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响堂
  • 响堂
  • 响堂
  • 响堂
  • 响堂
  • 响堂
21年品牌 40万+商家 超1.5亿件商品

响堂

正版图书,可开发票,请放心购买。

20.97 6.0折 35 全新

库存258件

广东广州
认证卖家担保交易快速发货售后保障

作者周锐

出版社接力

ISBN9787544883580

出版时间2023-11

装帧其他

开本其他

定价35元

货号31950187

上书时间2024-02-10

淘书宝店

九年老店
已实名 已认证 进店 收藏店铺

   商品详情   

品相描述:全新
商品描述
作者简介
周锐,儿童文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作家协会理事。京剧爱好者、京剧文化推广人。已出版作品三百余种,主要有《中国兔子德国草》、《大个子老鼠小个子猫》、“好戏开场了!”系列、“京剧里的故事”系列等,小说《慢性子裁缝和急性子顾客》入选小学语文教材。其作品题材多样,幽默丰富,富有中国特色,获得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等多种奖项。

目录
火中飞出五只蝙蝠 1
两个灯笼晃啊晃 17
十二个小花神 28
满台翻滚的花旦 43
八口缸里空荡荡 57
蝎虎斗蝎子 72
窦尔敦盗御马 86
戏台之上搭戏台 104
一出好戏开场了 117
缸碎声犹香 129

内容摘要
民国时期,北京城西有一座名叫响堂的大宅院,院中的戏台下有八口大缸。女孩井知江常听人说缸中藏有蝙蝠、大蛇……也许还有宝藏。
响堂办堂会只请名角。井知江的爷爷和爸爸虽是京剧演员,痴迷京剧,但因不是名角,一直没能登上响堂戏台。爷爷和爸爸的坚守,使得井知江自小对京剧和响堂戏台产生了兴趣,她立志要以主角身份登上响堂戏台。井知江拜名角魏少霖为师,有时扮车夫,有时扮船夫,技艺逐渐精湛。伪临时政府政务委员会委员长王可敏意图霸占响堂以及缸里的“宝藏”,井知江跟随师父挫败了他的阴谋,如愿登上响堂戏台。
作品将民间俗语、老北京方言熔于一炉,用京味儿语言、明快的叙事节奏,塑造了一个聪明伶俐、倔强可爱的女孩形象,书写了三代人对京剧的守望和追求。

精彩内容
井家的祖上原是工匠,曾在一家大宅院里造过一座戏台。这戏台的外表并不怎么出众,奇特之处在于,它是由八口大缸支起的。演员在台上唱戏,声音不仅打远(能清晰地送进最后一排观众的耳中),而且圆润、厚实,能悠悠荡荡地透出韵味,特别动听。
戏台上高挂一块匾,是请一位已垂垂老矣的状元题的字。
那位老状元公在台上来来回回地踱步,脑后那根又细又短的花白辫子不慌不忙摆动着。
他在他那学富五车的胸腹之间“上下求索”,要找出一句能跟他的学问相配的话写到匾上去。忽然咚的一声巨响,不但吓了老状元一大跳,整个大宅院也都被惊动了。
原来,老状元的马褂内部已有漏洞,他怀中的那只雕刻着十八罗汉的玛瑙鼻烟壶就顺势而下,滑落到戏台上。
宅院的主人闻声而出:“什么响,惊天动地的?”“响?”这个普普通通的字给了老状元不普通的灵感。他一声不吭,转身抓起桌上的大号斗笔,浸到墨海(大号砚台)里。
趁这当儿,他盯着宣纸凝了凝神。然后他轻诵杜甫《观公孙大娘弟子舞剑器行》中的四句诗:“?如羿射九日落,矫如群帝骖龙翔。来如雷霆收震怒,罢如江海凝清光。”宅院主人不解:“您念这干吗?”老状元说:“蓄势。”宅院主人听得似懂非懂。
“知道张旭吗?”“嗯,好像见过。”老状元冷笑一声:“唐朝的‘草圣’,您只能去地底下见。张旭看了公孙大娘舞剑,于是懂得了蓄势,从此书法大有长进。”说时迟那时快,老状元出笔如出剑。整个宅院的人都听见了笔在纸上飞舞的唰唰声。
从此戏台的匾上有了力能扛鼎的“响堂”二字,这座宅院也就被称为响堂了。

—  没有更多了  —

以下为对购买帮助不大的评价

此功能需要访问孔网APP才能使用
暂时不用
打开孔网APP