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男孩正面管教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男孩正面管教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16.97 4.3折 39.8 全新

库存2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花汀姐姐

出版社江西美术出版社

ISBN9787548074274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定价39.8元

货号30961278

上书时间2024-04-11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花汀姐姐,1979年出生于重庆市下辖县城,四川省作家协会会员、成都市作家协会会员。
2016年重新拾起写作这支笔,用心感受世界、用爱教育孩子、用笔传递温暖。曾在教育机构任职,现专研家庭教育,结合实践经验,分享在教育上所获得的经验心得。

目录
第一章  正面管教,能带给我们什么?

面对拒绝沟通的儿子,该怎么做? / 003
一个用“不”对抗全世界的男孩 / 012
早恋,不是洪水猛兽 / 020
男孩办事拖拉,应该如何正面管教 / 028
都说男孩要贱养,对吗? / 035
爸爸的责任:男人之间也有悄悄话 / 042

第二章  正向管教第一步:不骄纵、不惩罚

怎样用正面管教代替骄纵 / 053
不惩罚,如何管教好孩子? / 060
正面管教不是枷锁,爱不是牢笼 / 067
学会跟孩子商量而不是命令 / 074
妈妈的烦恼:爱睡懒觉的儿子 / 081
不答应,我就离家出走 / 088

第三章  代沟,真的就不可逾越吗?

孩子撒谎,该怎样正面管教? / 097
一条破洞牛仔裤引发的争吵 / 104
人善被人欺,在外面就是要凶一点? / 110
来自妈妈的神预言 / 117
手机只能用来打游戏吗?  / 125

第四章  管理好情绪,才是真正的正向管教

大喊大叫的妈妈让我害怕 / 137
面对急躁的孩子,该怎么做? / 144
紧张,也能成为最佳助力 / 151
你夸我,我就巨额打赏你 / 159
没有奖励,我就故意考砸 / 166
告别恐慌,直面青少年抑郁 / 173

第五章  教会孩子正向交际能力

孩子遭到拒绝,该怎么做? / 181
儿子被带坏了,该怎么办? / 189
孩子,你要学会说话 / 195
同学们为什么都不喜欢我? / 202
孩子的世界,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处理人际关系 / 208
爸爸陪你去见网友 / 216

第六章  不逃避,寻求解决之道

妈妈,我是你捡来的吗? / 225
“熊孩子”诞生记 / 231
我爱干什么干什么,你管不着! / 238
妈妈,求求你理我一下 / 246
我不同意你去外地念书 / 254
不行!我们家里不能养宠物 / 260

第七章  用好正面管教,男孩学习不用愁

陪孩子做作业是场灾难吗? / 269
不一样的留守儿童 / 276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我们该做什么 / 283
读书,是为了将来拥有选择的自由 / 291

内容摘要
适合中国父母和孩子的教育才是好教育!
本书延续并拓展了风靡美国的先进的正面管教教育理念,践行不惩罚、不娇纵的教育原则,在此基础上把正面管教理念与中国实际的家庭教育情况与处理方式相结合,写出的更适合中国父母和男孩的正面管教。
本书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用实际案例+要点式分析处理,帮助新一代中国父母处理好男孩青春期、叛逆期等问题。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做最优秀的父母。

