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质生产力:如何看?怎么办?
  • 新质生产力:如何看?怎么办?
  • 新质生产力:如何看?怎么办?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新质生产力:如何看?怎么办?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8.85 5.0折 58 全新

库存243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编者:蒋永穆//马文武//冯奕佳|

出版社中国经济

ISBN9787513676724

出版时间2024-03

装帧平装

开本其他

定价58元

货号32001446

上书时间2024-04-2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蒋永穆,四川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四川大学双一流重点建设学科群“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首席科学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首席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思想政治理论课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金融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宝钢优秀教师奖获得者、天府万人计划文化领军人才、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教学名师、四川省委省政府第三届决策咨询委员会宏观经济组委员、四川省首届十大杰出青年经济人物、成都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会长、全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经济学说史学会副会长、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副会长。
马文武,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冯奕佳,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

目录
第 1章生产力“新质化”的文明史/ 
1.1农业文明/ 
1.1.1进入农业文明:从渔猎采集到石器时代/ 
1.1.2农业文明的发展:从青铜时代到铁器时代/ 
1.2工业文明/ 
1.2.1进入工业文明:蒸汽时代/ 
1.2.2工业文明的发展:电气时代/ 
1.3数字文明:信息时代/ 

第 2章为什么要提新质生产力/ 
2.1社会生产力永远是在新质中不断发展的/ 
2.1.1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力量/ 
2.1.2生产力本身处于不断新质化的运动当中/ 
2.2人类进入了数字技术引领的生产力时代/ 
2.2.1数字技术引领的生产力新时代/ 
2.2.2人类社会已进入由数字技术引领的新时代/ 
2.2.3在新一轮生产力变革中占得先机/ 
2.3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2.3.1中国式现代化探索向来重视生产力的推动作用/ 
2.3.2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科学把握新质生产力/ 
2.3.3新质生产力奠定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基础/ 

第 3章新质生产力是什么/ 
3.1对新质生产力的基本认识/ 
3.1.1新质生产力的本质内涵/ 
3.1.2新质生产力的运行机理/ 
3.2新质生产力“新”在哪里/ 
3.2.1新要素/ 
3.2.2新技术/ 
3.2.3新产业/ 
3.3新质生产力“质”是什么/ 
3.3.1高质量/ 
3.3.2多质性/ 
3.3.3双质效/ 
3.4新质生产力当前有哪些类型/ 
3.4.1数字生产力/ 
3.4.2协作生产力/ 
3.4.3绿色生产力/ 
3.4.4蓝色生产力/ 
3.4.5开放生产力/ 

第 4章数字生产力/ 
4.1什么是数字生产力/ 
4.1.1认识数字生产力/ 
4.1.2数字生产力的特征/ 
4.1.3数字生产力的作用/ 
4.2数字生产力如何运行/ 
4.2.1数字技术赋能生产力要素:形成数字生产力/ 
4.2.2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释放数字生产力/ 
4.2.3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深化数字生产力/ 
4.3典型案例剖析/ 
案例一:成都大邑智慧农业园区——数智赋能,农业数字化转型的
典范/ 
案例二:百度智能云——云智一体,塑造AI产业发展新格局/ 
案例三:比亚迪——抢占先机,新能源汽车的时代领跑者/ 

第 5章协作生产力/ 
5.1什么是协作生产力/ 
5.1.1认识协作生产力/ 
5.1.2协作生产力的特征/ 
5.1.3协作生产力的作用/ 
5.2协作生产力如何运行/ 
5.2.1企业内部分工协作水平提升典型形式:智能工厂/ 
5.2.2企业之间分工协作水平提升典型形式:企业间网络化
分工协作/ 
5.2.3产业之间分工协作水平提升典型形式:产业融合发展/ 
5.2.4区域之间分工协作水平提升典型形式:区域协调发展/ 
5.3典型案例剖析/ 
案例一:智能工厂——上汽大众按下“智”造加速器/ 
案例二:企业间网络化分工协作——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构建
“整零”协同网络/ 
案例三:产业融合发展——北京百旺农业种植园实现“莓”美与共/ 
案例四:区域协调发展——“东数西算”构建数字时代
“经济新版图”/ 

第 6章绿色生产力/ 
6.1什么是绿色生产力/ 
6.1.1认识绿色生产力/ 
6.1.2绿色生产力的特征/ 
6.1.3绿色生产力的作用/ 
6.2绿色生产力如何运行/ 
6.2.1在生态保护中绵延自然生产力/ 
6.2.2以绿色技术化生态财富为社会经济财富/ 
6.2.3在绿色产业载体中孕育生产力/ 
6.2.4在绿色生产中释放生产力/ 
6.3典型案例剖析/ 
案例一:安吉绿色发展——从采砂业到水经济/ 
案例二:莆田逐“绿”追“新”——新兴产业,低碳发展/ 
案例三:《巴黎协定》——全球气候治理的里程碑/ 

