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8.17 5.4折 52 全新

库存2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李欣伦 著

出版社广西师大

ISBN9787559864833

出版时间2024-01

装帧精装

开本32开

定价52元

货号31913152

上书时间2024-04-12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李欣伦,台湾作家,出版有《药罐子》《此身》《以我为器》《有病》《重来》等。《以我为器》获2018年台北国际书展非小说类大奖。

目录
推荐序 腾飞于沼泽之上……… 1

辑一 之后

之后……… 3
洞与缺口……… 22
虚线与斑点……… 39
半脸……… 55

辑二 头朝下

头朝下……… 71
末日音声……… 94
水面下……… 109
躺地上……… 125

辑三 假日游戏

假日游戏……… 139
之间……… 149
战栗游戏……… 157
一个母亲的误读……… 171
屑屑……… 186

辑四  方舟

等待……… 203
方舟……… 216
梦中足迹……… 229
回娘家……… 239
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 249

后记……… 261

内容摘要
《原来你什么都不想要》以精准的文字描绘了学术界女性对于婚姻、家庭、生育、母职,以及两代人的母女关系的体验与看法;直击个人进入婚姻之后的生活,为了兼顾工作、家庭、亲子关系,日常面临的冲突与挣扎,深藏内心的困惑、委屈、不安与挫折感;探讨了婚姻家庭、性别关系、女性劳动者、专职主妇等现代社会议题。
李欣伦用勇敢真诚深刻的文字,刻画当代女性的多重生活情境和所面临的现实遭际,细致描绘婚姻困境,道尽现代女性说不出的心事以及情感世界;不粉饰女性时而面临的一地鸡毛的崩溃人生,也不吝于表达母职中与孩子温情互动、被孩子疗愈的感动瞬间,对背负着沉重的社会压力的现代女性充满人文关怀。