精彩内容
面对拒绝沟通的儿子,该怎么做?
  陈立,一直是陈先生陈太太的骄傲。他从小学起,成绩就一直名列前茅,几乎没怎么让父母操过心。而这次中考,他也果然没有让父母失望,顺利考上全市最好的高中,是“985”升学率最高的一所中学。
  整个暑假,一家人都在兴奋中度过。但对自我要求很高的陈立,高兴之余,就是利用所有的时间,为即将到来的高中生涯做准备。他将此视作一个新的挑战。
  刚入学时,陈立表现得斗志昂扬,每周回家都有新的话题分享。但是慢慢地,他变得越来越沉默。
  陈太太看在眼里,急在心上,趁儿子在学校的时候跟陈先生商量。
  “孩子他爸,你找个时间跟儿子聊聊,看看他是不是在学校遇到什么困难了。”  “我问过他了,他不愿说。”  陈太太叹了口气,有些发愁:“那可怎么办?”  陈先生安慰她说:“别急,我估计可能是还没适应新的环境,再加上学业压力大的原因。”  “也是,那毕竟是全市最好的高中,又是住校,跟他以前的学校还不一样。”陈太太赞同,“那我们就再观察一段时间。”  “对,现在孩子大了,有自己的想法,我们也不能逼得太紧。”  两人做出了决定。但在一个月后,陈立的情况并没有任何好转,更加沉默寡言。
  周考、月考成绩,他一直能稳定在班里前十,所以,并不是学习上的原因。陈太太和陈先生一商量,特意在周末找了时间跟儿子谈心。
  “爸爸妈妈,你们别担心,我好得很。”面对父母的询问,陈立这样说。
  陈太太着急地说:“你这样的状态,也叫好得很?”这让她无法相信。
  陈立闭口不言。
  “儿子,我们都知道你有自己的主意,但我们还是你的父母。”陈先生说,“只要你还没满18岁,我们就对你有责任和义务。有什么事情,你只管告诉我们,你解决不了的,有我们帮忙一起想办法。”  这番话,明显触动了陈立。他想了想,终于张了口,但说出的话却并不是陈先生和陈太太想听到的。
  他说:“我真的没事,只是功课太忙,所以不想说话。你们看,我每次的考试成绩,不都还稳定吗?”  “我们关心的,不仅仅是你的成绩。”陈太太看着儿子,怎么也想不明白,他怎么就不愿意将心里话告诉父母呢?
  在以前,他明明不是这样的孩子。
  遇到这样的问题该怎么办呢?
  在陈立这里得不到更多的信息,这让陈先生和陈太太更加着急。难道,是他们一直以来的教育方法出了问题吗?
  两人扪心自问,经过反复讨论,也没有找到症结。
  一直以来,他们对儿子的要求,就不只是成绩。他们希望陈立能成为一个健康、善良、乐观、自律,将来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也是这么去教育的。
  他们不骄纵、不溺爱、不包庇,该让孩子自己动手的时候绝不包办,不代替孩子做决定。这样的教育方式,他们认为是温和的,同时也是有效的。
  可是,怎么到了这个时候,就失灵了呢?
  两人百思不得其解,到学校和老师、同学进行沟通。可是,得到的反馈也是陈立是个努力上进的好孩子,虽然话少了些,但学习相当刻苦认真。
  陈太太当然知道,儿子的学习态度没有任何问题,否则也不可能在这样顶尖的学校里,一直保持着这样好的名次。
  她心里揣着疑虑,耐心地和同学们打听沟通。终于,有一位同学的话,让她找到了蛛丝马迹。
  那位同学说:“有一次发了周考成绩,我记得陈立特别生气,气得差点撕了卷子。”  这么一说,陈太太也有些印象。她记得那张卷子特别皱,问陈立时,他只说没有放到文件袋里面,所以弄皱了。
  原来,背后还有这样的原因。
  “那他有没有说为什么生气?”  “好像是因为有道题不该错,他做错了,因为这个被拉低了好几个年级名次。”  难道,是儿子对学习成绩特别在意,所以才会有这样反常的行为?带着这个疑问,陈太太再次拜访了陈立的班主任王老师。
  王老师赞同她的观点,说:“陈立是个乖孩子,一向没让我怎么操心。说起来,他确实特别在意成绩。”  她回忆说:“每次考试成绩下来,我看他都特别紧张,对成绩并不满意。”  陈太太恍然大悟:“对!他原先在初中时,基本都是第一、第二名。”  陈立是个优秀的孩子,得益于从小养成的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他的成绩优异,在此基础上,他建立了强烈的自信心。
  作为父母,陈先生陈太太无疑是合格的。他们的做法,也值得很多朋友们借鉴。
  每一个男孩都是独特的,在叛逆期时,他们所面临的问题也各不相同。
  下面,我们对陈立父母的做法进行归纳总结,提供给各位家长朋友们进行实际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当我们的孩子遇到这样的问题,或者是类似问题时,我们也有了参考的解决之道。
  我们应该这样做:  第一步:拒绝焦虑,冷静思考  孩子的成长过程,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动态的、变化的,家长们对此一定要有清晰的认知。
  尤其是在进入叛逆期之后,孩子接触到更广阔的天地,逐渐形成了属于他们自己特有的三观。自我意识的逐渐觉醒,促使他们对自我的要求越来越明确。
