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修订本)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修订本)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56.75 5.3折 108 全新

库存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刘小晴

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

ISBN9787547923771

出版时间2020-07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108元

货号30937006

上书时间2024-03-23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目录
修订本出版说明

前言
第一章  执笔与运腕
  第一节  执法
  第二节  执法
  第三节  执笔高低
第二章  笔法
  第一节  发笔法
  第二节  中段法
  第三节  收笔法
  第四节  转换
  第五节  提按
  第六节  中锋
  第七节  侧锋
  第八节  方圆
  第九节  涩笔
  第十节  骨肉
  第十一节  迟速
  第十二节  画沙印泥
  第十三节  用笔总论
第三章  笔势
第四章  永字八法
  第一节  侧法
  第二节  勒法
  第三节  努法
  第四节  掠笔
  第五节  策法
  第六节  啄法
  第七节  超法
  第八节  磔法
第五章  结构
  第一节  奇正
  第二节  疏密
  第三节  宾主
  第四节  参差
  第五节  虚实
  第六节  向背
  第七节  变化
  第八节  裹束
  第九节  结构总论
第六章  章法
第七章  笔意
  第一节  心理
  第二节  神理
  第三节  自然
  第四节  笔意总论
第八章  笔力
第九章  功力
第十章  字外功夫
第十一章  墨法
第十二章  弊病
第十三章  各体写法
  第一节  榜书
  第二节  小楷
  第三节  行书
  第四节  草书
第十四章  学书方法
  第一节  学书顺序
  第二节  碑帖墨迹
  第三节  临摹
  第四节  读帖
  第五节  生熟
  第六节  博约
  第七节  变化
  第八节  创作
  第九节  学诸家法
第十五章  时代书风
第十六章  鉴赏
第十七章  杂言
征引文献
后记

内容摘要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初版于1991年,2002年再版,累计印量达数万册,广受读者欢迎。此次修订出版,相信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当今读者的需要。修订本大体上保持原版面貌,除改正原版中的一些文字讹误外,主要做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一)查检文献版本,标明选文出处;(二)删去个别完全重复的段落;(三)改换个别例图。
孔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纂辑文献遗产,选评历代文章,以见一家之言,是中国传统著述的重要方式之一,书法研究也不例外。从唐代张彦远纂辑《法书要录》开始,至清康熙年间官方组织编纂《佩文斋书画谱》为止,荟萃前贤书论,分类编次,以成著述的,在书学史上层见迭出。有代表性的,如北宋朱长文的《墨池编》“蒐辑甚博”,“间附己说,亦极典雅”;清代冯武的《书法正传》,专为楷书而作,前人语焉不详之处,“细加补注,使一见了然”。
这类书籍有两个好处,一是“前代遗文,往往藉以得传于后”,一是分类编排,目随纲举,使学者易窥门径,因此历来受到书学爱好者的欢迎。降至近现代,颇有学者从事此途,但在撰著方式上,比之古代又有不同。一种是辑录单篇书论,并分段作阐述解释,申以自家心得者,如沈尹默的《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一种是从历代书论中撷取只语片言,分类相从,使源流俱在,而不作阐释论断者,如祝嘉的《书学格言》。
《中国书学技法评注》在继承前贤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著者刘小晴先生从一百多种历代典籍中,辑录古人论书语二千余则,每则皆下按语,钩深致远,稽古敏求,附以例图,申明己见。本书在体例上兼有沈、祝二书之美,在内容的丰富性上又独出冠时,故自出版以来,成为许多书学爱好者的学书津梁。

   相关推荐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