精彩内容
之后红女人从家走出,喀喀喀,青春的打击乐敲击着水磨石地砖,妖艳之声。女性亲友们,姑姨们,身上飘散蜜丝佛陀皂的冷香,顶着彼时流行的大波浪卷发,笑声夸张,和这一切同样清晰的是高跟鞋声,每一步都踩出一枚高亢的音符。当我在客厅看电视,只要听到门外响起张扬的鞋声,就知道是她们来了。
她们来了。饱和的蓝紫色眼影,同一色系的连身花洋装,笋白的脚踩进高跟鞋,美丽佳人。有些姑姨和我并没有血缘关系,但只要记得对着她们高喊阿姨,她们就会边说“唉,好乖”,边从缀满珠光的提包中,翻出外包装精美的饼干糖果,上面印着异国文字,塞入我的掌心。
其中一位我要叫孟姑姑。她和母亲好有话聊,香雾般的芬芳和淡淡汗味儿,从腋下飘散。我边吃饼干边看电视,只要她们压低音量或切成客家语声道,警觉的我也会切换模式:假装看卡通,实际上仔细辨识对话的内容。想来我的客家语听力就是如此这般被母辈的私语锻炼出来的。听了几个月,有些字自动反复被吐出来:钱;她老公;啊,好可怜;唉,苦命。
但八九岁的我其实听不出个所以然来,因为有时不小心就认真进入卡通世界,忘了该继续“窃听”。或当我努力辨识客家语的意思时,又不慎被那朵红艳艳的唇给吸引。孟姑姑的红唇太像电影明星的了。于是我连带注意起孟姑姑放下的茶盏边缘,朦胧胭脂,红色月牙。红得那么招摇又明亮,红得令我分心,别说她们的八卦我再无法留意,最后连卡通都不知道在演什么。每次孟姑姑离去,我总抢先收拾茶杯,杯缘的唇印清晰,丝丝纹理皆在,好像准备开口说话。
长大之后,只要说起“性感”两字,杯口的红唇就如蓓蕾般在记忆中绽放,吐露香华。
黑线女人从家走出,踏进父亲的中药铺。记得有个女人,眼线总画得过分浓密(恐怕是文上的?),总趁父亲拣药时,连珠炮似的讲话。童年的我注意到她说话时,眼线会上下跳动,像蠕动的虫。大多时候,她眉头紧蹙,在眉间凿出深刻的沟,那么深,即使放松下来,沟已是一条黑线,挂在脸上。我不太清楚她讲什么。我的年龄和客家语听力,还不到可以听懂滚滚红尘中的男女情事的程度,但看起来她很激动,有时嘴唇还无法克制地颤抖。父亲通常不太回话,待他整齐包妥药材递给女人,女人会稍微缓和下来,从花袋中摸出铜板或纸钞,递给父亲。待父亲收妥钱,她会从刚才中断的地方继续诉说,熟极而流,完全停不下来直到下一个人走进来。
日后说起“苦命”,我会立刻想到她。黑线从眉心降下,话语从口中滚出,无声吸纳抱怨声的中药材,是否炖出了焦黑的苦水?
“之前”的静另一个女人,从某条街走来。阳光炽烈,让在光天化日下行走的人们,肤色似乎更深了她常常这样走来,没打洋伞,没戴墨镜,却始终苍白。魂一般飘进来,恰好是“倩女幽魂”的年代。
印象中,我曾看过“之前”的她。中学老师吧,就是你见过的那些女教师,一头黑得发亮的直发[想到她的发,一整个海伦仙度丝(海飞丝)的人工芬芳就甩上我的脸,精致的珠光色泽],声音软绵,温婉中又带些控制得宜的淡漠和严格。她的笑容让你想靠近,但言谈间又能巧妙地让你跟她保持距离,不至交心的安全范围。自制光辉从她身上发散,成为另一种淡雅的香水。和孟姑姑不同,她没有玛丽莲?梦露般的红唇,也没有夸张的笑和连珠炮似的长句,她的话语很少,浅笑很多,眼角细纹迷人。瞥见病历上的名字,十分贴近她的气质,其中一个字是“静”。
股市狂飙的年代。一九八九年,讨喜的红,蓄积众人的贪婪和企盼,一路向上破万点,惊人的月利率,随便买都轻松赚饱的散户黄金时代。相熟的一位阿姨也参与其中,同时跟朋友一伙人投资新创公司。持续上涨的红换来了名牌包,阿姨还送朋友一辆崭新跑车作为生日礼物,出手阔气。记得某晚,阿姨请全家上馆子,酒喝多的她脸上飞来红晕,我小口啜着起泡的苹果西打,甜甜的,朦胧的幸福。
喜洋洋的涨幅换来丰厚的物质生活,红色数字让彼时炒短线的男女眼白泛起血丝,看出去的一切如此快活美好。大约就在此时,学校老师教导作文第一段,要写上“时代巨轮”这类意义闪烁的词,而“钱淹脚目”这般念起来拗口的词,也被我一次又一次艰难地写在作文簿里。其实我不太懂这是什么意思,只知道这样写就会拿高分。
万头攒动,群情激涌,交易所的男女们眼瞳一片红,香槟瓶口喷出滋滋滋的气泡,喜庆嘉年华,并不知晓危机即将到来,奋力冲刺的甜酒浮沫暗示一切:凡上涨必有下跌,终将化为泡沫。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九九○年二月,台湾加权指数一路从破万持续下坠,八个月后只剩两千多点。红到极致之后,竟是血海一片。同年,又发生知名的“鸿源案”,对不少人来说,恐怕是不堪回首、家产散尽的一年。
如是也开启了静的“之后”。
“之后”的静长大以后,我才从母亲口中知晓,她的丈夫就是这波经济泡沫中的受灾户之一,崩盘的股市让静的丈夫损失好几百万。不,正确地说,应该是丈夫拿妻子的积蓄投资,或说瞒着妻子进行高风险的投资。至于静的丈夫到底是做什么的则众说纷纭,有人说他也是老师,也有人说他以看盘、买卖为业。综合来看,极有可能是从教职退休后投入投资市场,自信满满的他将家产悉数投入,孰料全家都被这波海啸高高卷起,连人带钱抛掷空中,撞石撞山,所剩无几。积蓄顺水流,关系起毛边。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以这大事件为分水岭,之后,静就坏了。
每次她来,总一副失眠又无心梳头的模样。直发乱翘,光泽不再,黑眼圈加深。她会瞪着把脉的父亲好一会儿,然后张开干裂的唇,开始骂丈夫。不知道在父亲指尖下跳动的脉象是否紊乱。其实不用懂啥脉象,在调剂室的我从透明窗子看过去,一眼可知此刻的静必定不平静。飙高的声线,含恨的目光,讲到痛处还落泪咬唇。悲情叙事中,有几个关键词每次都浮现:我丈夫,我的钱,什么都没有了。然后音量转弱,进入呜咽。
身为中医师的父亲如何安慰她?其实我也忘了如果有,约莫是“人生如此,何必自苦,要放下”云云。彼时的诊间书柜有一系列的林清玄,女人痛楚的时刻,随手捻来的菩提药方。还是多半时候,父亲其实什么也没说,等静倒完苦水,似乎突然想起“之前”的自己,吸吸鼻子,咽下口水,用指尖梳整纠结成团的发丝,试图重回美丽佳人的时代,即便那仅剩残渣泡沫。她低声说:唉,李医师真不好意思,又占用您那么多时间。
待她走出诊间,我偷瞄她一眼,噢,她的眉间也刺上了一条黑线。
领药包时,只要父亲没别的客人,她又继续把刚刚的事情从头讲一遍。我注意到她的眉心确实有一条浅浅的线,随着剧情进入高潮,最恨的桥段,那条浅线就变成了黑水沟,配合恨到咬牙切齿的独白,黑水沟加深轮廓,凶险异常,男人的、丈夫的、金钱损失的黑历史在汹涌的暗色渠道间急涌。唰唰唰。“之后”的静也成了那名定期来家里抓药的苦情女子,眉间刺着:我恨。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