/神奇心理学系列丛书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色彩心理学/神奇心理学系列丛书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1.88 6.0折 19.8 全新

仅1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倪少清

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

ISBN9787504367938

出版时间2013-02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19.8元

货号2488225

上书时间2024-04-2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1 ChaDter
用色彩打开我们的世界——色彩与心理
1 身边的色彩心理学   002
2 识人先识色   006
3 颜色的心理   009
4 性格色彩大揭秘   013
5 不惧挑战,看是谁人?   016
6 如夜晚般神秘的黑色   020
7 粉红女郎人人爱   023
8 像天空一样的蓝色   026
9 热爱我们的绿色生命   029
10 做个心理性格色彩测试吧(乐嘉版)   032
2 Chapter
我们的爱是什么颜色——色彩与爱情
1 女人的爱情色彩绝学   050
2 看颜色 找缘分   053
3 不同的女人,不同的色彩   056
4 追爱的调色盘   062
5 做情圣也要有天赋的   065
6 如果红色与蓝色相爱   068
7 男人的爱情也有色彩   070
3 Chapter
换件衣服 换个人生——色彩与社交
1 亲,别穿错了衣服   076
2 让社交拜倒在石榴裙下   079
3 寻找自己的颜色   082
4 素面朝天是要有资本的   085
5 换一副眼镜很重要   088
 6 用色彩引导交流   091
 7 用性格色彩发短信   094
 8 七岁看老 性格色彩注定了孩子的交往方式   097
4 Chapter
以我观晨 皆着我色——色彩与建筑
1 颜色在替建筑说话   102
2 神奇的建筑色彩   105
3 金色紫禁城   110
4 如果医院不是白色的   113
5 麦当劳。肯德基,你们能不差不多吗?   117
6 给宝宝一个多彩世界   120
7 孤独时面对着墙   123
& 你讨厌上班吗?   125
9 看自己脸色,还是看房子颜色   129
5 ChaDter
无孔不入的颤色——色彩与生活
1 我看见了颜色就高兴   134
2 奔跑吧,色彩   138
3 “巫婆”的彩色药剂   141
4 拍出色彩的感情   145
5 色彩让我们不再出错   152
6 整理箱为什么是透明的?   154
7 我不想 我不想失眠   157
8 我有个舒适的家   159
6 Cha DTer
为什么青蛙活下来了——色彩与生存
1 绿色植物的苦衷   164
2 可以招蜂,但不许引蝶   166
3 我们都是变色龙   169
4 可怕的蘑菇   173
5 好汽车是要挑颜色的   176
6 救命的颜色   179
7 那一抹迷彩色   181
7 Chapter
有时候 创新的是色彩——色彩与设计
1 色彩需要设计   186
2 卖产品还是卖颜色   189
3 创造自己的颜色世界   192
4 可乐与百事的红蓝对抗   195
5 香奈儿,永恒的色彩女 =E   198
6 谁为嫁衣涂上色彩   200
7 永远卖不出去的辣椒酱   206
 8色彩就是money   209
8 Chapter
眼见也不为实——色彩与错觉
1 究竟什么是色彩的错觉与幻觉   214
2 色彩的感觉   217
3 色彩的阴阳协调   222
4 用色彩来改变容颜   230
9 Chapter
祸从口出病从“色”入——色彩与健康
1 彩色的指甲是魔爪   236
2 吃饭还是吃毒药?   240
3 鲜艳也是一种毒   243
4 五行色彩养生学   245
5 健康需要彩虹食物   248
6 给食物上色,你怕吗?   254
7 不要用色彩做一切标准   257
8 小颤色。看健康   260
10 Chapter
什么色彩的人 做什么样的事——色彩与心理
1 看老板怎么抢人才   266
2 拍马屁的人容易“红”   269
3 做文学艺术家的蓝色   272
4 不同的人 不同的思想   275
5 别和黄色性格的老板哭鼻子   279
6 谁是守窝的母鸡?   282
7 冲动与面子   285
8 敏感的人不会说话   289
9 领导的对错能不能评说   292

内容摘要
 《色彩心理学/神奇心理学系列丛书》编著者倪少清。
《色彩心理学/神奇心理学系列丛书》内容提要:科学家说,狗这种动物眼中的世界是黑白的。你看它们在公园的草地上尽情地撤欢,却看不见
蓝的天、绿的树、红的花,灰的墙……也许正是这样单纯的颜色世界,让狗狗有了单纯的心灵,总是对主人那么忠诚。
然而声色之欲是人类的天性,如果我们没有身患疾病,我们的双眸能够看见的色彩是那样的丰富,我们的世界是那样的美丽。色彩,这两个字看起来平平常常,司空见惯,然而却无时无刻地不围绕着我们的生活。如
果我们的世界没有色彩,我们的心曼世界会如现在这样丰富多彩吗?如果没有色彩,我们还会将事物做出复杂的区分吗?