  随之而来的,就是他们会在生活、学习,甚至性格上都发生改变。原本跟父母无话不谈的孩子,现在沉默寡言了;原本孩子活泼爱笑,现在每天心事重重了。甚至,父母说什么都不对,做什么都徒劳……  这些改变被父母看在眼里,难免会着急焦虑,但却并非孩子有意要跟父母对着干。
  我们必须正确认识这一点,才能远离焦虑,进行下一步。
  第二步:寻找原因,靠近孩子的内心  让我们再来回顾一下,陈先生和陈太太的做法。
  首先,他们关心孩子,重视孩子的成长,所以在第一时间就察觉到了儿子的变化,并在商议后决定静观其变。其次,他们没有去逼迫孩子,而是选择了谈心的方式,尊重孩子。
  陈立并不是拒绝与父母交流,他有他的原因。
  如果在这个时候,他的父母对他施以高压,逼着他必须将真实的原因吐露出来,这将是对他自我意识的一次碾压,会对陈立正在成长中的人格产生负面影响。
  既然儿子不愿意说,他们就采取了“曲线救国”的方式,到老师、同学那里去寻求帮助,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让他们寻找到了原因。
  第三步: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陈太太意识到,她虽然成功找到了原因,但并不适合直接去和儿子谈心。陈立将学习成绩看得这样重要,却又不愿意寻求父母的帮助,这其中一定有原因。
  和陈先生商议之后,两人决定去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他们找到市内一家口碑良好的心理工作室。就陈立的情况向心理治疗师进行了咨询。
  在充分倾听了两人对陈立情况的描述后,心理治疗师对陈立的情况做出了初步判断分析:  1.由于男孩第二性征的发育所带来的心理变化  孩子在刚出生的时候,性别特征并不明显。小女孩也会喜欢玩奥特曼,小男孩也会对亮晶晶的东西感兴趣。
  但随着他们的成长,男孩会越来越具有男人的特点。这一点,在陈立的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他渴望成功,渴望因此而带来的强烈成就感。在他身上,我们看见了男人的事业心、进取心,这当然不是叛逆,这是男孩在朝着男人蜕变的过程。
  2.自我定位与现实的巨大落差所带来的耻辱感
  一向成绩优异的陈立,接受不了只能在高中的班级里排在前十的这个现实。虽然这个成绩已经很不错了,包括他的父母,都认可他的成绩。但对陈立来说,这就是巨大的失败。
  所以,他会因为在考试时做错了一道题而愤怒,会越来越沉默。这种愤怒,是他在与自己较劲,来自他对自己的不满意。
  他一直是父母的骄傲,强烈的自尊心让他耻于开口。他不甘于这样的失败,在心里默默下了决定,一定要重新回到班级前两名。他要拿着这样的成绩单,扬眉吐气。
  但现实与愿望相反,在这个全市最好的学校里,前进一名都并非易事。他憋着一口气,却因为一直不能如愿,而越来越沉默寡言。
  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他当然不愿意跟父母交流。拒绝沟通,只是他不懂得如何疏解这种情绪,而表现出来的现象。
  心理治疗师的分析,让陈先生陈太太十分信服。更庆幸,他们没有做出错误的决定,没有逼着他开口,那样只会让他受损的自尊心雪上加霜。
  于是,他们约定了时间,将儿子带到心理工作室,进行疏导治疗。
  做过两次心理SPA后,心理治疗师就成功地解决了陈立的心理障碍,让他明白了两个道理。
  首先,成绩不是衡量他是否成功的唯一标准。
  拥有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健康的体魄、自律独立的意识,才是决定一名学生是否能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而这些,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陈立全部拥有。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
  明白了这一点的陈立,不再急于求成,将自己放松下来。有了这种良好的心态,他在面对考试时发挥得更好,失误更少了,名次也缓慢前进了。
  其次,我们迟早都会抵达终点,人生是长跑而非短跑  陈立才15岁,还未成年,人生对他来说才刚刚开始。
  他所要做的事情,并非计较一次周考、月考的成绩,而是应该将眼光放得更长远,放眼到整个人生去看。
  在人生的长河中,这丁点得失,又算得了什么呢?
  这个道理,让陈立豁然开朗。他突然发现,因为一时的得失而苦恼、而不敢向父母倾诉心声的自己,是那么幼稚可笑。
“感谢爸爸妈妈,因为有你们的关怀,才让我少走了弯路。我会继续努力,但不会因为这个而苦恼。”这是他在感恩节那天,写给父母的信。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