第 7章蓝色生产力/ 
7.1什么是蓝色生产力/ 
7.1.1认识蓝色生产力/ 
7.1.2蓝色生产力的特征/ 
7.1.3蓝色生产力的作用/ 
7.2蓝色生产力如何运行/ 
7.2.1提高海洋劳动者综合能力/ 
7.2.2拓展海洋活动范围/ 
7.2.3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7.2.4推动现代海洋产业体系发展/ 
7.3典型案例剖析/ 
案例一:现代海洋技术的提升——“奋斗者”号万米级载人
潜水器/ 
案例二:传统海洋产业转型——南海油气勘探开发/ 
案例三:海洋新兴产业崛起——珠海金湾海上风电场项目/ 
案例四:现代海洋服务业发展——温州洞头蓝色海湾整治行动/ 

第 8章开放生产力/ 
8.1什么是开放生产力/ 
8.1.1认识开放生产力/ 
8.1.2开放生产力的特征/ 
8.1.3开放生产力的作用/ 
8.2开放生产力如何运行/ 
8.2.1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 
8.2.2依托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实现经济持续发展/ 
8.2.3发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 
8.2.4以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 
8.2.5以优化开放布局实现经济协调发展/ 
8.2.6以共建“一带一路”促进高质量共同发展/ 
8.3典型案例剖析/ 
案例一:千里共此卷——“一带一路”倡议/ 
案例二:“四叶草”开放协奏曲——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案例三:深耕改革开放“试验田”——上海自贸试验区/ 

第 9章形成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抓手/ 
9.1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产业结构新质化提升/ 
9.1.1注重数实融合发展,构筑新质生产力重要支撑/ 
9.1.2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新质生产力关键主体/ 
9.1.3超前布局未来产业,解放新质生产力潜在动能/ 
9.1.4分类处理传统产业,拓宽新质生产力发展空间/ 
9.1.5推动产业协同互补,夯实新质生产力安全保障/ 
9.2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科技资源新质化整合/ 
9.2.1加大基础研究投入,促进原始创新/ 
9.2.2聚焦前沿技术突破,强化新质引擎/ 
9.2.3加强学科交叉融合,迸发科技新力/ 
9.2.4重视知识产权保护,营造积极氛围/ 
9.2.5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以开放促创新/ 
9.3深入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提供新质化人才支撑/ 
9.3.1加快新型人才的培育/ 
9.3.2提高劳动力供给质量/ 
9.3.3科学引导人才聚集成势/ 
9.3.4改革人才评价激励体系/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202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调研期间首次提到“新质生产力”。2024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新质生产力”概念的提出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这一概念内涵深刻,思想丰富,具有高度学理性,但由于提出时间不久,人民群众理解尚处于浅表层次。为了辅助大众准确、全面、深刻把握新质生产力理论思想,我们经过充分酝酿讨论、广泛搜集资料编写此书,旨在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丰富翔实的案例,严谨而生动地回答新质生产力是什么、如何看、怎么办的问题,向大众普及新质生产力这一全新理念,动员广大群众以实际行动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和发展贡献力量。

主编推荐
通俗的语言阐释学术理论,直观的图表展示运行机理,经典的案例诠释现实形态      系统呈现新质生产力图景

媒体评论
"该书紧扣时代、层层深入,准确而凝炼地介绍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形成机理、表现形式,深刻而不失亲切、严谨而不乏生动地回答了新质生产力是什么的问题,逻辑鲜明、语言活泼、图文并茂,是一部适合大众阅读的优秀通俗理论读物。
——洪银兴(南京大学原党委书记)

什么是新质生产力?为什么要发展新质生产力?若认为这些问题的答案艰深晦涩,则本书定能提供帮助。本书以简单通俗的语言阐释深刻的原理,发掘广为人知的案例背后的理论支撑,是一本很好的理论普及读物。
——顾海良(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专家、首席专家,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

本书从历史观与整体性的视角对新质生产力进行了立体式的全面探讨,深入分析了新质生产力的科学内涵,系统呈现了新质生产力的运行机理。本书内容丰富,结构清晰,可读性强,兼具现实与理论、动态与静态、宏观与微观,富有创新性,这一作品有助于人们对新质生产力形成基本理解。 
——刘伟(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

新质生产力是什么,为什么发展新质生产力,怎么形成新质生产力,从理论演进到实践案例,兼具学术性和大众性,一书详尽了解新质生产力。
——王一鸣(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

    新质生产力正在塑造崭新的人类社会生产生活模式,引领未来发展。本书从新质生产力的形成历史及现实内涵入手,通过翔实且通俗的学术分析、丰富且精准的案例剖释,为大众提供了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宽阔视角。语言平实,言简意赅,图文并茂,值得一读。
——刘元春(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