精彩内容
 在生活中,我们很容易给颜色加上心理色彩,如桃红、金黄、翠绿、天蓝,我们在描绘这些颜色时就把我们对这种颜色的心情给透露出来了。很多时候,我们会用亮不亮、鲜不鲜、重不重来表示颜色的色度,这些通俗的方法虽然不像色度学那样精确,但却是最典型的色彩心理的暗示。
在色彩色度学中,颜色的命名有很多标准限值,如色相、
明度、纯度、主波长等。这些标准大致可分为三组,将色相、色光、色彩表示的归纳为一组;明度、亮度、深浅度、明暗度、层
次表示的归纳为一组;饱和度、鲜度、纯度、彩度、色正不正等表示的归纳为一组。
但是,就是这样的分组也只是一种感觉。没有严格的定义,彼此的含义不完全相同。例如,明度也不等于亮度,色相不等于色光,饱和度也不等到于纯度、鲜度、深浅度。但是在判断颜色时,这些标准也是变数,有各自的相对应性。
心理颜色视觉的名称,虽然和色度学中的几个物理量相对应,但这种对应关系,不是简单的正比关系,也不是一对一的关系,它们之间有许多不同的特征,例如,色度学中自光的纯度为零,一切单色光的纯度均为l;但是心理颜色视觉在分辨色光的区别时,却认为各个单色光的纯度并不是一样的。同样的单色光,黄、绿和白光的差别不大,红、蓝和白光的差别显著。所
以,我们往往会觉得,黄色光尽管也是单色光,但纯度却比蓝色光低些,就好像刮沙尘暴时的天空颜色总不如晴朗无云时那样让人感到心里透亮明净一样。
在混合色方面,心理颜色和色度学的颜色也不相同。当我”。
看到橙色时,会觉得它是红与黄的混合,而看到紫红色时,会觉得是蓝与红的混合。可是,当我们看到黄光时,却不会感到黄光可以由红光和绿光混合而成。
我们小时候学美术,知道红黄蓝是三原色,可以通过各种组合形成其他的颜色。然而在心理颜色视觉上,我们把色彩分为红、黄、绿、蓝四种,并称为四原色。其中,红和绿、黄和蓝称为心理补色。这个很容易解释:如果我们长时间看着大块的红色图案,这时我们猛然看向白色的地方,就会发现眼前会出现与刚才红色图案形状相似的绿色。这就是心理上对视觉的欺骗,就是心理补色。在日本动画片《名侦探柯南》“死亡之馆,赤壁”系列里,我们聪明的小侦探就是用心理补色的原理找到杀人凶手的。
此外,在心理颜色上,白色和黑色这两个颜色是无法用四原
色混合出来的,所以,红、黄、绿、蓝、白、黑成为心理颜色视觉上的六种基本色彩感觉。
色彩心理学虽然有规律可循,但也会随着人的年龄增长而产生变化。心理学研究表明,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结构产生变化,对色彩所产生的心理感知也发生变化。一般而言,儿童大多喜爱极鲜艳的颜色。如红色、黄色、绿色;7~15岁的中小学男生对色彩的爱好次序是绿、红、青、黄、白、黑;而女生的爱好次序却是绿、红、白、青、黄、黑。
年纪越大,人们对色彩的喜好逐渐向复色过渡,向黑色靠近。这是因为,人年轻时,大脑中对世间万物的感知是一片空白的,因此需要简单、强烈的颜色刺激;而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脑神经记忆库已经被其他刺激占去了许多,色彩感觉相应就成熟柔和些。
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下,人们的生活方式不同,对颜色的审美感知也不同。古时认为不和谐的配色在现代却被认为是新颖的美的配色,所谓“流行色”就是社会心理的一种产物,现代科技的发展,事物日新月异,任何异常现象所
引起的社会心理都可能对色彩心理发生作用。
比如新中国成立初期流行的灰色、黑色,“文革”时流行的军绿色,乃至如今时装界每年都会推出一种流行色,这都是人们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所产生的色彩心理反应。所以,了解一些神奇的色彩心理学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个神奇的世界。
颜色的心理色彩影响着我们的心理和情绪,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与世界。
古人今人,男人女人,富人穷人,不管是谁,都会用颜色来表达自我。控制自己的心理和情绪。人们的衣、食、住、行也无时无刻不体现着对色彩的应用:夏天要穿湖蓝色或水绿色,这样会让人觉得清凉;五花肉、大排骨要烧制成酱红色,会刺激食欲。P7-P9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